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70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分类号: C962
页数: 5
摘要: 1996年,市职改领导小组、市人事局联合下发《九江市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试点,即按结构比例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进行聘任。同年,九江师专、九江医专、九江财专、九江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九江学院,经省人事厅批准,九江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组建九江学院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并对全市事业单位职称聘任统一实行《九江市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管理册》,使其在结构比例范围内自主使用职数空额。
关键词: 人才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

内容

1991年,根据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市职改办下发《关于核对全市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数额(指标)的通知》,规定市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行宏观控制,即数额和指标与增资额双项控制。1996年,市职改领导小组、市人事局联合下发《九江市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试点,即按结构比例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进行聘任。1998年,市职改办印发《关于贯彻(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1997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实行结构比例管理。2002年,实行评聘分开,全市设置18个专业评审委员会,其中评审权限副高4个、中级13个、初级1个。同年,九江师专、九江医专、九江财专、九江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九江学院,经省人事厅批准,九江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组建九江学院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此处为表格(2003年全市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一览)=] 2003年,按照省人事厅文件规定,对抗击“非典型性肺炎”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资格进行审定。全市有3人符合条件,被审定为主治医师。2005年,按照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及岗位设置实施意见)的通知》,市人事局印发《关于2005年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人事部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按岗设置聘任: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结构比例,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结构比例基础上上浮5%;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参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结构比例,自主设岗,自主聘任。并对全市事业单位职称聘任统一实行《九江市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管理册》,使其在结构比例范围内自主使用职数空额。同年,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人数减少,林业工程、水利工程合并为综合工程。2007年,非国有工程也合并到综合工程。2008年,组建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委员会。
  二、以考代评 1991年,按照人事部《经济员资格考试暂行规定》,规定获得经济员资格,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并成绩合格,全国不再进行经济员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同年,人事部、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下发《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规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含中级)以下的计算机软件人员不再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试行“以考代评”。按照国家和省部署,市逐步对一些专业的职称由认定或评审改为考试。1991-2010年,全市通过“以考代评”取得职称人数为46883人。
  [=此处为表格(1991-2006年市职称“以考代评”情况一览)=] 注:说明:2007年以后未新增“以考代评”专业三、考评结合 1999年,开始高级审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晋升“考评结合”试点;2001年,贯彻落实省审计厅、省人事厅发文规定高级审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晋升实行“考评结合”;2002年起,对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同年开始,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晋升实行“考评结合”;2004年,按照省人事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规定,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晋升实行“考评结合”;从2009年起统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晋升实行“考评结合”。2010年起,市非国有企业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由评审改为“考评结合”。2010年市人社局印发《关于破格申报晋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考评结合”的通知》,从当年起,全市中小学教师破格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
  四、职业(执业)资格 1994年开始,对注册建筑师、注册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试行职业(执业)资格考试和管理。 1995年,执行人事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执业资格必须通过考试的方法取得,并实行注册制度,未经注册者,不得使用相应名称和从事有关业务。2010年,按照省人事厅下发文件规定,对部分取得职业资格的人员符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要求的可直接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至2010年,全市共有2973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
  五、继续教育 2000年,市人事局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下发《关于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考试的通知》,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每两年一次的继续教育公共(需)科目培训考试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的重要条件。2000-2001年,培训科目为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2002-2003年,为国际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04~2005年,为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知识读本。2006-2007年,为知识产权与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2008-2009年,为知识能力培训与应用。2010年,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教程。
  [=此处为表格(2000-2010年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览)=] 六、计算机应用考试 1997年,市人事局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试的通知》,下发《关于在部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及考试的通知》,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试工作。2009年改为全国统考。
  [=此处为表格(1997~2010年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考试一览)=] 七、非国有地方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2000年,落实省人事厅《关于开展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2001年,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九江市地方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开展市地方职称评审工作。2003年,市人事局印发《关于做好2003年九江市非国有经济组织地方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补充通知》。至2003年,全市评审非国有企业职称2511人。2005年,按照省人事厅《非国有企业高级工程师等3个专业技术资格条件》,非国有企业职称评审仅在工程、经济2个系列中开展,其他系列以及工程系列中建筑设计与施工、锅炉压力容器安装与制造、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医药保健等专业,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参加社会化评审或考试才能取得专业技术资格。2003-2005年,全市共评审地方职称工程师3583人;会计师1093人;经济师659人;统计师23人;审计师2人;工艺美术师10人。地方职称高级工程师1415人;地方职称高级经济师561人;地方职称高级会计师5人;地方职称高级统计师1人;地方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11人。从2006年起地方职称评审工作暂停。
  第二节专家工作一、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5年,全市启动省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选拔工作。2001-2002年,获省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9人;2006年4人;2007年3人;2008年4人;2009年3人。2010年未选拔。
  二、拔尖人才 1992年始,全市每3年组织一次拔尖人才评选表彰。2007年,获得市第四批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0人:2010年,获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1人。
  三、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2年起,全市每3年组织一次有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获市第一届有突出贡献人才7人。1993年,获省乡镇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11人。1995年,获市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6人。2007年,获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8人。
  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1年,落实人事部、财政部《关于给高级知识分子发放特殊津贴的通知》精神,全市开展选拔有突出贡献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工作。当年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1992年18人;1993年20人;1994年2人;1995年2人;1996年2人;1997年2人;1998年3人:2002年1人;2004年1人;2006年1人;2008年1人;2010年2人。
  省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全市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1993年1人;1994年8人;1995年1人;1998年1人:2000年4人;2001年1人;2004年1人;2006年3人;2008年1人;2010年1人。
  特殊津贴发放标准 1992年,按照国务院特殊津贴每人每月津贴100元,省政府特殊津贴每人每月津贴50元的标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离(退)休后继续享受,数额不减。2000年,新选拔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次性发放5000元。2002年,执行国务院特殊津贴一次性发放10000元,省政府特殊津贴5000元的标准。2004年,执行国务院特殊津贴每人20000元,省政府特殊津贴每人10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分别由国务院和省财政专项列支拨款。1994年以前享受每月50元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发放方式和津贴标准不变。已享受一次性津贴的不再补发。2009年1月1日起,将按月发放的国务院特殊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600元,中央财政列支。省政府特殊津贴减半,由省政府财政列支。2010年未变动。
  五、专家服务专家休假2006年,组织专家到成都西藏休假1人次;到新(新加坡)马(马来西亚)泰(泰国)休假2人次:到港澳、新马泰2人次。2007年,组织专家到青藏线、九寨沟休假6人次;到新马泰1人次。2008年,组织专家参加省专家中心组织的到五台山、青海湖休假活动1人次;到新马泰、台湾休假10余人次。2009年,组织专家参加省专家中心组织的到桂林、北海、贵阳、南宁休假活动1人次。2010年,组织专家参加省专家中心组织的到三峡、张家界休假1人次;参加省专家中心组织的到新疆、甘肃休假2人次。
  为农服务2006年3月3日,组织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方面8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赴九江县马回岭开展为农服务活动,为农民免费提供园艺栽培技术和苗木病虫害防治咨询服务,对农村家畜禽养殖中的兽药选择作详细讲解;为参加集市农民提供免费医学诊断,并发放价值4000多元药品。2007年4月12日,组织农业、水产、教育、医疗等方面9位专家到都昌县万户镇开展为农服务。讲解网箱养鱼病虫害防治措施:介绍市场购销两旺经济作物,并发放多种经济作物种植资料;列举农残低、药效好、价格低品牌农药,介绍维权知识;就早熟梨种苗培育、田间管理、有机肥选择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现场坐诊,给100多名农民提供医疗服务,并免费发放价值3000多元的药物。
  六、博士后工作站 2003年11月29日,通过省人事厅申报,经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清华同方713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有3名博士进站开展博士后课题研究和实验工作,并为其配备15名硕士和本科生为助手。2010年,向省人保厅申报九江707研究所、蓝星化工江西星火有机硅厂2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待批)。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