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234
颗粒名称: 衣着
分类号: TS941
页数: 1
摘要: 衣着旧时,城乡居民多穿粗布制衣,唯求遮身暖体,耐穿耐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衣着消费之写照。
关键词: 穿着 服饰

内容

衣着旧时,城乡居民多穿粗布制衣,唯求遮身暖体,耐穿耐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衣着消费之写照。
  新巾国建立后,随着收入增加,生活改善,除吃食外,衣着成为消费重点。1956年,户均购棉布29.45米,人均6.9米,,据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衣着支出23. 24元,1985年 29.13元,1990年44.98元,1993年58元,2000年71.4元。
  衣着面料,80年代初期以棉布为主,部分棉混化纤布,80年代中期以化纤布为主,绸缎、呢绒消费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化纤布品种不断翻新,各种仿毛、仿麻、仿丝织品及混棉、混毛、混麻纺织品相继代替棉布、化纤布。同时皮革、各种针织面料、羊毛衫成为时尚衣着。进入90年代,各种真丝绸成为时尚品种。衣着消费趋向成衣化,居民添置服装多在成衣市场选购。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