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物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11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人物简介
分类号: K81
页数: 14
摘要: 吴征镒1916年生于九江,原籍江苏仪征。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0~194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历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著有《吴征镒文集》《百兼杂感随忆》等。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1月,获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1965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关键词: 传记 人物评论

内容

吴征镒1916年生于九江,原籍江苏仪征。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0~194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历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曾论证中国植物区系三大历史来源和15种地理成分,提出北纬200-400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发生和发展关键地区的观点;所主编《中国植被》是植物学有关学科及农、林、牧、业生产重要科学资料;组织领导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调查,并指出植物有用物质的形成和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发展以及中国植物学定向世界作出贡献。著有《吴征镒文集》《百兼杂感随忆》等。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1月,获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潘际銮1927年生,瑞昌人。1948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硕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校长、名誉校长,九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社会兼职: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任南昌大学校长。2002年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2007年任九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参与创建国内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主编、参编的著作有《现代弧焊控制》《焊接手册》等。
  高镇同 1928年生,都昌县多宝乡人。1950年北洋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建立“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其创新内容如随机疲劳、断裂载荷谱的编制、伪随机加速试验谱、疲劳性能测试和数据处理、随机耐久性设计原则等分别优于国外相应的通用方法。根据协同论观点,用马尔柯夫随机过程描述疲劳损伤,首次求得Fokkre-Plank方程的封闭解。提出二维动态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和二维动态断裂干涉模型以及最少飞行空测采样起落次数,均属国际首创。建成现代化结构可靠性寿命评定的专家系统,已成功地用于歼击机、强击机、运输机等20个型号系列飞机结构定寿和延寿问题。先后主编6部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4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袁隆平 1930年生。德安县河东乡人,1953年7月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湖南省湘西山区的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5年研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1986年6月,获得由国家正式颁发的籼型杂交水稻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还获得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颁发的“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2月,又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获全国先进个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还把一颗新发现星座命名为“袁隆平星”。2004年,由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为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并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杨叔子 1933年生,湖口县人。1956年8月参加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九江学院名誉院长。社会兼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任九江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立足于机械工程领域,把机械工程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紧密结合,致力于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交叉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20项,专利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种,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图书重要奖励13项。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百余人获博士学位,博士后已有10余人出站。
  于全 1965年9月生于九江,1982年九江高中毕业考入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1986年本科毕业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物理系电波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历,1992年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总工程师。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二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李希楷女,1932年4月生,武宁县罗溪乡人。1950年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同年入伍。1955年10月毕业后留校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二院院长。1985年10月,任该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86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1988年9月晋升少将军衔,为新中国第二批5女将军之一。1992年3月退休。历任社会职务有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重庆分会副会长、全军医学科技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特邀编委、《四川医学杂志》副主任编委、《世界今日医学杂志》副主编。
  朱星祥1933年3月生,修水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修水县大队溪口区中队文书,江西省军区第468、第466团战士、文书、参谋,海军旅顺基地航保处干事、直属政治处秘书、基地党委秘书,海军后勤部驻武汉办事处政治部科长、副主任、主任,海军医学研究所政治委员,海军广州舰艇学院政治部主任,海军上海基地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1988年9月晋升海军少将军衔。是广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八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陈礼久 1944年1月生,祖籍江西进贤。1949年12月随父母迁居永修县涂埠镇。1963年8月从永修应征入伍,任福州军区后勤部第17分部战士。同年11月任福州军区第410仓库战士。1965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66年5月任福州军区后勤部第17分部政治部组织科干事。1973年7月任福州军区后勤部第17分部政治部干部科副科长。1976年7月任福州军区332部队副政治委员。1979年11月任福州军区鹰潭某仓库政治委员。1981年9月任福州军区某军械仓库政治委员。1983年5月任福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1985年8月任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党委常委、政治部党委书记。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0年6月任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党委常委、政治部党委书记。同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1997年3月,任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98年8月至2004年6月,任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党委委员。是中共十六大代表。
  崔阳生 1946年5月生,九江县江洲镇同兴村人。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福州军区炮兵第53团4营11连战士,陆军某师炮兵团班长,排长、副连长、团司令部作训参谋、作训股副股长、股长、副科长、科长。1975年7月起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83年4月,任某师副参谋长。1985年3月,调任武警江西省总队九江市支队支队长。1988年9月,任武警江西省总队参谋长。1992年7月,任武警江西省总队副总队长。1996年3月,任武警江西省总队总队长。1999年1月,由正师职调整为副军职。7月,晋升少将军衔。
  秦松寿 1949年10月生,都昌县北山乡石头巷秦村人。196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被选送人空军气象学院学习,攻读气象预报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天气预报教研室教员。1978年9月,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后,先后任空军气象学院物理教研室普通物理和流体力学教学组组长、教务处处长等职。1995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升任空军气象学院副院长。2000年,晋升教授,同年10月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院长。2001年攻读国防科技大学硕士。2002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周新廉 1950年3月生,湖口县流泗镇棠山村人。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入伍初期,在海军1222部队、海军后勤部邯郸办事组处服役。1975年7月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海军后勤部机关历任政治教员,宣传干事,首长秘书,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后勤工作研究室主任,海军后勤部副参谋长,海军后勤部军需部部长。2004年6月任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曾人海军指挥学院指挥员班、国防大学后勤指挥员班、俄罗斯国家武装力量军事后勤与运输学院后勤指挥高级研修班学习。2005年7月晋升海军少将军衔。
  段昭显1954年9月生,都昌县土塘镇段年村人。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海军福建基地司令部作战处标图员。1975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护卫艇某大队6309、6311艇航海兵、班长、代理副艇长。1977年9月任护卫艇某大队勤务处书记。1978年1月,任福建基地司令部作战处参谋。1979年9月,入南京海军学院参谋班学习。1984年8月后,历任福建基地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处长。1992年2月入国防大学基本系攻读战役专业。1993年毕业后,任厦门水警区副参谋长。1996年4月,任东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处长。同年9月,参加海军指挥学院军事指挥与管理函授学习。2000年4月,任海军快艇某支队支队长。2002年入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员班学习。2003年毕业后,任海军福建基地参谋长。2008年7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助理。2009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陈健 1955年12月生,都昌县左里镇义门陈村人。197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陆军第29军87师261团l营1连战士。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提干,历任排长、连副指导员、指导员。1981年8月,调军司令部任参谋。1983年7月,人石家庄高级陆军指挥学院学习,1985年7月毕业,赴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先后任营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团参谋长。参战结束后,调31集团军司令部任参谋。1990年,任31集团军某师某团副团长。1992年任某团团长。1997年7月,任某师参谋长,同年II月任副师长。2001年10月,调任江西省军区鹰潭军分区政治委员。2002年9月,任赣州军分区司令员。2006年3月,任南昌警备司令员。2008年3月,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熊安东 1956年10月生,星子县横塘镇石嘴熊村人。197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月任某团团属重炮指挥排长。8月,任某团参谋。1981年8月,任某团重炮连连长。1982年12月,任团作训股副股长。1983年11月任陆军某集团军作训处参谋。1985年8月任某师某团作训股长。1986年8月,入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1989年5月,任陆军某集团军作训处副处长。1993年5月,任陆军某集团军作训处处长。1994年12月,任某团团长。1999年11月,任步兵某师副师长。2001年6月,被授予大校军衔。2003年8月,任陆军某集团军副参谋长。2004年6月任联勤分部部长。2005年4月任某军区联勤部参谋长。2009年10月,任安徽省军区参谋长。2010年12月任福建省军区参谋长。同月,晋升少将军衔。
  曹伯如 1956年12月生,彭泽县棉船镇金洲村人。197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6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先后任福州军区守备第1团1营战士、排长。1980年2月起任福州军区守备第1师政治部保卫科副连职干事、船运大队某中队3319艇政治指导员。1984年5月任福州军区政治部保卫部保卫处正连职干事。1985年9月起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部侦察处正连职干事、副营职干事、正营职干事。1992年4月起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部侦察处副处长,侦察技术处正团职干事、处长。1997年6月起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部侦察处处长。1999年12月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2003年6月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2007年3月起代理南京军区海防某师政治委员。2009年12月任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曾入福州军区步兵学校学习,参加过江苏省高等教育党政干部自考大专学习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函授。2010年12月晋升少将军衔。
  第三节全国劳动模范熊中锭1922年1月生,新建县人。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永修县新建大塘供销社主任,马口供销社主任,县食品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永修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带病率领群众苦干3天3夜,抢救出商品物资达6万多元,在抢救过程中身体不支几次晕倒,醒后又带领群众去粮库抢运出10万余公斤粮食,避免国家财产遭受损失。1956年春,南下赣州,步行几百里,风餐露宿,购回耕牛665头,为救灾、恢复生产作出贡献。1956年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陈鸿声女.1922年10月生,浙江省龙游县人。1936年开始从事越剧艺术事业。1951年起任九江市越剧团团长等职。1954年参加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演出,成功地扮演屈原,获优秀演员奖。在舞台上塑造了文天祥、关汉卿、包公、林启容等几十个艺术形象。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剧团转国营建制,领导剧团走自力更生道路,艰苦创业,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剧团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艺术成就享誉长江中下游一带。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广才 1924年1月生,河南省孟津县人。1949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1954年起历任庐山工人疗养院、九江市传染病院医师、医务主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5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56-1959年,开展肺导管治疗肺结核空洞,超声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取得一定疗效。革新电钳、电光压舌板,绘制成多用自动溶药转盘;自制氧气箱、自动注射推进器等医疗器械。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曾广星 1924年4月生,瑞昌市人。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粮管所管理员、副所长。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担任粮食管理员期间,负责管理容量100万公斤、年吞吐量500多万公斤粮食仓库,坚持一把扫帚、一把铲、一把竹竿、一只箩筐的工作精神,年翻晒倒仓粮食40万公斤,扫地脚粮1.3万公斤,补麻袋3400条,捕鼠670只。1959年进库粮食质量差、湿度大,100万公斤库中粮食表层结露,经其扒沟通风处理,一次避免损失15万公斤。被誉为“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好保管”,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王冶帆1932年2月生,九江市人。1952年参加工作。195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59年任市财政税务局副局长主管财政预算期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向全市财会工作者提出实现预算内企业无亏损,税利无漏欠,行政、事业单位无超支的“三无”倡议,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超额完成国家财政税收任务,财政预算达到收支平衡并有结余要求。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邹保根 1932年2月生,进贤县人。1950年起历任永修合作家具厂工人、农具厂厂长、环卫所副书记。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产中以厂为家,勤俭节约,收集边角废料制成各式新型家具;为支援农业,大胆革新,先后发明风力机,密封水车,棉花、油菜播种机,打谷、插秧、简易收割机、江西水田犁等多种农业生产机械,又发明木器刨床、自动刨光、打眼、梭榫、带锯机等生产设备。被九江行署聘为特约科技研究员。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黄恩邦1933年生,广东省高州市人。195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矿产专业。历任江西地质矿产局赣西北大队技术员、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与王福林、武志华系统地提出“三位一体”成矿理论。参与并主持“城门山铜床”和“武山铜矿床”普查勘探,于1985年、1987年分别获地矿部找矿一等奖。《长江中下游铜硫金银资源重大发现与个旧大厂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远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该成果第一主要完成人。主持“75-55-02-06B”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0年评审鉴定为国家同类研究成果先进水平。1989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瞿兰香女,1936年5月生,九江市人。1948年进九江兴中纺织厂细纱车间当童工。1952年,带头学习“郝建秀工作法”。自创“细纱挡车工巡回工作法”和“细纱接头单指换纱平挑操作法”,在全厂推广后,接头速度普遍提高。本人也由每分钟接18根提高到24根无白点的全国新纪录,并一直成为快速、高产、优质能手。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53年被评为市特等劳模后,连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地、市先进生产者和“五好职工”称号。1956年选为省五届党代会代表。1958年,与7名细纱女工组成先进经验推广小组,担任组长。经过一年多努力,使工厂产品质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小组多次被评为先进小组,被誉为“八闯将”。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获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60年、1966年、1993年先后赴苏联、民主德国、波兰、柬埔寨和澳大利亚参观访问。1964年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1970年后,先后担任细纱车间丁班值班长、班党支部书记、九江棉纺织一厂副厂长、江西省总工会副主席(不驻会)。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任中共九棉一厂党委副书记。自1982年历任九江市第七届至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选为省第五届至九届人大代表,省五届、六届人大常委;全国工会第九和第十届代表大会代表,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2009年12月,获“新中国60年来江西60位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称号。
  张才东 1936年6月生,九江县永安公社幸福大队农民技术员。刻苦钻研植棉技术,陆续培育出“4134”“7229”等棉花新品种。其中“4134”品种,1976年经省农牧渔业厅鉴定命名,获得省科学大会成果奖,被农业部列为全国60个良种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4~1987年,研究彩色棉种植,培育的98-1号彩色棉,填补江西无彩色棉的空白。
  张泗存 1936年11月生,山东省泰安市人。1952年2月,入抚顺石油三厂。1956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6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1月,由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党委副书记调任九江炼油厂厂长,从严治厂,强化管理,实现原油加工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家和九江市劳动模范、江西省劳动模范。1991年9月,任九江石油化工总厂厂长。1995年4月,任总厂党委书记。同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陈杰1937年3月生,湖北省广济县人。1955年进星子县隘口小学当教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主动请求到隘口庐山垅山区去办小学,经过艰苦创业,办起一所只有2名教师,90多名学生的小学。办学初期,每星期要步行几十里,买回一星期生活和教学用品。为保障学生安全,每天在崎岖山间小道上往返十多里,跨越7条山涧,接送学生;遇上下雨、发生山洪或下雪天气,便穿上草鞋,将学生一个个背过山涧,送到家长身边。被大家称为“热爱山区教育的好教师”。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4年任九江市海会师范学校党总支书记。
  余秉绶1942年7月生,湖北省新洲区人。196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经济系。1974年起历任江西制氧机厂干部、厂办主任。198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9月,任江西制氧机厂厂长。其间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制造中国第一代冷藏集装箱获得成功,受到国家经委好评。获“江西省一九八六年度优秀厂长(经理)”称号。任职9年间,工厂效益指标增长4倍,产值增长4.5倍,固定资产增长近3倍,1988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89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11月,任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1993年6月,任九江市副市长。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任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邱安英女,1945年12月生,高安县人。1971年2月参加工作,为市湓浦环卫所清洁工。中共党员。干一行爱一行,不怕苦不怕脏,生活简朴,任劳任怨,能坚持原则,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深得同事和市民好评。一心为集体着想,为节约开支,主动收集废料,编制清扫工具。连续多年评为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1990年4月,评为省劳动模范。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二作者称号。 曹长员1947年1月生,湖口县三里乡人。中共党员。1964年初中毕业后,在三里乡胜利村务农。1976年,从事水产养殖。1983年和1988年先后当选市第八届、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创办水产苗种繁育站,成功繁育各类鱼品种10余个,年产鱼苗1.5亿尾,缴税50余万元,并免费为困难农民提供鱼苗。1990年,评为市劳动模范。1994年,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同年当选市第十屑人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詹学银1948年7月生,都昌县大港镇人。196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2000年获省交通厅劳动模范,同年获省劳动模范。2001年8月,资助2.3万元,让困难农民子女读完大学。2002年,3次向县三小“特教”班20多名聋哑儿童送去1600元。2003年,主动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创办绿荫基地。2006年9月,创办太阳村,任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求助中心主任。2007年6月1日,太阳村第一期工程竣工,107名弱势儿童住进太阳村。为改善太阳村孩子生活,开荒种菜,养鱼养猪。2009年12月,获“新中国60年来江西60位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张文标1948年9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人。1973年9月,人东北石油学院炼制系学习。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9月毕业后,分配到林源炼油厂催化车间任技术员。1990年8月,由林源炼油厂厂长调任九江炼油厂党委书记。1991年4月,任九江石油化工总厂党委书记。1994年当选九江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3月.任总厂厂长。大胆进行二次创业,使总厂由原来单一的炼油厂,发展成一个集炼油、化肥、化工于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固定资产和年销售额分别超过50亿元。企业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工业企业500强。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职工信赖好厂长和全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李咸龙1948年10月生,都昌县万户镇人。1968年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76年任万户乡塘美大队农科员。1979年11月,任万户乡塘美村委会副主任。198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所种4.3亩(2866.67平方米)棉花,亩产皮棉204.5千克,创全省棉花单产最高纪录。1992年1月,任万户乡棉花技术员。1994年,又创亩产入库皮棉206.1千克纪录。1995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年4月10日,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1月,招聘为徐埠镇科技副镇长。1997年,被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授予中华农业农技推广奖。1998年当选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邵伙军1948年12月生,都昌县左里镇人。1965年12月应征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团政委。1986年转业到地方,历任九江玻璃纤维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厂长。2000年12月,任巨石集团九江工厂厂长、党委书记。在企业改制中,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改制后企业生产能力是改制前的8倍,职工收入增长150%,成为九江国企改革典型。连续10余年获省优秀厂长(经理)称号,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梅继友女,1949年10月生,南昌县人。中共党员。1966年进九江玻璃纤维厂当挡车工。热爱本职工作,严格把握质量,先后带徒17人,个个成为班组和车间生产骨干,连续多年被评为九江市最佳质量能手、生产操作能手和优秀共产党员。1990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鲍恩如1951年8月生,彭泽县人。1968年12月应征入伍,1973年退伍回乡。历任彭泽县棉船乡金星村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民兵连连长。1979年9月,任中共彭泽县棉船乡金星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实现皮棉年产量连续5年超万担(500吨),单产突破150千克,使棉船金星村成为全国产棉第一村。1989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杜文如 1951年11月生,上高县人。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0月,天津大学化工系催化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九江炼油厂,历任车间操作班班长、技术员、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生产调度处处长、运销处处长、副厂长、党委书记、九江石油化工总厂厂长等职。多次获江西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协会优秀经理称号。2003年3月,当选九江市出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在其带领下,九江石化全年炼油加工量36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3.03亿元,利税7.77亿元,利润1100万元。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木龙1953年生,都昌县人。1971年参加工作,任职于九江公路分局都昌公路段,后任都昌公路分局道班班长。中共党员。从事公路养护工作30余年,连续19次被省、市公路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1995年2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养路工称号。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曹新国 1953年12月生,都昌县周溪镇人。1968年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88年始,创办中兴珍珠核加工厂。从事珍珠核加工、有核珍珠养殖及贝壳工艺品加工。2001年6月,成立江西鄱阳湖珍珠核工艺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同年9月被江西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2年起创办精养鱼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安排劳动力312名,同时带动全县养殖事业,为打造中国淡水珍珠之乡品牌做出贡献。2002年8月,获省委组织部、农工部和省人事厅授予“江西省农村科技致富典型”。2003年当选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黄德涛 1954年2月生,河南省光山县人。1961-1970年,在原籍河南省光山县南后店乡中学读书。1972年10月,移民到德安县木环乡山垅村务农。几年如一日,义务为村民传授特种养殖经验和技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90年,当选为德安县木环乡人大代表。1991年12月,创办德涛特种水产合作社,进行甲鱼等特种水产养殖。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当选为市第十届人大代表。同年当选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徐效钢 1954年生,江苏省淮阴县人。1969年应征入伍,1971年10月24日,在江西省吉水驻地为抢救地方化工厂火灾受重伤,全身烧伤面积830-/0,被定为一等残废军人。197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76年5月,谢绝组织上给其长期休养和赡养终身照顾,请求退伍到庐山图书馆看门。以伤残之躯学会生活自理,自学十几门图书馆学专业课。1979年年底,牵头开展馆内古籍善本书整理编目工作,从馆藏6万册古籍线装本中清理鉴定善本书200种4000余册,编印出建馆50年来第一部善本目录。1985年获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文凭。后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庐山图书馆馆长。先后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手、模范残废军人、全国图书馆先进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代表、全国自强模范。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2010年调任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明接盛 1954年5月生,武宁县人。1970年10月参加工作,任职于武宁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共党员。在计划生育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技术精湛。1994年2月,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1997年,获省计生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淼洋 1954年7月生,湖口县人。1972年任武山农技站种子员。1982年中国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习毕业后,成为农业技术员,任湖口县武山镇农技站站长。198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91~1992年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油菜、棉花三等奖),1999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2002年获省农业厅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同年获中华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业技术推广奖等31项荣誉。1999年,获农艺师资格,2004年晋升高级农艺师职称,2009年10月17日,所承担“百亩千斤子棉”示范基地,经过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现场测产,测得亩平均成铃92193个,实测亩产子棉507.06千克,创造长江、黄河流域内陆地区规模植棉子棉单产跃过千斤历史新纪录。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段火香女,1955年10月生,庐山区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0年师范毕业后任市第五中学教师。2001年被选拔为九江外国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在教育教学上,先后指导数百名学生获奖。主编出版《中小学教师课堂英语日常用语》《九江市交通警察培训教材》及《双色解析》辅导资料丛书,发表论文20余篇。2004年9月被省教育厅评为“模范教师”。2005年4月,授予九江市劳动模范。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钱茶花女.1956年5月生,星子县人。1974年9月中师毕业后,到星子县隘口上垅小学半山教学点任教。1985年9月,调任星子隘口观口小学教师。1995年复返上垅小学半山教学点执教。让深山里的孩子摆脱睁眼瞎的困扰,主动到山区小学任教的他,校长教师一人兼,硬是挑起3个班的全部课程,三十年如一日,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2001年9月,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2年1月,获江西省师德标兵称号。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9月,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5月,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
  黄兴中 1958年5月生,彭泽县棉船镇人。1970年12月入伍,在赣州军分区服役;1977年退役后回家乡任生产队长、民兵连长等职。1994年,获得江西农大植保系专科文凭。1995年担任村支书以来,带领村民创办8个企业,年利税实现40余万元。在棉花生产和油菜营养钵移栽及田间管理工作中贡献突出,为棉花生产和油菜高产栽培做出表率。1980年3月被评为市新长征突击手。1998年被评为市抗洪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市优秀党员。2000年先后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蔡印生1959年4月生,永修县人。1975年8月,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后,任永修县柘林湖风景区管理局易家河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他既是支部好书记,又是农民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种植柑橘,通过改良品种,推广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创品牌,建立易家河果业公司,使村民共同致富。2001年,易家河柑橘在全省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评比中获两项金奖、一项银奖。2003年,在全国第八届名优果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同年被评为省优秀农村基层干部。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兴泽 1959年10月生,湖北省鄂州市人,中共党员。1981年8月,从武汉桥梁学校一毕业参加工作,就参加国桥梁第三座里程碑——九江长江大桥建设。1997年,任铁道部大桥局五处副处长、处长。1998年9月,任九景高速公路鄱阳湖大桥项目经理。同年被国家防总、人事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抗洪模范”称号。2000年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2001年起任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带领员工仅用3年时间,完成5年管理目标,向国家上缴利税1亿多元。先后获国家2003年度“公路工程优秀项目经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优秀企业家”等称号。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杨耀防1962年2月生,湖北省黄梅县人。1983年10月参加工作,九江医学专科学校教授。研究生学历。1987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勤恳敬业。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治卿 1962年3月生,河南省原阳县人。1983年7月从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后,分配至洛阳炼油厂。1992年II月,任洛阳石油化工总石油化工总厂总工程师。2001年7月,任洛阳分公司经理。2005年7月,兼任广西炼油项目筹备组组长。2006年11月,调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资产公司九江分公司经理。2009年克服金融危机蔓延不利影响,完成炼油加工量454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亿元、税费48亿元,炼油盈利4.7亿元。当年获省优秀企业家称号。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周桃英女,1963年3月生,江苏省兴化县人。中共党员。1984年入共青鸭鸭集团工作,曾任学徒、缝纫工、班长。2005年任鸭鸭集团有限公司第6车间副主任,负责产品质量监察管理工作。2009年1 1月所在车间一班长因事离岗,又主动兼任班长之责。当月,鸭鸭集团接到一订单,要求10天内制作服装7000余件,带领全车间各班组员工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任务,为鸭鸭品牌争得荣誉。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刘巧云女,1964年7月生,彭泽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九江卫校妇幼医士班。同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彭泽县乐观乡、太平乡、杨梓乡三个卫生院工作。1997年6月,调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历任服务站主治医师、妇产科主任、站长。施行各项计划生育手术达2万余例,无一例手术事故。2005年获省人口计生委嘉奖。2006年评为省计划生育先进个人。2009年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胡开颜1964年10月生,安徽省枞阳县人。1983年12月在铁四局五处参加新线铁路建设,自此一直从事起重架梁工作,后任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架桥队队长、高级技师,转战公司10余个项目。1983-2010年,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上百次,架设大小桥梁50多座、近30千米,累计架梁1900余片,座座安全优质,创造价值14000多万元;拼装架桥机10余台;技术革新20多项,解决上百个架梁难题,节约成本上千万元。1995年获铁道部“京九铁路建设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1996年获铁道部“全路青年技术能手”称号。1997年,人华东交通大学学习,大专学历。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获省劳动模范。2006年,获“全国知识型员工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称号。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马玉霞女,回族,1965年6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人。1982年进九江国棉一厂当细纱挡车工。1985年加入“八闯将小组”。1987年任全国先进班组——“八闯将小组”第三任组长。1989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热爱本职工作,苦练操作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练就过硬的操作本领,接头、换纱速度快、质量好、动作标准,接头28秒无白点,换粗纱34秒无白点,均达全优水平。1984-1989年,用“滚雪球”方式带学员134人.操作技术均达优一级水平。1989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何海花女,1966年6月生,瑞昌市人。1982年1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中学历。自1983年进麻纺厂一直在麻纺行业工作。2004年评为九江市“创新能手”,所在车间评为市“十大巾帼文明车间”。同年,任瑞昌市鸿达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2005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11月,出席省十二次党代会。2009年获省“三八红旗手”。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吴国林1966年8月生,彭泽县马当镇人。中共党员。1984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1988年7月,任教于彭泽县第二中学。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自1991年起,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所带高中毕业班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当校园安全受到犯罪分子威胁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即使身负重伤,仍与歹徒英勇搏斗。1995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胡福兵 1967年4月生,庐山区人。1986年进庐山风景名胜区当环卫工人。在环卫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不怕臭怕脏,不叫苦叫累,为美化庐山做出贡献。1990年,评为庐山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评为省建设厅风景名胜区先进个人。1996年被评为省环卫战线先进工作者。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任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环卫所副所长。
  陈义华女.1968年5月生,湖北省黄梅县人。1984年6月参加工作,任九江国棉一厂细纱车间挡车工。虚心学习,吃苦耐劳,被推荐为该厂“八闯将小组”第四任组长。1994年3月,被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8年参加中国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到中南海参加全总新一任领导班子和8位职工代表座谈会。
  顾井红女.1968年7月生,江苏省东台市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从九江化纤厂下岗。1998年,任琪雅化妆品九江分公司经理。1999年自筹资金成立九江琪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发展分店20余家,解决就业岗位300多个。2001年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2002年被共青团中央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优秀青年兴业领头人”。2003年获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财贸轻纺系统扶持再就业带头人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8月,获“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所创办实业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下岗职工自主创业或集体创业示范点”。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向东1970年2月生,德兴市人。中共党员。1992年从部队退伍后参加邮电工作。在电话、宽带维护与营销工作中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九八抗洪”期间,带领同事不分昼夜穿梭于机房与大堤之间,保证了300多部防汛电话畅通无阻。在平凡工作中,视用户为亲人,随时上门为用户服务。1998年被评为省抗洪先进个人。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省劳动模范。还先后获省新形象楷模、全国邮电服务标兵和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2003年受聘兼任省电信有限公司九江市分公司公众客户部经理助理。2004年7月“向东班”成立,任“向东班”班长。2004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应邀在京参加国庆5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向东班”被选树为中国电信争创学习型班组典型。2006年3月,向东班和九江职业大学学生合作创办向东班爱心家教协会。2007年5月,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2009年12月,获“新中国60年来江西60位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称号。
  马小立女,197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87年1月参加工作,九江针织总厂制衣车间(九江针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制衣三公司)挡车工。1995年团结本车间工人承担省外贸服装订货任务,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使外贸出口上升20.50-/0。1997年被评为全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1998年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评为市劳动模范。1999年全车间服装制成品产量达399.9万件,同比增长38.40-/0。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陆永兰女,1974年4月生,永修县人。1990年4月,人九江国棉一厂当细纱挡车学徒工。1992年,任全国先进班组“八闯将小组”副组长。1994年在全市首届青工操运会上获第三名。1996年,考入省纺织技校。1998年毕业后,任“八闯将小组”第五任组长。同年,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全国纺织巾帼建功标兵。199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2000年后,先后被评为市“九五”双争立功生产操作能手、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2001年7月,随企业改制重组,入江西海扬纺织集团友兴公司,任公司共产党员先锋机台责任人,并连年被评为公司标兵最佳操作能手。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徐红建1977年12月生于武宁县,祖籍浙江省建德市。1995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所经营果园被评为“九江市十大农村青年示范基地”。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头成立武宁县甫田平尧水果购销专业合作社。2003年带领村民发展果园245公顷,库湾养鱼20公顷,人均出栏生猪4.5头,人均年纯收入达4700元。同年12月,获团中央和农业部授予2003年度全国“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称号。2005年评为省劳动模范。2006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江西省“三培两带标兵”称号。2009年,全组建果园、办农家乐,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人均年纯收入达8000多元。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第四节社会贤达刘骥1920年生,武宁县澧溪人。1947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物理系,曾任教于安徽大学和广西大学,后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1972年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核医学彩色扫描机,1976年成功研制双探头数字化彩色扫描机,1978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全国医学卫生科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著有《医用电子学》《医用物理学》《物理学》等,翻译作品有《原子核物理学题集》。
  墨人原名张万熙.1920年生,九江县江洲镇前埂村人。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和中央训练团新闻研究班第一期。1949年到台湾。19岁开始写作,出版作品千余万字,主要有《墨人诗选》《墨人小说选》《墨人散文集》,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红尘》《白雪青山》《灵姑》《凤凰谷》等,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获多种国际性文学奖,并被授予美国国际大学基金会荣誉文学博士,世界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爱因斯坦国际学院基金会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九江师专曾设墨人文学研究中心。
  潘际炎 1924年生,瑞昌桂林街道庆丰村人。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曾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建所桥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1963年,作为桥梁专家,派往越南,建成地质极为复杂的咸龙公路大桥,获胡志明颁发的越南共和国劳动勋章。1964年起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钢协常务理事、桥梁钢结构协会理事长、铁道建筑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铁结构》编委会副主任,《中国铁路桥梁史》编委会委员,是南京长江大桥主要设计师。其提出改传统铆接为焊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负责设计建设成昆铁路检接焊钢桥44座,利用焊接技术设计建成九江长江大桥,为国家节约近亿元开支。退休后还担任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
  殷有为 1924年生,原名谭天,海外笔名马丁·易卜生,庐山区莲花镇谭畈村人。华人报业家,美国殷氏控股公司董事长。青年时曾在九江任记者,后在新加坡创办华文《南洋时报》,毕业于伦敦大学法律系。1960—1985年在联合国工作,任东南亚多国驻联合国新闻特派员。期间1967年在纽约创办史格蓝·殷律师公司,并先后在伦敦、纽约、波士顿等地发展12个子公司。20世纪70年代多次担任中美政府间新闻和贸易联络人,积极促进中国加入联合国。1979年,在美国创办华人第一份英文报《东方时代》(后经万里委员长建议,改名为《东方时报》)。已创办过5种中英文报刊,在美国新闻界享有盛誉,并任美国东西方关系协会主席等职。晚年定居家乡,设立“九江殷氏奖学基金会”,为家乡修路、抗洪等捐资。著回忆录《风雨九十年》等。
  释一诚俗姓周,名云生.1927年2月生于湖南宁乡县。1948年于湖南长沙县黄金园乡洗心庵剃度出家,承临济宗派,法号一诚,字悟圆。1956年在江西永修云居寺修持,1956-1959年在虚云主办、海灯执教的佛学研究苑学习。1966-1976年人云居山垦殖场改作农工。1978年回云居山真如禅寺。1985年升座真如禅寺方丈。1986年起任永修县佛教协会会长、九江市佛协副会长、市政协常委、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省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2002年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释传印俗姓吕,名毓岱,1927年1月生于辽宁省庄河市。1947年皈依佛教,学习佛经。1954年于云居山真如寺出家,受戒于虚云老和尚。1960^一1965年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毕业后回云居山研究佛学。1966-1975年,下放到云山垦场城山分场劳动。1979年调到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1981年应邀赴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留学。1984年起,任中国佛学院教务长、副院长。1994年受请为东林寺方丈。2010年2月,当选中国佛协会会长,兼任中国佛学院院长。
  陈复华1929年生,修水县上杭乡人。1950年入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学院毕业。1958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攻读古代音韵学。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教古音学,在古音学领域中卓有成效,著有《汉语音韵学基础》《古韵三十部归字总论》《古韵通晓》(合著)、《古汉语大词典》(主编)等书。 樊孝菊女,1932年生,修水马坳乡人,革命烈士后代。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四都乡妇女主任、副乡长、团委书记、南岭公社四都大队菊牡队队长、街上生产队队长,1955年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1957年评为江西省“巧姐妹”英雄,1960年评为省劳动模范,同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66年后,历任三都茶场党委书记兼农科所副主任、修水县革委副主任兼三都茶场党委副书记、太阳升公社党委书记、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妇联主任、修水县革委副主任、全国妇联筹委会委员、省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生猪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国妇代会代表。先后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李赣驹 1933年生于上海,武宁县罗溪人。幼年随父母辗转香港、昆明、重庆、上海读小学、中学。1950-1954年参军选送哈尔滨医科大学军事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北京中苏友好医院任内科医生、翻译。1955年随中央工作团赴西藏,为藏民治病。1959年调河北邯郸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1981年任邯郸市副市长,1983年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后调北京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兼港澳台侨务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离任。
  陈邦柱 1934年生,庐山区新港镇荷塘村人。1954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1978年后任化工部第九化工建筑公司经理、总工程师。1983年任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1984年后任湖南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省长,1995年任国内贸易部部长。1998年任国家经贸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00年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主任,中国质量协会会长。是中共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 毛谦德1934年生,浔阳区人。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分配至北京工业学院(后改为北京理工大学)。1986年晋升为教授。先后任机械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常委、系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摩擦学专业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等职。编著译著有《袖珍机械设计师手册》(主编,1994年出版)、《现代综合机械设计手册》(篇主编,1996年出版)、《工程设计学》(译著、1992年出版)。
  王贤才1934年生,九江县永安乡人。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省专家联谊会副理事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北京丰台铁路医院工作,1957年译著《临床外科须知》在上海出版。后在劳改医院翻译世界医学名著《希氏内科学》第13版,全书340万字。1975年回故乡,1984年译出此书第15版,共计470万字。之后又补译第17、18版出版,同时还主持编译《临床药物大典》《英中医学辞海》(600余万字,获第四届中国图书一等奖)、《呼吸系统疾病最新进展》。此外,从事文学创作,出版小说《金刚剑》《命运》《青青岁月》,散文集《(希氏内科学)作证》《蝈蝈堂闲话》,电影、电视剧本《破雾》《三少年》《李白出山》等。
  王一民1938年生,湖口县人。1957年毕业于九江师范学校。历任教师,记者,编辑,剧团编剧,九江地区创作室创作员,市文化局副局长,市影视艺术中心主任等职。1986~2000年兼任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所创作5部电影剧本拍成影片,16部电视剧本搬上荧屏。其中《乡情》获1981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乡音》获1983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著有诗集《鄱湖渔歌》、电影剧本集《乡情乡音乡思》《王一民文集》(两卷)等。
  蔡晓晴女,1942年生,九江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3年调中央电视台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1978年在中国率先探索性导演电视剧《三家亲》《教授和他的女儿》。1979年导演《有一个青年》,次年获中国首届优秀电视剧一等奖。1981年导演《蹉跎岁月》,获电视“飞天奖”一等奖。不久导演《公共汽车咏叹调》《大角逐序曲》,1986年获电视“金鹰奖”“飞天奖”。1989年3月,“蔡晓晴导演艺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肯定其在新时期中国电视剧起步、发展十年中所做的开拓性工作和导演成就。20年间导演近20部电视剧,其中多数获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电视剧“十佳女导演”之一。
  王若涛1943年生,永修县九合乡人。卫生部预防医学首席科学家。1968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80年留学英国.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天津医科大学卫生系副主任、教授。1986-1993年任医科大学公共卫生院院长。1993年调北京,先后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艾滋病控制预防中心政策信息室研究员、卫生部艾滋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室主任。2000年至美国耶鲁大学耶鲁法学院进修,200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著有《临床流行病学》《实用流行病学》《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中国HIV/AIDS相关法律问题》《全球公共卫生》(《中国的公共卫生》一章)。
  王翔1949年生,彭泽县人,民革党员。曾任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九江市第十三届政协副主席、民革九江市委十一、十二届主委,全国工商联执委、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九江市工商联(总商会)会长、江西民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王翔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界的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以来,共向大会提交提案和大会发言100多件次,其中提交的修改补充保护私营经济法律法规提案、降低契税提案、建议高考时间提前至6月初、建议取消农业税,征收酒类专卖税以弥补取消农业税后财政的开支需要提案,减轻外出打工者负担提案,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全国首次设立挽救失足青少年教育基金,设立光彩奖学助教基金,在贫困地区捐建光彩希望小学等。多年来,共捐献款项和物资近2000万元。2004年、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爱心人士”和“十大爱心人物”.2005年被评为全国“首届百名中华慈善人物”,是2006年福布斯、胡润慈善排行榜的上榜慈善家,也是民政部公益时报“中国慈善排行榜”的上榜慈善家。
  谭策铭 1952年生,九江县沙河街人。1981年江西农业大学毕业。1992年创办九江县森林植物研究所和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任所长、馆长。其间长期跋涉山林,采集标本30余万份,并为全国30余所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输送标本3万余份,先后撰写《赣西北九岭幕阜山脉野生种子植物种质资源志要》《九江市野生植物标本馆标本志要》《庐山常见植物简易识别》等著作。所创办的标本馆进入全国318所重点植物标本馆行列,经国际植物学会注册,是省林业科技系统馆藏量最大的标本馆,2009年被授予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西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授予“教学实践基地”。
  张丽萍女,1968年11月生于九江,祖籍山东。1999年开始举重运动生涯。2000年,获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举重60公斤级第二名(超世界记录)。2001年.获新西兰世界锦标赛60公斤级金牌。2002年,获韩国世界锦标赛60公斤级金牌。2003年,获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举重67.5公斤级第一名(超世界纪录)。同年,获马来西亚世界锦标赛67.5公斤级金牌。2004年,获第十二届残疾人奥运会举重67.5公斤级第二名。2005年,获马来西亚第一届亚洲举重锦标赛75公斤级第一名。2006年,获马来西亚第九届“远南”运动会(残亚会)举重75公斤级第一名。2007年,获雅典欧洲世界锦标赛82.5公斤级第一名。2008年,获北京残奥会举重75公斤级第三名。
  高玉兰女,1982年10月生,瑞昌湓城街道罗湖村人。1996年,获省少儿田径赛女子投掷全能第一名,女子铅球第一名和标枪第二名。1997年获省田径比赛铅球第一名和全能第二名。1999年被选调到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开始水上项目的四人组合、双人组合、单人双桨系列训练。2000年10月,获全国锦标赛双人双桨第一名。2003年4月,获全国冠军赛女子双人双桨第一名。2004年10月,获全国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第一名和双人双桨第二名。2005年,相继取得全国春季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第一名,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四人双桨第一名和东亚运动会女子四人双桨冠军。2008年4月,在北京奥运会赛艇比赛女子双人单桨决赛中,与队友吴优以7分22秒20的成绩获亚军,是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枚奖牌,也是江西历史上首枚奥运奖牌。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