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宅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003
颗粒名称: 三、宅居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
摘要: 无论贫富都慎造屋基,清规戒律甚多。择基看风水、定座落,用意是图吉利发福,再图生活方便,看是否避风、防火、向阳。今俗建房一般少讲风水,多讲通风、向阳、美观、卫生、方便。建造新房,上梁之日,用大红绸布系在大梁上,选定吉时,架上屋梁,燃放鞭炮,鸣锣喝彩,抛撒糖果,随人抢食作乐,以表示吉庆。2001年后,各地规定22时至凌晨5时间禁放鞭炮,其他习惯有节有从。居住上,无论城镇与乡村,三代同居一室的现象鲜有。城镇居民从租赁住房向商品房转变。中等收入的城镇居民,在购买商品房时,多选择中层、向阳、水电暖及煤气管道齐全、有双卫生间、客厅面积大的楼房。
关键词: 生活习俗 风俗习惯

内容

传统习俗民间重视建房,贫家尤感建房、迁居的艰难。故有“拆屋容易做屋难”“上屋搬到下屋,要贴三担稻谷”、“无事莫跟屋商量”之说。无论贫富都慎造屋基,清规戒律甚多。择基看风水、定座落,用意是图吉利发福,再图生活方便,看是否避风、防火、向阳。今俗建房一般少讲风水,多讲通风、向阳、美观、卫生、方便。建造新房,上梁之日,用大红绸布系在大梁上,选定吉时,架上屋梁,燃放鞭炮,鸣锣喝彩,抛撒糖果,随人抢食作乐,以表示吉庆。新屋建成后,择吉日进屋,携带饭菜连同柴、炉火、梯子、圆盘等用具,鸣炮入门,亲朋送礼祝贺。2001年后,各地规定22时至凌晨5时间禁放鞭炮,其他习惯有节有从。农村改砖木结构为砖混结构,现浇楼面顶时(封顶)相当于旧时的上梁,礼仪照旧。居住上,无论城镇与乡村,三代同居一室的现象鲜有。2010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87平方米。城镇居民从租赁住房向商品房转变。中等收入的城镇居民,在购买商品房时,多选择中层、向阳、水电暖及煤气管道齐全、有双卫生间、客厅面积大的楼房。有的居民住上现代化的高层电梯商住楼宇,但由于多是单元住房或单门独户,大门一关,自成一统,致使邻里之间鲜有来往。农村居民从干打垒为主的土坯房或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向钢混结构的2~3层楼房转变。多数农户是单家独院,有小厅堂、卷折门、大开窗,住房与厨房隔开,水冲厕所、水电配套。偏远山区居民逐步向平原移民,农村住房到集镇建房,边远星散的住户向交通路口集中,自然形成交通便利、水电入户、商贸、文体配套的新村庄。有居户得天时地利之便,利用阳台、天井、天台种花木,一般种植白兰茉莉、玫瑰、菊花、芍药、太阳花、鸡冠花、牵牛花、爬墙虎、葡萄等。此外,有人喜栽养盆景,树种有黄羊、石榴、满天星等盆景,有大、中、小型之别。90年代后,又兴微型盆景,可供案头观赏,小者仅约径寸,颇为别致。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