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图书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258
颗粒名称: 一、院校图书馆
分类号: G258.6
页数: 2
摘要: 九江学院图书馆设总馆(本院)、浔东分馆、庐峰分馆(医学院)。馆舍总面积4.71万平方米,至2010年,有各类阅览室18个,座位9316个。馆藏有纸质图书270.1万册,电子图书172.5万册。年均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2160种。已购置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30个,基本形成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学校重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提出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IBM TotalStorage FAStT700存储服务器和IBM NAS225磁盘阵列服务器,总存储容量可达47TB。IBM X366双机热备组成的核心服务器系统,可为全馆462台读者计算机、77台工作计算机及全校网络终端提供服务。电子阅览室设备先进,配置高端。
关键词: 院校图书馆 系资料室

内容

九江学院图书馆设总馆(本院)、浔东分馆(师范学院)、庐峰分馆(医学院)。馆舍总面积4.71万平方米,至2010年,有各类阅览室18个,座位9316个。馆藏有纸质图书270.1万册,电子图书172.5万册。年均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2160种。已购置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30个,基本形成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学校重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提出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IBM TotalStorage FAStT700存储服务器和IBM NAS225磁盘阵列服务器,总存储容量可达47TB。IBM X366双机热备组成的核心服务器系统,可为全馆462台读者计算机、77台工作计算机及全校网络终端提供服务。
  图书馆在馆藏文献资源的使用上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方便。图书外借实现3校区通借通还,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可一站式检索。开展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定题服务、课题查新、读者教育、文献复制等多类型、多层次服务。外借服务每周开放7天,报刊阅览、专业图书阅览等主要阅览室每天开放12小时,自修室每天开放14小时,“考试月”期间达16小时,电子文献全天24小时开放。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991年10月建,总建筑面积9491平方米。1999年II月开始,采用计算机集成化管理,完成图书馆各项工作由传统手工型向现代自动化型的转型,建立全馆的计算机管理与检索的局域网,所有数字化全文文献与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均可在校园网上检索。2003年3月,建立起具有200个终端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可方便快捷地与校园网链接。2006年起,与庐山区政府进行图书馆共建,开展对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图书借阅服务,满足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至2010年,有文献100万余册,电子期刊近1万种。每年订购各类纸质中外文期刊400余种,报纸50余种;建有图书馆主页,可支持包括馆藏数据查询系统、CNKI中国知网总库、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及读书学术搜索、书生读吧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校园网数字化信息服务,已形成以理工科类文献为主体,以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专业文献为特色,兼收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图书馆各服务厅室每周提供72小时以上的开放服务,数字化资源提供全天候服务。
  图书馆设有报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社科书库、自科书库、社科典藏资料室、自科典藏资料室、供读者使用的自习厅(8个)以及活动阅报栏等,全馆有座位1000余个。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项目有图书流通、文献阅览、数据库检索、上网浏览、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复印装订、文献检索教学等。设采编技术部、信息服务部、流通部、阅览和期刊室、电子阅览室等机构。先后被省教育厅和高校图工委授予“先进图书馆”称号。
  九江职业大学图书馆2006年4月、2009年3月九江师范学校、庐山旅游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并人九江职业大学,校图书馆随之重组。图书馆围绕“读者与知识”核心,开展研究性的服务和服务性的研究。至2010年,有鹤问湖和长虹2个馆区,馆舍面积7693平方米。服务项目有纸质图书借阅、过刊借阅、现刊阅览、文献复制、数字资源提供、参考咨询、文献利用指导等。图书馆使用大连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v6.5标准版》软件。电子阅览室(用户机260余台)设备先进,配置高端。订置的数据库有方正阿帕比和超星电子图书、CNKI等。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