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25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条件
分类号: F304
页数: 4
摘要: 第二章生产条件第一节耕地境内耕地几经变更。据明《嘉靖九江府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人均占有耕地(含山塘,下同)7. 87亩;永乐十年(1412)人均8.86亩;成化十八年(1482)人均12.69亩;弘治五年(1492)人均12.35亩;正德七年(1512)人均12.24亩;嘉靖元年(1522)人均12.1亩。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生产条件

内容

第二章生产条件第一节耕地境内耕地几经变更。据明《嘉靖九江府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人均占有耕地(含山塘,下同)7. 87亩;永乐十年(1412)人均8.86亩;成化十八年(1482)人均12.69亩;弘治五年(1492)人均12.35亩;正德七年(1512)人均12.24亩;嘉靖元年(1522)人均12.1亩。
  清代顺治初,鼓励农耕,开垦田地山塘数百亩,因灾害、战争等原因,实增耕地少,至同治十一年(1872)人均仅0.81亩。
  民国初年,耕地面积有所上升。民国25年(1936),农民人均耕地1.08亩,日军侵占九江期间,造成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
  新中国建立初,政府采取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垦荒扩种。1952年,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上升到2.17亩。据《九江县志》、《星子县志》载,1957年,在人口迅速增长情况下,境内农民人均耕地保持在1952年的水平。1958年后,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以及工业和国防建设之需,加之自然灾害等原因,耕地减少最多。1960 - 1970年变化不大。1979年后,政府对耕地征(占)用管理加强,控制较严。
  1981年,全区有耕地112531亩,其中水田7722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63%;旱地3530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37%,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9亩。
  1983年后,由于城镇、道路、厂矿建设及居民建房的需要,全区可耕地面积平均每年以1200亩的速度减少。
  1996年,区农业区划办公室组织庐山区“五荒四低”资源更新调查,全区耕地面积100816亩,其中水田67528亩,占耕地总面积66.98%,旱地33288亩,占耕地总面积33.0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亩。
  100816亩的耕地中,亩产低于400公斤的低产田(土)2562亩,占耕地总面积2.54%;年亩产400 - 600公斤的中产田(土)52910亩,占耕地总面积52. 48%;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土)45344亩,占耕地总面积44.98%。
  低产田(土)中,粮食亩产低于200公斤的有230亩,多分布在海会师范四周;亩产201 - 250公斤的有2332亩,多分布在庐山垦殖场四周。
  中产田(土)中,粮食年亩产在451 - 500公斤的有29190亩,多分布在虞家河、赛阳、海会等地。亩产在501 - 550公斤的有10050亩,分布在高垅、威家等地。亩产在551 - 600公斤的有13670亩,主要分布在莲花。
  高产田(土)中,亩产601 - 650公斤的有38340亩,分布在新港、周岭等地。651公斤以上的有7004亩,分布在五里、十里等地。
  2000年,全区可耕地面积累计减少24384亩。其中,水田减少10125亩,旱地减少1425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减至0.7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
  [=此处为表格(1981 - 2000年耕地面积变更情况)=] 注:1.此表所统计的耕地面积为计税耕地面积 2.此表数字中不合牯岭镇、驻区单位及区划调整后划给浔阳区、开发区的耕地数。
  第二节劳动力新中国建立前,农业劳动力多为男子,女子很少在田间劳作。民国17年(1928),境内有劳动力(简称劳力)3.2 - 3.3万个,每个劳力平均(简称劳均)负担耕地4.5亩,文盲率占总劳力90%以上。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男女平等,妇女参加田间劳动,劳力大增。1958年后,大炼钢铁运动和支援“三线”(战备工程的代称)建设,从事农业的劳力一度减少,劳均负担耕地增加, 60年代,劳力较稳定,文化水平亦明显提高,具小学文化水平的上升至40%,且已有少数初、高中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出现上山下乡热,劳力略有增加,7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知识青年陆续回城。 1981年,全区男女劳力42128个,劳均负担耕地2.67亩。劳力素质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劳力总数8%,1990年,有男女劳力62196个,劳均负担耕地1.72亩。2000年,有男女劳力56330个,劳均负担耕地仅1.39亩。劳力文化结构明显改变,青壮年劳力一般都具初、高中文化,少数具大专文化程度。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土地被征用、转移,农村劳力的增多与耕地的减少形成反差,劳均负担耕地渐少,地处城郊的十里、五里等乡(镇)耕地被征(占)用居多,一些村已无耕地,从事农耕的仪占劳力总数的30%左右,大部分剩余劳力被吸收进厂,或自谋职业,部份无职业。2000年,按每个劳力负担耕地5亩计算,全区有剩余劳力38701个。剔除已从事林、牧、渔和第二、三产业的劳力外,仍有劳力闲置。
  第三节生产工具耕作工具境内传统工具有牛、犁、耙、耖、轧磙、锄头、扒锄、锹、铲、草锄、禾扒等;1953年,试用双轮双铧犁,1964年,改良犁、耙、耖,并引进拖拉机。70年代,拖拉机数最增加,牛产队有手扶拖拉机,后发展到多种类多功能农用机械,如用于垦荒、铲运、推土、挖掘的履带式东方红60、75、80型拖拉机,用于水田翻耕及运输的轮式上海50、丰收27、丰收180拖拉机,还有·机多用的耕整机。虽然耕牛仍是部份农民延用的动力工具,但随着动力机械的发展,耕牛在农耕方面的作用与范围缩小。延用千年的人工播种、栽插,被机械部份替代。1981年,全区有载重汽车86辆,大中型拖拉机175台,小型脱粒机393台,碾米机227部,渔业机动船109艘。2000年,全区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小型拖拉机(包括小四轮、耕整机)187台,机耕面积5万亩。
  排灌工具传统工具有水车(手摇式、脚踏式)、牛车、风车等;1959年,海会公社有5马力的煤气机一台。1963年,大桥公社新建第一座排灌站,装机6台360千瓦。1964年,五里公社南湖大队建排灌站。到1970年,基本达到社社有机站,村村可排灌。随后,发展到多型的小而方便的水泵,各种人力水车逐渐淘汰。2000年,全区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11台,其中柴油机588台,电动机723台。
  植保工具直至新中国建立初,农作物的防虫治虫,仍靠人工捕捉。1959年始用喷雾器喷洒农药,后发展到肩驮、背负、手摇等各式喷雾器。80年代后,开始用机动喷雾器,如泰…18型、东方红18型。至2000年,机动喷雾器已成为农作物病虫防治的主要工具。
  收割工具 1970年前,一直沿用镰割、手脱、肩挑、背扛,人力方式进行收割。1968年,前进公社(今五里乡)始用柴油脱粒机和脚踏式脱粒机。1988年,普遍采用以柴、汽油机为动力的脱粒机。2000年,全区有机动脱粒机857台。大面积收割一般采用脱粒机,小而积收割仍为镰割肩扛。
  农副产品加工工具传统加工工具有石磙、石磨、石辗,还有竹制的米筛、晒筐、簸箕、砻子、簾枷,人力木榨、轧花车等;1952年,新港镇建起动力榨油厂。随后,利用拖拉机、抽水机的动力进行农副产品加[的不断出现。至1970年,境内机米站已普及至大队。之后,磨粉机、碾薯机、粉碎机相继被使用。2000年,有磨粉机150台,碾米机213台,石器、木器加工工具基本闲置或废弃。
  运输工具传统工具有扁担、箩筐、木桶、竹篮、麻袋以及独轮车、木船等。60年代,陆地大量运用人力板车,水上发展木船。70年代,运输用拖拉机、汽车和机动船。80年代,汽车运输逐渐替代人力车,2000年,有农用载重汽车362辆,农用运输车494辆,人力扛拉背负的范围大幅度缩小。
  第四节农业区划区域依山、濒水,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经济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差异明显。根据1986年、1996年区农业资源调查,全区划分为5个农业区。
  东北部粮棉油畜牧水产种养区以江湖冲积平原和低残丘地貌为主,土地肥沃,自然条件较好。主要区域为新港、虞家河、周岭以及高垅的银门村、谷…村、青山湖水产场、威家的九星村,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万亩,分别占全区的25%、44%。农业人口5.05万人,劳动力2.4万人,分别占全区的28%、33%。人均耕地0.94亩。,粮食总产量12972吨、棉花总产量385吨、油料总产量1968吨、肉类总产最1554吨、水产品总产量2367吨、禽蛋总产量476吨,分别占全区的41%、90%、56%、31%、47%、55%。
  西北部渔牧养殖区北靠长江,地势较平坦,含十里、五里、七里湖以及莲花的新桥村、茅山头垦殖场、市牛奶场,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75万亩,分别占全区的18%、7%。总人口6.56万人,劳动力0.95万人,分别占全区的36%、13%。人均耕地0.12亩。肉类总产量336吨、禽蛋总产量114吨、牛奶总产量1546吨(其中国营牛奶场1532吨)、水产总产量1258吨,分别占全区的9%、13%、87%、19%。
  中部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区紧靠城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含十里、五里、七里湖,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万亩,分别占全区的14%、16%。农业人口2.81万人,劳动力1.75万人,分别占全区的15%、23%。人均耕地面积0.60亩,与全区平均水平同等。蔬菜总产量22192吨、肉类总产量864吨、禽蛋总产量138吨、乡镇企业总产值75000万元,分别占全区的43%、22%、16%、59%。
  南部粮林牧茶果经济作物区地处庐山前沿,由中低丘陵、岗地和垅田组成,地形较为复杂,土壤种类较多,肥力不一,是全区粮林茶果主要产区。含赛阳、海会及威家(除庐山垦殖场),高垅的五星、双垅、高垅村,莲花的大部(除新桥村),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8万亩,分别占全区的24%、31%。农业人口3.76万人、劳动力2.15万人,分别占全区的20%、29%。人均耕地面积0.90亩。山脚和丘陵垅田土壤板结,耕层浅薄,冷水田面积多,旱地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8.07万亩、粮食总产量12368吨,分别占全区的35%、39%;林地面积8万亩,占全区的36%;茶叶总产量77吨、水果总产量45吨、瓜类总产量1046吨,分别占全区的44%、23%、54%。
  庐山自然资源保护区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茶园面积广。含海会、高垅、威家九星公路以西,莲花、赛阳105国道以南的范围,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25万亩,分别占全区的19%、2%。农业人口1548人、劳动力1 192人,分别占全区的1%、2%,人均耕地面积1.6亩,高于全区水平2倍多。,该区域地貌和土壤类型复杂,土壤肥力偏低。林、茶、旅游是主要产业。林地面积8.99万亩,占全区的44%;茶园面积2867亩,茶叶总产量87吨,分别占全区的36%、50%。同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众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