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气候要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1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气候要素
分类号:
P461
页数:
2
摘要:
第一节气候要素区境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的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热量较丰,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光、热、水基本同步。农业气候条件较优越,但变化复杂,夏季受温暖湿润之热带或海洋气团控制,冬季受干燥寒冷之极地或副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春、秋两季为上述两气团过渡时节,加上复杂之地貌,遂形成地区性气候。
关键词:
气候要素
气候形成
内容
第一节气候要素区境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的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热量较丰,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光、热、水基本同步。农业气候条件较优越,但变化复杂,夏季受温暖湿润之热带或海洋气团控制,冬季受干燥寒冷之极地或副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春、秋两季为上述两气团过渡时节,加上复杂之地貌,遂形成地区性气候。四季均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据1985年庐山区农业资源调查,气候要素如下: 日照区内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91.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3%,全年平均每日有日照5.2小时,以2月份最少为96.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1%。7-8月份日照最多,分别为250.1和247.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和61%,平均每天日照为8.2小时。全区气温大于10 0C期间的平均日照时数为1440小时,对农作物生长较为有利。由于受庐山的影响有碍靠近山脚的可照射时数,使得早晨日出时,靠近西边山脚下迟半个小时,日落时靠近东边山下早半个小时。
太阳辐射量 1月份5529卡/平方厘米;4月份8820卡/平方厘米;7月份14110卡/平方厘米;10月份8192卡/平方厘米;全年107510卡/平方厘米;气温大于10℃期间的总辐射量为83673卡/平方厘米。
气温年平均气温山F为17℃,1月份4.3℃,7月份29.3℃。年极端最高气温40 .20C(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是零下9.7℃(1969年2月6日),极端最高与最低之间的较差为49.9℃。
庐山山上气温较山下低,一般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年平均温度每上升100米约下降0.5C。递减率夏天较大,冬天较小,1月份每百米下降0.4℃,4月份F降0.43℃,7月份下降0.6℃,10月份下降0.53℃。
庐山山上年平均气温为11.5℃,以7月最高平均22.4℃,1月最低平均为零下0.1℃,极端最高气温32℃(1968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8℃(1970年1月5日),极端最高与较低之问较差为48.8C。
据计算区内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10℃、15℃、20℃的50%和80%保证率的初终日期,其间的积温如下表: [=此处为表格=] 从表2-4-1看出气温稳定通过10℃,而80%保证率的日期是4月2日,即从4月2日起气温多在lOcC以上,从气候角度看,此间早稻播种较安全。
无霜期长达240 - 270天,大于10℃积温达到5200 - 5500℃,热最丰富。
降水年平均雨量1412毫米,由于季节关系,年雨量集中在4-6月,雨最为608毫米,占全年雨量44%,并常出现暴雨天气,易造成灾害。由于庐山的作用,降雨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山上年平均雨量达1967.7毫米,比山下偏多3-4成。月雨量与季度雨量平均,山上比山下大,第三季度明显,主要是盛夏常有地方性雷阵雨的缘故。地形对降水大小具有影响,当北来冷空气影响降水时,山北部雨量较之山南大,当受南来气流暖湿切变的天气系统影响,山南则比山北大。5-7月受西风带的低槽、低涡、切变影响,冷暖空气在江南汇合形成的潭面降水,降水较为集中。7月以后由于副热带高压抵制,天气转为炎热,降水转为地方性雷阵雨,雷阵雨雨量较小,影响范围不广。5-8月,常受台风影响月雨量多接近500毫米或以上。
全年月平均雨日14天,降水日月平均在9天或以卜,以3-5月最多,达16天,6月是全年出现暴雨最多月,平均暴雨日1.4天。 蒸发量蒸发量与气温、湿度密切相关,随气温升高而量大。12月~次年2月,由于日照短,气温低,蒸发最小,1月仅56毫米,4月1 12毫米,7月241毫米,10月13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36毫米。西北部蒸发量大于东南部,丘陵提水区大于丘陵蓄水区,丘陵蓄水区大于高丘山区。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