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95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宗教
分类号: D635
页数: 11
摘要: 1999年年初,庐山仙人洞道院监院叶至明道长、武宁回头山佑圣官张春仁、瑞昌龙山宫陈宗缘、九江县万福宫李宗政联合发起成立市道教协会筹备小组,叶至明任组长。同年10月17日(重阳节),市道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八一宾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0人,大会决定成立九江市道教协会(简称市道协),通过协会章程,选举市道协第一届理事会,理事9人,叶至明任会长,陈宗缘、李宗政、张春仁为副会长,金理清为秘书长。
关键词: 宗教政策 宗教工作

内容

1999年年初,庐山仙人洞道院监院叶至明道长、武宁回头山佑圣官张春仁、瑞昌龙山宫陈宗缘、九江县万福宫李宗政联合发起成立市道教协会筹备小组,叶至明任组长。同年10月17日(重阳节),市道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八一宾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0人,大会决定成立九江市道教协会(简称市道协),通过协会章程,选举市道协第一届理事会,理事9人,叶至明任会长,陈宗缘、李宗政、张春仁为副会长,金理清为秘书长。市道协会址设于庐山仙人洞道院。至2006年,全市经省正式批准的道教活动场所42个,冠巾、授箓道长15人。2007年11月7日,市道教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市中景宾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02人。大会选举市道协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6人,叶至明任会长,金理清、何罗英、潘理峰、王理天、李崇仙为副会长,罗和忠为秘书长。至2010年,经政府宗教部门批准开放活动场所(点)118个。
  县(市、区)道教协会 1999~2010年,浔阳区、庐山、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相继成立道教协会。其中九江县、浔阳区召开2次道协代表大会,武宁县、瑞昌市召开3次道协代表大会。
  规章制度2007年12月,制定《九江市道协会长办公会议及规划》《九江市道教协会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工作规定》《九江市道协慰问和探视实施活动》《关于筹措办公经费的办法》《预算开支项目》等工作制度,使协会的管理逐渐规范化。
  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1991年,教职人员道士151人,散居道士数不详;信教群众约1万人。1999年,教职人员道士196人,散居道士300人;信教群众约2万人。2001年,教职人员道士208人,散居道士430;信教群众2.1万人。2006年,教职人员道士217人,散居道士495人;信教群众约2.5万人。2010年,教职人员道士316人;散居道士647人;信教群众约3.89万人。
  二、宫观庐山仙人洞道院系全真派道院,位于庐山锦绣谷西侧佛手岩下。相传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故名“仙人洞”。“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作他用。1986年,列为市级重点道观,对香客和游人开放。1989年,老君殿移交道人管理。1990年11月,省民宗局拨款5万元对老君殿进行修葺,殿内增设“太上君八十一代壁画”。2007年5月,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道教重点宫观。
  太平山佑圣宫道教广慧派,位于武宁县太平山。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继修复主殿、万福官、万禄宫、万寿官、纯阳殿、巡山殿等,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1988年,武宁县人民政府批准佑圣宫为首批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实现通路、通水、通电,成立管理小组。2007年5月,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其为道教重点官观。
  都昌老爷庙道教全真派,位于都昌县多宝乡(旧左蠡乡一部分)龙头山麓,俯临鄱阳湖。原为船员祭祀龙王,祈保平安的“龙王庙”。肇建于明初,历代屡修屡圮。1983年,都昌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经省、市宗教管理部门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并列入全市重点宫观和环鄱阳湖宗教文化旅游景点。
  浔阳三圣宫道教全真派,又名骆天花三宫,位于浔阳区金鸡坡村。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2009年,因原址被征用迁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殿宇1000平方米。5月,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其为道教重点官观。
  瑞昌城隍庙道教全真派,位于瑞昌市赤乌西路。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6),后屡建屡毁。1991年,恢复宗教活动。1995年,经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依法登记,并列入城市建设开发项目,在原址扩建,规划设计面积6600平方米。2006年4月,第一期主体工程城隍殿动工,占地面积2168平方米,建筑面积606平方米。2007年9月竣工开光。后斗姆殿、娘娘殿、三清殿、三官殿、讲经堂等配套宫殿相继竣工。2009年5月,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其为道教重点宫观。
  浔阳万寿宫道教正一派,位于浔阳区金鸡坡街道游岭村。2005年扩建,占地约为10533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殿内供奉许真君等神像20余尊;另建有龙王殿、三清殿、三圣殿、水母亭、莲花池、土地庙及万寿长廊。2009年5月,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其为道教重点官观。
  庐山区开天古观道教正一派,位于庐山区虞家河乡开天村。建于南宋,名西凤寺。相传朱元璋称帝后.不忘当年西凤寺脱险一事,拨银扩建,并敕赐名“开天寺”。历史上屡修屡圮。20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信士募资重修。1998年8月,首建主殿,更名“开天古观”。2000年11月18日开光。至2010年,相继建讲经堂、寮房、茶房、养生院等,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09年5月,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其为道教重点官观。
  三、主要活动 1992年7月4日,台北指南官大陆朝圣团到庐山仙人洞道院朝拜吕祖殿,举行集体叩拜活动。1993年6月,香港道教朝圣团访问庐山仙人洞道院,赠送道教经典6本。香港道教信善宫、台湾中华教会总会秘书长、香港礼昌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等先后到仙人洞道院切磋道教文化、交流道教信息。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向仙人洞道院赠送道教经典和经韵(道教音乐)录音带。1994年2月14日,香港飞雁洞佛道社一行6人,到仙人洞朝圣,捐款2.8万元。6月6日,香港圣道坛一行33人,到仙人洞朝圣,交流道教文化,捐款3万元。7月7日,新加坡道教金煅殿朝圣团一行35人,到仙人洞朝圣,并举行赠款仪式。8月9日,日本“白光会”宗教访问团一行11人到仙人洞朝圣,向道院赠送“碑文”,交流宗教文化;在老君殿左侧立“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纪念柱l座。同年,香港大埔万德至善社分社朝圣团一行21人,到仙人洞朝圣并捐款。1996年,台湾文化三清官朝圣团一行8人,到仙人洞朝拜吕祖。1998年8月18-22日,由中国道教协会教文化研究所、庐山仙人洞道院和台北文化三清官联合举办的“1998年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在庐山召开。来自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和全国著名宫观的道长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道教界人士150人参加会议。研讨会主题是“道教与现代文明”,收到论文43篇。与会者就道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道教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联系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1999年5月28日(农历四月十四日),庐山仙人洞道院举行“太上老君、吕祖神像开光”法会。道众高奏“仙家乐”,经师齐诵“金光经”。中国道教协会、台湾道教组织发来贺电。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上海、重庆、沈阳、山东、辽宁、泰山、青城山等地道教代表及游客1000余人参加。2000年,第二届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化笔会在庐山仙人洞举行,与会者200人,中国道协副会长张继禹发表主题演讲。2004年5月26日,由中国道协主办,九江市道协承办的纪念吕祖诞辰1206年纪念法会在庐山举行。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等道教组织负责人、著名学者、各方道众600人参加,研习吕祖典籍,弘道扬道。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讲话、中国道协副会长张继禹致贺词。2005年5月26日,中国道协在马来西亚美里三清殿举行全真教传戒法会。叶至明升该殿方丈。2008年6月,在庐山仙人洞道院举办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祈福大法会。
  四、公益慈善 1991年起,全市道教官观围绕扶贫、救灾、助学,开展“慈善周”“双和谐创建”(和谐宗教团体、和谐寺观教堂)、“三助”(助农、助学、助残)、“四心”(同心向党、忠心爱国、诚心信教、善心为民)等系列活动,引导信众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捐示助学、公益慈善等事业捐款,捐赠对象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瑞昌地震灾区、市慈善基金会等,累计款150万元。2004年起,庐山仙人洞道院为回报社会,捐款6.66万元。2005年捐款18.32万元。2006年捐款18.96万元。2007年捐款12.71万元;海外捐赠《中化道藏》合计款12.54万元。2008年捐款9.36万元。2009年捐款3.30万元。2010年捐款5.20万元。
  第二节佛教一、宗教团体市佛教协会 1991年成立,市佛教协会会长释果一,副会长释定彻、释郎耀、释印慈,理事释一诚、释达定、释常智、释性平、释果悟、副秘书长李续钧。1994年3月6日,释果一圆寂,先后有释一诚、释传印主持市佛协工作。2001年12月28-29日,市佛教第二次代表会议召开,释辉悟当选会长,释传开、释纯闻、释妙乐为副会长,朱洪元为秘书长。2008年6月30日,市佛教第三次代表会议召开,释辉悟当选会长,释纯闻、释妙乐、释普禅为副会长,释普禅兼秘书长。
  县(市、区、山)佛教协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庐山、庐山区、开发区、浔阳区、共青城市、瑞昌市、永修、德安、九江、星子、都昌、彭泽、湖口、武宁、修水相继成立佛教协会,选举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开展辖区内的佛教活动。
  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1991年,教职人员580人,其中比丘398人,比丘尼182人;信教群众3.8万人。1995年,教职人员692人,其中比丘410人,比丘尼282人;信教群众5.2万人;2001年,教职人员880人,其中,比丘498人,比丘尼382人;信教群众5.5万人。2006年,教职人员1008人,其中比丘596人,比丘尼412人:信教群众9.6万人。2010年,教职人员1139人,其中方丈、住持、监院269人,比丘511人,比丘尼359人;信教群众9.983万人。
  二、寺院庐山东林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庐山西北麓,肇建于晋太元十一年(386)。因处于西林寺之东,故名。东林寺历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几度兴衰,但高僧名儒,往来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寺宇得到全面修复重建。1957年7月,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1980年,完成三笑堂、念佛堂、文殊阁修复,新建神运宝殿、护法殿。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并始修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山门、天王殿、慧远法师塔、莲池。1993年创办江西佛学院。1999年,东林大佛筹建委员会成立。2003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48米阿弥陀佛大铜像工程11月正式启动。2007年5月24日,东林大佛工作开工洒净法会在星子举行。2009年,建成4000平方米居士楼,完善闭关中心内部装修。至2010年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寺中住僧100余人。全寺建筑以大雄宝殿为重心,中轴线上前有山门、莲池、天王殿,后有藏经楼(玉佛殿)、祖师殿(三笑堂)、十八高贤殿(影堂),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五百罗汉堂。藏经楼两侧为念佛堂、莲社、方丈寮,配殿有功德堂、江西佛学院、净土宗研究会。寺外有慧远法师塔、佛陀跋陀罗塔院、谢灵运译经台等建筑。
  云居山真如禅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永修县云居山巅之中央,肇建于唐元和年间( 806-810),初名“云居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书“真如禅院”额赐寺。真如禅寺自建迄今1000余年,期间迭经毁兴。20世纪50午代始修复重建。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1984年,天王殿、大雄宝殿、虚怀楼、云海楼、钟鼓楼全面维修,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1991年后,续修庆云禅寺、明月湖、虚云纪念堂、东西禅堂、正觉苑、哼哈殿、菩提苑、斋堂、班首寮、寺前广场、真如湖等。2008年,云居山国际禅修院开工建设。至2010年,赵州关内寺院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常住僧众“农禅并重”,成果甚丰,有山林面积240公顷、稻田8公顷、茶林菜地10公顷。
  九江能仁禅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浔阳区庾亮南路。寺院开山祖师名号及肇建详确时间、最早寺名均持多说。宋政和七年(1117)获赐“能仁禅寺“额,寺名遂改。另一说为明弘治二年(1489),待考。能禅寺自创建至20世纪40年代,屡遭大风雷雨之灾和兵燹所毁损又修复。1957年,能仁禅寺大胜宝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且将全寺进行修葺。1983年,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6年1月,省佛教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能仁禅寺举行成立大会。会址设寺内。1994年,对大胜宝塔再行大修。1995年重建钟鼓楼、斋堂、僧寮。2007年重建天王殿。现寺院占地3.33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院内建筑分前、中、后3个院落,以中轴线为对称安排。山门后是佛经流通处,中间为大雄宝殿。
  庐山黄龙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玉屏峰麓,肇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历史上有废有兴。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存一偏殿,为庐山山上唯一佛教活动场所。1957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再次修复。1987年列为省级重点寺庙。1992年修复观音堂、法堂、大寮、大雄宝殿。1997年大殿佛像装金,修建厢房等。现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庐山铁佛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西北麓莲花峰北坳中央。唐贞观年间(627-649)始建。“文化大革命”后,仅存旧殿两间。1988年8月,释妙乐率弟子开山重建。1992年,念佛堂落成开光。1994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庐山铁佛寺”寺名。2002年10月,中佛协会会长一诚考察铁佛寺,题:“铁佛飞来光明世界,钟声传去普利人天”。2005年大雄宝殿、天王殿落成开光。2007年千佛殿落成开光。现铁佛寺占地面积14公顷,殿堂19座,佛像1400尊,为江南最大尼众丛林。2010年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予其“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
  庐山诺那塔院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小天池峰巅,为藏传佛教领袖之一诺那活佛墓塔。1938年建,有诺那塔、莲师殿和诺那精舍等建筑。1945年遭侵华日军破坏,后修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破坏,塔顶、塔身被毁。1992年3月再次修复诺那塔、莲师殿诺那精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诺那塔院”4字。6月2日举行开光法会和庆典活动。诺那塔院为迄今内地惟一藏传佛教道场,亦为藏、汉族佛教文化交流纽带。
  九江县无量寿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九江县沙河镇东北隅陶渊明纪念馆旁,原名定明寺,亦称定名寺,是莲宗始祖慧远开创的道场。因年代久远,殿有毁圮。1998年8月开始复建,以宣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弘扬净土宗思想,更名无量寿寺,占地面积0.73公顷,现有大雄宝殿、念佛堂、南寮房、钟楼、鼓楼等建筑、常住僧人20人。
  星子万杉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南麓庆云峰下,肇建于南朝梁代(502-557)。因年代久远,古寺颓废不堪。1995年4月重建万杉寺。至2010年,已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玉佛殿、尊客堂、祖师殿、钟楼、鼓楼、庆云院、文殊堂、念佛堂、般若堂、集贤堂、西归堂、塔林等,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僧人60人。寺院支持农禅并重,禅净双修。
  彭泽佛应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彭泽县神虎山间,原名姚王庙、姚王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4)。600多年间,历遭火灾、兵燹,后毁仅剩废墟。1991年将复建,迄今已建山门,放生池、观音亭、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祖师殿、功德堂、寮房、法堂等。禅寺占地面积7.73公顷,建筑面积l公顷,山林面积5公顷,菜地广场、放生池计1.33公顷。
  武宁弥陀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武宁县杨洲乡森峰村凤凰山,旧名毗卢岗、凤鸣禅林、西瓜寺,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1986年更名弥陀寺。1988年,列为武宁县首批开放佛教活动场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起,相继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西归堂、报恩堂、大悲殿、地藏殿、韦驮殿、伽蓝殿、祖师殿和惟因和尚纪念堂等。1997年2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题写“大雄宝殿”匾额。2000年后,续建念佛堂、斋堂、藏经楼、法堂、韦驮殿、禅堂、方丈楼。现全寺有大小殿堂、寮房16幢、168间,总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常住僧人20余人。2007年9月,被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评为“全省和谐寺观教堂”。11月,举行建寺430周年大法会。
  修水兜率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修水县渣津镇龙安山东麓,始建于隋开皇末年,旧名龙峰山兜率禅院,简称龙峰院、龙山院、兜率寺。因朝代变迁,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20世纪70年代时仅剩土木结构大殿、观音堂等,面积不足150平方米。2002年始重建,至2010年,有斋堂、大寮、禅堂、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往生堂、延生堂、祖师殿、伽蓝殿、藏经楼、文殊殿、圆通殿、念佛堂、居士楼等,纯钢大小佛像300尊,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瑞昌龙泉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瑞昌市区白龙山东麓,原名显济庙、白龙庙、龙泉庙,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因年代久远,长期无人居住管理,庙宇倾圮,不复如昔。1986年,当地信众捐资简单修复。1992年,经瑞昌市政府批准登记为佛教活动场所,定名龙泉寺。1993年后,相继建大雄宝殿、地藏殿、三圣殿、显圣殿、斋堂、法物流通处、祖师殿、山门、僧寮、客堂等,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1999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题“龙泉宝藏”。200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省政协副主席一诚为寺题“大雄宝殿”匾额。
  永修瑶田寺省级重点寺院。曾名保定寺,唐宪宗元和元年,道容禅师在此结茅修行。后屡衰废、兴盛。1991年重修圆通庵、山门。1997-2002年,相继修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斋主东西寮。添置缅甸玉佛19尊,迎请龙藏5部。2005年,修建虚云舍利塔及海会塔。2006年,修建大雄宝殿及法堂两边走廊,至罗燕公路的水泥路,改善交通状况。现寺院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80平方米。住寺僧尼30余人。
  永修同安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永修县艾城镇凤栖山麓,由同安和尚创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故名,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等历史朝代,寺院屡遭焚毁。1980年修复建。至2000年,已建山门、天王殿、西归堂、大雄宝殿、法堂、观音阁、藏经楼、大悲殿、延寿堂、护法殿、伽蓝殿、海会塔、静修堂、斋堂、僧寮、宝塔等,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常住僧人10余人。2003年,修建慧参法师舍利塔、纪念堂等。现寺院为永修县“文物保护单位”。
  三、主要活动 1991年7月,庐山东林寺举行莲花法会,庆贺莲池重凿,古青莲由日本回传东林。同年,云居山真如禅寺举办传授三坛大戒法会,1200余戒子受戒;举行虚云纪念堂开光典礼。1992年6月1日,庐山东林寺举行莲神重建落成庆典及净士文化研究会成立。同年,《云居山新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全志70万字、黑白彩色照片数十张。同年10月14日,庐山铁佛寺寺院修复后第一座殿堂——念佛堂落成开光。1993年夏,江西佛学院夏令营在庐山黄龙寺院举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院教授等应请开设讲座,演讲佛法。1994年年初,东林寺释果一率两序大众发愿建造48米的阿弥陀佛像。同年,云居山真如禅寺举办全国第一堂规范传戒法会.300余戒子圆具,其中台湾戒子20人。同年5月30日,武宁弥陀禅寺迎请惟因和尚汉白玉坐像(重2吨)供奉。7月5-9日,南昌大学“赣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电视台联合到该寺摄制《佳山胜水弥陀寺》电视风光片。1995年东林寺释传印升座。1996年,举行能仁寺佛像开光法会。同年,庐山黄龙寺举行寺院参与庐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仪式,中国佛协副会长释一诚参加。5月,星子万杉禅寺从缅甸请回一尊(高1.6米、重1.5吨)玉佛,举行迎请仪式。1997年,云居山真如禅寺举办传授三坛大戒法会。7月,铁佛寺举办“莲花圣会”。同年铁佛寺释妙乐应邀赴美国参访交流。1998年,能仁寺再次迎请清乾隆版《大藏经》1部,供僧众修学。3月.日本东京都佛教考察团到铁佛寺参访。1999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兴建“东林大佛”,东林大佛筹建委员会成立。2月1日至7月15日,万杉禅寺礼请西行僧人释明贤来寺作讲经法会。3月6日,铁佛寺举办“纪念中国佛教2000年暨佛像、圣物开光法会”,信众800余人参加,中佛协会“纪念中国佛教2000年组委会”秘书长等到会祝贺。2000年,能仁寺开启戒坛,传授三坛大戒309人。同年5月,《武宁圣境弥陀寺》印刷6300册,作为寺院开光法会赠送礼品。2001年,云居山真如禅寺举办传授三坛大戒法会,方丈一诚主持传戒仪式,360余人受戒。
  12月31日,东林寺举行48米阿弥陀佛像奠基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诚、少林寺、普陀山等高僧大德及港、澳、台护法居士2000余人出席。同年始,黄龙寺每年举办庐山佛教禅茶会,以禅茶文化为主题,配合宣传庐山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2002年,方丈释一诚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台湾法鼓山“大陆佛教古迹巡礼团”一行500人到云居山(寺)参访。同年,台湾释圣严法师率500人朝圣团到九江能仁寺朝拜。5月30日,万杉禅寺从星子文物管理所请回原居寺院的舍利子36枚。2003年9月7日至10月7日,星子万杉禅寺举办传授“二部僧戒”法会,一诚、辉悟等300余名僧人圆满具足戒相。9月26日至10月26日,九江能仁寺举办传授三坛大戒法会,来自全国各地及江西佛学院学生计350人获戒品。2004年,日本千叶县曹洞宗龙泉院一行20人到云居山(寺)参访。9月,东林寺召开“纪念慧远大师诞辰1670年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法会,国内外高僧大德、专家学者100人参加。2004年10月18日至11月16日.云居山真如禅寺、瑶田寺联合全国汉传佛教传播三坛大戒法会。2005年云居山真如禅寺举行纯闻大和尚升座法会,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学院及海内外诸山长老、护法居士1万余人参加。3月,释传开主修《武宁县佛教志》出版发行。同月,东林寺与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开办“净土宗与当代伦理”研究生班;8月,举办首届东林净土文化夏令营。10月22日,铁佛寺大雄宝殿、天王殿落成开光,信众1万余人参加。12月18日,万杉禅寺举行重建10周年大法会。2006年,藏传佛教领袖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到真如禅寺拜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协会长一诚长老,并共同植下一株“汉藏连心树”(银杏树)。同年,中国佛协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到山(寺)。同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在北京接见释妙乐。2007年5月24日,东林大佛工作开工洒净法会在星子举行。9月16日至10月16日,真如禅寺、瑶田寺举行全国汉传佛教传播三坛大戒法会。印度阿难陀佛寺一行多人到云居山(寺)。12月27日,4.8米东林中稿铜像开光法会举行。2008年6月,东林大佛筹委会决定为佛像增加宝盖。同年,真如禅寺举行建寺1200周年庆典活动暨云居山国际禅修院奠基仪式,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凤凰卫视董事局、省民族宗教事务局领导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澳门佛教总会、韩国曹溪宗考试委员会等海内外大德高僧、诸山长老、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同年,云居山恢复“佛学研究苑”。9月24日,举行“庐山铁佛寺重建20周年庆典法会”,省有关领导、中佛协和佛教界诸山长老及信众5000人参加。2009年4月28日至5月4日,铁佛寺组团赴台湾进行佛学交流观光,参访佛光山和中台禅寺。10月18日至11月17日,经中佛协批准,万杉寺举行全国二部僧亚部传戒法会,参加传戒法师及戒子500人。10月,真如禅寺举行虚云老和尚圆寂50周年纪念法会、首届虚云禅学思想国际研讨会。同年,能仁寺开坛传戒三坛大戒,受戒263人。2010年2月,方丈释传印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9月,东林大佛48米阿弥陀佛接引大铜像开始安装。9月15日至10月14日,云居山真如禅寺、永修瑶田寺再次举行全国汉传佛教传播三坛大戒法会,两次大戒法会受戒信众681人。11月,东林寺净土苑三圣殿房顶装藏。同年,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予释妙乐“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称号。纯闻大和尚一行参访台湾佛光山、中台禅寺、法鼓山。
  四、公益慈善 1991年以来,市、县(市、区)两级佛教协会、重点寺院和佛教人士以各种形式参与慈善公益活动。1996年,星子万杉禅寺收养孤儿(时3岁)1人,直至培养就读湖北荆楚理工大学。1997年4月,庐山铁佛寺捐助100万元给贵州省仁怀市,用于扶贫、开发经济。1998年,铁佛寺为九江抗洪救灾捐资捐物387万元。2003年春节前,瑞昌龙泉寺义送群众春联1000幅。铁佛寺捐赠100万元作为九江市慈善总会创始基金:“非典”期间,捐款100万元。2004年年底,印度尼西亚突遭海啸灾害,铁佛寺捐助200万元。2005年释妙乐评选为“爱心中国——首届中华百名慈善人物”,出席“2005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暨十大慈善家发布典礼”大会。2006年9月,东林大佛建设摒弃商业运作,彰显净宗精神,不收朝拜门票,唯建实修道场。释妙乐受聘为中国爱国工程联合会第二届顾问,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中国红十字博爱奖”。龙泉寺自秋季学期起资助瑞昌一中一高中贫困学生,每年助学3200元。2008年4月,“东林慈善功德会”成立,下设东林慈善门诊部、东林安养院,帮助无钱治病群众,低保家庭、贫困学生进行大病救助;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物资200万元、资金450万元。铁佛寺出资扩修105国道支线铁莲路;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助钱物700万元。九江能仁寺为印尼海啸、四川汶川地震举行祈福消灾、募捐大法会。万杉寺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数万元。2010年4月,铁佛寺为青海玉树灾区捐款100万元,东林寺50万元,5月,万杉寺捐款2万元。至2010年,铁佛寺另累计捐下岗职工救济款200万元,助学助残870万元,为江西、湖北两省修桥修路款1700万元,新农村建设3000万元。东林慈善功德会累计接诊3万人,安养老人60人,公益支出200万元;对南昌大学、九江学院,南京、陕西师范学院、省内外重点中学的贫困生资助300万元。
  第三节天主教一、宗教团体市天主教爱国会1991年,市天主教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3人,主委蒋耀汉,副主委余清、汪耀明。1993年9月18日,市天主教第五次代表会议在九江天主堂举行,出席会议的教友代表50人。会议讨论通过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修改会章,选举市天主教爱国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3人,蒋耀汉为主委,汪耀明、汤筱萍为副主委。20世纪90年代中期,省教区调李酥光神父任九江本堂,增补选为副主委,1999年调抚州任本堂,调贾林神父任九江本堂,继任副主委。2003年4月21日,市天主教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九江柴填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神父、修女和教友代表50人。会议讨论通过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修改会章,通过相关决议,选举市天主教爱国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3人。董丽华为主委、蒋洪生、贾林(神父)、廖德意、梅贤贵为副主委,蒋洪生兼秘书长。2008年4月21日,市天主教第七次代表会议在九江柴填宾馆召开,神父、修女和教友代表60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九江天主教爱国会章程》,通过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天主教爱国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5人,董丽华为主委、庞瑞(神父)、廖德意、梅贤贵、刘爱萍为副主委,廖德意兼秘书长。
  规章制度2003年5月,制定市天主教爱国会规章制度:《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职责》《财务管理制度》《文件和重要资料管理制度》《接待制度》《会议制度》《周工作例会制度》《教友献仪款公布制度》《教友联系制度》等,使爱国会的管理逐渐规范化。
  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 1984年11月1日,重新开堂。神父1人,信徒30人。1991年,神父1人,在册信教人数4545人。1995年,神父2人,在册信教人数5230人。2000年,神父2人,修女4人,在册信教人数6890人。2001年,神父1人,修士1人,修女4人,在册信教人数7110人。2005年,神父1人,修女2人,在册信教7935人。2010年,神父1人,修女3人,在册信教人数8900人。
  二、教堂九江天主教修道院位于浔阳区庾亮南路172号,2004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江市天主教仁慈堂位于浔阳区甘棠南路57号,2006年拆除。
  九江城内天主堂圣三堂位于浔阳区庾亮南路43号,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2),建筑面积51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被占用为仓库,1982年归还天主教爱国会,经2年维修复建,1984年1月1日开堂祭典,2004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天主堂圣母升天堂位于庐山牯岭镇香山路12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建筑面积1216平方米。1985年重新开堂祭典,中、外游客、教友可进教堂参观祈祷。
  湖口天主堂路德圣母堂位于湖口县城北门路27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2003年归还市天主教爱国会,2008年7月,遭遇龙卷风暴雨袭击,屋顶坍塌。2009-2010年重建,建筑面积385平方米。迄今尚未开堂。
  三、主要活动 1991年以来,市天主教爱国会协助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协助神祖父做好福传工作,开拓教会自养事业,使教会工作依法正常开展。2000年9月,组织神长、修女、委员、教友代表举行座谈会,抗议罗马教廷定于10月1日举行“封圣”活动。2002年,市爱国会董丽华主委任省天主教“两会”教务委员会常委,参加省教区、省天主教爱国会、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组织赴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无锡等地参观学习,相互交流爱国爱教工作经验。2003年4月,建立各项规章制度20项,为民主办教奠定基础。12月,参加“市二届金秋艺术节”调演并获组织奖。2004年,市爱国会参加由省“一区两会”组织的赴海南省天主教爱国会进行工作交流。2005年12月24日,举行庆祝圣诞节晚会,为特困教友捐助医疗款。2006年,组织神长和教友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进行爱国爱教思想教育,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方针,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为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纂《九江宗教名胜》撰写“九江天主教的传人与发展”一文:8月15日,在德安活动点举行大弥撒,庆祝“德安县天主教活动小组”成立。2007年1月26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教团马英林、房兴耀主教,雷世银神父一行,到市天主教爱国会调研考察。2008年,对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完善建立规章制度;相继成立圣物组、福传小组、关爱小组、婚庆小组、唱经班:开办教友子弟要理班、夏令营,组织教友“避静”;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关心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员。2010年12月,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省天主教爱国会舒南武秘书长和省民宗处长,到九江天主教堂望弥撒,后参加庐山首届中国《中国·庐山》“盛世中华、五教和谐”论坛开幕暨庐山“五教祈祷文化园”开园仪式。同年,市爱国会开展双创建活动,获国家宗教局颁发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并授牌:获全省和谐宗教团体称号。董丽华获省、市“双创建活动先进个人”称号。至同年底,20年间相继接待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河北、太原、重庆、温州、景德镇等地天主教爱国会代表团,交流爱国爱教工作经验,接待香港、台湾和爱尔兰、美国、波兰、印度等地信徒到教堂参观祈祷。全市天主爱国会已办《房屋所有权证》建筑面积12919.30平方米,即市区9510.64平方米;南湖小区片、五桂场小区片3408.66平方米:湖口天主教堂385.25平方米。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建筑面积8598.62平方米。爱国会每年收入60余万元。
  四、公益慈善 1992年5月,教会为“中国庐山国际龙舟赛”捐款1000元。1994~1995年,组织教友开展学习雷锋便民公益活动。1998年6月,在爱国会修道院安置七里湖受灾群众,送上慰问品,教友廖德意为灾区捐赠价值万元物品:10月,分别为市四中、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捐赈灾助学款l万、3万元。2003年5月,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抗击“非典”的北京小汤山医务工作者捐款3000元;12月向九江慈善总会捐衣700件。2005年1月,为印度洋海啸灾民捐款5800元,12月,为九江地震灾区捐款3000元,为德安脑瘤患者捐助手术费5159元。2006年,给特困户捐善款8686元。2007年,为特困市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扶贫等公益事业捐款3.22万元。2008年,分别为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地震、回族特困户等捐款5.49万元。2009年,为新农村建设、台湾水灾等捐善款1.3万元。2010年,分别为海地地震赈灾、青海玉树地震赈灾等捐善款6.3万元。
  第四节基督教第四节教团体一、宗教团体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及市基督教协会 1991年,第四届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自传、自养、自治,简称“三自”)成立。主任万仞山,副主任谢主恩、陶丽华、李玉祥;市基督教协会会长谢主恩,副会长万仞山、陶丽华、张恩轩,总干事何培进。1995年5月,i射主恩、陶丽华相继离开九江教会;10月,增补朱恩慈为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培进为副主任兼总干事。会址设于浔阳区督府巷18号。2003年6月,市基督教第五次代表会议召开,选举戴月英为市基督教“三自”主任,姚大芳、梁勋安、潘美霖、李咸读为副主任,程品堂为秘书长;选举姚大芳为市基督教协会会长,戴月英、朱恩慈、夏云为副会长,朱恩慈兼总干事。2006年7月,会址改设庐山大道68号。2008年12月18日,市基督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1人。会议审议通过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及市基督教协会章程。选举龚兴友为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主任兼基督教协会会长;潘美霖、梁勋安、李咸读为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副主任,程品堂为秘书长;选举朱恩慈、黄景彪为市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朱恩慈兼总于事。
  县(市、山)基层组织 1991年,全市9县1市及庐山均成立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及协会(简称两会),选举“三自”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开展各自辖区内活动。 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 1991年,教职人员32人,其中牧师1人,长老2人,教师1人,传道员28人,信教群众7800人。2001年,教职人员291人,其中牧师3人,长老16人,副牧4人,传道员268人。2002年,教职人员318人,其中牧师2人,长老20人,副牧5人,传道员291人。2010年教职人员356人,其中牧师12,长老22人,教师7人,传道员315人。全市正式受洗人员63975人。
  二、教堂九江督府巷福音堂位于市区督府巷18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华中联合会在柴桑路76号购地建造安息日福音堂,仅容40余人活动。1985年进行部分改建,可容200人聚会。为九江市区基督教活动场所。
  庐山大道福音堂位于市区庐山大道68号。2004年12月17日奠基。2006年5月14日竣工,7月14日举行落成典礼。教堂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投资670万元,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可容纳2000人活动,为集教堂、办公、教牧为一体综合性建筑。
  庐山教堂位于庐山牯岭河西路438号。1943年英国医学会会所改为礼拜堂。“文化大革命”后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基督教做聚会场所。
  都昌县福音堂位于县城东风大道星火伍家村。1995年投资15万元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全县有堂点74个。
  武宁县基督教堂位于县宁湖路31号。1997年投资50万元建,占地面积630平方米。
  瑞昌市耶稣堂位于市兵马垄桂林二甲下。1999年投资10万元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彭泽县主耶稣堂位于县马湖路,2000年投资18万元建,占地面积470平方米。
  德安县福音堂位于县义峰路436号,2004年投资20万元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永修县新城福音堂位于县新城西二路,2006年投资70万元建,占地面积650平方米。
  九江县福音堂位于县沙河街镇东风村,2008年投资99万元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星子县耶稣中心堂位于县紫阳南路368号,2008年投资99万元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修水县基督教堂位于县盘龙路l号,2009年投资327万元建,占地面积650平方米。
  三、主要活动 1991年以来,开展经常性宗教活动,有主日崇拜、查经会、祷告会、青年聚会、老年聚会以及受难节、复活节和圣诞节等节日活动,坚持每月一次圣饮,每年一次洗礼,经常性举行婚丧礼拜等礼仪。2005年8月,参加全省设区中心教堂诗班汇演,获最佳组织奖。2006年10月28日,举行庐山大道福音堂落成典礼,省、市统战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局及相关部门领导,全市各宗教团体代表、省内外基督教主任、副主任及信徒代表计3000余人参加。2008年5月17日,举行千人集会,为四川汶川地震死难人员祈祷。2009年,参加全省“创建和谐教堂”活动,获市级团体第二名。2010年,参加“和谐双创”活动,获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
  四、公益慈善 2005年,瑞昌市、九江县部分地区遭受5.7级地震,市基督教“两会”为灾民捐助1.5万元。2008年初,九江发生冰雪灾害,5月12月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市基督教“两会”动员信徒开展赈灾活动,市基督教福音堂捐款3.56万元,修水县“两会”捐款6000元,德安县“两会”捐款4422元,庐山“两会”捐款3760元,湖口县“两会”捐款1365元,永修县“两会”捐款1.11万元,瑞昌市“两会”捐款2012元,彭泽县“两会”捐款7000元,武宁县“两会”捐款6.4万元,星子县“两会”1.35万元,九江县“两会”4260元,都昌县“两会”捐款7万元,市基督教“两会”捐款1.4万元。2009年市慈善基金会成立,市基督教“两会”出资l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遭受7.7级地震,市基督教“两会”捐款2.1万元。
  第五节伊斯兰教一、宗教团体市伊斯兰教协会1991年,市伊斯兰教协会(简称市伊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1人,会长杨万里、副会长李恩赐,秘书长贡定禄、副秘书长胡祖培。会址设九江清真寺内(浔阳区滨江路69号)。1993年6月,召开伊协会全委会,因人员变动大,伊协领导班子成员中,会长、副会长暂缺,胡祖培任秘书长。1998年8月20日,市伊斯兰教第二次代表会议在九江八一宾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17人,审议通过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修改市伊协章程,选举产生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3人,会长海鹏俊,副会长马肇虎、马广林、马明亮、陈普国,秘书长马肇虎(兼,1998年10月病故),1999年6月增补马书保为市伊协委员、代秘书长,免去马玉华市伊协委员、代秘书长之职。2002年,马书保任市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2009年8月20日,市伊斯兰教第三次代表会议在市中景宾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01人,审议通过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修改市伊协章程,选举产生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1人,会长海光生,副会长马广林、马书保,秘书长马书保(兼)。会址设九江新建清真寺(浔阳区滨江路281号)。
  穆斯林人口 1991年,全市定居穆斯林人口323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9.7%,新疆维吾尔族、撒拉族人口占0.3%。1992-1998年为3500人。1999-2010年,西北地区的回族及维吾尔族穆斯林等在九江经商、学习半年以上有1000余人。2010年,全市定居穆斯林人口5512人。
  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1991年教职人员(阿訇,下同)2人,信教群众3230人。1993年教职人员2人,信教群众3365人。1998年教职人员2人,信教群众3410人。2009年教职人员2人,信教群众4784人。2010年,教职人员2人,信教群众5512人,其中流动人员300人,外籍10人。
  二、清真寺九江清真寺位于浔阳区滨江路281号,原名城外清真寺,经多次修建,1991年为2层混凝土砖混结构,建筑面积922平方米。为省重点开放单位。2000年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评选为全国101座先进模范清真寺之列。2003年,根据市委、市政府“1558”工程部署,原址属旧城改造范围,列入浔阳区西园片区旧城改造重点项目。2002-2008年省民宗局先后3次拨款50万元作重建专项使用,2009年6月竣工启用,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框架式四层,内设男礼拜大殿2个和女礼拜大殿1个,各项配套功能齐全,为省内最好清真寺之一。
  庐山清真寺位于庐山牯岭街48号,始建于1922年。1953年进行拆迁改造。1984年、2002年2次进行维修。为省级重点对外开放宗教活动场所。
  三、主要活动 1991年起,市伊协转变服务职能,规范宗教场所管理,发挥宗教活动场所作用,确保穆斯林过好宗教生活,确保主麻日、斋月、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活动正常进行。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伤害少数民族和宗教感情突发事件,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1992年8月,沙特天课局负责人亚力汗博士访问九江清真寺,赠送有沙特国王签名的袖珍版《古兰经》及若干书籍。1999年,中国伊协考察团到九江清真考察工作。2000年,广州市伊协参观旅游团到访。当年,通过与公安、民族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外地卖羊肉串业主与九江经商者使用摊点用地问题。同年始,协助政府对全市清真食品监制管理,成立清真食品管理小组,制定管理细则,对市场清真饮食、食品加工、牛羊肉加工销售等不定期检查监管,以及对市各大专院校清真食堂进行监督和指导;经过市伊协多年工作,使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照顾落到实处。由政府拨款的清真牛羊肉差价补贴费,自20世纪90年代初2万元增至16万元,并及时发放到全市定居的回民群众;全市回民殡葬工作得到有效管理;全市穆斯林人口和外来务工者一些诉求得到解决。市伊协和在浔穆斯林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2001年以来,先后在市清真寺召开座谈会,声讨、反对“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深入揭批“法轮功”邪教反动本质。2002年,接待河北省、广东省伊协参观团。2007年9月,埃及诵经师穆罕默德·阿俩依和尼亚兹到九江清真寺进行斋月诵经与友好访问,并与九江穆斯林群众礼拜、诵经、交流。2008年6月,汶川地震国际救援队3名巴基斯坦红星月会队员到九江清真寺参观,并为逝者做“杜阿宜”(祈祷)。同年起,通过政府与有关部门解决外地出售哈密瓜者经营地点;调解汉民经营拉面馆员工穿有清真标识的工作服等问题。2009年6月,接待湖南省宗教界人士参观团。7月,在市清真寺召开声讨新疆乌鲁木齐“7·5”严重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与会者遵循经训“爱国是信仰一部分”教诲,对“7-5”暴行表示愤慨、谴责。11月,接待广东省伊协会会长马光星到九江考察。当年,市伊协会征集一组反映全市回族同胞和伊斯兰教团体、清真寺的新、老照片,在九江清真寺展出,展示九江伊斯兰教事业的发展变化,激发穆斯林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感恩情怀。
  四、公益慈善 1998年8月,九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市伊协向各地教胞通报灾情并发起救灾募捐活动,将河南省穆斯林群众募集大米20吨,面粉4吨及衣物、被褥、水果等,总价值51万元,送到都昌县多宝、左里等民族乡灾民手中。市回族企业家马同喜捐款5万元。市伊协会副会长马广林夫妇,购价值4万元饼干送给抗洪抢险守口部队官兵。在浔穆斯林群众多捐款购大米、绿豆、白糖等物,在清真寺内架起炉灶,煮熬绿豆汤、稀饭送抢险一线。2008年5月,市伊协会和九江清真寺举办“向灾区同胞献爱心”活动。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5万元,在“主麻日”为灾区亡人致哀祈祷。2010年4月,号召全市穆斯林群众捐款、捐物,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7500元,在“主麻日”为灾区亡人致哀、祈祷。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