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县(市、区、山)电视台站及节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367
颗粒名称: 三、县(市、区、山)电视台站及节目
分类号: TN948.1
页数: 3
摘要: 1992年年初,县筹建电视台,并开始采编节目向上级电视台输送稿件和在板山电视转播台试播。1995年3月,县广播电台和修水电视台(筹)新闻采编部门组建成立“修水广播电视新闻中心”。4月,中心自办电视节目1套,主要通过县有线电视台网络传输。1996年II月8日,修水电视台举行建台仪式。1998年3月,修水电视台和修水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为“修水县广播电视台”。2001年3月,板山广播电视转播台和县有线电视台并入县广播电视台。2002年5月,县广播电视台自办第二套电视节目。1998年2月,县有线广播电视台与武宁广播电台合署,称县广播电视台。2002年,县广播电视台网络部分划离该台,组建为县广电网络公司。
关键词: 电视转播 电视节目

内容

1991年,县开始筹建有线电视网(台),当年11月11日,有线电视网投入使用,传输12套电视节目。1992年年初,县筹建电视台,并开始采编节目向上级电视台输送稿件和在板山电视转播台试播。1995年3月,县广播电台和修水电视台(筹)新闻采编部门组建成立“修水广播电视新闻中心”。4月,中心自办电视节目1套,主要通过县有线电视台网络传输。1996年II月8日,修水电视台举行建台仪式。1998年3月,修水电视台和修水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为“修水县广播电视台”。2001年3月,板山广播电视转播台和县有线电视台并入县广播电视台。2002年5月,县广播电视台自办第二套电视节目。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实施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无线覆盖工程,板山转播台于2006年3月开始转播中央台一套、中央台七套、江西卫视、修水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等4套电视节目以及3套广播节目。 武宁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县广播站差转江西电视台节目。1992年,县广播电台开始在县城建设有线电视网,10月1日有线电视试播,播出8套节目,终端有3000余户。1995年4月13日,县有线广播电视台成立,网络传输15套节目,其中含自办节目1套,共有用户5000余户。1998年2月,县有线广播电视台与武宁广播电台合署,称县广播电视台。2002年,县广播电视台网络部分划离该台,组建为县广电网络公司。2006年,广播电视台开办第二套电视节目——生活资讯频道。
  瑞昌市台站及节目 1991年6月,瑞昌电视台成立。同年12月28日开播.9频道、300瓦发射机播出自办节目,6频道、50瓦发射机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1992年初,筹建有线电视网(台),同年12月30日网络初步建成试播,播出12套电视节目,终端800余户。1993年6月,市有线电视台成立。1998年5月,瑞昌电视台、瑞昌市有线电视台、瑞昌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为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发射同步传输,其中无线发射的电视节目信号覆盖全瑞昌及毗邻地区。2004年1月1日,市广电台台网分离,其网络参与省广电网络整合。2004年7月,广播电视台开办第二套电视节目,在有线广电网络中传输。
  都昌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年初,县广播站南山电视差转台,差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到同年春节,南山差转台已转播央视一套、二套及江西二套等3套电视节目。1992年10月,县广播站筹建有线电视网络,当年年底开通并有了首批2300余用户。1993年6月,县有线电视台(筹)成立,隶属于县广播站,开始自办1套电视节目。1998年2月,县广播站改称县广播电视台。2004年1月1日,县广播电视台在县城中心地段阳储山顶兴建的电视发射台开播,县广播电视台自办电视节目又在该电视发射台播出。同年,南山电视差转台搬迁至阳储山。2006年1月起,县广播电视台增加1套自办节目,在有线网络中传输播出。
  彭泽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起,县电视差转台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和江西电视台、九江电视台节目。1993年,筹建县有线电视网(台),当年开通县城有线电视网并自办1套电视节目,有用户3000余户。1994年,网络用户发展到6000余户。1994年,县有线电视台与县广播站(含所辖的电视差转台)合并成县有线广播电视台。1997年11月,县文广局在县城双峰尖山顶建成微波传送站,即向各乡镇场有线电视站传送8套电视节目。同年,县电视差转台停播。2000年,县有线广播电视台台网分离,以其网络部分为基础组建县广电网络公司,县有线广播电视台更名为县广播电视台。微波传送站于2002年停用。县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于2008年3月对原微波传送站改扩建,当年10月,开始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七2套节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l套节目。
  湖口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县广播站差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93年1月16日,县有线电视网(台)开始试运行,共有3000余有线电视用户,传输含本台自办节目共11套电视节目。1994年4月,差转台又添置设备,开始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和江西、安徽电视台共3套节目。同年开始,各乡(镇、场)有线电视网络相继建设。1995年年初,在县城三里开发区新建的电视发射塔及机房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新购置300瓦电视发射机1台。同年8月,县有线电视台(筹)和县广播站合并组建的县广播电视中心挂牌,中心自办节目除继续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外,还通过三里开发区的300瓦机无线发射播出。1998年5月,县广播电视中心更名为县广播电视台。县广播电视台自办电视节目无线传输于2003年5月停止。
  星子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县电视差转台收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二套电视节目。1992年,筹建有线电视台,当年5月,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初步建成开通,用户可收看6套电视节目。1992年10月.县有线电视台(筹)自办1套电视节目,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播出。1999年9月,县有线电视台和县广播站合并,成立县广播电视台。这时,网络传输节目数量已增加到12套,用户数量达到5000户。同月,负责农村有线电视传输业务的县广电网络中心成立。2000年6月,县广播电视台开办第二套电视节目,亦通过广电网络传输播出。2001年,县广播电视台网络部分划归县广电网络中心管理。
  永修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县差转台差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93年3月,筹办有线电视台(网),7月1日,网络开通,传输多套电视节目并自办1套节目。1994年8月,县广播站与县有线电视台合并,成立县广播电视台。2004年1月1日,县广播电视台台网分离,其网络部分与省网络整合。2008年1月,县广播电视台又自办第二套电视节目.2套节目均在广电网络中传输播出。
  德安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县广播站差转机转播江西电视台第二套节目。1991年10月,在县城旁义峰山主峰建成电视差转台,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江西电视台第二套节目。1992年,县第一座农村电视差转站在聂桥镇建成,可覆盖聂桥5个村及锑矿、彭山锡矿等区域。1993年,筹建有线电视网(台),当年9月,网络初步建成,传输12套电视节目。1994年6月,县有线电视台正式成立。11月,县有线电视台开始自办1套电视节目。1997年12月,县广播站、有线电视台、电视差转台、教育电视台合并成立县广播电视台。2003年12月,县广播电视台台网分离,分为县广播电视台和县广电网络分公司。2005年5月,县广播电视台开办第二套电视节目,2套节目均在广电网络中传输播出。
  九江县台站及节目 1991年10月,筹建有线电视网络。1992年初,有线电视网络开通,转播中央、江西以及一些省级台上星电视节目。1993年,县有线电视台成立,隶属县广播站。1995年6月,县有线电视台与县广播站分设,有线电视台自办电视节目1套。2000年4月,县有线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合并为县广播电视台。2003年11月,参加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网络传输部分从广播电视台分离出来。2005年6月,县广播电视台开办第二套电视节目。
  庐山区台站及节目 1992年筹办区域性有线电视网(台),同年9月28日,网络开通,传输有线电视节目10套,其中包括1套自办节目。1993年1月,区有线电视台(筹)开办新闻节目。11月,区有线电视台正式成立。1995年,网内传输有线电视节目增加至15套。2000年,自办第二套节目,网络共传输电视节目32套。2003年3月,区有线电视台与区广播站合并,成立区广播电视台。2005年,自办第三套节目。同年,实现全区所有乡镇通过光缆与区联网,开始整合驻区单位有线网络。至2007年年底,主干光网改造基本完成,整合驻区厂矿、学校有线网络10个。至2010年年底,区广播电视台网络传输模拟电视节目50余套,城乡共有5.1万户模拟电视用户。
  庐山风景名胜区台站及节目 1992年,新架设同轴电缆干线基本上覆盖庐山,新增用户1700户,传输的节目增加到12套,其中含自办节目l套。1994年,有线电视台正式成立,归江西701电视台管理。2003年,有线电视台台网分离,其网络部分参与省广电网络整合。
  共青城市台站及节目 1991年,共青垦殖场广播电视台传输中央电视台第一、第二套节目,江西电视台第一、第二套节目,新疆、云南、贵州各台卫视节目,以及场自办的1套以放录像为主的节目。1992年4月11日,场广播电视台更名“江西共青垦殖场有线电视台”。2003年,共青城开发区成立,台名改称“共青城电视台”。2010年10月,开播第二套自办节目,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万余户,传输电视节目60套。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