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22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职工
分类号: F014.44
页数: 2
摘要: 第二节职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中国建立初,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留用人员实行薪俸制。1955年,废除供给制实行工资制,一般月工资18 - 30元。80年代末,人均月基本工资增至30 - 50元,年人均工资480元左右。1985年,全区有2218人参加工资改革,年工资总额232万元,年人均883元,除工资外,政府还设置各种津贴、奖金、劳保福利。
关键词: 个人收入 职工收入

内容

第二节职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中国建立初,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留用人员实行薪俸制。1955年,废除供给制实行工资制,一般月工资18 - 30元。80年代末,人均月基本工资增至30 - 50元,年人均工资480元左右。1985年,全区有2218人参加工资改革,年工资总额232万元,年人均883元,除工资外,政府还设置各种津贴、奖金、劳保福利。1993年,全区有3653人参加工资改革。1995年,全区有3105人正常晋档,年工资总额1679.7万元,年人均4534元。1997年,全区有3917人工资标准调整,并相应提高津贴,年工资总额1795万元,年人均4720元。1998年,对643人连续5年考核称职的晋升级别工资,年工资总额2383.7万元,年人均5379元。1999年,全区有4113人调整工资标准,同时,对3535人连续两年考核称职晋升一档职务工资,年工资总额2451.2万元,年人均5851元,为1980年的12.2倍。
  企业职工据《江西年鉴》载,民国25年(1936)九江机器业、电灯业和棉纺织业劳工月薪最多30元,最少10元;火柴业女工最多18元,最少5元。城乡手工业者,靠出卖体力和技艺为生,收入微薄,度日维艰。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资制度改革,职工收入不断增加。新港、大桥、周岭等地全民所有制职工年人均工资,1957年437 .28元,1964年444.92元;海会、高垅等地全民所有制职工年人均工资,1958年519. 47元,1962年478 .03元。1980年,全区企业职工1200人,年工资总额58万元,年人均收入483元。1990年,全区企业职工2000人,年工资总额190万元,年人均948元,同时实行超产奖,发放各种津贴,如高湿、高空、夜班、出差、特殊工种、岗位、副食品津贴等。1990年升级面达25%。1991年升级面达40%。1992年企业工资普调。1994年实行调标。1995年全面调套,年工资总额166.9万元,年人均1749元。1999年,企业在职人员实行按岗位技能工资序号套改,年工资234.8万元,年人均4559元。2000年,调整中、高级管理人员岗位技能工资,人数95人,月人均增资130元,年工资总额236. 04万元,年人均4583元,为1980年的9.5倍。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