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242
颗粒名称: 卷五 农业
分类号: F3
页数: 20
摘要: 卷五农业第一章土地制度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出卖土地者多为饥寒交迫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买者一般为地主、富农、商人。买卖双方商定后,由卖方写出卖契,载明土地座落、地名、亩数、四址、价格等项,约请双方亲友及地方绅士为中人,买卖双方及中人当场签字画押,交买主收存。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所有制

内容

卷五农业第一章土地制度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出卖土地者多为饥寒交迫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买者一般为地主、富农、商人。买卖双方商定后,由卖方写出卖契,载明土地座落、地名、亩数、四址、价格等项,约请双方亲友及地方绅士为中人,买卖双方及中人当场签字画押,交买主收存。地价按土地优劣而论,据民国28年(1939)《江西省农业统计》载,民国26年,境内水田卜等每亩72银元,中等50银元,下等15银元;旱地卜等每亩26银元,中等15银元,下等5银元。买卖结果,大量土地为地主兼并,无地或少地白耕农、半自耕农增多。 土地典押新中国建立前,贫民如遇天灾人祸向富者借高利贷,以土地、山林或房屋等为抵押。由典押者和受典押者双方议定典押期限,典押手续与买卖土地相似。土地典押价格只有卖价的一半。典押期2年、3年、5年或10年不等,到期典押者可按原价赎回。限期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受典押者,逾期还不起本息,所押土地、山林、房屋归受典押者所有。另有极为贫困农民,将地里即将成熟的农作物典押予人,谓之“押青苗”。
  租佃土地民国25年(1936),境内农村人口中,佃农占21.6%,半自耕农占39.4%.拥有耕地仅占30%。据1951年九江县土地改革委员会调查,封建地主占有的土地在人口稠密地区为15-20%,在人少地多的地区为40-50%。无地或少地农民为了生存租种地主土地,地主坐享其成。据考证,境内史上租佃形式有长期佃、定期佃和不定期佃。
  长期佃:佃农向地主所租佃的土地,享有长期佃权,并可传至子孙或转佃他人,或卖出佃权,均有自由。转佃的契约叫“拨字”,转佃的土地叫做“拨田”。
  定期佃:佃农向地主租佃土地有一定的年限,短则1年,长则10年不等,到期由地主转佃他人,亦可由原佃农续佃。
  不定期佃:地主对自己的土地不定期租佃给农民,他们以土地谋利,谁出的租价高便租佃给谁,可随时调换佃农。
  佃农向地主交租有钱租、谷租、分租3种形式。钱租约占10%,租额平均上等田每亩5银元,中等田3银元,下等田l银元;谷租占60%,租额平均上等田每亩2担,中等田1.5担,下等田1.3担;分租约占30%,东家与佃户以当年农作物产量按比例分成,上等田一般东六佃四,中等田东佃各半,下等田东四佃六。如遇灾年,佃农要请东家察看灾情,双方按灾情协商减租。
  雇工耕作新中国建立前,境内一些无土地农民缺乏耕牛、农具,连租种地主土地的条件都不具备,只得到地主家打长工、卖短工,受地主的雇用。据《江西省农业统计》记载,民国26年(1937),境内雇农工资是:男工年最高工资50银元,最低20银元;月T资最高5银元,最低4银元;日工农忙时最高0.5银元,最低0.2银元,农闲日工最高0.2银元,最低0. 15银元。童工年工资最高18银元,最低6银元;日工最高0.3银元,最低0.2银元。女工日工与童工相同。有的长年雇童工只供饭,不记酬。
  第二节农民个体所有制土地改革 1950年6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九江地委派工作组在通远乡开展阶级和土地关系调查,作土地改革准备工作。改革政策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改革步骤是:首先发动贫苦农民算地主剥削账,诉苦水,揭露地主阶级剥削行为;同时丈量土地,划分阶级成份,依法没(征)收剥削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最后分配胜利果实,建立和健全乡政权。是年11月,土地改革分批展开,赛阳、十里、莲花等地为第一批。新港、虞家河、周岭等地为第二批,时属星子县的海会、高垅、威家等地也同期进行。土地改革工作于1952年底完成,土地多的乡民人均分得田地2.5亩,土地少的分得田地0.7亩。同时还分得或耕牛、或农具、或房屋、或家具等财物。
  生产互助组农民通过土地改革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大部份农民缺耕牛、缺农具,生产有不少困难。1951年1月,第一区沿湖乡农民刘啟湖率先办起以换工巨助(包括人工和牛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互助组。是年4月,中共江西省委发出关于“组织起来,劳动互助”的批示,各区、乡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至1952年底,境内有7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互助组,互助组少则5-7户,多则10余户,互助形式有常年互助和季节互助,土地、耕牛、农具等牛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属私有。通过生产互助,基本上克服了生产资料不足的困难,增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增产增收。刘启女湖互助组当年一季中稻亩增63公斤。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春,地属县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在互助组的基础上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七地、耕牛、大型农具作价人社,统一经营,按劳分配,按股分红,较互助组有更多的优越性。1954年初,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大力领导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境内有10%左右的农户参加初级社。1955年11月始,贯彻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批判“小脚女人”式的“右倾”思想,境内形成了农业合作化高潮,90%以上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
  第三节社队集体所有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冬,各地一面普及初级农业合作社,一面试点组建高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农民土地归集体所有,耕牛和大巾型农具作价归公,取消分红。社下设生产队,社对各牛产队实行“四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的管理制度,社员劳动依特长分工,评工记分,按工分分配收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般有200户以上,境内规模最大的是新港耀华高级社,有804户。至1956年底,99%以上的农民加入高级社,实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初,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0月,新港、大桥、海会等人民公社成立,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100%加入人民公社。是年底,各地撤销原乡人民委员会,建立“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统一经营,政社合一的公社管理委员会,人民公社既是集体经济组织,又足基层政权组织,社主任即乡长。公社下设牛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大队下设生产队队委会。1959年3月,贯彻中共中央郑州会议精神,按照“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方针,改单一公社所有制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工分制。人民公社建立不久,一度刮起“一平二调”、“共产风”,把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财产和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等收归公社所有,统一组织生产经营,收益分配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961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六十条)贯彻后,纠正“一平二调”,把过于集中在公社和牛产大队两级的权力下放到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并在一段时间内实行“三白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政策,经济形势好转。
  “文化大革命”中,曾把自留地、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批判,推行“政治评工分”、“标兵工分”,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生产上“出工大呼隆,做事磨洋工”。一部分社员成为“超支户”,农民收入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第四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生产资料土地公有制的原则下,从土地承包到组、联产计酬、恢复“四定”“三包”加“奖赔”(超产奖、欠产赔)的责任制形式,发展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制度。1981年底,全区865个生产队中,包干到户占78.5%;联产到劳占4.2%;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占4.1%;包产到户占8.2%;实行定额包工、按劳计酬的占5%。各种承包形式都签订责任制合同。1982年,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耕牛、农具等农业生产资料作价分配到农户,归农户所有。耕地按土质优劣和人口、劳力均分到户,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按“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的都是自己的”方法处理,取代“大锅饭”的平均分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984年,全面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农民对土地享有长期的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1999年1月,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之前,区政府向全区农民颁发r《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确承包人享有30年不变的土地经营权,营造林地和“四荒”治理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50年不变。全区10个乡(镇)(不含牯岭镇)82个行政村(场、所),除新港镇的官洲、江矶、杨家场3个村因牵涉官洲村整体搬迁外,其余79个村(场、所)累计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5万本,发包耕地81000亩。
  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式样)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字第号根据《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办发[1997] 16号文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赣办发[1997] 10号文件),为保护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对承包人承包的土地,经核查属实,颁发此证。承包人对本证所列土地享有三十年承包经营权。
  县(市、区)人民政府 (印鉴) 一九九年月日守则 1、承包人对本证所列土地享有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的承包经营权,小享有所有权。
  2、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律、法规,服从国家、集体建没用地需要,不得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生产经营,不得荒芜土地和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3、承包土地发生增减变动(如开荒、造田、被征用、毁损等)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牛流转(如转包、转让、入股、互换、继承等),应及时向发包方所在地的乡(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4、本证要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如有遗失或损毁,应及时向发证单位申请补发。
  5、赣财综字[1998]10号、赣价行字[1998]5号文件核定工本费为每汪:2.00元,严禁超标收取。
  《土地承包经营证》内容包括: 一、承包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乡(镇)、村、组);发包方,承包土地面积(亩、分、厘),其中水田(亩、分、厘),旱地(亩、分、厘)。
  二、承包土地地块登记(地块名称、类别、等级、面积、用途、座落(四至边界))。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地块名称、面积、流转形式、转出或转入、转往何方、何户转入、流转期限、发包方签章、登记机关签章及登记日期。
  四、承包土地增减变动登记(地块名称、增加<来源、面积>、减少<原因、面积>、发包方签章、登记机关签章及登记日期)。
  第五节国家与全民所有制屯田明洪武初年,境内设九江卫利用兵士屯垦,以供军需。清顺治年间,改军屯为民屯,清末废屯,屯田改为民田。
  学田清同治十一年(1827),濂溪书院以地租作祭祀,为教师薪俸、补助学生之用。学田年收租谷489.54石和稞钱48千文。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内务部曾通令“以学田收入充小学经费”,土改时依法没收并分配给农民。新中国建立后,根据各类学校不同情况,政府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教学实验与师生锻炼之用。原海会共大有茶园、水田数十亩。
  农垦、农科基地新中国建立后,境内相继建立国营庐IlJ垦殖总场、九江林业科学研究所、九江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庐山水产场等国营单位,其土地、山林、水面属全民所有制。至2000年底,上述单位尚有国有土地4100亩。
  第二章生产条件第一节耕地境内耕地几经变更。据明《嘉靖九江府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人均占有耕地(含山塘,下同)7. 87亩;永乐十年(1412)人均8.86亩;成化十八年(1482)人均12.69亩;弘治五年(1492)人均12.35亩;正德七年(1512)人均12.24亩;嘉靖元年(1522)人均12.1亩。
  清代顺治初,鼓励农耕,开垦田地山塘数百亩,因灾害、战争等原因,实增耕地少,至同治十一年(1872)人均仅0.81亩。
  民国初年,耕地面积有所上升。民国25年(1936),农民人均耕地1.08亩,日军侵占九江期间,造成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
  新中国建立初,政府采取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垦荒扩种。1952年,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上升到2.17亩。据《九江县志》、《星子县志》载,1957年,在人口迅速增长情况下,境内农民人均耕地保持在1952年的水平。1958年后,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以及工业和国防建设之需,加之自然灾害等原因,耕地减少最多。1960 - 1970年变化不大。1979年后,政府对耕地征(占)用管理加强,控制较严。
  1981年,全区有耕地112531亩,其中水田7722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63%;旱地3530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37%,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9亩。
  1983年后,由于城镇、道路、厂矿建设及居民建房的需要,全区可耕地面积平均每年以1200亩的速度减少。
  1996年,区农业区划办公室组织庐山区“五荒四低”资源更新调查,全区耕地面积100816亩,其中水田67528亩,占耕地总面积66.98%,旱地33288亩,占耕地总面积33.0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亩。
  100816亩的耕地中,亩产低于400公斤的低产田(土)2562亩,占耕地总面积2.54%;年亩产400 - 600公斤的中产田(土)52910亩,占耕地总面积52. 48%;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土)45344亩,占耕地总面积44.98%。
  低产田(土)中,粮食亩产低于200公斤的有230亩,多分布在海会师范四周;亩产201 - 250公斤的有2332亩,多分布在庐山垦殖场四周。
  中产田(土)中,粮食年亩产在451 - 500公斤的有29190亩,多分布在虞家河、赛阳、海会等地。亩产在501 - 550公斤的有10050亩,分布在高垅、威家等地。亩产在551 - 600公斤的有13670亩,主要分布在莲花。
  高产田(土)中,亩产601 - 650公斤的有38340亩,分布在新港、周岭等地。651公斤以上的有7004亩,分布在五里、十里等地。
  2000年,全区可耕地面积累计减少24384亩。其中,水田减少10125亩,旱地减少1425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减至0.7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
  [=此处为表格(1981 - 2000年耕地面积变更情况)=] 注:1.此表所统计的耕地面积为计税耕地面积 2.此表数字中不合牯岭镇、驻区单位及区划调整后划给浔阳区、开发区的耕地数。
  第二节劳动力新中国建立前,农业劳动力多为男子,女子很少在田间劳作。民国17年(1928),境内有劳动力(简称劳力)3.2 - 3.3万个,每个劳力平均(简称劳均)负担耕地4.5亩,文盲率占总劳力90%以上。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男女平等,妇女参加田间劳动,劳力大增。1958年后,大炼钢铁运动和支援“三线”(战备工程的代称)建设,从事农业的劳力一度减少,劳均负担耕地增加, 60年代,劳力较稳定,文化水平亦明显提高,具小学文化水平的上升至40%,且已有少数初、高中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出现上山下乡热,劳力略有增加,7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知识青年陆续回城。 1981年,全区男女劳力42128个,劳均负担耕地2.67亩。劳力素质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劳力总数8%,1990年,有男女劳力62196个,劳均负担耕地1.72亩。2000年,有男女劳力56330个,劳均负担耕地仅1.39亩。劳力文化结构明显改变,青壮年劳力一般都具初、高中文化,少数具大专文化程度。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土地被征用、转移,农村劳力的增多与耕地的减少形成反差,劳均负担耕地渐少,地处城郊的十里、五里等乡(镇)耕地被征(占)用居多,一些村已无耕地,从事农耕的仪占劳力总数的30%左右,大部分剩余劳力被吸收进厂,或自谋职业,部份无职业。2000年,按每个劳力负担耕地5亩计算,全区有剩余劳力38701个。剔除已从事林、牧、渔和第二、三产业的劳力外,仍有劳力闲置。
  第三节生产工具耕作工具境内传统工具有牛、犁、耙、耖、轧磙、锄头、扒锄、锹、铲、草锄、禾扒等;1953年,试用双轮双铧犁,1964年,改良犁、耙、耖,并引进拖拉机。70年代,拖拉机数最增加,牛产队有手扶拖拉机,后发展到多种类多功能农用机械,如用于垦荒、铲运、推土、挖掘的履带式东方红60、75、80型拖拉机,用于水田翻耕及运输的轮式上海50、丰收27、丰收180拖拉机,还有·机多用的耕整机。虽然耕牛仍是部份农民延用的动力工具,但随着动力机械的发展,耕牛在农耕方面的作用与范围缩小。延用千年的人工播种、栽插,被机械部份替代。1981年,全区有载重汽车86辆,大中型拖拉机175台,小型脱粒机393台,碾米机227部,渔业机动船109艘。2000年,全区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小型拖拉机(包括小四轮、耕整机)187台,机耕面积5万亩。
  排灌工具传统工具有水车(手摇式、脚踏式)、牛车、风车等;1959年,海会公社有5马力的煤气机一台。1963年,大桥公社新建第一座排灌站,装机6台360千瓦。1964年,五里公社南湖大队建排灌站。到1970年,基本达到社社有机站,村村可排灌。随后,发展到多型的小而方便的水泵,各种人力水车逐渐淘汰。2000年,全区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11台,其中柴油机588台,电动机723台。
  植保工具直至新中国建立初,农作物的防虫治虫,仍靠人工捕捉。1959年始用喷雾器喷洒农药,后发展到肩驮、背负、手摇等各式喷雾器。80年代后,开始用机动喷雾器,如泰…18型、东方红18型。至2000年,机动喷雾器已成为农作物病虫防治的主要工具。
  收割工具 1970年前,一直沿用镰割、手脱、肩挑、背扛,人力方式进行收割。1968年,前进公社(今五里乡)始用柴油脱粒机和脚踏式脱粒机。1988年,普遍采用以柴、汽油机为动力的脱粒机。2000年,全区有机动脱粒机857台。大面积收割一般采用脱粒机,小而积收割仍为镰割肩扛。
  农副产品加工工具传统加工工具有石磙、石磨、石辗,还有竹制的米筛、晒筐、簸箕、砻子、簾枷,人力木榨、轧花车等;1952年,新港镇建起动力榨油厂。随后,利用拖拉机、抽水机的动力进行农副产品加[的不断出现。至1970年,境内机米站已普及至大队。之后,磨粉机、碾薯机、粉碎机相继被使用。2000年,有磨粉机150台,碾米机213台,石器、木器加工工具基本闲置或废弃。
  运输工具传统工具有扁担、箩筐、木桶、竹篮、麻袋以及独轮车、木船等。60年代,陆地大量运用人力板车,水上发展木船。70年代,运输用拖拉机、汽车和机动船。80年代,汽车运输逐渐替代人力车,2000年,有农用载重汽车362辆,农用运输车494辆,人力扛拉背负的范围大幅度缩小。
  第四节农业区划区域依山、濒水,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经济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差异明显。根据1986年、1996年区农业资源调查,全区划分为5个农业区。
  东北部粮棉油畜牧水产种养区以江湖冲积平原和低残丘地貌为主,土地肥沃,自然条件较好。主要区域为新港、虞家河、周岭以及高垅的银门村、谷…村、青山湖水产场、威家的九星村,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万亩,分别占全区的25%、44%。农业人口5.05万人,劳动力2.4万人,分别占全区的28%、33%。人均耕地0.94亩。,粮食总产量12972吨、棉花总产量385吨、油料总产量1968吨、肉类总产最1554吨、水产品总产量2367吨、禽蛋总产量476吨,分别占全区的41%、90%、56%、31%、47%、55%。
  西北部渔牧养殖区北靠长江,地势较平坦,含十里、五里、七里湖以及莲花的新桥村、茅山头垦殖场、市牛奶场,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75万亩,分别占全区的18%、7%。总人口6.56万人,劳动力0.95万人,分别占全区的36%、13%。人均耕地0.12亩。肉类总产量336吨、禽蛋总产量114吨、牛奶总产量1546吨(其中国营牛奶场1532吨)、水产总产量1258吨,分别占全区的9%、13%、87%、19%。
  中部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区紧靠城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含十里、五里、七里湖,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万亩,分别占全区的14%、16%。农业人口2.81万人,劳动力1.75万人,分别占全区的15%、23%。人均耕地面积0.60亩,与全区平均水平同等。蔬菜总产量22192吨、肉类总产量864吨、禽蛋总产量138吨、乡镇企业总产值75000万元,分别占全区的43%、22%、16%、59%。
  南部粮林牧茶果经济作物区地处庐山前沿,由中低丘陵、岗地和垅田组成,地形较为复杂,土壤种类较多,肥力不一,是全区粮林茶果主要产区。含赛阳、海会及威家(除庐山垦殖场),高垅的五星、双垅、高垅村,莲花的大部(除新桥村),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8万亩,分别占全区的24%、31%。农业人口3.76万人、劳动力2.15万人,分别占全区的20%、29%。人均耕地面积0.90亩。山脚和丘陵垅田土壤板结,耕层浅薄,冷水田面积多,旱地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8.07万亩、粮食总产量12368吨,分别占全区的35%、39%;林地面积8万亩,占全区的36%;茶叶总产量77吨、水果总产量45吨、瓜类总产量1046吨,分别占全区的44%、23%、54%。
  庐山自然资源保护区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茶园面积广。含海会、高垅、威家九星公路以西,莲花、赛阳105国道以南的范围,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25万亩,分别占全区的19%、2%。农业人口1548人、劳动力1 192人,分别占全区的1%、2%,人均耕地面积1.6亩,高于全区水平2倍多。,该区域地貌和土壤类型复杂,土壤肥力偏低。林、茶、旅游是主要产业。林地面积8.99万亩,占全区的44%;茶园面积2867亩,茶叶总产量87吨,分别占全区的36%、50%。同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众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第三章作物种植第一节粮食作物水稻为境内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据史料记载,水稻在境内已有4500年的种植历史。区辖乡(镇)除牯岭镇外,均有种植。主产区为赛阳、莲花、新港、虞家河、周岭、威家、高垅、海会。1949年,水稻种植主要是一季中稻,面积74550亩,亩产120公斤。1955年,开始推广双季稻种植(早、晚稻)。1980年,早稻面积6.8万亩,亩产平均285公斤;晚稻7.2万亩,亩产平均312公斤。2000年,早稻种植6万亩,亩产300公斤;晚稻种植比1980年减少1.6万亩,亩产400公斤,比1980年提高98公斤。
  三麦即指大麦、小麦和米麦。境内主要种植小麦,占三麦播种面积90%以上,一般与棉花、大豆、红薯、夏玉米、花生、芝麻等作物连作,也有与一季稻,双季稻连作。小麦的播种面积多的年份l万亩,少的年份仅3000 - 4000亩,单产60 - 70公斤,,各乡(镇)均有种植,以新港镇最多。
  大豆为传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单产一般在55 - 80公斤,分布零散,全区各地都有种植。主要品种是六月曝、五月黄、矮脚早、矮脚青等。在耕作制度上实行油菜一大豆一秋玉米、小麦一大豆一秋玉米连作。亦有在田埂上.点播大豆的,俗称“田埂豆”,一亩田的田埂可产大豆6-7公斤。
  红薯为境内一项大宗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不稳定。平均亩产(折粮)160 - 180公斤,产量高的年份可达200公斤。红薯栽培方法比较简单,管理比较粗放。先作苗床催芽、育苗移栽、剪藤扦插,一般与油菜三麦两甄连作,在水源差的地方,早稻收割后,也抢插晚红薯,但产量较低。2000年,全区零星栽插红薯1890亩,亩产182公斤。
  杂粮包括玉米、荞麦、黄粟、高梁。杂粮产量偏低,种植面积不稳定,灾年种得多,丰年种得少,粮食紧时多,粮食宽时少。玉米主要品种是掖单13、西玉2号、农大108等。主产区在新港,其他乡镇零星种植。荞麦多在灾后种植,产最低,面积不稳,又耗地力。黄粟是晚秋作物,多在旱地种植与大豆连作,零星分布。高梁是利用河、塘、港、路、渠等旁边十地零星种植.存粮食总量中比例很小。
  [=此处为表格(1981- 2000年粮食产量统计)=] 第二节经济作物棉花明清时期,境内已有棉花种植。明嘉靖《九江府志》有“核小绒多”之载。清代中末期,新港已成为棉花主产区之一。新中国建立初,国家倡导发展棉花生产,各区、乡都用旱地种植。1962年,强调“以粮为纲”,加之三年( 1960 - 1962)自然灾害,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196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棉花奖售和预购合同的政策,棉花生产又有恢复,新港植棉面积扩大至9000亩。其他公社亦有计划种植面积。建区初期,新港、十里、莲花种植面积为4565亩,年产籽棉243吨。1990年,除七里湖、海会乡外,各乡均有种植,年产籽棉440吨。1991年,响应市委、市政府“全党齐动员、集中抓棉花,一年过百万,三年超天门”(湖北省天门市)的号召,破除“千年田、万年地”的1日习惯,各乡将部分高坡水田改为旱地,种植棉花。是年,播种面积达10491亩,总产达1041吨。1996年,产业结构调整,棉花种植面积调减。1998年,新港镇官州、杨家场全部被淹,棉花绝收。1999年后,减至建区初期面积。单产稳中有升,一般在70 - 80公斤。全区棉花生产常受长江、鄱阳湖洪水影响,收获面积不稳,波动较大。
  油菜民国28年(1939):境内有油菜7000亩。新中国建立后,油菜生产列为农业生产四大指标之一。1955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1981年,播种面积21097亩。90年代初,播种面积达5万余亩。油菜籽单产由80年代的45 - 55公斤提高到90年代的60公斤,总产由1200 - 1300吨提高到2300 - 2800吨,最高的1994年达3337吨。品种早期多为白菜型,亦有芥菜型,后改甘蓝型,即胜利52、华油8号、甘油5号、矮架早、西南302、中油821、79601等。90年代初,引进万油17、955等,在旱地推广杂交油菜秦油2号。1994年,引进“双低”(低硫苷、低芥酸)杂交油菜油研5号、油研7号等。
  花生民国28年,境内花生种植面积仅百余亩,单产不足60公斤。1955年播种面积1000亩。80年代初期达600 - 700亩。1995年达3110亩。建区初期平均单产70公斤,1987年达155公斤,后单产稳定在150公斤左右,总产稳定在300吨左右,最高年份1993年366吨。花生品种主要是群众喜爱的“强盗花生”,具有壳薄、油脂丰富、产量高、易收获等特点。后曾引进过粤油551、粤油116等花生新品种。
  芝麻民国28年,境内芝麻种植面积390亩,单产仅50公斤左右。1955年,种植面积扩大至3000亩。1981年,种植面积5286亩,总产234吨。此后,种植面积减至1800亩,总产呈下降趋势。2000年,仅40吨。品种有地方老品种,90年代初引进中芝7号、中芝8号、宜阳白等,其中有少量的武宁黑芝麻。
  果瓜新中国建立前,无成片果树林,仅有农户房前屋后零星栽植,品种有桃、梨、枣、枇杷等。果用瓜有利用地角园边零星种植,品种有梨瓜、八方瓜、灰瓜和西瓜。新中国建立初期无大变化。人民公社时期,国营园艺场、公社林场、生产队多有种植,,2000年,水果主要品种有柑桔、桃、梨、李、梅、葡萄、柚、杨梅、枇杷、板栗、柿、草莓等。良种柑桔有宫川、兴津、尾张、槛柑;桃有早霞露、雨花露、水蜜桃、美国黄桃;梨有金水号;李有奈李、布朗李。
  1981年,全区有果树18万株,面积4410亩。幼苗多,挂果树不足2万株,总产799吨。1984年,赛阳乡引进马回岭西瓜,开挖山地百亩种植,品种有西红宝、新澄一号、大籽马兰和小籽马兰等。1987年,有果瓜生产专业户132户,总产果达536吨。其中柑桔256吨。总产西瓜3000余吨。1991 - 1995年累计凋进自育苗木20万株,多为个体户种植,栽培成活率达80%、、西瓜种植范围、面积扩大,全区年种面积均在3000亩,亩产6000斤。至2000年,瓜果种植户达2000余户,果树28万株,其中挂果树10万株,年产水果2000吨。
  第三节蔬菜蔬菜品种常规品种据蔬菜局2000年统计资料,蔬菜作物有13个种类66个品种。
  根菜类:萝卜、胡萝卜; 薯芋类:马铃薯、芋头、豆薯(凉薯)、生姜; 白菜类:小白菜、大白菜、塌棵菜、菜苔; 芥菜类:雪里蕻、大叶芥菜、小叶芥菜、剥皮菜; 甘兰类:结球甘‘兰、牛心甘兰、花椰菜、青花菜; 绿叶类:菠菜、苋菜、茼蒿、莴苣、莴笋、生菜、芹菜、元荽、荠菜、蕹菜、落葵; 葱蒜类:韭菜、洋葱、大蒜、细香葱; 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 瓜类:黄瓜、瓠瓜、冬瓜、丝瓜、苦瓜、菜瓜、南瓜、西葫芦; 豆类:菜豆、豇豆、毛豆、偏豆、刀豆、蚕豆、豌豆; 水牛类:茭白、慈菇、荸荠、水芹、藕; 多年生类:竹笋、芦笋、金针菜; 食用菌类:香菇、平菇、凤尾菇、金针菇、蘑菇、草菇、黑木耳。
  名优品种九江羊角椒:中晚熟品种,适应性强,较耐热,耐贮藏,果质好,肉厚而脆,辣味较浓,生长期300天左右,亩产1500公斤左右,栽培历史悠久,新中国建立后推广至全省及湖北、安徽等地。1986年,被列为江西省优质晚椒品种。今各乡(镇)均有种植。
  缩面南瓜(别名癞瓜):早熟品种,瓜扁圆形,果面粗糙具瘤状突起花纹,棱沟较明显。肉橙红色,厚3厘米,单瓜重3-5公斤。味甜而粉,水份少,品质好,生长期约120天,亩产2000 - 3000公斤。境内栽培历史悠久,今各乡(镇)均有种植。
  轭头南瓜(别名鹅颈南瓜):中熟品种,蔓结瓜为主,瓜长棒形,顶端膨大,长50厘米左右,横径15厘米左右,近果蒂一端细长实心并向一侧弯曲。表皮光滑,具花纹,嫩瓜青绿色,老熟后金黄色,肉橙黄色,厚3厘米,单瓜重5-7.5公斤,老熟瓜粉而甜,品质优良,亩产栽培历史悠久,各乡镇均有分布。以侧蔓结瓜为主,老熟瓜粉而甜,品质优良,生长期130天左右,亩产2500公斤左右。境内栽培历史悠久,今各乡(镇)均有种植。
  九江麦瓠:九江著名地方农家品种。早熟,喜温暖湿润气候,小麦收割时采收。瓜长圆筒形,嫩瓜皮绿色,果肉白色,柔嫩多汁,稍甜可口,单瓜重1.5公斤左右,生长期90天左右,亩产2500公斤左右。今各乡(镇)均有种植。
  罗汉蔸莴笋:九江地方晚春渡淡优良品种,江西省蔬菜名贵品种之一。晚熟,耐寒,植株直立,株高45厘米,肉为棒形,中下部肥壮,肉质脆嫩、多汁,清香味浓,品质佳,生长期200天左右,亩产3000公斤左右。除鲜食外,加工成罐头,颇受青睐。今各乡(镇)均有种植。
  九江梅豆:九江传统农家品种.、中熟,喜阴湿,怕渍涝,抗病虫。豆荚圆滚粗壮,柔软脆嫩,肉厚多汁,纤维少,口味好,产量高。牛长期90 - 100天,亩产1500 - 2000公斤。今各乡(镇)均有种植。
  赣黄瓜一号是区蔬菜局与江苏省镇江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杂交新品种,1992年通过九江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199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适应长江流域春大棚早熟栽培。苗期耐寒,成苗率高,生长势强,茎粗,节间短,不易徒长,早熟性强,耐霜霉病,抗枯萎病。瓜长棒形,瓜色深绿,瓜棱稍浅,白刺,刺瘤密,果肉浅绿色,皮薄肉厚,质脆味略甜,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区内种植面积近2万亩,亩产3500 - 4000公斤。
  蔬菜生产社会菜地新中国建立前,居民多利用田埂、地角种植,以自食为主。新中国建立后,鼓励开荒种植,社会菜地面积倍增,自食有余,远郊用于养畜,进城人市叫卖,换油盐钱。据统计,1993年,全区有社会菜地14500亩,2000年扩大到21200亩,年亩产3000公斤,总产63600吨,亩产值1200元,总产值2544万元。
  商品菜地1970年,五里、十里、水产公社有部份生产大队改水稻种植为蔬菜种植,面积、品种等计划均由公社按市蔬菜公司要求下达,所产蔬菜由市蔬菜公司负责收购。1980年后,大力发展商品菜生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种植方法由常规转向科学。1986年,全区有商品菜地4661亩,1993年,增加到5937亩。后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征用1866亩,1995年,划归九江开发区200亩。2000年,全区商品菜地3871亩。大棚、中棚蔬菜基地1200亩,蔬菜品种由1980年的30多个增加到66个。商品菜地年亩产5500公斤,总产214.25吨,亩产值2200元,总产值851 .62万元。
  生产技术 1980年以前,基本沿袭过去传统的粗放耕作模式。1982年始,采用提高土壤肥力,以轮作制度和蔬菜品种合理布局为中心,抓深耕改土,合理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加强菜地基本设施建设,推广春早熟、秋延后等保护地栽培技术,由传统的_年两熟作转为一年三熟至四熟作,蔬菜产量成倍增长。1983年始,开展“无公害”辣椒、番茄栽培研究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试验。1986年始,先后引进湘研系列辣椒、津研系列黄瓜、青岛系列大白菜、河北四季豆、西安系列番茄;从有关科研院校引进紫长茄、之豇- 28、德日萝卜、香港结球生菜、台湾甜豌豆、台湾西葫芦、美国西芹和无架豇豆等,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试验示范。1987年后,分别在海南岛和甘肃省酒泉市以及f‘里乡、赛阳林场和茅山头园艺场等地建立蔬菜制种基地,繁殖辣椒、番茄、黄瓜、甘兰、大白菜等品种,质量达到国家生产用种标准。此时,全区推广应用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有20多个,种植面积在85%以上,其中辣椒、番茄、黄瓜、紫茄的种植面积占95%,j同时,引进塑料大棚冬季育苗和特早熟栽培、地膜覆盖、架小拱棚的春菜早熟保护地栽培技术。1989年,推广使用遮阳网夏季育苗和反季节栽培。1990年,重点推广以塑料大棚为主的保护设施栽培,塑料大棚、中棚生产面积达900亩,地膜覆盖面积达1710亩,占同期栽培面积的80%,遮阳网的使用面积达180亩。是年,根据省农业厅下达的协作计划,结合区内具体条件,选择无污染农田开发新菜地,对无法更换的老菜地实行综合治理,彻底清除污染源,并配合实施一整套的“无公害”栽培措施,全区商品菜地基本达到“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提高了蔬菜产品质量,市民吃上放心菜。
  食用菌 1980年始研究开发。1982年,莲花成立应用真菌实验所,区成立食用菌站和食用菌协会,从事引种、制种、栽培试验和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1987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十里、五里、莲花、赛阳、虞家河、周岭、高垅等乡有近百农户基本掌握食用菌制种和栽培整套技术,形成r以专业户常年制种、栽培和农户季节性栽培模式。
  食用菌种类主要有香菇、平菇、风尾菇、金针菇、蘑菇、草菇、黑木耳等,年产量较多的平菇、凤尾菇为7-8万公斤,金针菇5400公斤,生产菌种30万袋。
  马铃薯80年代前,品种有庐山芋种及农民自留种,单产不高,后渐少。后从黑龙江、内蒙占等地调种。2000年,试验出马铃薯一水稻一马铃薯和马铃薯一(西)瓜一马铃薯的种植模式和留种方法,结束从外地调种局面,降低r种植成本,亩产值1200元。高垅、周岭、莲花、新港等地种植3000亩。,品种尤以脱毒马铃薯为佳,具有单个重(平均单个在3两,最大的0.75公斤)、产量高(春马铃薯亩产1500公斤,秋季1000公斤)、品种好(皮淡黄、肉深黄、芽眼浅)等特点,销售价格一般每斤高出其他品种0.1 - 0.2元。
  蔬菜销售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生产蔬菜单位按计划种植,由市蔬菜公司定点统一收购,国营菜市场专门销售,市蔬菜公司根据蔬菜上市的季节和蔬菜等级确定收购和销售的价格。。国营菜市场在蔬菜旺季常发生收多于销,淡季却又出现供不应求,需从外地采购蔬菜来供应市民的现象。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实行农户承包经营后,近郊种植面积少的菜农以自产自销为主,肩挑手提或车拉;沿街叫卖或在集贸菜市场零售;种植面积大的菜农和远郊农户进入浔阳蔬菜批发市场或直接到菜市场批发给菜贩子销售,销售方式灵活多样。
  第四节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始产汉朝,由庐山道僧选育野茶培植。至宋代列为贡茶,史有“雾里清泉煮香茗”的记载。先后经1700多年培植提纯,形成庐山独有的茶树品种。民国2年(1913)江西省林场在庐山九奇峰下栽种茶叶数十亩,至民国8年,年采茶数十斤。
  新中国建立后,这一传统名茶得到发展。1957年扩种至3057亩。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饮用此茶,吟诗赞日:“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70年代,扩种茶园6000亩。建区后,引进发芽早、生长期长的上梅州、福鼎大白、福云六号等新品种。1982年,有茶园11421亩,产茶200吨。1983年,庐山四麓茶园累计12480亩,区内占10614亩,为整个庐山茶园的85%。除周岭公社外,其它9个公社均建有茶园,尤以赛阳、高垅、海会面积最多。赛阳村村有茶园、茶场。1985年,庐山云雾茶获全国优质品银奖。1986年,九江市成立庐山云雾茶生产协作小组,庐山区为主要协作单位,建立了生产基地。1988年,庐山云雾茶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90年代,因茶叶加工和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茶园面积有所减少。2000年,全区茶园面积4400亩,仅为最多年份1982年的38.52%。
  庐山云雾茶主要以手工制作。制作云雾茶的鲜叶在清明节前后开始采摘,开采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推迟。庐山山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采,山上一般在5月上旬开采,芽头标准以一叶一芯为主,芽长在3厘米左右,紫芽叶、病虫叶、破碎叶、单片叶严格控制采摘。鲜叶采回后摊于洁净的篾簸箕内,置通风阴凉处,防止鲜叶劣变,注意保持鲜叶洁净,以备炒制。80年代以前,庐山云雾茶均用手工分9道工序炒制:1、杀青:杀青是在口径80厘米倾斜铁锅内进行。锅温160- 180℃,火力要均匀,投入鲜叶0.4 - 0.5公斤,双手抛抖炒,先抖后焖,抖焖结合,叶变暗绿色,叶质柔软粘手,梗弯曲不断,约3-5分钟出锅;2、抖散:杀青叶取锅后,用双手抖散,以降低叶温,散发热焖气,防止芽叶变黄。3、揉捻:在圆簸箕内双手回转滚揉或推揉,揉抖结合,防止结块,揉至成条(茶叶汁液出为止),揉时用力须轻,以免揉碎芽叶或揉掉白毫。4、杀二青:锅温控制在100 - 120℃,双手挥取茶坯抖炒,锅温先高后低,捞尽捞散,防止粘锅焦叶,炒至手握成团,抛之即散即可。
  5、理条:四指并拢,母指叉开在70 - 80℃锅内,边抓边甩解散茶团,理直茶条。6、搓条:锅温降至60℃左右,双掌相对,四指略弯曲,向前搓条,使茶条自然散落锅内,让茶条紧结,固定条索。7、拣剔:在搓条中将黄片、粗条及夹杂物拣出。8、提毫:茶叶炒至八成千后,将茶条握人手中,利用掌力相互磨擦,使其茶条外表胶状膜擦破,白毫竖起而显露,起锅后除去茶末。9、烘干或烤干:提毫后送人烘干箱(80℃左右)烘干或在锅内用文火(60℃)烤干,使含水量下降到5%左右即可。然后摊凉装箱。手工制作的云雾茶杀青均匀,嫩度高,品质好。
  80年代,多数茶场购置茶叶加工机械。但高档云雾茶仍采用传统手工制作。中、低档茶叶多为机械制作,虽提高了加工速度,但降低了茶叶品质。2000年底,全区茶叶加工能力400吨,实际加工量不足150吨。
  庐山云雾茶包装考究。80年代,采用普通塑料袋包装,后改成牛皮纸袋包装;90年代初,内用普通塑料袋,外用印刷纸盒包装90年代中期,春茶大都改用听(金属制的罐、筒)装,每听大小、数量不一。
  [=此处为表格(1981—2000年棉花生产情况)=] [=此处为表格(1981 - 2000年茶果生产情况)=] [=此处为表格=]续表5-3-3 [=此处为表格(1981 - 2000年油菜、芝麻、花生生产情况)=]第四章农技农艺第一节耕作制度水田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水田耕作形式主要是中稻收割后土地冬闲。中稻收割后复种油菜或小麦、或兰花草、或之前套种泥豆,兰花草田再套荞麦、油菜田再套萝卜菜的亦有。
  新中国建立后,耕作制度不断变革。1953年始,推行中稻改早稻,单季稻改双季稻,旱地改水田。60年代,基本普及双季稻。新港公社新港大队第四生产队叶文金试行早稻——二晚——油菜种植模式,其三熟三高产的经验在部分公社推广,后稻——稻——油(麦、肥)的三熟制种植模式在境内逐渐形成。80年代,水稻产区基本是油(肥、闲)——稻——稻三熟制,赛阳、海会、高垅等部分山脚田为油(肥、闲)——稻二熟制。90年代初,赛阳汤桥、凤凰、金桥等地将5000亩油(肥、闲)——稻——稻改为土豆——稻(油)——瓜——稻。1991 - 1995年,新港镇将5000亩油——稻——稻耕作制改为油——棉、菜——棉耕作制。1996年又改作油——稻——稻。莲花的新桥、东城村将油(闲、肥)——稻——稻耕作制改种蔬菜和食用菌。
  旱地耕作制度改变不大。棉地复种形式为小麦——棉花;油菜——棉花;休闲——棉花(套种玉米)。粮地复种形式为麦类(小麦或大麦、米麦)—大豆——芝麻(或红薯);麦类——红薯(或大玉、高梁、黄粟、玉米);麦类——西瓜(或花生);蚕豌玉——芝麻(或黄粟)。多为两熟制,少数三种三熟。
  第二节品种改良水稻新中国建立前,水稻以一季中稻为主,种植的品种有40余种,分早熟和迟熟,农民自留种子,品种退化,产量低。新中国建立后的1956年推广双季稻,政府组织农民不断改良和推广优良水稻品种,早稻有莲塘早、赛湖早和南特号;晚稻有早熟高产伏脚、修水晚等。60年代中后期,引进南特号、陆财号、星横1号、油粘籽等,后又更新品种,引进农垦58、6044、7055、秀江早、桐矮早、朝阳早、先锋1号等。70年代,水稻晚稻推广杂交优良品种,本地不能培育,各公社曾多次派干部和农民到海南岛植种,培育母本回本地繁殖,杂优水稻得以推广。1980年后,区内进行杂交制种和提纯复壮工作。同时,引进浙幅802、八一晚3号、农虎6号、安庆晚、海威优4号、威优6号、威优64、协优64。1989年,区种子公司在新港镇长岭林场进行100亩夏季制种;1990年,在区种子公司指导下,莲花乡在莲花村进行280亩夏季制种,因产量低成本高而中止。水稻常规品种由群众自行留种繁殖。90年代.早稻多数还是7370、秀江旱、浙幅802等;也有杂交早稻品种,但未形成规模种植,面积不到早稻面积的10%,主要品种有威优49、博优湛19、金优402、优T华联2号、协优华联2号等。中稻一晚品种以杂优为主,普及率达90%以上,主要品种是汕优63、协优63。二晚品种也以杂交稻为主,主要品种为协优64、汕优64、协优2374、协优10号、汕优10号。
  麦类自50年代始,先后引进优良小麦品种有万年2号、杨麦l号、九麦l号、华中7号等。90年代,又先后引进浙麦1号、杨麦158和改良的九麦l号、鄂思1号。大麦和米麦种植面积少,延用本地品种。
  红薯本地红薯品种个小、产量低、淀粉率低。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引进胜利百号、徐薯18、一窝红、粟栗子香、黄心薯、红心王等。现种植品种主要有黄心薯和红心王。
  油菜新中国建立前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当家品种是白菜型油菜,产量低、出油率少。50年代后期,先后引进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52、华油8号、甘油5号、矮架早、西南302、中油821、79601等。1990年后,又引进万油17、955,在旱地推广秦油2号;1994年,引进“双低”杂优油研5号和油研7号等。
  棉花新中国建立前,棉花品种为本地土棉种,产量低,纤维率低。1950年始,引进德字14号,次年引进岱字15号,此后多以岱字15号为主要品种。1969年,从上海、湖北引进更新的岱字15号和鄂光棉。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引进鲁棉1号、沪棉264。,现种植的品种有鲁棉6号、徐州142、江棉685(焊棉7号)、泗阳835、泗棉3号、苏棉12等7个品种。棉种由区种子公司委托新港农技推广站调进,1-2年更换一次。
  第三节土壤改良新中国建立前,多为冬翻晒田,后灌水冰冻。新中国建立初至50年代,每年冬闲时均开展积肥运动,挑塘(湖、沟)泥增加层厚,广种红花草,施行稻草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60年代组织深耕埋肥,对低产田开挖深沟,多施农家肥。70年代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在丘陵地区重点治理“三跑”(水、肥、土)田为“三保”(保水、保肥、保土)田。平原地区则按农田水系,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相通的要求大搞园田化。
  建区后,针对土壤缺磷少钾、偏酸、冷浸等问题,完善农田排灌系统,消除渍害;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改革耕作制度,合理用地养地;因土施肥、测土施肥、缺素补肥,广辟有机肥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增施磷钾肥,注意三要素,合理配施、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技术,土壤肥力得到改善。
  第四节作物栽培新中国建立前,无专门农业技术研究及推广机构,作物栽培一般固定模式,极少更新。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建立农业科研机构,科学技术人员逐年增多,农业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作物的栽培技术更为科学,且多被粮农、菜农、果农接受与掌握。
  播种育苗新中国建立前,中稻清明浸种,草包催芽,谷雨播种,秧田不开厢、不开沟,水播水育。油菜、小麦播种有“九油十麦”的农谚(即阴历9月种油菜、10月种麦),油菜多为直播;小麦宽畦、等行、点播;红薯火粪堆“抱苗”,分期剪藤扦插;棉花立夏前播种,宽畦等行,白籽点播,亩均2500株左右;蔬菜分畦下种,移苗栽植;果类一般不育苗,任其自繁自生。50年代,水稻秧田作畦开沟,黄泥或盐水选种,禾盆催芽,现青灌水,日灌夜排;棉花4月下旬播种,宽窄行条播,用草木灰或人尿加六六六粉拌种,火粪盖籽;小麦推行宽幅条播。60年代,水稻推行过温室温床育秧和场地育秧;棉花推行棉地冬耕、短垄高畦,4月上旬播种;油菜先育后移栽,9月下甸播种,10月下旬移栽。70年代,水稻推行旱播水育和湿润育秧,湿润育秧采取泥浆拌种,播后压谷;棉花、蔬菜、油菜推行营养钵育苗。80年代后,水稻、蔬菜推广地膜育秧,水稻稀播壮育,蔬菜衡温壮苗。杂交水稻分田分畦称种撒匀,适时调密补稀。早稻3月下旬播种,不超清明,二晚常规品种6月E旬播完,不同品种,播期有异。果瓜始行自行育苗和繁殖,并试验和推广嫁接。
  栽插新中国建立前,中稻一般立夏开插,小满插完,小株稀植,亩插万蔸,每蔸3-5根。果树一般少移栽。油菜直播,成苗后不移栽。蔬菜和瓜果类不同种类有不同的传统栽播时间、稀密度。50年代中期推行双季稻后,早稻插播时间提前,推广大株密植,亩播2万蔸,每蔸7-9根。60年代初“大跃进”时期要求越早越好,越密越好。栽播方式全为人工插播。90年代推行抛秧免插,机械翻耕.棉花、油菜大量实行育苗移栽。
  施肥新中国建立前至50年代,作物施肥主要为农家肥(即人畜粪尿肥、草木肥、火粪肥以及饼肥、泥肥等),草肥作基肥,粪肥火灰等作追肥,并出现少最化肥。60年代,大种红花草,大搞卫生积肥。70年代,青草沤肥,重牲畜粪肥,化肥种类增多,由50年代的肥田粉、碳酸铵、过磷酸钙,增加了钙镁磷、碳铵、尿素、钾肥等。施肥方法有改进,水稻实行秧苗移栽前施“送嫁肥”,移栽当日施“安家肥”,抽穗时施“壮子肥”,旱作物改而施为穴施、埋施等。80年代后,各类农作物用肥种类、施肥方法均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高产高效的要求,有其专门的方法。如杂交二晚“山”型施肥法,还有叶面喷施法、微机测土配施法、水田球肥深施法等。棉花要求基肥足施,苗肥轻施、蕾肥稳施、花肥重施。肥料种类,分类科学,化肥成份含量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作用也向多用途发展。
  中耕、灌溉新中国建立前,水稻耘禾迟、次数少,采取串灌、浸灌,管理粗放。50年代,重排涝、轻抗旱,提出“五适时”(翻耕、播种、插播、管理、收割),“五合理”(深耕、施肥、搭配品种、密植、灌溉),实行边播边管,活株耘禾,次数增至4-5次,目.拔草扯稗,排灌分开,早稻薄水返肯,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满水抽穗,晚稻深水护秧、满水抽穗,干湿壮子,成熟排水。棉花勤锄,前期浅锄保苗,中期深锄保水,后期培土护株,适时间苗补苗,打叶打顶。同时,开好“五级沟”(围、腰、直、厢、套沟),视晴雨天气,棉地湿度和棉苗长势,合理沟灌、轻灌、旱晚灌。80年代后,蔬菜、水果、瓜灌溉设备引入机械化。大棚育菜、连片果瓜,采用自动喷水灌溉,水稻灌溉也由于水利及电力、机械的发展,自动、半自动程度相应提高。
  第五节作物保护病虫害水稻虫害主要有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等;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等;此外,绵腐病(即烂种烂身)、恶苗病、白叶枯病、铁甲虫、负泥虫等亦时有发生。新中国建立前及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蝗虫和二化螟为主。80年代初,二晚杂交化,二化螟危害占主导;80年代末,_二化螟、三化螟并重发牛。90年代,多数年份稻纵卷叶虫暴发成灾。
  棉花虫害主要有苗期的棉蚜、小地老虎、蜗牛和棉红蜘蛛,蕾铃期的棉铃虫、棉红铃虫、金钢钻、斜纹夜蛾等;病害主要以立枯病、炭疽病和枯萎病为主。1983年,新港杨家场村30亩棉地暴发枯萎病。1986年7月,新港镇暴发棉红蜘蛛,大片棉叶出现红斑,损失严重。
  油菜主要虫害有菜白蝶(也叫菜青虫)、蚜虫、潜叶蝇;主要病害是菌核病、立枯病、白锈病、霜霉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菌核病。 果类柑桔:主要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蝇、凤蝶、天牛、吉丁虫、炭疽病等。梨树:主要有锈病、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锈病是制约本地梨树发展的主要病害,患该病后常不挂果或果实脱落或果畸形,株发病率达100%。桃树:主要有天牛、象鼻虫、蚜虫、蓑蛾、流胶病、缩叶病、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是境内桃树主要病害,株发病率达100%,染后桃树寿命从15年左右减少到7-8年。李树:主要有穿孔病、根癌病、疮痂病、黑斑病、蚜虫、食心虫、红颈天牛;1994年全区引进栽种的奈李树大面积患根癌病,株发病率100%,死亡率30%.,板栗:主要有疫病(或称腐烂病、烂枝病、干枯病)、瘿蜂、金龟子,,枇杷:主要有黄毛虫、大蓑蛾、小蓑蛾、天牛、毒蛾、蚜虫、口烧病、根腐病、叶斑病、污叶病.,葡萄: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裂果病、天牛、透翅蛾、草莓: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根腐捌萎病、地老虎、蛴螬、盲椿象。
  蔬菜主要虫害有蚜虫、小地老虎、菜白蝶、黄条跳甲、红蜘蛛、二十八星瓢虫、豇豆荚螟、小菜蛾、斜纹夜蛾等;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青枯病、豇豆锈病、病毒病、软腐病等。80年代,主要病虫害发牛趋势是上半年病重二虫,下半年虫重于病,也有病虫并重发生的年份。90年代,一些害虫出现无越冬休眠现象,有的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且还出现外来危害病虫,如美洲斑潜叶蝇。
  茶叶虫害主要有茶毛虫、茶尺蠖、茶蓑蛾、茶蚜虫、茶介壳虫、茶小绿叶蝉、茶叶天牛、茶吉虫等;病害以茶炭疽病为主。1987- 1992年间,境内茶毛虫大面积发生。从西部的汤桥、凤凰村茶场向东部海会虎山茶场蔓延,全区茶园均遭危害,严重的有莲花茶场、五里茶场。
  病虫防治防治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没有专门的病虫防治机构。新中国建立后由县农技推广中心派专人分管病虫测报70年代,各公社配专职植保员,大队配兼职测报员,生产队有兼职查虫员,形成病虫测报网络。建区后,区设有植保站,配备专职植检员,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条例,开展产地检疫和对植物种子、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实施调运检疫。各乡(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病虫防治工作。区病虫测报站每年发出中长期病虫预报2-3期,根据预测对象越冬基数和中长期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测本地将会发生的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一般准确率达到85%以上。同时,根据当时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可能产生危害的程度,制定短期预报,及时提供病虫害可能发生的范围、数量、危害程度及用药品种、浓度,喷药时间、地点等信息,测报准确率达95%以上。
  防治措施新中国建立前,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时,多采用手捉或撒石灰灭杀法。新中国建立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或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农业防治:50年代始推行“三光”(田边杂草铲光、禾蔸捡光、烧光)灭虫。60年代,实行选育抗病抗虫良种,进行种子处理等措施灭虫。此后,又相继采用水旱轮作、改良土壤、中耕培土、科学管理水肥等方法,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的环境,消火潜伏病菌和虫卵。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以及害虫对某些特殊物质和雌性昆虫激素的趋向性诱杀。本地早期曾使用带罩的煤油灯,后改用汽灯和黑光灯诱杀害虫;在棉区曾使用粮醋和雌性昆虫激素诱杀红铃虫,插柳条把诱杀棉铃虫、金龟子,插棕皮引诱地老虎成虫产卵等。
  生物防治:即“以虫治虫,以菌治病”。自然界中一些有益的生物是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灭敌,如寄生蜂、寄生蝇、蜘蛛、飘虫、草蛉、隐翅虫、步行虫、蜻蜓、盲椿象、蛙类、鸟类等都是有益生物。本地曾引诱金小蜂防治棉红铃虫,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运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等。
  化学防治:本地早期是利用当地有毒野生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水蟒草、苦楝皮、苍术、樟树蔸、黄荆、天南星、茶枯、桐枯与煤油、石灰等配合,用蒸馏、煮汁、磨浆、研粉、捣汁等多种方法制成野生植物制剂,毒杀农作物病虫。以硫酸铜为主要原料与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野生植物制剂,用来防治稻绵腐病、稻瘟病、棉花红蜘蛛和果树病害。70年代至80年代初,水稻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多用“六六六”粉和“滴滴涕”。棉地使用的主要是“1605”、“1059”等剧毒农药。因此类农药高污染、高残留、剧毒,80年代初禁用。90年代初,棉花禁用杀虫脒,而使用“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螟松”和“甲胺磷”、“呋喃丹”、“叶蝉散”、“杀虫双”和菊脂类农药。水稻使用的还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富士一号、三环唑、克瘟净等灭菌农药。90年代中后期以菊脂类农药及复配制剂和有机磷农药为主。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