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29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G1
页数: 10
摘要: 南戏、弋阳腔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支脉青阳腔。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载:“江以西则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青阳腔进入都昌、湖口流传有400余年,继承弋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特点,以曲牌联套与板式变化相结合而构成,在弋阳腔加滚基础上形成独树一帜“滚调”。唱法为“流水板”,有板无眼,不用帮腔,板急调促,字多腔少,急歌之,一泄到底。“滚调”的出现,结束曲牌联套大统一局面,并向板腔体过渡起到中介和催化剂作用,使中国传统戏曲发生重大变革。男童舞龙不时鹅行鸭步,上蹿下跳,生气勃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艺传承

内容

南戏、弋阳腔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支脉青阳腔。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载:“江以西则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青阳腔进入都昌、湖口流传有400余年,继承弋阳腔“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特点,以曲牌联套与板式变化相结合而构成,在弋阳腔加滚基础上形成独树一帜“滚调”。“滚调”是将原曲牌破开,在曲首、曲中和曲尾增加五、七言式通俗诗句,或三、四言偶句唱词等,使角色感情畅快淋漓地得到发挥,从而丰富唱腔变化与艺术感染力。唱法为“流水板”,有板无眼,不用帮腔,板急调促,字多腔少,急歌之,一泄到底。“滚调”的出现,结束曲牌联套大统一局面,并向板腔体过渡起到中介和催化剂作用,使中国传统戏曲发生重大变革。
  剧目分别为宋元南戏传统剧目,与海盐腔、昆山腔交流演出剧目,文人和民间艺人传奇剧目。音乐可分4个部分:高调曲牌,横直曲牌,杂出小调,锣鼓曲牌。行当为十角制:一末(老生)、二净(大花脸)、三生(须生)、四旦(青衣)、五丑(小花脸)、六外(付末)、七小(小生)、八贴(花旦)、九老(老旦)、十杂(二花脸)。随着历史变迁和剧本需要,增加二肩(丫环)、三肩(娃娃生)、背褡(将士)、龙套(士兵)等角色。青阳腔表演古朴奇特,粗犷豪放,感情真挚,乡土气息浓厚。丑行既保留宋杂剧插科打诨、滑稽调笑遗风,又可主演正剧,使丑行从从属地位向人物性格化转移。旦角、生角表演创造“链步…‘甩发…‘跪步…‘三托跳”和水袖、扇子、云帚、翎子等新程式。在技艺上,吸收其他戏曲剧种表演艺术,从穿插杂技表演向戏曲化、程式化、规范化舞台艺术发展。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小渣、马锣、云锣、报鼓、堂鼓、大鼓。过场音乐是笛子、唢呐。
  二、[民俗]修水全丰花灯(第一批) 俗称“下半本戏”,源于宋代。曲调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源流传说极富传奇色彩。全丰花灯,是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表演艺术,均用修水县全丰土话土调表演。千百年来,人们在稼穑、渔猎之余,每逢婚嫁、祭祀和庆岁之时,以花灯这种粗犷、豪放的民间艺术,伴随着铿锵的锣鼓,手舞足蹈,笙歌齐鸣,尽情表达生命的豪放,或对神灵的感激与虔诚。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演唱形式有生、旦、丑3行。生角双手推车,旦角一手捏手帕,一手扶车把表演,丑角戴礼帽、眼镜,脸画豆腐块,骑马扬鞭,时与旦角逗趣。3人方步圆场,边走边演。场上周围站立4盏6角长形、贴有花卉图案的彩灯。常见的花灯有钵哩灯、车车灯、白鹭灯、“猴子跳圈”“仙姑推磨”“八仙过海”等,又以白鹤灯居于乐队中间,象征祥和吉庆,人寿年丰。
  曲目有《六个月种花》《拜新年》《十个月摘花等郎来》《挑妹饮酒》《劝夫》《十月莲》《接状元》等。灯艺有8盏特技:姑嫂推磨、老鼠翻梁、刘海戏船、猴子打兑、仁贵射雕、姐妹观花、洞宾背剑、张三打虎。全属玩耍表演,皆有简单情节,虽为单篇,但连场演出便成一套故事。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有时唱腔中合以胡琴、笛子、唢呐托腔。花灯的唱词多衬词、衬字、衬语,几乎每一句都出现啦、啊、吧、嘞、哟、喔、喂等衬字作句尾,为花灯调润腔着色,极具艺术感染力。
  三、[传统手工技艺]星子金星砚制作技艺(第一批) 北宋米芾《砚史》云:“庐山青石砚,大略与潭州谷山同。色青有纹,如乱丝理幔,扣之有声,得墨快,发墨有光,且有金星,抚之细润。”金星砚从开采至成品,共5道工序:开采、选料、制坯、雕刻、打磨抛光。金星砚主要有独特的石材产地,鲜明的材料特征。金星石质地坚硬,光滑如玉,坚实温润,呵气成云。其上星辉点点,形态万千。按其形状、浓淡、大小可分金星、金晕、金圈、金色浪纹、水波萝、眉子纹、冰纹、猫眼、金线、银线、木纹、鱼子纹等。就金星而言,又有眉子金星、鱼子金星、水波金星,更有罕见的金龟眼、龙凤眼、鸲鹆眼等。
  金星与纹饰体现石材的天然美,极具观赏价值。雕法分为阳刻、阴镂、浅刻、浮雕、立体雕。传统的图案选题极具地域特点:如山竹、笋蔸、树根、青鱼、石蛙等;如庐山景致、鄱湖风光等;如羲之与鹅、渊明与菊、李白与酒、朱熹与白鹿等。造型朴质、大方、简洁、写意,求神韵而不求华雍。多因材而异,自然成形。金星砚从实用而成为世人收藏、欣赏的传统工艺品。
  四、[曲艺]武宁打鼓歌(第二批) 原称锄山鼓,流行修河流域。清乾隆年间,湖北薅草歌传人武宁。经200多年发展演变,湖北薅草歌融合“吴歌”韵味和武宁乡土风情,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打鼓高陵种玉芦”的楚式激越高亢,亦有“男女相感之辞”的吴歌式婉转悠扬,还有“戏笞之以为欢笑”的山里人的诙谐情趣。
  “打鼓歌”之鼓形同腰鼓,鼓面蒙以黄牛皮,鼓声响亮,富于穿透力。击鼓人将鼓系挂在右侧腰前,击鼓时,右手击鼓,左手在鼓面上一按一松,发出“咚笃”之声,鼓声催人劳作,故又名“催工鼓”。鼓点节奏丰富,按节奏和速度归纳为12字诀:“起头番、落二番、紧三番、杀四番”。开始时,鼓点较缓,如微波拍岸,低婉悠扬。随后鼓点略快,如风起浪涌,蓄积力量。三番鼓响,鼓声激越,如巨浪排空,劳动者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最后鼓声、歌声、帮腔声、锄山声混成一片,如疾风骤雨,地动山摇,击鼓和劳动频率达到高潮,故有“一鼓催三工”之说。分为长歌和短歌。长歌也叫排子歌,唱的歌词多是叙事长诗,一排有几十段甚至几百段,有“梅花三百六,唱瘦一身肉”之说。短歌也叫散歌,唱的多为情爱、风俗,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打鼓歌中,鼓匠是关键。劳动时,众人一字排开,鼓匠面对大家击鼓发歌,一般能见景生情,信口编词。打鼓人称“打鼓师傅”,是东家的代理人。帮工最少十几人,起居作息由打鼓人用鼓声指挥。2008年6月,《武宁打鼓歌》被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国音乐大辞典》收为词条,部分歌曲被北京、上海、武汉等地音乐学院选为教材,多首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中国民歌》。
  五、[传统美术】湖口草龙(第二批) 明清盛行,以稻草为主要材料,辅之以竹木做支架,整条龙节段为单数,一般为9-21节,其编织工艺采用编、插、织、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手法。制作长28米,龙身直径0.38米的草龙,用草约8万根。舞龙过程更显妙趣横生,热闹非凡。金童玉女举龙灯引路,动作惊险活泼。 草龙一般由成年男子舞玩。舞龙时大多由两副锣鼓相伴,一副戏剧锣鼓,一副热闹锣鼓,敲打时掌握变化。游龙人统一身穿黄色着装,头扎白巾,舞龙时走“之”字形步,表演时,上下左右摇摆龙头、咬尾、盘旋、跳跃、戏耍、逗乐、滚龙、绞柱、造型等花样形式。同时,五谷灯则在龙身边穿花、扭步、变换队列、逗龙、搔痒、逐龙等,以衬托草龙表演。但见锣鼓响处,草龙左腾右跃,追逐五谷花灯,忽而在花灯中穿窜钻行,忽而在引球后摇头摆尾,忽而龙头龙尾扑腾相咬,忽而龙尾缠龙头等。整个游龙过程烘托出喜庆气氛,充满浓郁乡土气息。儿童游舞的草龙体型较小,龙头按比例缩小,龙身长7-9节。玩舞时,男童持龙,女童持灯,配一持草球的引龙童,共10男10女,人称“金童玉女”。男童着红衣兜肚、短裤,足蹬草鞋;女童着红衣绿裤、花围裙,脚穿绣花布鞋,头上发饰各异。儿童舞龙时,持龙的男童以娃娃步,持灯的女童以十字步。男童舞龙不时鹅行鸭步,上蹿下跳,生气勃勃。引龙的男童在龙前亮相、翻筋斗、打旋子,舞龙尾的小童一般年岁最小,且脸上搽着白粉,扮成戏台二花脸模样,举着龙尾,左3跳,右3蹦,显滑稽可笑之态。
  六、[传统手工技艺]瑞昌竹编(第二批) 瑞昌出产楠竹、筋竹、水竹、淡竹、苦竹、实竹、墨竹、小山竹等。竹制产品反映一种技艺,一种生活习俗,一种特定文化。
  1988年,瑞昌夏畈商周古铜矿冶遗址中,出土大量竹筐、竹篮、竹箩、竹篓、篼箕等竹编实物,印证其竹编工艺历史悠久。竹编根据品种不同选择竹材,如丝箩、米筛一般选用厚实的楠竹,提篮、竹栲一般选用小山竹。其制作工序是去蔸、去稍、刮节、破竹、劈条,篾黄、取层、拣篾、刮篾、制作物品等。主要器具有指皮、指筒、刮刨、补针、锣铲、尖刀、刮刀、篾刀、拐钻、锯子、圆锉、镐子、拣刀、打皮板等。竹编工艺经过传承和发展,形成个性特色。选材考究、做工精细、式样规范、封口密实、小巧玲珑、精致耐用。其中以斗笠、丝箩、米筛名气最大,被称为瑞昌“篾器三宝”。竹编制作流程复杂,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很高,有些制品要在2~3毫米竹条上取出20多层,篾薄如蝉翼。竹编工艺是瑞昌民间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竹编工艺有近100个品种。
  七、[传统美术]瑞昌剪纸(第二批) 起源于汉,受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影响,经过相互交融与互补,蕴含南北方特点形成自身独特风格。在技艺上有阴柔之丽,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在创作上不受真实、时空所限,使用非镂空剪纸手法,造成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艺术效果。在手法上使用阴阳搭配,完整地保留古老民间剪纸的“原汁原味”。瑞昌流传民谣:“好曲烧好酒,好米做好粑,求亲要巧姐,玲珑会剪花。”以“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预祝新年吉祥、万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
  瑞昌剪纸自古被劳动人民视为艺术珍宝,用来表达“祈事禳灾、祈福增寿”等美好需求和对节日庆贺、对祖宗崇敬、对婚嫁寿诞美好祝愿、对已故亲人深切悼念、对未来理想追求等,内涵丰富多彩,民间习俗浓郁。瑞昌剪纸象征女性的纹样有梅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莲花、织女、金蟾等。象征男性的纹样有鱼、蝴蝶、金鸡、凤、龙、喜鹊、刘海、牛郎等。象征小孩的纹样有花生、骰子、石榴、猴子等。象征老人的纹样有神仙、寿星、松、柏等。象征吉祥的纹样有竹子、枣子、花生、蝙蝠、佛手等。象征驱邪消灾的纹样有狮、虎、钟馗、秦琼、敬德等。
  八、[传统戏剧]星子西河戏(第三批) 清同治十三年(1874),以艺人周自秀为班头的“青阳公主星邑义和班”成立,经过150余年磨炼创新,形成一种以皮黄为主要声腔的弹腔戏西河戏。西河戏综合歌舞、音乐等艺术门类,以虚拟和程式化表演区别于其他戏剧。
  行当承袭青阳腔,融人当地艺术形式。传统行当为10大角: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老、六外、七丑、八贴、九小、十杂。语言用中州音韵而杂以方言,唱词除错用乡音外,还大量加有衬词。声腔中伴有山歌小调,主要音乐为西皮、二凡,兼有青阳腔和民歌俚曲。其板式有倒板、正板、慢板、简板、垛子板、三流滚板等。嗓音生、丑用“本音”,旦、小生用“侧音”,净用“边音”。传统乐器细筒琴、大筒琴、月琴哗筒、竹笛、大筛锣、钹、小锣、抛锣、雀钹、班鼓、板等。文场以细筒胡琴为主弦、配以大筒、哗和月琴。武场有板鼓、小鼓、雀钹、闹钹、大锣、小锣、抛锣等。乐队6人:司鼓1人,上手1人,下手1人,月琴、大锣、小锣各1人。舞台中央一把道具桌,乐手左右面桌而席。左为司鼓大锣小锣,右为主琴配琴和月琴。乐手身后是上下场的过道,演出时,桌后是报本提词者位置。传统表演程式较为固定,颇具乡土气息。不同角色出场,就有不同出场方式,其表演身段为4大段即8大桩门、10大手法、6大腰式和13大步法。成套身段有起罢、跌画式、开四门、备马、洗马等。西河戏传统剧目有50余出大本戏,30余出小本戏。剧目曲牌分为琴牌和哗筒牌。琴牌有北调、过调、夜星沉、快端凳子、慢端凳子、擂朝鼓等。哗筒牌有:迎宾曲、代言调、家团圆、国团圆、踢脚板等。锣鼓经有岔箕口、倒板头、快引槌、慢引槌、长槌、快槌等20余支。剧本多为三国、隋唐、宋代水浒及杨家将故事等。
  九、[传统音乐]九江三声腔山歌(第三批) 流行九江县城门、狮子、黄老门、马回岭、涌泉、新塘等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有“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诗句,反映九江山歌流传盛况。
  九江三声腔山歌分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和低腔山歌。歌腔静中有动,非常优美。三声腔山歌流传于民间,人们以歌声激发劳动干劲、生活热情和表达爱情。演唱形式极其简便,歌词内容丰富。以天时、地理、五谷、花鸟、历史人物、爱情、劳动等为题材,表达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以诗般的语言赞美五谷杂粮、吃饭穿衣和美好未来,用饶有趣味的歌词调节劳动气氛和加快劳动节奏。闲暇时,人们用低腔山歌吟唱长篇故事,谈古论今。歌词内容,多以排比句式,以爽朗乖巧的语言体现性格开朗,以比拟的手法描述人物心曲。在文学上达到很高水平,其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淳朴的语言、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九江三声腔山歌入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50多首。
  十、[传统舞蹈]德安潘公戏(第三批) 北宋开宝元年(968),从京都开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带来都城勾栏瓦肆中的歌舞杂剧花棚会。这种歌舞杂剧,当地人称锣鼓太公戏,亦称潘太公游春、花棚会。据《德安县志》载:每于元春正月初一至元宵,吴山乡12个村庄都要举行花棚会及潘公戏的表演,主要是白天祭祀游春,环村逐疫,送福千家;晚上演戏聚乐,歌舞安康,庆祝平安。正月十六至十八日则集中在场院上进行“穿旗”表演,意为“收兵”,这种习俗在当地世代相传。剧目有8个内容,称为八个保断:起神、田太公长保断、三佰公公保断、三佰公公长保断、望门保断、进门保断、敬果酒和出门保断。晚上表演的基本内容是棚上的傀儡歌舞和棚下的假面表演。乐器有3种:锣、鼓及竹笛,以《柳七娘子游春》曲调为主旋律。全棚剧目称断本,此称呼与宋金杂剧的称谓相同,与宋代《武林旧事》“大小傀儡”杂剧舞队节目几乎一致。有7个大傀儡菩萨,17个面具。
  《德安潘公戏》古老、丰厚、质朴,其表演时间、形式、内容、程序均具有特殊意蕴,在酬神、娱神活动中,突出娱人。表演风格奇异独特,集歌、舞、唱、做、念、打艺术表演于一体,有场次故事、人物角色,其表演动作细腻生动,宛如舞台上戏剧人物,形象地展示戏中的故事情节。
  第二节非遗项目保护一、机制建立 2005年1 1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2007年6月,市政府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遗产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由市文化局局长担任。至2010年,全市组织242名普查员采访5000余名民间艺人,挖掘、收集、整理民间文学1559件,传统音乐2324首,传统舞蹈123个,传统戏剧766本,曲艺39本,传统体育1个,传统美术1598件,传统手工技艺29项,民俗92件,传统医药15项。当年,全市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90人,传承团体307个、传承培训基地17个,陈列馆(室)22个。市委、市政府于新建市博物馆内划出4000平方米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二、申报 2005年起,开始申报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传承人工作。同年申报《星子金星砚》《湖口青阳腔》《湖口草龙》《瑞昌剪纸》《瑞昌竹编》《武宁打鼓歌》《全丰花灯》《德安潘公戏》《东林寺净土宗》9项,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星子金星砚》《湖口青阳腔》和《修水全丰花灯》3项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7年,申报《星子西河戏》《湖口粑俗》《瑞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修水一圣仙娘花灯》《修水宁河戏》《九江三声腔山歌》《九江采茶戏》《江州义门陈》9项,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武宁打鼓歌》《湖口草龙》《瑞昌剪纸》《瑞昌竹编》4项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8年2月,湖口青阳腔艺人殷武焕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传承人。11月,陈茂林等23人被省文化厅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传承人。2009年,申报《星子镌石技艺》《湖口豆豉》《瑞昌秧号》《武宁戏社火》《修水哨子》《中国贡砚技艺》《九江秧号》《德安民间八景传说》《吴城排工号子》《永修、r、r戏》《杨氏弹花技艺》《都昌打岔伞》《都昌渔鼓》《都昌老爷庙的传说》《彭泽板龙》《小姑与彭郎的传说》《清真梁义隆九江桂花茶饼》《江州八景传说》《九江王万和》《德安西河大戏》20项,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星子西河戏》《九江三声腔山歌》《德安潘公戏》3项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6月,孟凡林等4人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传承人。
  三、评审 2007年9月7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意19项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社会公示。11月22日市政府批准公布,传统音乐(3项):九江县《九江山歌·三声腔》,庐山管理局《庐山号子》,修水县《十八番》。传统舞蹈(1项):德安县《潘公戏》。传统戏剧(5项):湖口县《青阳腔》,武宁县《武宁采茶戏》,瑞昌市《瑞昌采茶戏》,九江县《九江采茶戏》,九江县、星子县《西河戏》。曲艺(3项):武宁县《打鼓歌》,修水县《全丰花灯》《一圣仙娘花灯》。传统手工技艺(3项):星子县《金星砚》,湖口县《草龙》,瑞昌市《竹编》。民俗(2项):庐山区《东林寺净土宗》,德安县《江州义门陈》。民间文学(1项):德安县《民间八景传说》。民间美术(1项):瑞昌市《剪纸》。2008年5月28日,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意16项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社会公示。6月1 1日,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意21人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向社会公示。8月14日市政府批准公布,传统音乐(3项):九江县《九江秧号》,永修县《吴城排工号子》,瑞昌市《瑞昌秧号》。传统舞蹈(2项):都昌县《打岔伞》,武宁县《武宁傩舞》。传统戏剧(1项):永修县《永修采茶戏(俗称野戏)》。曲艺(1项):都昌县《渔鼓》。传统手工技艺(5项):星子县《星子镌石技艺》,湖口县《湖口糟鱼制作技艺》,浔阳区《清真梁义隆桂花茶饼》,德安县《德安纸扎手工技艺》,修水县《修水哨子制作技艺》。民俗(1项):彭泽县《彭泽板龙》。老字号(3项):湖口县《湖口豆豉》,浔阳区《九江清真梁义隆》,九江开发区《九江王万和》。2009年7月14日,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县(市、区、山)申报的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1项进行评审,同意向社会公示;8月31日市政府批准公布,传统音乐(2项):浔阳区《九江码头号子》,九江县《九江丝弦锣鼓》。传统戏剧(1项):九江县《九江文曲戏》。传统手工技艺(4项):九江县《涌泉竹雕技艺》,永修县《杨氏弹花技艺》,修水县《修水贡砚技艺》,庐山区《庐山云雾茶制作技艺》。民间文学(4项):彭泽县《马当山的传说》《小姑与彭郎》,浔阳区《江州八景传说》,都昌县《老爷庙的传说》。2010年9月,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意28人为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向社会公示。
  10月9日市政府批准公布。
  四、保护活动 1991年以来,市内相关人员相继整理编辑文化遗产项目及保护著述。1995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口发现青阳腔》,9月19日报道《刘春江潜心钩沉经年,青阳腔绝响重放异彩》。2003年10月13《光明日报》报道《江西湖口筹建青阳腔艺术陈列馆》。《江西日报》及江西新闻中心网报道《金星砚,小石头大天地》。《浔阳晚报》以《金星砚“鲁砚之光”再闪耀》《西河戏票友有了专门戏苑》为题予以专题报道。《九江日报》(长江周刊)刊登九江学院教授沈明明采写文章《留住大戏,留住美》,又以《九江“非遗”未曾遗忘、更待呵护》为题予以专题报道。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组织120名专家和学生到武宁举办“采风古艾、探韵金秋”为主题的校外采风活动。
  2006年始,全市各级文化部门在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同年,在九江锁江楼景区内举办图片展。农历年除夕《湖口粑俗》在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栏目播出。2007年4月11日《浔阳晚报》报道《18项民间文化瑰宝加冕》,6月9日湖口县政府与九江学院签订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青阳腔”戏曲艺术的合作协议后,湖口、瑞昌、星子、九江和武宁等县(市)政府先后同九江学院签订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湖口草龙”“瑞昌剪纸”“瑞昌竹编”“武宁打鼓歌”“九江山歌”“星子金星砚”“星子西河戏”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地方与高校联手打造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江西的先河,创“非遗”保护与传承新路。6月11日《浔阳晚报》报道《民间瑰宝耀浔城》。同月,在中国第二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日,在锁江楼景区东门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宣布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名单,并向专家组成员颁发聘书。在少儿活动中心举行“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剧及绝活展演”。各县(市、区、山)制作的30块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板在锁江楼景区陈列。9月14日《浔阳晚报》报道《青阳腔的魅力》、10月26日《诱人的湖口粑俗》、11月3日《稻草龙舞太平》,11月16日《江西日报》报道《青阳腔的魅力》,12月21日《浔阳晚报》报道《田野里的情歌》。2008年6月,在中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日,在湖口县人民礼堂举行“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剧展演”暨湖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开馆仪式,宣布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公示名单和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公示名单。2009年6月,在中国第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日,分别在锁江楼景区东广场和湖口县乙甲村举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公示名单和经市政府批准重新调整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名单,颁发聘书。在湖口县付垅乡乙甲村举行庆祝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联欢活动暨青阳腔武焕传习所揭牌仪式。联欢会上,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与付垅乡民间艺人同台献艺。
  2010年6月12日,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图书馆广场举行。同时,九江学院举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揭牌仪式。瑞昌市举行“瑞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揭牌仪式。9月25-26日,“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九江学院举行。来自日本和北京、陕西、安徽、福建、广东、江西等地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就青阳腔源流、艺术成就、流布与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对各地如何传承保护青阳腔进行经验交流。大会收到《从清代青阳腔‘红梅记’瓷画看中国戏剧瓷画的发生与发展》《潮剧古戏文弋阳腔青阳腔考察》《梆子腔与青阳腔关系初探》《浅谈湖口青阳腔的传承》等论文、讲演稿21篇。研讨会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刘文峰、王安葵分别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传统戏剧》和《地方戏曲的形成规律与保护传承》举行学术讲座。专家学者参观九江学院青阳腔艺术陈列馆和湖口县青阳腔陈列馆。观看九江学院举办的青阳腔专场文艺晚会。湖口县付垅乡青阳腔剧团艺人表演青阳腔曲目。湖口县委主要领导人同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打好青阳腔文化品牌,提升湖口文化品位,为湖口全面发展服务进行交流和研讨。至2010年,刘春江主编《湖口青阳腔》,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陶金林主编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浔阳文脉》,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朱贵涛、宋崇凤、周中铎主编《西河戏》,由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张待检主编《修水宁河戏》,由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柯亨达主编《武宁打鼓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刘春江、张玉君论文《青阳腔对赣北戏曲文化发展的影响》和陶金林论文《乡音情怀——记鄱湖奇葩西河戏》被文化部收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由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陶金林编辑《浔阳记忆》,由江西邮票公司出版。
  第三节非遗名录与传承人至2010年,全市共批准国家级非遗名录3批次10个,其中第一批次3个,第二批次4个,第三批次3个:批准省级非遗名录3批次38个,其中第一批次9个,第二批次9个,第三批次20个;批准市级非遗名录4批次61个,其中第一批次20个,第二批次18个,第三批次11个,第四批次12个。共登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4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5个,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35人。
  [=此处为表格(2010年全市非遗名录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全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览)=] [=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