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客家话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074
颗粒名称: 三、客家话区
分类号: H07
页数: 2
摘要: 源流赣西北客家人又称“远人”,由修水县境内“远都”而得名。
关键词: 方言学 方言调查

内容

源流赣西北客家人又称“远人”,由修水县境内“远都”而得名。
  怀远都是清雍正年间为客家人人籍设立的政治地理制度。怀远都共分四个都,修水、铜鼓分治后,一、二都划入铜鼓县境内,三、四都则留在修水境内。
  怀远都客家人是在清康熙二十年(1881年)由赣州、闽西、粤东三角地域的客家大本营迁入修水的,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仍在修水境内的客家人口已达十多万人,他们大都分布在县城义宁镇以及何市镇、黄沙港、黄沙桥镇、山口镇等地。
  怀远人坚持用客家话进行交际,基本保留了客家话系统原貌,但也受修水话影响,形成独特的怀远话。
  怀远话与客家话怀远话基本保持了客家话的主要特点。
  (一)声母古全浊仄声,读送气清音。如“定”“大”的声母为t‘-,“罢”“败”声母为p‘-。 (二)古轻唇音如“扶、肥、孵、伏”等读重唇音p‘-。
  (三)擦音声母丰富,除非组字外,晓母、匣母、溪母都有读f-的。如“虎、胡、苦、裤”的声母都是f-。
  (四)韵母无撮口呼,普通话撮口呼字多读齐齿呼。如“女”读-,“靴”读。
  (五)古蟹摄一等字读Oi。如“来”读,“在”读。
  (六)有7个调类,调值整体与客家话基本一致。
  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怀远话 45 13 31 53 24 1 5 梅县话 44 11 31 53 1 5 怀远话与修水话怀远话受修水话影响,发生了一些系统演变。
  (一)产生一套浊音声母:b(步) dz(从) dz(虫) (二)部分溪母字变成舌根擦音h。如“开”“口”的声母为h-。
  (三)人声韵尾演变成一t、-?两套。
  (四)客家话一般无阳去,怀远话产生一类不稳定的阳去。如“旧、辨、电”修水话读22,怀远话读24。
  特色词汇普通话怀远话修水话祖父大公公祖母毑毑婆父亲爷子爷母亲哀子奶儿子赖子崽晚上晏晡夜边吃食呷姐姐阿姊姐睡觉睡目咽觉蝴蝶扬翼子飞婆蜻蜓囊蚋子争鸽四、混合方言传统上,人们把彭泽话归于赣语区鹰弋片区。的确,以县城龙城镇话为代表的彭泽话具有赣语的一些特征。如: (一)古全浊声母无论平仄,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送气清音。即全浊与次清合并,此为赣语主要特点。如: 大: 病:_ 道: (二)古日母、疑母字部分读。如:认: 言: 让 (三)声母无,古知组、照组字归于tsts's。如:招: 昌: 扇: (四)古江摄宕摄字主要元音为。如:党: 扬: 光: (五)词汇方面,“我的”说“我个”,“吃”说“呷”,“下雨”说“落雨”,“站”说“衙”,“玩耍”说“戏”等。
  但是,彭泽话还带有很强的官话特征。如: (一)调类数目少,只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5类,人声消失。
  (二)全浊声母清化,无浊塞音、塞擦音声母。
  (三)前后鼻音尾韵母不分,普通话、韵母归于an、in。如“成”读,“兵”读。
  (四)船母、群母有归并现象。如“船”、“权”都读; (五)声母有舌尖后浊鼻如“女”读,“软”读。
  (六)词汇方面,“刚刚”说“将脚”,“妻子”叫“马马”,“好好的”说“好生了”等。
  由于调类数目少,声母浊音清化,在语感上彭泽话比一般赣语更加流畅易懂,官话区的人对彭泽话更有认同感。
  彭泽县地处赣北江边,江岸比其他县市更长。古代交通、经济贸易主要通过长江水路与下江人交往,加上安徽官话区移民的影响,从而形成这样一种更接近官话的混合方言。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