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94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
分类号: D633.3
页数: 1
摘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少数民族村组致富门路不广,主导产业效果不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1991年后,通过对口支援,逐步实现民族村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社会事业协调推进。1996年,德安县邹桥乡石门磨盘洲少数民族自然村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新建民族小学1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教学楼面积800平方米,解决当地学生上学难。1999年,第一轮民族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后,市直l1个单位对口支援的民族村组进行帮扶,农业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促进民族村、组社会事业发展。市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各地对民族村组所在地的学校进行维修、改造,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升学率达100%。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社会事业

内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少数民族村组致富门路不广,主导产业效果不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1991年后,通过对口支援,逐步实现民族村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社会事业协调推进。1996年,德安县邹桥乡石门磨盘洲少数民族自然村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新建民族小学1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教学楼面积800平方米,解决当地学生上学难。1999年,第一轮民族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后,市直l1个单位对口支援的民族村组进行帮扶,农业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促进民族村、组社会事业发展。
  2002年7月,组团参加全省民族知识电视大赛,分别获得团体和个人总分第一名。2003年6月,在全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项目选拔赛上,市少数民族运动员在毽球、蹴球、射弩3个参赛项目中取得较好成绩,获女子毽球第一名,男子毽球第三名;男子蹴球第一名,女子蹴球第二名:男子射弩全能第三名。暴勇、桂飞代表省参加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射弩、高脚竞速比赛,暴勇获射弩第八名,同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年,都昌县多宝乡马家堰上舍马村利用省民族扶助专项资金3万元建自来水工程,回族村民吃上卫生干净饮水,成为全市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民族村。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利用省交通厅扶助资金5万元,建成5千米砂石公路,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2004年,武宁、永修、德安、都昌4县少数民族村、组,利用省、市下拨发展少数民族社会事业资金84万元,进行公路及改造饮水工程等项目,改善村民生产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2006年,德安县邹桥乡石门村民族小学利用上争资金配套教学设备,德安县少数民族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74人,建家庭无害化厕所36个。武宁、永修、都昌、德安4县利用上争资金8.6万元发展社会事业。2007年6月,组团参加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拔赛,31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蹴球、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射弩4个项目比赛。蹴球男子、女子单蹴分别获第五名;男子、女子双蹴分别获第四名,男女混合双蹴获第五名;高脚竞速获男子100米第六名,男子2x200米第二名;板鞋竞速获男子100米第五名,男女2x200米混合接力第六名;射弩获男子立姿第二、三名;男子跪姿第三名,女子立姿第五名,男女团体第三名。市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年,都昌县多宝乡多宝回族村民族小学利用扶助资金进行教学配套建设。武宁县新宁镇团结村畲族11组、都昌县多宝村金沙村松口马回民组、左里镇城山村,瑞昌市洪一乡麦良村分别利用扶助资金,共修建砂石公路13千米,改善村民出行条件。2008年,德安县邹桥乡石门村畲族1组建成自来水项目,全组200多人用上自来水。2009年,永修县梅棠新庄村开始畲族古籍整理及保护工作。武宁县团结畲族村部分家庭开通有线电视,收视效果良好,甫田乡外湖村畲族组改建饮水工程,罗坪镇漾都畲族村建洋田公路7千米。都昌县多宝乡松口马村建自来水工程。
  2010年,全市90%少数民族村组纳入新农村建设范围,享受新农村建设政策支持。13个市直对口支援部门扶助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及文化教育等。各地对民族村组所在地的学校进行维修、改造,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升学率达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少数民族特殊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对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实行“就业培训,医疗救助,免费助学”优惠扶助政策。同年,都昌县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开办培训班,培训农民工科学技术;多宝中心小学添置体育设备。武宁县船滩镇河潭畲族村新建村小学教学楼310平方米。德安县邹桥乡石门磨盘洲少数民族自然村对民族小学教学楼进行维修,改善学校环境。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