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科研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206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科研单位
分类号: G31
页数: 5
摘要: 1996年,改为省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2001年,庐山植物园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列入植物园的中长期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筑巢引凤,采取内培外引战略蓄积人才,2002-2005年自主培养博士3名,硕士7人。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大幅增加。至2010年,共有职工101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人。庐山植物园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成员,与68个国家和地区的176个单位建有种子、苗木、书刊交换关系。曾多次参加“国际植物园协会”及其“亚洲地区分会”组织的有关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交往频繁。
关键词: 科学研究机构 科研管理

内容

1996年,改为省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2001年,庐山植物园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列入植物园的中长期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筑巢引凤,采取内培外引战略蓄积人才,2002-2005年自主培养博士3名,硕士7人。按照“一个中心、二个改善、三项推进”总体工作思路,即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优化学科布局,积极组织争取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好已承担的各项科研任务;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鄱阳湖分园及科普设施建设。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大幅增加。至2010年,共有职工101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人。共承担科研课题34项,主要项目有: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庐山植物园标本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中科院特别支持项目“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园建设”,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项目“树木园改造和红豆杉属植物迁地保育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杜鹃属植物的回归引种及保育基地建设”等。建成展览、生产、试验区共10个,温室2000平方米,收集、保存活植物3400余种,收藏植物腊叶标本17万份,收藏专业图书期刊7万余册,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独立或合作完成各项科研成果48项,获各项成果奖励40多项次。庐山植物园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成员,与68个国家和地区的176个单位建有种子、苗木、书刊交换关系。曾多次参加“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及其“亚洲地区分会(IABG-AD)”组织的有关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交往频繁。
  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位于市开发区,是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科研院所,以专门从事精密测试、精密加工、精密测(计)量和试验技术、精密敏感和特种连接技术、精密仪表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为主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民用等领域。2010年,该所设有科研区、试验试制区、老所区,总占地面积32公顷。其中科研区、试验试制区占地9.2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资产总值2.26亿元。全所职工416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310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62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80人。有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该研究所是中国船舶工业精密机械产品检测中心、省环保产品认定检验中心和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企业通过IS0 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国家二级企业审核,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过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先后获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五”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省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先进单位,其第二研究中心海军基地三轴防仿真转台项目组获得集团公司“劳动竞赛优秀班组”称号,精加工段获省国防工业系统“工人先锋号”、省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单位。
  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七研究所九江分部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七研究所,是集船舶操纵自动化、船舶测速、液压控制系统及元件、流体介质污染控制技术及过滤设备等专业技术研发为一体,专业从事船舶操纵自动化和测速技术研究的研究所。2001年成立“分部高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管理,并开始一系列改革。2007年6月,成立九江七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3月,更名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简称“九七科技”。2009年6月,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设立董事会,公司下设人力资源部、综合计划部、财务部、质控部、技术部、市场部、生产部等管理部门,实行经理负责制。第七O七研究所九江分部建有先进的研究试验设施和流体介质污染控制研究实验室。有配套齐全的电子仪表、计算机仿真和CAD工作站。4000平方米的“船舶操纵控制技术研究和实验中心”是省重点实验室。分部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国防计量先进单位,是省优秀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2月,全所有职工236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98人、中级职称79人。
  四、省棉花研究所直属省农业厅,位于市西郊九瑞公路16千米处,占地面积324公顷,其中试验示范用地174公顷。该所地处长江流域优质棉主产区域中心地带,示范良种场170公顷棉地规划整齐,园田化程度较高,是棉油等作物良种繁育和品种展示理想场所。所内机构分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两部分,示范良种场、畜牧水产场、水电公司、子弟学校和医务室为下属单位。2010年12月,全所有干部职工53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24人。研究所实行“科研任务定岗、责任分人”目标管理责任制,设立所长奖励基金,以奖励科研、生产和开发等有突出贡献者。实行科研岗位津贴,同时所内设立有科研成果奖、选育品种奖、项目申报奖、科技推广奖、优秀论文奖、开发创收提成奖等。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开展棉花品种选育、良种良法栽培、土肥、植保等科研项目应用研究及其新成果、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九江站建在该所,面积4公顷。
  第二节市属科研单位一、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位于九江县马回岭镇,占地122公顷,其中耕地22公顷,果园8公顷,可养水面2.3公顷。办公及科研建筑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组培室、综合化验室、标准塑料大棚及网室1000平方米。全自动智能温室200平方米,购置先进仪器设备20多台套,田间试验区规范平整,总体技术装备步人全国较先进的地市级科研院所行列。所内设科研科、人秘科、综治科、农技推广科4个职能科和1个良种繁育场,科研科下设水稻研究室、旱作物研究室、综合实验室3个研究室。研究所以立足九江,面向全省,服务农业为宗旨,广泛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主要开展水稻、油菜、小麦、棉花、西瓜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承担水稻、油菜、芝麻、大豆、花生等作物品种国家区域试验:完成农业部微生物肥料检测中心委托的微生物肥料鉴定试验;完成省、市科技部门下达的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及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国家油菜现代产业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围绕“三农”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水稻“汕优赣10号”、两系杂交稻“两优培特”“两优培九”“西瓜赣杂一号”“浔油8号”等作物品种在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有的成为当家品种。2010年,全所176人,专业技术人员36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原位于市区南湖支路(南湖公园旁)。隶属于市水产局。1992年,农业部良种审定委员会同意批复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建设国家级彭泽鲫良种场,1994年,市政府办公会确定所场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并迁入庐山区虞家河乡东光村,1998年1月,研究所新的办公生产基地建设完成。2010年4月,市农业局、水产局实行机构合并,隶属于合并后的市农业局。12月,研究所事业编制25人,自收自支事业编20人。内设科研科、市场科、生态资源科、办公室。所里拥有科技人员15人,管理人员7人,工人13人。科技人员中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市领导直接联系的专业技术人才2人。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彭泽鲫鱼成为全国重点养殖品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广规模最大的淡水品种之一。
  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位于庐山区莲花镇谭畈村,总面积为261.1公顷,其中森林213.3公顷、苗圃4公顷,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资产总额为159万元。1991年至2005年12月,隶属市林业局。2006年至2010年6月,隶属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10年7月后,仍隶属市林业局,内设科研科、人事秘书科、生产科、计划财务科、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室和实验林场。全所共有干部职工223人,其中科技人员23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0人、初级职称9人)。
  四、市机电产品研究所位于市区塔岭北路90号,是市辖独立科研机构,2010年12月,全所有职工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6人。资产总额43万元。研究所主要从事非标机电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推介、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
  五、市纺织产品研究所位于市区长虹大道118号,2010年,在编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人。主要从事纺织产品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纺织产品开发。
  六、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位于市区九瑞大道56号九江水利大楼十一楼。2010年,在编16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人,中级技术职称6人,初级技术职称3人。研究所主要开展水资源和水环境、防洪减灾和水土保持、流域规划与治理开发等公益科学技术研究,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咨询,水利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等综合性水文科研单位,具有水文资源调查与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利工程建设咨询等资质。20年来,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篇。
  七、市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位于庐山通远,隶属市农业局,2006年1月起,划归庐山管理局管理,为庐山管理局直属单位。2010年在编101人,其中科技人员13人,大学本科毕业4人,大专毕业6人,中专毕业3人,取得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9人。下属有茶场、种苗场、林场等经济实体。研究所主要从事“庐山云雾茶”优质高产理论探讨及生产技术的研究,包括茶树品种的选育,茶叶加工工艺流程,茶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八、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是国内建立最早的茶叶专业科研院所之一,设有茶树育种新技术、生态茶园工程、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分析、茶叶综合加工技术、茶叶科技信息6个研究室,主要从事茶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相关课题的综合研究,茶树品种保存国内外400余个茶树活体品种,是全省规模最大的茶树品种园。2010年12月,全所在编313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0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35人,茶叶生产实验工人240人。
  九、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位于市区青年路11号,隶属市科学技术局,主要从事国内外科技信息搜索、整理、加工研究工作;为有关领导决策和全市社会发展服务。2003年7月,经省科技厅批准,依托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心”属非营利独立法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管理体制。2007年,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增加科技查新检索职能,2010年1月,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IS0 9001质量体系论证,并获得北京华思联论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至同年12月,在编人员24人,其中专业科技人员16人。共接受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科技项目查新检索1200项;指导园区26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协助10家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园区企业争取各类科技计划12项,获资助700万元。20年间不定期编辑发行《九江科技》280期,计26万份。
  [=此处为表格(2009~2010年省、市级优势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一览)=] [=此处为表格(2001-2010年国家和省、市级研发平台一览)=]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