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2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
分类号: G1
页数: 5
摘要: 南戏、弋阳腔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支脉青阳腔。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载:“江以西则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青阳腔进入都昌、湖口流传有400余年,继承弋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特点,以曲牌联套与板式变化相结合而构成,在弋阳腔加滚基础上形成独树一帜“滚调”。唱法为“流水板”,有板无眼,不用帮腔,板急调促,字多腔少,急歌之,一泄到底。“滚调”的出现,结束曲牌联套大统一局面,并向板腔体过渡起到中介和催化剂作用,使中国传统戏曲发生重大变革。男童舞龙不时鹅行鸭步,上蹿下跳,生气勃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艺传承

内容

南戏、弋阳腔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支脉青阳腔。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载:“江以西则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青阳腔进入都昌、湖口流传有400余年,继承弋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特点,以曲牌联套与板式变化相结合而构成,在弋阳腔加滚基础上形成独树一帜“滚调”。“滚调”是将原曲牌破开,在曲首、曲中和曲尾增加五、七言式通俗诗句,或三、四言偶句唱词等,使角色感情畅快淋漓地得到发挥,从而丰富唱腔变化与艺术感染力。唱法为“流水板”,有板无眼,不用帮腔,板急调促,字多腔少,急歌之,一泄到底。“滚调”的出现,结束曲牌联套大统一局面,并向板腔体过渡起到中介和催化剂作用,使中国传统戏曲发生重大变革。
  剧目分别为宋元南戏传统剧目,与海盐腔、昆山腔交流演出剧目,文人和民间艺人传奇剧目。音乐可分4个部分:高调曲牌,横直曲牌,杂出小调,锣鼓曲牌。行当为十角制:一末(老生)、二净(大花脸)、三生(须生)、四旦(青衣)、五丑(小花脸)、六外(付末)、七小(小生)、八贴(花旦)、九老(老旦)、十杂(二花脸)。随着历史变迁和剧本需要,增加二肩(丫环)、三肩(娃娃生)、背褡(将士)、龙套(士兵)等角色。青阳腔表演古朴奇特,粗犷豪放,感情真挚,乡土气息浓厚。丑行既保留宋杂剧插科打诨、滑稽调笑遗风,又可主演正剧,使丑行从从属地位向人物性格化转移。旦角、生角表演创造“链步…‘甩发…‘跪步…‘三托跳”和水袖、扇子、云帚、翎子等新程式。在技艺上,吸收其他戏曲剧种表演艺术,从穿插杂技表演向戏曲化、程式化、规范化舞台艺术发展。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小渣、马锣、云锣、报鼓、堂鼓、大鼓。过场音乐是笛子、唢呐。
  二、[民俗]修水全丰花灯(第一批) 俗称“下半本戏”,源于宋代。曲调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源流传说极富传奇色彩。全丰花灯,是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表演艺术,均用修水县全丰土话土调表演。千百年来,人们在稼穑、渔猎之余,每逢婚嫁、祭祀和庆岁之时,以花灯这种粗犷、豪放的民间艺术,伴随着铿锵的锣鼓,手舞足蹈,笙歌齐鸣,尽情表达生命的豪放,或对神灵的感激与虔诚。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演唱形式有生、旦、丑3行。生角双手推车,旦角一手捏手帕,一手扶车把表演,丑角戴礼帽、眼镜,脸画豆腐块,骑马扬鞭,时与旦角逗趣。3人方步圆场,边走边演。场上周围站立4盏6角长形、贴有花卉图案的彩灯。常见的花灯有钵哩灯、车车灯、白鹭灯、“猴子跳圈”“仙姑推磨”“八仙过海”等,又以白鹤灯居于乐队中间,象征祥和吉庆,人寿年丰。
  曲目有《六个月种花》《拜新年》《十个月摘花等郎来》《挑妹饮酒》《劝夫》《十月莲》《接状元》等。灯艺有8盏特技:姑嫂推磨、老鼠翻梁、刘海戏船、猴子打兑、仁贵射雕、姐妹观花、洞宾背剑、张三打虎。全属玩耍表演,皆有简单情节,虽为单篇,但连场演出便成一套故事。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有时唱腔中合以胡琴、笛子、唢呐托腔。花灯的唱词多衬词、衬字、衬语,几乎每一句都出现啦、啊、吧、嘞、哟、喔、喂等衬字作句尾,为花灯调润腔着色,极具艺术感染力。
  三、[传统手工技艺]星子金星砚制作技艺(第一批) 北宋米芾《砚史》云:“庐山青石砚,大略与潭州谷山同。色青有纹,如乱丝理幔,扣之有声,得墨快,发墨有光,且有金星,抚之细润。”金星砚从开采至成品,共5道工序:开采、选料、制坯、雕刻、打磨抛光。金星砚主要有独特的石材产地,鲜明的材料特征。金星石质地坚硬,光滑如玉,坚实温润,呵气成云。其上星辉点点,形态万千。按其形状、浓淡、大小可分金星、金晕、金圈、金色浪纹、水波萝、眉子纹、冰纹、猫眼、金线、银线、木纹、鱼子纹等。就金星而言,又有眉子金星、鱼子金星、水波金星,更有罕见的金龟眼、龙凤眼、鸲鹆眼等。
  金星与纹饰体现石材的天然美,极具观赏价值。雕法分为阳刻、阴镂、浅刻、浮雕、立体雕。传统的图案选题极具地域特点:如山竹、笋蔸、树根、青鱼、石蛙等;如庐山景致、鄱湖风光等;如羲之与鹅、渊明与菊、李白与酒、朱熹与白鹿等。造型朴质、大方、简洁、写意,求神韵而不求华雍。多因材而异,自然成形。金星砚从实用而成为世人收藏、欣赏的传统工艺品。
  四、[曲艺]武宁打鼓歌(第二批) 原称锄山鼓,流行修河流域。清乾隆年间,湖北薅草歌传人武宁。经200多年发展演变,湖北薅草歌融合“吴歌”韵味和武宁乡土风情,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打鼓高陵种玉芦”的楚式激越高亢,亦有“男女相感之辞”的吴歌式婉转悠扬,还有“戏笞之以为欢笑”的山里人的诙谐情趣。
  “打鼓歌”之鼓形同腰鼓,鼓面蒙以黄牛皮,鼓声响亮,富于穿透力。击鼓人将鼓系挂在右侧腰前,击鼓时,右手击鼓,左手在鼓面上一按一松,发出“咚笃”之声,鼓声催人劳作,故又名“催工鼓”。鼓点节奏丰富,按节奏和速度归纳为12字诀:“起头番、落二番、紧三番、杀四番”。开始时,鼓点较缓,如微波拍岸,低婉悠扬。随后鼓点略快,如风起浪涌,蓄积力量。三番鼓响,鼓声激越,如巨浪排空,劳动者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最后鼓声、歌声、帮腔声、锄山声混成一片,如疾风骤雨,地动山摇,击鼓和劳动频率达到高潮,故有“一鼓催三工”之说。分为长歌和短歌。长歌也叫排子歌,唱的歌词多是叙事长诗,一排有几十段甚至几百段,有“梅花三百六,唱瘦一身肉”之说。短歌也叫散歌,唱的多为情爱、风俗,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打鼓歌中,鼓匠是关键。劳动时,众人一字排开,鼓匠面对大家击鼓发歌,一般能见景生情,信口编词。打鼓人称“打鼓师傅”,是东家的代理人。帮工最少十几人,起居作息由打鼓人用鼓声指挥。2008年6月,《武宁打鼓歌》被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国音乐大辞典》收为词条,部分歌曲被北京、上海、武汉等地音乐学院选为教材,多首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中国民歌》。
  五、[传统美术】湖口草龙(第二批) 明清盛行,以稻草为主要材料,辅之以竹木做支架,整条龙节段为单数,一般为9-21节,其编织工艺采用编、插、织、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手法。制作长28米,龙身直径0.38米的草龙,用草约8万根。舞龙过程更显妙趣横生,热闹非凡。金童玉女举龙灯引路,动作惊险活泼。 草龙一般由成年男子舞玩。舞龙时大多由两副锣鼓相伴,一副戏剧锣鼓,一副热闹锣鼓,敲打时掌握变化。游龙人统一身穿黄色着装,头扎白巾,舞龙时走“之”字形步,表演时,上下左右摇摆龙头、咬尾、盘旋、跳跃、戏耍、逗乐、滚龙、绞柱、造型等花样形式。同时,五谷灯则在龙身边穿花、扭步、变换队列、逗龙、搔痒、逐龙等,以衬托草龙表演。但见锣鼓响处,草龙左腾右跃,追逐五谷花灯,忽而在花灯中穿窜钻行,忽而在引球后摇头摆尾,忽而龙头龙尾扑腾相咬,忽而龙尾缠龙头等。整个游龙过程烘托出喜庆气氛,充满浓郁乡土气息。儿童游舞的草龙体型较小,龙头按比例缩小,龙身长7-9节。玩舞时,男童持龙,女童持灯,配一持草球的引龙童,共10男10女,人称“金童玉女”。男童着红衣兜肚、短裤,足蹬草鞋;女童着红衣绿裤、花围裙,脚穿绣花布鞋,头上发饰各异。儿童舞龙时,持龙的男童以娃娃步,持灯的女童以十字步。男童舞龙不时鹅行鸭步,上蹿下跳,生气勃勃。引龙的男童在龙前亮相、翻筋斗、打旋子,舞龙尾的小童一般年岁最小,且脸上搽着白粉,扮成戏台二花脸模样,举着龙尾,左3跳,右3蹦,显滑稽可笑之态。
  六、[传统手工技艺]瑞昌竹编(第二批) 瑞昌出产楠竹、筋竹、水竹、淡竹、苦竹、实竹、墨竹、小山竹等。竹制产品反映一种技艺,一种生活习俗,一种特定文化。
  1988年,瑞昌夏畈商周古铜矿冶遗址中,出土大量竹筐、竹篮、竹箩、竹篓、篼箕等竹编实物,印证其竹编工艺历史悠久。竹编根据品种不同选择竹材,如丝箩、米筛一般选用厚实的楠竹,提篮、竹栲一般选用小山竹。其制作工序是去蔸、去稍、刮节、破竹、劈条,篾黄、取层、拣篾、刮篾、制作物品等。主要器具有指皮、指筒、刮刨、补针、锣铲、尖刀、刮刀、篾刀、拐钻、锯子、圆锉、镐子、拣刀、打皮板等。竹编工艺经过传承和发展,形成个性特色。选材考究、做工精细、式样规范、封口密实、小巧玲珑、精致耐用。其中以斗笠、丝箩、米筛名气最大,被称为瑞昌“篾器三宝”。竹编制作流程复杂,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很高,有些制品要在2~3毫米竹条上取出20多层,篾薄如蝉翼。竹编工艺是瑞昌民间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竹编工艺有近100个品种。
  七、[传统美术]瑞昌剪纸(第二批) 起源于汉,受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影响,经过相互交融与互补,蕴含南北方特点形成自身独特风格。在技艺上有阴柔之丽,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在创作上不受真实、时空所限,使用非镂空剪纸手法,造成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艺术效果。在手法上使用阴阳搭配,完整地保留古老民间剪纸的“原汁原味”。瑞昌流传民谣:“好曲烧好酒,好米做好粑,求亲要巧姐,玲珑会剪花。”以“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预祝新年吉祥、万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
  瑞昌剪纸自古被劳动人民视为艺术珍宝,用来表达“祈事禳灾、祈福增寿”等美好需求和对节日庆贺、对祖宗崇敬、对婚嫁寿诞美好祝愿、对已故亲人深切悼念、对未来理想追求等,内涵丰富多彩,民间习俗浓郁。瑞昌剪纸象征女性的纹样有梅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莲花、织女、金蟾等。象征男性的纹样有鱼、蝴蝶、金鸡、凤、龙、喜鹊、刘海、牛郎等。象征小孩的纹样有花生、骰子、石榴、猴子等。象征老人的纹样有神仙、寿星、松、柏等。象征吉祥的纹样有竹子、枣子、花生、蝙蝠、佛手等。象征驱邪消灾的纹样有狮、虎、钟馗、秦琼、敬德等。
  八、[传统戏剧]星子西河戏(第三批) 清同治十三年(1874),以艺人周自秀为班头的“青阳公主星邑义和班”成立,经过150余年磨炼创新,形成一种以皮黄为主要声腔的弹腔戏西河戏。西河戏综合歌舞、音乐等艺术门类,以虚拟和程式化表演区别于其他戏剧。
  行当承袭青阳腔,融人当地艺术形式。传统行当为10大角: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老、六外、七丑、八贴、九小、十杂。语言用中州音韵而杂以方言,唱词除错用乡音外,还大量加有衬词。声腔中伴有山歌小调,主要音乐为西皮、二凡,兼有青阳腔和民歌俚曲。其板式有倒板、正板、慢板、简板、垛子板、三流滚板等。嗓音生、丑用“本音”,旦、小生用“侧音”,净用“边音”。传统乐器细筒琴、大筒琴、月琴哗筒、竹笛、大筛锣、钹、小锣、抛锣、雀钹、班鼓、板等。文场以细筒胡琴为主弦、配以大筒、哗和月琴。武场有板鼓、小鼓、雀钹、闹钹、大锣、小锣、抛锣等。乐队6人:司鼓1人,上手1人,下手1人,月琴、大锣、小锣各1人。舞台中央一把道具桌,乐手左右面桌而席。左为司鼓大锣小锣,右为主琴配琴和月琴。乐手身后是上下场的过道,演出时,桌后是报本提词者位置。传统表演程式较为固定,颇具乡土气息。不同角色出场,就有不同出场方式,其表演身段为4大段即8大桩门、10大手法、6大腰式和13大步法。成套身段有起罢、跌画式、开四门、备马、洗马等。西河戏传统剧目有50余出大本戏,30余出小本戏。剧目曲牌分为琴牌和哗筒牌。琴牌有北调、过调、夜星沉、快端凳子、慢端凳子、擂朝鼓等。哗筒牌有:迎宾曲、代言调、家团圆、国团圆、踢脚板等。锣鼓经有岔箕口、倒板头、快引槌、慢引槌、长槌、快槌等20余支。剧本多为三国、隋唐、宋代水浒及杨家将故事等。
  九、[传统音乐]九江三声腔山歌(第三批) 流行九江县城门、狮子、黄老门、马回岭、涌泉、新塘等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有“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诗句,反映九江山歌流传盛况。
  九江三声腔山歌分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和低腔山歌。歌腔静中有动,非常优美。三声腔山歌流传于民间,人们以歌声激发劳动干劲、生活热情和表达爱情。演唱形式极其简便,歌词内容丰富。以天时、地理、五谷、花鸟、历史人物、爱情、劳动等为题材,表达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以诗般的语言赞美五谷杂粮、吃饭穿衣和美好未来,用饶有趣味的歌词调节劳动气氛和加快劳动节奏。闲暇时,人们用低腔山歌吟唱长篇故事,谈古论今。歌词内容,多以排比句式,以爽朗乖巧的语言体现性格开朗,以比拟的手法描述人物心曲。在文学上达到很高水平,其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淳朴的语言、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九江三声腔山歌入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50多首。
  十、[传统舞蹈]德安潘公戏(第三批) 北宋开宝元年(968),从京都开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带来都城勾栏瓦肆中的歌舞杂剧花棚会。这种歌舞杂剧,当地人称锣鼓太公戏,亦称潘太公游春、花棚会。据《德安县志》载:每于元春正月初一至元宵,吴山乡12个村庄都要举行花棚会及潘公戏的表演,主要是白天祭祀游春,环村逐疫,送福千家;晚上演戏聚乐,歌舞安康,庆祝平安。正月十六至十八日则集中在场院上进行“穿旗”表演,意为“收兵”,这种习俗在当地世代相传。剧目有8个内容,称为八个保断:起神、田太公长保断、三佰公公保断、三佰公公长保断、望门保断、进门保断、敬果酒和出门保断。晚上表演的基本内容是棚上的傀儡歌舞和棚下的假面表演。乐器有3种:锣、鼓及竹笛,以《柳七娘子游春》曲调为主旋律。全棚剧目称断本,此称呼与宋金杂剧的称谓相同,与宋代《武林旧事》“大小傀儡”杂剧舞队节目几乎一致。有7个大傀儡菩萨,17个面具。
  《德安潘公戏》古老、丰厚、质朴,其表演时间、形式、内容、程序均具有特殊意蕴,在酬神、娱神活动中,突出娱人。表演风格奇异独特,集歌、舞、唱、做、念、打艺术表演于一体,有场次故事、人物角色,其表演动作细腻生动,宛如舞台上戏剧人物,形象地展示戏中的故事情节。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