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扶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770
颗粒名称: 一、创业扶持
分类号: F241
页数: 2
摘要: 创业意识培育2005年、2006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创业典型汇集成册,广泛宣传。2006年8月,在九江电视台举办《创业明星电视大奖赛》。组织全市创业项目参加省2005年、2006年举办的“创业博览会”。2007年,组织全市“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宣讲报告团在各县区巡回宣讲,宣传创业明星创业事迹。2007年4月,市创业指导中心建立600平方米的创业政策宣传及创业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大厅。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内容

创业意识培育2005年、2006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创业典型汇集成册,广泛宣传。2006年8月,在九江电视台举办《创业明星电视大奖赛》。组织全市创业项目参加省2005年、2006年举办的“创业博览会”。2007年,组织全市“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宣讲报告团在各县区巡回宣讲,宣传创业明星创业事迹。2007年4月,市创业指导中心建立600平方米的创业政策宣传及创业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大厅。2009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印《家乡因你而美丽》创业事迹选编,宣传创业典型,传播创业成功经验。
  创业平台建设2004-2010年,全市先后建立“浔阳再就业一条街”“庐山区再就业商城”“再就业农业园”“再就业工业园”等再就业基地,为全市上千名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并带动3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004年3月15日“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声音》栏目以“寻求再就业新途径”为题,以专家点评方式对九江再就业工作进行专题报道。2007年,市创业指导中心组建“创业专家志愿团”,建立创业项目库,收集小型创业项目200余个,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至2010年,永修、修水等县兴办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德安、庐山区建立2个省级创业园和创业基地,共青城市建立国家级青年创业基地。
  创业能力培训 2003年始,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劳动者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本领和创业技巧,坚持创业培训与开业指导紧密结合,通过专家点评、项目分析、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对创业人员实行项目选择指导和全程跟踪服务。到2010年年底,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1360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40800人,打造创业小老板32356人。
  政策扶持2002年11月,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当年仅市本级开展这项工作,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9万元,带动51人就业。2003年成立市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中心,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合署办公。贷款扶持对象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下岗失业人员逐步扩大到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还有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退役军人、留学回国人员以及进城创业且办理就业登记的农村劳动者等。同时,贷款规模也不断加大,个人贷款额度由2万扩大至5万(扶持妇女创业单笔贷款额度提高到8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货款额度由100万元扩大到200万元。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市的若干意见》,全面放宽创业优惠政策。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意见》,发放小额贷款,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2010年底,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7.45亿元,直接扶持37075人次自主创业,带动和吸纳120093人次就业,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作用。2010年,通过小额贷款网络专线,实行全省网络化管理,市小额贷款基础资料全部录入全省数据库。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