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直属水库移民安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933
颗粒名称: 一、中央直属水库移民安置
分类号: D632.4
页数: 2
摘要: 1991~2001年,完成搬迁安置回水线以下柘林库区移民1215户,5526人。对农田水利共投资1325.93万元,修建抽水站15处,修建渠道40.55千米,修建塘、堰、坝等194座;地方交通共投资9657.81万元,修建道路142条391.3千米,修建桥涵70座,新造渡船2艘,新建码头2座。对生产生活用电总投资164.67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88条168.9千米,更新变压器2台;人畜饮水共投资150.95万元,建水井367眼;危房处理共投资109.5万元,修建危房15288平方米;文教卫生共投资115.9万元,修建校舍12862平方米。对种植业共投资2109.06万元,发展黄姜、百合等药材993.3公顷,新增果树197.27公顷。对养殖业共投资499.25万元,新增养鱼水面570.8公顷,新增养畜8505头,新养禽16650只;对二、三产业共投资444.08万元,扶持发展二、三产业33个。
关键词: 移民 移民安置

内容

1991~2001年,完成搬迁安置回水线以下柘林库区移民1215户,5526人。对农田水利共投资1325.93万元,修建抽水站15处,修建渠道40.55千米,修建塘、堰、坝等194座;地方交通共投资9657.81万元,修建道路142条391.3千米,修建桥涵70座,新造渡船2艘,新建码头2座。对生产生活用电总投资164.67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88条168.9千米,更新变压器2台;人畜饮水共投资150.95万元,建水井367眼;危房处理共投资109.5万元,修建危房15288平方米;文教卫生共投资115.9万元,修建校舍12862平方米。对种植业共投资2109.06万元,发展黄姜、百合等药材993.3公顷,新增果树197.27公顷。对养殖业共投资499.25万元,新增养鱼水面570.8公顷,新增养畜8505头,新养禽16650只;对二、三产业共投资444.08万元,扶持发展二、三产业33个。
  2002~2007年,通过实施《九江市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2002-2007》>,完成回水线以下移民搬迁安置2167人,完成低产田改造50.4公顷。对基础设施项目共投资19954.58万元,新建饮水井878眼,新建自来水工程157处,修建山塘水库465座、堰坝204座、提排灌站71座、渠道319.72千米、防护工程11处,修建乡村公路2816.91千米、桥涵224座、码头4座、渡船3艘,修建校舍和卫生院所12所,建新农村示范点52个,新建沼气池、休闲广场、活动中心等249个。对生产开发项目共投资2673.36万元,扶持移民发展种植业3244.47公顷,扶持移民发展水产养殖697.03公顷,发展养畜2752头,发展二、三产业8个。其他专项经费项目,共投资746.11万元。开办移民种养技术、就业技能和移民干部业务培训班40期。搬迁安置受淹较重移民2167人,其中武宁搬迁安置2064人,永修县搬迁安置103人。安置模式上除建6个集中安置点外,武宁县还创立县城小区安置新模式,把加快城镇建设和移民安置融为一体。在县城移民安置小区,本着自愿原则,引导有条件回水线以下移民180户816人到县城移民安置小区安置。解决27843人饮水困难;为475个移民村组,兴修农田水利项目,新增和改善旱涝保收面积4270公顷,受益移民71167人。修建乡村公路2816.91千米,受益移民134502人。在52个移民示范村进行改路、改水、改厕,修建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永修柘林水库库周,以易家河移民新村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扶持移民发展柑橘生产,达300余公顷,移民柑橘收入1年最多1户达12万元。武宁县以清江为基地,向周围辐射扶持移民发展吊瓜生产,收人大增。云山以凤凰山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扶持移民发展水蜜桃生产,并创立“云居”品牌。
  至2007年,市、县两级共培训30242名移民种养业和劳动就业专项技术人才。共青根据移民发展果业需要,从云山请来果树栽培能手做教师,开办果业培训班6期,培训种果技术骨干266人,为移民发展果业提供技术支撑。修水根据移民子女外出务工需要,委托修水技校开办移民子女就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移民子女150余人,绝大部分就业。市移民办和武宁县移民办还在武宁丰良国际艺术学院建立移民子女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办水电安装、装潢设计、缝纫、绘画等专业技术培训班30多期,培训移民子女近2000人,为移民子女外出务工提供职业技术支撑。2006年始,各县(市、区)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实施项目扶持。至2010年,移民农田水利项目投入4995.9万元:共建排灌站36座,打机井7眼,修建渠道725.1千米,修建山塘水库437座、涵闸41座、堤坝60.6千米,修建堰坝121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28598.87万元:共进行2次搬迁230人、进行危房处理6503平方米。建水井、机井240眼,为移民装自来水6228户。修建乡村道路4443.029千米、公路桥24座、桥涵155座、码头8座。架设低压线2.45千米;社会事业项目投入420.33万元:修建校舍1050平方米,修建村文化室3300平方米;生态环境项目投入257.39万元:处理塌岸、滑坡15处,建垃圾池3个,修建下水道1处;生产开发项目投入1243.78万元:扶持移民种植粮食作物156公顷、经济作物656.77公顷、林业45.8公顷、果业449.93公顷;扶持移民池塘养鱼3公顷,扶持移民养家畜950只、家禽3000只。
  通过扶持,移民村组通公路率由2006年43.32%,提高到2010年65.8%,提高近22个百分点,不通公路移民村组由2006年3567个,减少到2010年2198个;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3800余公顷;铺设自来水管网和打水井,解决7210户移民饮用水安全问题,饮水不安全移民村组由2006年2842个减少到2010年1652个。
  2010年,全市库区和移民区初步形成六大支柱产业:以武宁县清江、石渡为主吊瓜产业,发展近7000公顷:以武宁县澧溪镇为主优质油茶产业,发展900余公顷;以永修县燕坊镇为主反季节草莓产业,每年都有5000多个反季节草莓大棚;以永修县三溪桥镇网箱养鳜鱼为主水产养殖业,发展网箱养鱼5000多个、库湾养鱼1000余公顷;以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司马柑橘和云山安农水蜜桃为主水果产业,发展到2000余公顷,云山并以水蜜桃开花季节为契机,连续几年举办桃花节,吸引四海宾客。武宁县还采取委托培训方式,培养一大批室内装饰人才,移民参加装饰业近2万人,成为该县移民致富一个重要产业。
  通过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全市贫困线以下移民由2006年41 174人,减少到2010年22356人,18818人实现脱贫。并涌现出永修县易家河、云山新民、武宁县茶梓坪、德安红桥5组等几十个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和超过10000元移民村。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