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费水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6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消费水平
分类号: C913.3
页数: 5
摘要: 由谷物为主的主食向低脂肪、高蛋白营养齐全的副食品型方向转变,主食消费量逐年下降,副食品消费量不断增加,肉、禽、蛋、水产品、水果等消费量增长,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1994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57.8%,比1993年降低0.3个百分点;从消费量来看,肉禽、鱼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和干鲜瓜果、乳品类的消费上升。各种保健食品、花色面包、速冻食品、方便食品成为采购重点对象,居民人均在外用餐89.2元,比1993年增长4.3%。其中,肉禽蛋、水产品、糕点及奶制品类和粮油类支出分别为1140.50元291.52元和600.50元,增长36.5%、23.9%和20.0%。2010年,人均食品支出4368.16元,比2009年增长3.5%,恩格尔系数为40.4%,比2009年下降4.6个百分点。
关键词: 消费生活 消费水平

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由吃饱向吃好转变,趋向多样化、营养化。由谷物为主的主食向低脂肪、高蛋白营养齐全的副食品型方向转变,主食消费量逐年下降,副食品消费量不断增加,肉、禽、蛋、水产品、水果等消费量增长,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574元,其中粮食消费60.6元,肉、禽蛋及水产品类消费390.96元,其他食品122.44元。1994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57.8%,比1993年降低0.3个百分点;从消费量来看,肉禽、鱼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和干鲜瓜果、乳品类的消费上升。各种保健食品、花色面包、速冻食品、方便食品成为采购重点对象,居民人均在外用餐89.2元,比1993年增长4.3%。2008年,人均食品支出3752.26元,比2007年增长25.4%,恩格尔系数为45.3%.比2007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肉禽蛋、水产品、糕点及奶制品类和粮油类支出分别为1140.50元291.52元和600.50元,增长36.5%、23.9%和20.0%。在外饮食支出人均545.10元,比2007年增长41.6%。2010年,人均食品支出4368.16元,比2009年增长3.5%,恩格尔系数为40.4%,比2009年下降4.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723.44元,比2009年增长4.1%。受价格上涨因素影响,食品中的粮油、蔬菜和干鲜瓜果类支出增长较快,人均粮油、蔬菜和干鲜果类支出636.32元、546.01元和367.07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9.1%、10.3%和9.1%。
  [=此处为表格(2009年、2010年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一览)=] [=此处为表格=] 二、衣着消费随着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衣着转向舒适、时尚、款式多样化,城镇居民买布做衣被成衣化消费所替代,衣着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日趋明显。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06元,占当年消费支出总数的1 2%。1996年,人均衣着消费402.16元,比1995年增长8.0%。在衣着消费中,成衣消费比重上升,达60.7%。名牌西装、山羊皮、高级羊绒呢服装倍受高消费阶层的喜爱。鞋类消费变化显著,百户居民购买皮鞋、旅游鞋224双,比1995年的180双增长24.4%。2005年,人均用于衣着消费支出635元,比2004年增长21 .4%,占当年消费支出的lO.g%。2008年,人均衣着消费991.42元,比2007年增长10.3%。其中,成衣消费支出最大,人均购买服装支出718.61元,占衣着消费比重的72.5%。2009年,人均衣着消费1099.55元,首次突破千元,增长lO.9%。2010年,人均消费1296.90元,比2009年增长17.9%,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呈上升态势。其中低收入户人均消费818.59元,中等收入户人均消费1144.60元,较高收入户人均支出1360.12元,高收入户人均支出1963.53元。
  三、医疗保健支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有病及时就医,定期检查身体;防控药品、滋补保健品成为家庭必备品,各种健身器具进入部分居民家庭。1991年,人均医药费支出21.53元,比1990年增长7%;滋补药品消费支出1.74元,比1990年增长3%。1994年,人均医疗保健费支出比1993年增长88.57%。1995年,人均医药费支出59.25元,滋补药品消费支出3.18元,保健服务消费支出3.15元。2005年,人均医药费支出103.76元,比2000年增长24.31%:滋补药品消费支出8.41元,比1990年增长49.380-/0;保健服务消费支出35.26元,比2000年增长82.03%。2008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91.93元,比2007年增长19.5%,其中,保健器具支出49.39元,增长3.2倍:滋补保健品支出l556元,增长71.9%。2010年,人均医药费支出160.11元,比2005年增长54.31%;滋补药品消费支出15.79元,比2005年增长87.75%;保健服务消费支出161.09元,比2005年增长356.86%。
  四、交通通信消费 20世纪90年代始,城区道路大规模扩宽改造,公共交通路线增加,车次增多,出租车行业发展。城镇居民出行工具少用自行车,多用摩托车、公交车或出租车;有的居民还购置小轿车。私人轿车进入城镇居民家庭成为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居民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便捷。不仅可以随时拨打家里电话,还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用电脑发送电子邮件。1991年,城市居民每100户有自行车181辆,每l万人有电话79.8部,每人每年交寄函件3.3件。1995年,每100户有自行车158辆,每1万人有电话291.4部,每人每年交寄函件4.3件。1996年,人均用于交通支出54.41元,比1995年的26.43元增长105.9%,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0.9%上升到1.75%。100户居民家庭有电话38部,人均用于通信费支出37.52元,比1995年的26.67元增长40.7%。1997年,人均用于交通费支出56.09元,通信费支出55.95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3.1%和49.1%,住宅电话拥有率达49.0%。2003年,人均交通支出176元,人均通信支出333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8.0%和28.0%。2006年,每100户有移动电话135部,家用电脑24台。2008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795.70元,比2007年增长14.8%,其中交通支出291.30元,增长13.3%,通信支出504.40元,增长15.7%。100户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156部,比2007年增加6.80-/0;通信服务支出418.79元,比2007年增长19.0%。2009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835.42元,增长5.0%,100户居民家庭中接入互联网计算机51台,比2008年增加19台。2010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309.13元,比2009年增长56.7%,其中,人均交通支出675.89元,增长86.6%;人均上网费支出82.12元,增长54.3%;100户居民家庭中接入互联网计算机58台,比2009年增加7台,增长13.7%。
  五、文教娱乐消费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镇居民生活观念转变,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注重加大投资教育,注重文化娱乐休闲,注重精神文化丰富多彩,呈现出教育、旅游、电视、报刊、网络、健身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77.41元,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7.39元。每100户有电视机120台、收录机75台:每1万人有大学生8.3人。1996年,人均用于娱乐文化教育服务支出317.50元,比1995年增长78.2%。其中在校学生与成人教育费支出增长55.0%,书报杂志费增长28.7%,文娱费增长58.2%。1997年,人均用于娱乐文化教育服务的支出386.97元,比1996年增长13.4%,其中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6.9%.教育支出增长22.0%,旅游支出增长47.8%。2003年,人均旅游花费增长68.9%。2006年,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832.79元,比2005年增长2.5%,其中人均旅游支出243.15元,比2005年增长28.3%。2008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90.94元,比2007年增长5.4%。其中,人均娱乐用品支出184.81元,增长21.7%;人均文化娱乐消费245.22元,增长20.2%。由于国家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规范教育收费措施,教育支出下降,人均教育支出360.9元,比2007年下降8.5%。2010年,人均支出1068.64元,比2009年增长16.5%,其中,人均旅游支出324.46元,比2009年增长31.2%。
  六、个人用品消费 1991-1995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个人用品消费比重上升,居民家庭购买美容化妆用品的消费年增长率达33.4%,其增幅比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增幅多10个百分点。2008年,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61.58元,比2007年增长32.1%。其中,金银珠宝饰品支出36.98元,增长71 .2%;化妆品支出54.25元,增长66.9%:服务类支出59.63元,增长54.6%。2009年,年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89.15元,比2008年增长10.5%,其中化妆品支出96.61元,比2008年增长78.1%。2010年,消费支出237.07元,比2009年289.15元下降18.0%。
  七、社会保障支出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备,城镇居民参保意识增强,各种社会保障支出增长。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218元,比2002年增长76.6%。2009年,人均社会保障支出661.65元,比2008年增长55.8%。其中,人均养老金支出189.69元,比2008年增长41.1%;住房公积金支出387.51元,比2008年增长68.4%;医疗基金支出73.24元,比2008年增长37.8%。2010年,人均社会保障支出774.54元,比2009年增长17.1%。人均养老金支出256.18元,比2009年增长35.1%:住房公积金支出420.77元,比2009年增长8.6%;医疗基金支出86.81元,比2009年增长18.5%。
  [=此处为表格(2009年、2010年市城镇居民人均主要商品消费量及金额一览)=] [=此处为表格(2009年、2010年市城镇居民人均非食品消费支出一览)=]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