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渔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995
颗粒名称: 三、渔猎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
摘要: 鱼虾捕捞传统习惯鱼虾捕捞在工余时间进行。老者常告诫后生:“捞鱼摸虾,莫误庄稼”。捕捞工具又是居家必备。使用撒网、粘网,垂钓、手网捞取的居多。帮罾、放鱼鹰,唯见江湖区。20世纪90年代后,实行捕捞大留小,禁止滥捕和违法捕捞,渔民多采用木船和尼龙系网捕捞。20世纪90年代后,永修、彭泽、都昌、湖口、九江县等地村民相继开挖鱼池进行甲鱼养殖,且规模不断扩大,随要随捕捞。20世纪80—90年代后,沿湖永修、德安、都昌、湖口、庐山等县区设立候鸟自然保护区,加强教育,采取措施,居民保护湖区越冬候鸟意识加强。
关键词: 渔猎 风俗习惯

内容

鱼虾捕捞传统习惯鱼虾捕捞在工余时间进行。老者常告诫后生:“捞鱼摸虾,莫误庄稼”。捕捞工具(如挂网、粘网、小捞网、鱼叉、鱼罩、钓鱼竿)又是居家必备。使用撒网、粘网,垂钓、手网捞取的居多。帮罾、放鱼鹰,唯见江湖区。20世纪90年代后,实行捕捞大留小,禁止滥捕和违法捕捞,渔民多采用木船和尼龙系网捕捞。钩钓网捞,其法是“涨水鱼,退水虾”,钓翁钓翁,莫钓南风;春钓边,夏钓潭;深水钓边,浅水钓渊;另外,田螺、田虾、湖虾、湖蚌夏季大盛,农家不时取之,以作家常菜。20世纪90年代后,永修、彭泽、都昌、湖口、九江县等地村民相继开挖鱼池进行甲鱼养殖,且规模不断扩大,随要随捕捞。
  野物猎取民间男子业余狩猎活动有打野兔、野鸡、野鸭、野鸟、野猪、猪獾等。打兔在早晚、夜间,有“半夜起风,兔子出松(林)”“十冬腊(月)打山边”之说。围野猪分工“打头铳”“贴铳”“赶道”三等。分配猎品,“打头铳”的多得,“贴铳”的少得,“赶道”的再少之。搭草棚插稻草人,敲破锣是山区人吓唬野猪、守护庄稼的惯用方法。20世纪80~90年代后,由于加强封山育林,自然环境渐好及对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实施,繁殖力强的野猪数量渐多,传统守护办法失效,故野猪对山区农作物、水利设施造成一定程度损失。野猪伤人时有发生。鄱阳湖的候鸟,原时有人捕杀。20世纪80—90年代后,沿湖永修、德安、都昌、湖口、庐山等县区设立候鸟自然保护区,加强教育,采取措施,居民保护湖区越冬候鸟意识加强。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