第四章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27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农技农艺
分类号: F323.3
页数: 5
摘要: 第四章农技农艺第一节耕作制度水田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水田耕作形式主要是中稻收割后土地冬闲。中稻收割后复种油菜或小麦、或兰花草、或之前套种泥豆,兰花草田再套荞麦、油菜田再套萝卜菜的亦有。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技术

内容

第四章农技农艺第一节耕作制度水田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水田耕作形式主要是中稻收割后土地冬闲。中稻收割后复种油菜或小麦、或兰花草、或之前套种泥豆,兰花草田再套荞麦、油菜田再套萝卜菜的亦有。
  新中国建立后,耕作制度不断变革。1953年始,推行中稻改早稻,单季稻改双季稻,旱地改水田。60年代,基本普及双季稻。新港公社新港大队第四生产队叶文金试行早稻——二晚——油菜种植模式,其三熟三高产的经验在部分公社推广,后稻——稻——油(麦、肥)的三熟制种植模式在境内逐渐形成。80年代,水稻产区基本是油(肥、闲)——稻——稻三熟制,赛阳、海会、高垅等部分山脚田为油(肥、闲)——稻二熟制。90年代初,赛阳汤桥、凤凰、金桥等地将5000亩油(肥、闲)——稻——稻改为土豆——稻(油)——瓜——稻。1991 - 1995年,新港镇将5000亩油——稻——稻耕作制改为油——棉、菜——棉耕作制。1996年又改作油——稻——稻。莲花的新桥、东城村将油(闲、肥)——稻——稻耕作制改种蔬菜和食用菌。
  旱地耕作制度改变不大。棉地复种形式为小麦——棉花;油菜——棉花;休闲——棉花(套种玉米)。粮地复种形式为麦类(小麦或大麦、米麦)—大豆——芝麻(或红薯);麦类——红薯(或大玉、高梁、黄粟、玉米);麦类——西瓜(或花生);蚕豌玉——芝麻(或黄粟)。多为两熟制,少数三种三熟。
  第二节品种改良水稻新中国建立前,水稻以一季中稻为主,种植的品种有40余种,分早熟和迟熟,农民自留种子,品种退化,产量低。新中国建立后的1956年推广双季稻,政府组织农民不断改良和推广优良水稻品种,早稻有莲塘早、赛湖早和南特号;晚稻有早熟高产伏脚、修水晚等。60年代中后期,引进南特号、陆财号、星横1号、油粘籽等,后又更新品种,引进农垦58、6044、7055、秀江早、桐矮早、朝阳早、先锋1号等。70年代,水稻晚稻推广杂交优良品种,本地不能培育,各公社曾多次派干部和农民到海南岛植种,培育母本回本地繁殖,杂优水稻得以推广。1980年后,区内进行杂交制种和提纯复壮工作。同时,引进浙幅802、八一晚3号、农虎6号、安庆晚、海威优4号、威优6号、威优64、协优64。1989年,区种子公司在新港镇长岭林场进行100亩夏季制种;1990年,在区种子公司指导下,莲花乡在莲花村进行280亩夏季制种,因产量低成本高而中止。水稻常规品种由群众自行留种繁殖。90年代.早稻多数还是7370、秀江旱、浙幅802等;也有杂交早稻品种,但未形成规模种植,面积不到早稻面积的10%,主要品种有威优49、博优湛19、金优402、优T华联2号、协优华联2号等。中稻一晚品种以杂优为主,普及率达90%以上,主要品种是汕优63、协优63。二晚品种也以杂交稻为主,主要品种为协优64、汕优64、协优2374、协优10号、汕优10号。
  麦类自50年代始,先后引进优良小麦品种有万年2号、杨麦l号、九麦l号、华中7号等。90年代,又先后引进浙麦1号、杨麦158和改良的九麦l号、鄂思1号。大麦和米麦种植面积少,延用本地品种。
  红薯本地红薯品种个小、产量低、淀粉率低。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引进胜利百号、徐薯18、一窝红、粟栗子香、黄心薯、红心王等。现种植品种主要有黄心薯和红心王。
  油菜新中国建立前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当家品种是白菜型油菜,产量低、出油率少。50年代后期,先后引进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52、华油8号、甘油5号、矮架早、西南302、中油821、79601等。1990年后,又引进万油17、955,在旱地推广秦油2号;1994年,引进“双低”杂优油研5号和油研7号等。
  棉花新中国建立前,棉花品种为本地土棉种,产量低,纤维率低。1950年始,引进德字14号,次年引进岱字15号,此后多以岱字15号为主要品种。1969年,从上海、湖北引进更新的岱字15号和鄂光棉。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引进鲁棉1号、沪棉264。,现种植的品种有鲁棉6号、徐州142、江棉685(焊棉7号)、泗阳835、泗棉3号、苏棉12等7个品种。棉种由区种子公司委托新港农技推广站调进,1-2年更换一次。
  第三节土壤改良新中国建立前,多为冬翻晒田,后灌水冰冻。新中国建立初至50年代,每年冬闲时均开展积肥运动,挑塘(湖、沟)泥增加层厚,广种红花草,施行稻草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60年代组织深耕埋肥,对低产田开挖深沟,多施农家肥。70年代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在丘陵地区重点治理“三跑”(水、肥、土)田为“三保”(保水、保肥、保土)田。平原地区则按农田水系,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相通的要求大搞园田化。
  建区后,针对土壤缺磷少钾、偏酸、冷浸等问题,完善农田排灌系统,消除渍害;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改革耕作制度,合理用地养地;因土施肥、测土施肥、缺素补肥,广辟有机肥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增施磷钾肥,注意三要素,合理配施、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技术,土壤肥力得到改善。
  第四节作物栽培新中国建立前,无专门农业技术研究及推广机构,作物栽培一般固定模式,极少更新。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建立农业科研机构,科学技术人员逐年增多,农业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作物的栽培技术更为科学,且多被粮农、菜农、果农接受与掌握。
  播种育苗新中国建立前,中稻清明浸种,草包催芽,谷雨播种,秧田不开厢、不开沟,水播水育。油菜、小麦播种有“九油十麦”的农谚(即阴历9月种油菜、10月种麦),油菜多为直播;小麦宽畦、等行、点播;红薯火粪堆“抱苗”,分期剪藤扦插;棉花立夏前播种,宽畦等行,白籽点播,亩均2500株左右;蔬菜分畦下种,移苗栽植;果类一般不育苗,任其自繁自生。50年代,水稻秧田作畦开沟,黄泥或盐水选种,禾盆催芽,现青灌水,日灌夜排;棉花4月下旬播种,宽窄行条播,用草木灰或人尿加六六六粉拌种,火粪盖籽;小麦推行宽幅条播。60年代,水稻推行过温室温床育秧和场地育秧;棉花推行棉地冬耕、短垄高畦,4月上旬播种;油菜先育后移栽,9月下甸播种,10月下旬移栽。70年代,水稻推行旱播水育和湿润育秧,湿润育秧采取泥浆拌种,播后压谷;棉花、蔬菜、油菜推行营养钵育苗。80年代后,水稻、蔬菜推广地膜育秧,水稻稀播壮育,蔬菜衡温壮苗。杂交水稻分田分畦称种撒匀,适时调密补稀。早稻3月下旬播种,不超清明,二晚常规品种6月E旬播完,不同品种,播期有异。果瓜始行自行育苗和繁殖,并试验和推广嫁接。
  栽插新中国建立前,中稻一般立夏开插,小满插完,小株稀植,亩插万蔸,每蔸3-5根。果树一般少移栽。油菜直播,成苗后不移栽。蔬菜和瓜果类不同种类有不同的传统栽播时间、稀密度。50年代中期推行双季稻后,早稻插播时间提前,推广大株密植,亩播2万蔸,每蔸7-9根。60年代初“大跃进”时期要求越早越好,越密越好。栽播方式全为人工插播。90年代推行抛秧免插,机械翻耕.棉花、油菜大量实行育苗移栽。
  施肥新中国建立前至50年代,作物施肥主要为农家肥(即人畜粪尿肥、草木肥、火粪肥以及饼肥、泥肥等),草肥作基肥,粪肥火灰等作追肥,并出现少最化肥。60年代,大种红花草,大搞卫生积肥。70年代,青草沤肥,重牲畜粪肥,化肥种类增多,由50年代的肥田粉、碳酸铵、过磷酸钙,增加了钙镁磷、碳铵、尿素、钾肥等。施肥方法有改进,水稻实行秧苗移栽前施“送嫁肥”,移栽当日施“安家肥”,抽穗时施“壮子肥”,旱作物改而施为穴施、埋施等。80年代后,各类农作物用肥种类、施肥方法均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高产高效的要求,有其专门的方法。如杂交二晚“山”型施肥法,还有叶面喷施法、微机测土配施法、水田球肥深施法等。棉花要求基肥足施,苗肥轻施、蕾肥稳施、花肥重施。肥料种类,分类科学,化肥成份含量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作用也向多用途发展。
  中耕、灌溉新中国建立前,水稻耘禾迟、次数少,采取串灌、浸灌,管理粗放。50年代,重排涝、轻抗旱,提出“五适时”(翻耕、播种、插播、管理、收割),“五合理”(深耕、施肥、搭配品种、密植、灌溉),实行边播边管,活株耘禾,次数增至4-5次,目.拔草扯稗,排灌分开,早稻薄水返肯,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满水抽穗,晚稻深水护秧、满水抽穗,干湿壮子,成熟排水。棉花勤锄,前期浅锄保苗,中期深锄保水,后期培土护株,适时间苗补苗,打叶打顶。同时,开好“五级沟”(围、腰、直、厢、套沟),视晴雨天气,棉地湿度和棉苗长势,合理沟灌、轻灌、旱晚灌。80年代后,蔬菜、水果、瓜灌溉设备引入机械化。大棚育菜、连片果瓜,采用自动喷水灌溉,水稻灌溉也由于水利及电力、机械的发展,自动、半自动程度相应提高。
  第五节作物保护病虫害水稻虫害主要有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等;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等;此外,绵腐病(即烂种烂身)、恶苗病、白叶枯病、铁甲虫、负泥虫等亦时有发生。新中国建立前及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蝗虫和二化螟为主。80年代初,二晚杂交化,二化螟危害占主导;80年代末,_二化螟、三化螟并重发牛。90年代,多数年份稻纵卷叶虫暴发成灾。
  棉花虫害主要有苗期的棉蚜、小地老虎、蜗牛和棉红蜘蛛,蕾铃期的棉铃虫、棉红铃虫、金钢钻、斜纹夜蛾等;病害主要以立枯病、炭疽病和枯萎病为主。1983年,新港杨家场村30亩棉地暴发枯萎病。1986年7月,新港镇暴发棉红蜘蛛,大片棉叶出现红斑,损失严重。
  油菜主要虫害有菜白蝶(也叫菜青虫)、蚜虫、潜叶蝇;主要病害是菌核病、立枯病、白锈病、霜霉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菌核病。 果类柑桔:主要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蝇、凤蝶、天牛、吉丁虫、炭疽病等。梨树:主要有锈病、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锈病是制约本地梨树发展的主要病害,患该病后常不挂果或果实脱落或果畸形,株发病率达100%。桃树:主要有天牛、象鼻虫、蚜虫、蓑蛾、流胶病、缩叶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是境内桃树主要病害,株发病率达100%,染后桃树寿命从15年左右减少到7-8年。李树:主要有穿孔病、根癌病、疮痂病、黑斑病、蚜虫、食心虫、红颈天牛;1994年全区引进栽种的奈李树大面积患根癌病,株发病率100%,死亡率30%.,板栗:主要有疫病(或称腐烂病、烂枝病、干枯病)、瘿蜂、金龟子,,枇杷:主要有黄毛虫、大蓑蛾、小蓑蛾、天牛、毒蛾、蚜虫、口烧病、根腐病、叶斑病、污叶病.,葡萄: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裂果病、天牛、透翅蛾、草莓: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根腐捌萎病、地老虎、蛴螬、盲椿象。
  蔬菜主要虫害有蚜虫、小地老虎、菜白蝶、黄条跳甲、红蜘蛛、二十八星瓢虫、豇豆荚螟、小菜蛾、斜纹夜蛾等;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青枯病、豇豆锈病、病毒病、软腐病等。80年代,主要病虫害发牛趋势是上半年病重二虫,下半年虫重于病,也有病虫并重发生的年份。90年代,一些害虫出现无越冬休眠现象,有的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且还出现外来危害病虫,如美洲斑潜叶蝇。
  茶叶虫害主要有茶毛虫、茶尺蠖、茶蓑蛾、茶蚜虫、茶介壳虫、茶小绿叶蝉、茶叶天牛、茶吉虫等;病害以茶炭疽病为主。1987- 1992年间,境内茶毛虫大面积发生。从西部的汤桥、凤凰村茶场向东部海会虎山茶场蔓延,全区茶园均遭危害,严重的有莲花茶场、五里茶场。
  病虫防治防治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没有专门的病虫防治机构。新中国建立后由县农技推广中心派专人分管病虫测报70年代,各公社配专职植保员,大队配兼职测报员,生产队有兼职查虫员,形成病虫测报网络。建区后,区设有植保站,配备专职植检员,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条例,开展产地检疫和对植物种子、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实施调运检疫。各乡(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病虫防治工作。区病虫测报站每年发出中长期病虫预报2-3期,根据预测对象越冬基数和中长期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测本地将会发生的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一般准确率达到85%以上。同时,根据当时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可能产生危害的程度,制定短期预报,及时提供病虫害可能发生的范围、数量、危害程度及用药品种、浓度,喷药时间、地点等信息,测报准确率达95%以上。
  防治措施新中国建立前,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时,多采用手捉或撒石灰灭杀法。新中国建立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或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农业防治:50年代始推行“三光”(田边杂草铲光、禾蔸捡光、烧光)灭虫。60年代,实行选育抗病抗虫良种,进行种子处理等措施灭虫。此后,又相继采用水旱轮作、改良土壤、中耕培土、科学管理水肥等方法,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的环境,消火潜伏病菌和虫卵。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以及害虫对某些特殊物质和雌性昆虫激素的趋向性诱杀。本地早期曾使用带罩的煤油灯,后改用汽灯和黑光灯诱杀害虫;在棉区曾使用粮醋和雌性昆虫激素诱杀红铃虫,插柳条把诱杀棉铃虫、金龟子,插棕皮引诱地老虎成虫产卵等。
  生物防治:即“以虫治虫,以菌治病”。自然界中一些有益的生物是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灭敌,如寄生蜂、寄生蝇、蜘蛛、飘虫、草蛉、隐翅虫、步行虫、蜻蜓、盲椿象、蛙类、鸟类等都是有益生物。本地曾引诱金小蜂防治棉红铃虫,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运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等。
  化学防治:本地早期是利用当地有毒野生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水蟒草、苦楝皮、苍术、樟树蔸、黄荆、天南星、茶枯、桐枯与煤油、石灰等配合,用蒸馏、煮汁、磨浆、研粉、捣汁等多种方法制成野生植物制剂,毒杀农作物病虫。以硫酸铜为主要原料与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野生植物制剂,用来防治稻绵腐病、稻瘟病、棉花红蜘蛛和果树病害。70年代至80年代初,水稻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多用“六六六”粉和“滴滴涕”。棉地使用的主要是“1605”、“1059”等剧毒农药。因此类农药高污染、高残留、剧毒,80年代初禁用。90年代初,棉花禁用杀虫脒,而使用“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螟松”和“甲胺磷”、“呋喃丹”、“叶蝉散”、“杀虫双”和菊脂类农药。水稻使用的还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富士一号、三环唑、克瘟净等灭菌农药。90年代中后期以菊脂类农药及复配制剂和有机磷农药为主。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