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忌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058
颗粒名称: 八、忌讳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
摘要: 言语忌讳传统禁忌言语出于民间信仰中的吉凶观,是以避凶求吉为原则的。例如,有人因其姓氏的谐声很不吉利,为避忌讳便改读音。如姓“史”的读作“吏”,姓“单”的读作“善”。过了小年忌炒锅,俗信“炒”与“吵”同音,有犯会使家庭发生口角。为了忌讳“死”,把老人“死”了说成“老了”“过世了”。为了忌讳“病”,称生病为“不爽快”“不舒服”等。吃梨忌分吃,担心家人会分离。
关键词: 礼仪 忌讳

内容

言语忌讳传统禁忌言语出于民间信仰中的吉凶观,是以避凶求吉为原则的。例如,有人因其姓氏的谐声很不吉利,为避忌讳便改读音。如姓“史”的读作“吏”,姓“单”的读作“善”。过了小年忌炒锅,俗信“炒”与“吵”同音,有犯会使家庭发生口角。为了忌讳“死”,把老人“死”了说成“老了”“过世了”。为了忌讳“病”,称生病为“不爽快”“不舒服”等。吃梨忌分吃,担心家人会分离。
  有的禁忌言语是出于功利目的性的。20世纪90年代后,商品交易中,喜用“6”“8"‘6”为大顺,做事顺顺当当;“8”即“发”的谐音,也臆人发达(财)的意思,如8人、8个、8元、8栋、8部等。“4”的谐音“死”,故一些人不乐意用与“4”有关的组合词句。过年杀猪、杀鸡鸭要说福年猪、福鸡鸭,吃肉时发现骨头,切忌直接说“骨头”,应称“元宝”。
  有的禁忌言语是出于荣辱观的,最突出的便是涉及人体性器官、性行为的那些词。如提到性器官时,一般人便觉得很难启齿,在不得不说的时候,就用“那个”,或者“下部”、“下身”来代替。说到性交的行为,也有许多不同的隐称,比如“房事”“同房”等。甚至连“月经”“上厕所”也都在忌讳之列,多用“例假”、“上洗手间”、“到轻松阁”等表示。
  行为禁忌传统禁忌行为,亦是以避凶求吉为原则的,例如,怀孕时忌食生姜或兔肉、以防生婴儿有六指或兔唇的生理缺陷;婚礼忌单日,失春年(俗称“寡妇年”)忌成亲,似怕婚后丧偶;喜庆日忌打碎器皿,害怕家中会有破裂;妇女产后未满一月者,禁忌进入别人家的庭户,违者,要挂红布,放鞭炮赔礼道歉:女儿出嫁之日,忌自己走出大门上车上轿,传统习俗认为会带走娘家的财气,要由亲兄弟抱负出门,上车上轿:亲戚朋友间,凡是结婚、嫁女、丧事都禁忌事后补礼;探望病人,宜在上午,忌在下午,据传说下午阴气太盛,于病人不利,且下午为日落之时,乃人死之象;农历正月,在家的禁忌初七出门,在外的禁忌初八回家,有“七不出,八不归”之说;正月初一,禁忌扫地、做针线,向外泼水,传说是日为百物生日,应让百物休息:立夏挂帐时忌讲话.以免夏天帐子挡不住蚊子;禁忌在晾在妇女下衣的竹竿下面通过,以避晦气;饮食,忌暴饮暴食,忌饭后饮酒,忌端着饭碗到处游走,忌不洁之物上灶台等等。
  域内传统禁忌,多属于封建意识和迷信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知识普及,人们思想认识逐渐提高,部分禁忌现已日益淡化。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