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崇拜俗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066
颗粒名称: 三、崇拜俗信
分类号: D035
页数: 2
摘要: 崇拜对象传统习俗中的崇拜系指原始、盲目、自发、神秘幼稚的以及低意识、浅层次、渗透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崇拜,亦有少数高尚积极的崇拜。崇拜对象颇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内容

崇拜对象传统习俗中的崇拜系指原始、盲目、自发、神秘幼稚的以及低意识、浅层次、渗透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崇拜,亦有少数高尚积极的崇拜。崇拜对象颇多。
  对自然力和某些“灵性”物的崇拜。有上天的日月星辰、风云雨雪、雷电,地上的高山大海、洪水猛兽、畸形怪物。有的不为尧存纣亡,自来自去,左右万物,有的无法驾驭,无法蠡测,或者无法理解,故以为神。
  对并无实在形态的即捏造的所谓神灵的崇拜。这类崇拜皆从人事推之,演成三大系统:以玉皇为象征的天界:以阎罗为象征的鬼界;以如来、真武、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四海龙王为象征的佛、道、仙界。又让佛、道、仙浮游人神之间,且把佛、道教义和成仙“秘诀”(向善、去情欲)化为俚语村言与传说故事,使之有口皆碑。
  对超人和象征性人物的崇拜。有牛郎、织女、孟姜女、钟馗、三皇、五帝,或炎帝、黄帝等古代与上古代的想象传说人物。
  对有大智、大勇、大才、大德、大魁、大器、大作、大为而又加以渲染的人物崇拜。有孔子、孟子、孑L明、关羽、陶侃、秦叔宝、尉迟恭、包公、岳飞等。
  对行业祖师的崇拜。有巧匠鲁班、造纸蔡伦、造酒杜康、机制张衡、医药董奉、华佗、扁鹊等。这种崇拜有的超过行业,成为民间崇拜。
  龙,域内人尤其崇拜,各种绘品雕刻皆有龙的图像。
  偶像设置传统习俗偶像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白金星、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伏羲、神农、轩辕、观音、雷公、雷母、二郎神、真武大帝、玄武娘娘、龙王、禹王、药王、地藏王、关帝、山神、河神、火神、财神、瘟神、阎罗、判官、吕祖、令公、孙大圣、孑L圣、杨泗将军,还有十八罗汉、二十四弥勒、五百罗汉等。偶像的居处、形态与其神法相对应。如玉帝居高山、高殿,形态威严,轩昂神圣,表示至高无上;如来居广寺大殿,巨目阔首,泰然自若,表示“佛法无边”;观音居绝崖静观,美而慈善,飘逸雅静,表示“大慈大悲”;祝融(火神)光芒四射,目光如电,表示炽热无比;阎罗居处阴森,怒目咧牙,形象恐怖,表示收魂摄魄,是为鬼魔。其他居城镇,或近村庄,或居山崖,或近水域,或金刚怒目,或笑容可掬,或凶恶可怕,或和善近人,红脸关帝、黑脸财神,擂鼓雷公,登车二郎,人间的典型形象、典型性格多从偶像中显示出来。人造偶像、崇拜偶像,敬畏偶像。富贵荣华,福禄寿喜,屈辱苦痛,丧难离合常祈求偶像,拜祭神灵。旧俗善男信女为捐资、捐物、捐田地山场,修庙宇,塑神像,四时朝拜。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追求科学,破除迷信、拆庙宇、捣菩萨、移风易俗。20世纪60-70年代,偶像崇拜一度收敛.90年代开始回潮,且渐盛行。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