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衣食住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2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衣食住用
分类号: C913.3
页数: 2
摘要: 第二节衣食住用衣着旧时,城乡居民多穿粗布制衣,唯求遮身暖体,耐穿耐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衣着消费之写照。
关键词: 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

内容

第二节衣食住用衣着旧时,城乡居民多穿粗布制衣,唯求遮身暖体,耐穿耐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衣着消费之写照。
  新巾国建立后,随着收入增加,生活改善,除吃食外,衣着成为消费重点。1956年,户均购棉布29.45米,人均6.9米,,据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衣着支出23. 24元,1985年 29.13元,1990年44.98元,1993年58元,2000年71.4元。
  衣着面料,80年代初期以棉布为主,部分棉混化纤布,80年代中期以化纤布为主,绸缎、呢绒消费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化纤布品种不断翻新,各种仿毛、仿麻、仿丝织品及混棉、混毛、混麻纺织品相继代替棉布、化纤布。同时皮革、各种针织面料、羊毛衫成为时尚衣着。进入90年代,各种真丝绸成为时尚品种。衣着消费趋向成衣化,居民添置服装多在成衣市场选购。
  饮食区内居民素以植物性食物米、面为主食,辅以麦类、红薯、芋头、高梁等杂粮。新中国建立前,一般农民多一日两餐,主食品有一半是杂粮,在高垅、海会、赛阳等山区的贫苦农户,一年要吃一三分之二的杂粮,且瓜菜为主食者居多,只有农忙才吃几餐米(麦)饭。
  新中国建立后,生活有所改善,多数能基本满足口粮需要,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城镇人口用粮标准,均按特重体力劳动者、重体力劳动者、机关工作人员或居民,分别供应大米指标25公斤、20公斤、14.5公斤左右。农业人口用粮标准,则视粮区、非粮区和丰歉年而异。1955年,新港、大桥、周岭等地农村人¨年均留原粮(含定、返销粮)249公斤,1957年,海会、高垅等地人均留原粮270公斤。1960 - 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饮食水平骤降,营养不良者甚多。1963年后,逐步恢复到50年代生活水平。70年代,食品消费基本上以解决温饱为主。
  80年代始,饮食消费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化,逐步注重营养,提高饮食质量。一些城乡居民为迁居新房、除夕团圆饭、老人庆寿、小孩生日、青年人上大学、参军、结婚等时兴在大酒店、宾馆承包,每席菜肴20 - 30余盘,价格在200 - 80O元之间。
  居住新中国建立之前,城镇居民多租屋居住,有三代同室拥挤不堪者。普通农家大都住平房,土墙草顶、土墙瓦顶、少数青砖瓦顶,也有竹结构草房。据《九江县志》载,1949年,境内所辖区、乡农民人均住房仅4.86平方米。
  新中国建立后,在土改和土改复查中,无房或少房的贫佃农分得住房。城镇职工及其家庭多数居住公房或租赁私房,住房享受“高补贴、低房租”政策,房租价格低而稳定。随着生产发展,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居民迫切要求。50年代,草房逐步翻建为平房瓦屋。60- 70年代,部分居民新建和翻建楼房。
  1978年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发展迅速,住房建设成为区民家庭建设的首选。住宅质量亦成为区民家庭建设的头等大事,砖木结构渐少,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建筑层次由1层到2层、3层,城郊、集镇4层、5层亦不鲜见,住房装饰也日趋讲究。一些城镇还出现个人统建西式别墅楼。据全区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住房面积13. 14平方米,1985年13.62平方米,1990年24.7平方米,1996年25 .93平方米,2000年30.69平方米,城市居民90%以上亦置购或置建了新住宅。
  用品新中国建立前,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及家具简陋,部分农户则床、灶同间,甚至人畜同住。新中国建立后至60年代,生活虽有改善,但重点在解决温饱问题,一般只购买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70年代开始,购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的渐多。80年代,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相继进入普通居民家庭。90年代,彩色电视机、录音(像)机、空调机、照相机、电话机等有部分家庭添置,且生活用小汽车、摩托车、移动电话机、计算机亦有购置。据全区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购买日用品支出11.7元,1985年11.9元,1990年15元,1993年53元,1996年117.74元,2000年147.6元。
  [=此处为表格(2000年百户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