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书六篇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168
颗粒名称: 第五书六篇 科学技术
分类号: F204
页数: 30
摘要: 1991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要求全市每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同时,设立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市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整体影响较大。2010年,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国家火炬、攻关创新、“863”计划项目等。全市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5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2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3项,省级星火计划76项。20年间,全市共有9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市科技进步奖327项,其中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109项,三等奖172项。
关键词: 技术管理 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

1991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要求全市每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同时,设立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加强技术市场管理,开展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工作,评选首届“十佳科技创新企业”和“十佳科技工作者”,对市属科研所在人事、用工、分配、奖励以及市级科技经费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科技计划与资金管理。农业科技紧紧抓住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培训普及、星火计划、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优势集成。1997—1999年,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年活动,每年培训县委书记、县长及乡(镇、场)党委书记500多人,制印32项农业先进技术模式图6万多份。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示范基地1个,建立国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9个,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3个,科技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4个,示范户100个。市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整体影响较大。2004-2007年,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18家,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0个,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个,与大专院校企业展开对接、洽谈、合作等工作,高新技术与产业取得进展。市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申请537件(其中:发明专利122项、实用新型专利269项、外观设计专利146项),优秀专利发明人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2010年,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国家火炬、攻关创新、“863”计划项目等。全市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5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2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3项,省级星火计划76项。20年间,全市共有9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l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73项。获市科技进步奖327项,其中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109项,三等奖172项。
  第一章农业科技第一节计划项目一、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 2005年,科技部、财政部启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都昌县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实施“淡水有核珍珠标准化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无偿科技三项经费240万元资助。2009年通过科技部委托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项目实施期内共组建2个“珍珠科技园”,建立10个珍珠养殖示范基地和6个养殖技术实验区,承担12项攻关课题,形成标准化珍珠养殖示范基地150公顷,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3000余公顷珍珠养殖,示范区内户均增收1790元,人均增收420元。
  2007年,修水县“蚕桑产业化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获得项目经费256万元。
  2008年,庐山区“花卉苗木产业化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获得项目资金181万元。
  2009年,九江县“早熟梨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及加工”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获得项目资金170万元。
  2010年,永修县“油茶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及加工”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获得项目经费170万元。至2010年底,全市共获国家科技经费1024万元。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002-2009年,市连续争取到12个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共获得700多万元国拨无偿科技三项经费支持。
  [=此处为表格(2002-2009年市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一览)=] 其中,武宁县绿野食品有限公司“生物技术脱除橡子涩味及淀粉产品开发中试”项目2006年获得科技部立项,2008年通过验收,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及山野菜保鲜工艺中试”项目,2004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研发产品2005年在东北亚博览会上获“优秀奖”,企业并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技术创新中心”,成为省级农业生产龙头企业;江西柳林机械公司“高效多功能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中试”2008年获得科技部立项,获得100万元无偿经费资助,研制出水田和旱地通用水稻、小麦和油菜3种作物收割机.2008年10月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获“优秀参展项目奖”,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40.5万元,利税228.42万元,产品远销至东南亚。
  三、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2004年,都昌县被列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试点县;2005年永修县和星子县被列为粮食丰产工程辐射区;2006~2010年,都昌县和星子县被确定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试点县,实施“鄱阳湖平原高产田持续丰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示范推广“盘旱育秧、宽行窄株、测土配方、精确施肥、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等水稻种植技术,其中2009年两县示范区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现场测产,双季稻亩产双双突破1100公斤。
  项目实施期间,都昌县、星子县先后获“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实施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先进县”,星子、都昌县科技局多人获“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个人”。
  四、星火计划国家星火计划2007~2008年,连续3年争取到3个国家重点星火计划,分别是2007年江西鄱湖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淡水鱼类产品综合加工产业化开发”、2008年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庐山石耳即食系列旅游产品开发”和2009年星子县中堂山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赣北早熟梨有机化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示范”,共获得科技部无偿科技三项经费140万元。
  2009年,“淡水鱼类产品综合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科技部委托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项目单位鄱湖水产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开发3000箱规模美国斑点叉尾鲴基地和341.8公顷小龙虾养殖基地,建立2个种苗繁育中心和4条现代水产品加工生产线,研发出鱼糜、鱼糕、美味鱼丸、醉乡鲴鱼等1 1个风味产品,当年水产品加工量达到5456.8吨,规模在全市最大,项目实施3年累计实现出口创汇919万美元,创税383万元,促进新增就业608人,直接带动1360户农户增收。
  省级星火计划 2001-2010年,承担实施省级星火计划76项。
  [=此处为表格(2001-2010年市承担实施省级星火计划项目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实施效果 1991年,全市实施星火计划10项,项目涉及蚕桑、水稻、棉花、水产、果树和养殖等,蚕桑工程、鹅鸭工程突破1000万元产值大关。
  1992年,实施星火计划9项(国家级3项、省级2项、市级4项)。其中,修水县“蚕桑工程配套与示范”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蚕茧产量5.5万担,桑园面积由立项前533.3公顷增加到1992年1700公顷,农民收入1800万元,税收180万元。
  1993年,实施星火计划7项,其中修水县“特种茶叶开发”国家级星火计划产值由1992年8000万元突破到l亿元,实施星火计划全年新增产值8515万元,利税1713.3万元。
  1994-1995年,实施国家、省、市星火计划项目24项,并争取到江西省京九线农业开发示范第一批7个项目的3个,其中九棉五厂承担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棉纺落棉回花应用”,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受益,产值1200万元,利税120万元。赤湖河蟹养殖公司承担“湖泊网围鱼蟹混养大面积开发”项目,投入资金740万元,网围面积2000公顷,建立幼蟹培育基地10公顷,1994年产商品鱼60万公斤,成蟹9000公斤,创利税100万元。
  1996年,实施国家、省级星火计划8项,同时组织参加全国“星火计划十周年大庆”活动,对1985以来星火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调查统计。在“96全国星火博览会”上,全市获“全国星火优秀项目奖”4项。
  1997年,实施星火计划10项。其中都昌县棉办承担“棉花雄性不育两系的选育与杂交制种”项目引进带有“洞A”双隐性基因川杂6号、7号。
  1998年来,实施包括12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在内37项农业科技项目,建立“杂交稻”“抗虫棉”“彭泽鲫”“水果苗木”“良种畜禽”5个良种培育示范基地。其中,省、市两级重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两系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及“两系杂交早稻高产示范技术”,培育“两系两优”“两优286”及“安香402”等组合父母本特征优质高产水稻。1999年9月,在永修、星子、修水3县试种60公顷水稻现场实测,平均亩产177.3公斤,最高单产达223公斤,每亩净增产值1500元,超额完成合同指标。
  第二节县(市、区)考核 1996年,市科技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成立九江市科技领导小组的通知》和《九江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对县(市、区)党委、政府1996年科技工作进行年度考核。经考核,修水县、瑞昌市、湖口县、德安县、九江县、永修县、彭泽县被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瑞昌市、德安县、湖口县为科技三项经费达标单位。
  1997年,市委政研室、市教委联合提出《九江市实施“科教立市”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确立全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全面发展具体政策措施。
  2000年,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地(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实行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对全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2001-2003年,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科技局牵头,市科教领导小组单位负责人参加,连续3年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报给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其中,修水县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瑞昌市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2005-2006年度全国(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中,修水县、都昌县和瑞昌市为考核通过县,其中修水县和都昌县被评为先进县,2007-2008年度全国(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中,修水县、都昌县、九江县和瑞昌市为科技进步考核通过县。
  2009~2010年,全国(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修水县、都昌县、德安县、武宁县、星子县、彭泽县和浔阳区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通过县,其中修水县和浔阳区为先进县;6相关负责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
  第三节服务体系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004年,科技部分别公布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和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全市9个单位获准认定(包括3所星火学校和6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其中,3所星火学校是:武宁县职业中专学校、永修县职业教育中心和都昌县汪墩职业高中;6个农村服务体系是:修水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蚕桑专家大院)、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市水产科研所(成果转化中心)、瑞昌市横立乡高山蔬菜中心(绿色蔬菜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九江县江洲技术市场(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市农业经济网络信息中心(农村科技信息中心)。
  二、农村星火科技培训 1991~1998年,全市科技培训主要是结合“星火计划”“丰收计划”“推广计划”“燎原计划”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培训,市科委对县级科委指导和培训,县一级主要培训乡、镇、场负责人,农技推广站和科技示范户,村组培训到户,形成体系化的培训网络,每年培训农村技术骨干1万人次以上。
  1999~2000年,市科委加强科普及技术培训工作,多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现场讲课,其中2000年就组织有关专家培训农民15000多人,印发科技资料数万份,使参加培训人员掌握1~2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
  2003年,九江启动农村星火科技培训,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农村适用技术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着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2003-2004年,共举办各类星火培训班1600多期,投入经费120多万元,培训农民13.5万人次。2004年,建立3个国家级星火学校和2个市级星火学校。
  2005年,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列入市政府100件惠民实事。
  2005-2010年.市科技局连续6年下发年度星火科技培训计划,结合农林水产业分布和结构状况及人口分布情况,每年培训农民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
  2008年,面对年初冰冻灾害和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倒闭潮”引发农民工“返乡潮”,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关注民生,有针对性开展农业抗灾救灾技术培训和吸引返乡农民工本地就地就业技能培训,全年共投入科技培训经费235.2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922期,发放各类科技资料78900多万份,培训人数达106070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923人,培训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种养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抗冻抗震救灾以及非农就业技能等40多个方面。
  2009年,市科技局投入经费3万多元,从中国农村科技开发中心联系购买星火培训教材5000多册,发放到县区和星火学校。
  三、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 2004年,按照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座谈会要求,市科技局派员在都昌县和瑞昌市进行试点。
  2005年,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和市人事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由3个部门齐抓共管,工作在全市铺开,当年派出559名科技特派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各种不同形式农业技术承包、领办、技术人股或技术指导等方式服务“三农”,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230人,大专学历以上372人,派驻村(场)342个。
  2009年,都昌县科技局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都昌县、瑞昌市各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全市共3人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2010年,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林业局、团市委和市银监分局8部门共同制定《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在全市深入开展,当年选派623名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和基层开展服务,其中法人科技特派员57个,科技特派员团体10个,实施科技项目43项,引进推广新技术71项,新产品77个,创建经济利益共同体1 19个,形成龙头企业25家。
  四、科技进村入户惠民服务工程 2007年,市科技局下发《关于开展农业科技进村人户惠民服务工程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启动科技进村入户惠民服务工程,当年共组织587名技术指导员驻到447个村(场),与7031户农户签订合同,带动周边28840家农户实现共同致富,促人均增收503元。经过4年轮换实施,2010年全市科技进村人户服务覆盖率达到6%。
  五、农业技术推广年活动 1997年,市政府开展“97农业技术推广年活动”,从8个方面重点推广“早育抛秧”“双低”杂交油菜、“水稻溥露灌溉技术”“棉花包衣良种”“双膜育苗地膜移栽”“矮密早”“大面积‘三套’技术”等24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
  1998年,市委、市政府下达《1998年全市农业科技推广年实施方案》,从8个方面选择32项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早稻、棉花、水产新技术新产品种推广应用均超历史。
  1997-1999年,市科技局、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连续3年联合举办市、县、乡三级主管农业领导干部、涉农部门负责人、部分农技人员培训,仅1998年2月就培训人员5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6万余份。
  第四节农业科技示范一、农业科技示范园鄱阳湖水产科技园2001年由市科技局和水产局共同调研和论证,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报请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水产科技园,获30万元园区建设经费支持,同年获省发改委立项,争取到600万元建园区建设资金,2004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于2004年底由市水产局管理移交到庐山区政府管理。
  庐山生态农业科技园原为市再就业农业示范园,2008年由庐山区政府申报,获省科技厅批准。 修水县茶叶生态科技园2010年由修水县政府申报,获省科技厅批准。
  二、鄱阳湖生态示范基地 2010年,九江仙客来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由九江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三、修水县星火密集区 1996年,修水县承担国家星火计划“星火密集区基地建设”项目,3年开发项目50项,形成一批以蚕桑纺织、茶叶、耐热瓷等为龙头区域支柱产业。1998年4月16日,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于11月26日取得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资格并正式挂牌运营,2002年通过科技部验收并再次认可,至2010年,是九江唯一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密集区建设星火带、产业链、企业群、明白人4个支撑点,建立蚕桑示范基地100个、药材基地村80个、山羊基地村80个、蔬菜示范基地12个,蚕桑面积6666.7公顷,药材面积5333.3公顷,山羊存栏数60万头,茶叶面积3333.3公顷,成为全省蚕桑、茶叶、山羊、药材生产基地县。2008年,密集区赣宁、神茶、森源3家企业获得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资格。
  四、修水县渣津镇星火小城镇 2002年,获科技部批准认定,成为全国星火小城镇示范镇创建单位,同年获省科技厅星火计划支持,至2010年,是全省唯一一家国家星火小城镇示范镇。
  五、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1999年,“德安县聂桥镇的山洪湖综合开发”被科技部列入可持续发展实验基地。
  2006年,省科技厅在全省选择10个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行政区域和小流域建立实验区,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持续发展机制和模式。星子县白鹿镇“矿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德安县聂桥镇“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和“重度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建设”被省科技厅列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08年.3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通过省科技厅和省山江湖办验收,省厅领导和专家对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给予肯定。
  六、科技示范乡(镇)、村、户 2010年,市科技局下发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乡(镇)和科技示范户申报和认定的通知,全面启动科技示范乡(镇)、村、户建设,重点扶持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一村一品”特色的农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8月,市科技局在永修县召开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暨科技特派员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对农村科技示范进行经验交流和动员部署,认定都昌县周溪镇、武宁县清江乡清江村、德安县磨盘洲畲族新村等科技示范乡(镇)3个,科技示范村11个,科技示范户100个。全市共培育修水县蚕桑种养、武宁县吊瓜种植、永修县柑橘种植加工、都昌县珍珠贝类养殖加工、庐山区花卉苗木、九江县早熟梨、德安县畲族酱菜等14个科技示范产业品牌。
  第二章高新技术运用第一节产业布局 2004-2007年,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的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共计18家,分别为九江整流器厂、江西无线电厂、九江山水电讯设备有限公司、江西航海仪器厂、九江3T数字投影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德安凯灵制冷离合器有限责任公司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6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七研究所九江分部、九江德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九江福莱克斯有限公司、江西微亿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新材料技术领域4家;九江有色金属冶炼厂、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九江市特种胶业有限公司、九江金源(恒生)化纤有限公司等化学化工技术领域4家;江西九江昂泰胶囊有限公司、龙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科学领域2家;九江石化波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九江环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机械专业技术领域2家。2007年12月,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27.56亿元,出口创税0.345亿元,工业总产值28.43亿元,净利润3.147亿元,上缴税收2.23亿元。
  2008-2010年,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4个部门组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 1家。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4家:九江九整整流器有限公司、九江粮油机械厂、九江中船长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鸭鸭股份公司;新材料技术领域5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6354研究所、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九江财兴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九江金凤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技术领域2家:江西无线电厂和九江科华照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2010年,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0.5085亿元,工业增加值57.475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94%,增加值同比增长53.08%。
  第二节技术项目一、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聚芳醚砜酮酮(PESEKK)树脂工业模式试验项目 2002年立项。承担单位为市特种胶业有限公司、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12月通过科技部验收.2006年经国防科工委审核批准为国家“十一五”军品配套项目,得到军品配套项目经费支持,同年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无偿资助。
  综合船桥系统研制项目2005年立项。承担单位为中船重工707研究所、中船重工707研究所九江分部。2010年11月通过科技部验收。通过该项目实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二、国家火炬计划大容量晶闸管整流装置(数控)项目 1997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九江整流器厂承担。项目采取机组控制欲生产工艺控制有机结合的工艺,基本上改变传统的模拟控制技术,对有色冶金、化工氯硷行业的电能节能1/3.具有较高生产效率,开发前景广阔。
  TH-98型PVC装饰膜塑胶项目 2000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九江特种胶业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实施后,年产量600吨TH-98型PVC装饰膜塑胶,实现年销售收入2100万元,上缴税收238万元。 90吨/年三氯生项目 2000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省格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2001年12月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项目实施后,实现年销售收入1423万元,净利润280万元,上缴税收130万元。获省重点新产品、优秀重点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各l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
  短波数字化自适应通信系统项目 2001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江西无线电厂承担。项目实施后,实现年产品销售收入1.08亿元,净利润0.861亿元,上缴税收0.45亿元。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5项,实用新型专利l项。
  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 2002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蓝星星火有机硅厂承担。项目实施后,实现年产品销售收入3.61亿元,净利润0.64亿元,上缴税收0.43亿元。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300D/60F消光粘胶人造丝项目 2002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年产量2007.8吨300D/60F消光粘胶人造丝,年产品销售收入4617万元,上缴税收705万元。
  大客车空调电磁离合器项目 2003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德安凯灵制冷离合器有限公司承担。2004年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项目实施后,实现年产品销售收入1875万元,净利润253万元,上缴税收95万元。获省重点新产品2项,优秀重点新产品l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l项。 ATE-1型药用空心胶囊全自动生产线项目 2003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九江昂泰胶囊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实施后,实现年产品销售收入4.29亿元,净利润0.61亿元,上缴税收0.29亿元。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年产3000万米电子级无碱玻璃纤维布项目2008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江西长江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承担。2010年12月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项目实施后,实现年产品销售收入9164万元,净利润843万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上缴税收209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
  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项目 2008年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由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承担。2010年12月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项目实施后,实现年产品销售收入0.81亿元,净利润0.175亿元,上缴税收0.03亿元。获省科技进步奖l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省重点新产品1项,江西名牌产品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第三节产业基地一、国家火炬计划九江星火有机硅材料产业基地 2004年,经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设立,属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十大产业基地之一。基地以有机硅单体及其下游产品生产、研究和开发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位于福银高速公路昌九段艾城出口附近,基地龙头企业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有机硅单体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为亚洲最大的有机硅生产企业。水电供应、污水处理、燃气及蒸汽管网配套齐全,产业关联度高,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有机硅材料产业基地、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有机硅产业基地和省山江湖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二、九江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经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设立。位于庐山区东城港区,其实体是庐山区东城玻纤工业基地,亦为省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管理机构为庐山区东城玻纤工业基地管委会,其上级主管部门为庐山区政府。基地以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产业化为宗旨,以研发能力建设和产业化体系建设并举,建立国内一流的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集群。主导产业为玻璃纤维拉丝、织布、复合材料制造及下游产品制造。基地内从事玻纤及复合材料生产,且具一定规模的企业达36家,总资产130亿元,产业工人15000人,实现产值53.62亿元,占全国总产能的四分之一左右,企业销售收入44.69亿元。
  第三章科技成果第一节科技成果鉴定与登记一、成果鉴定 1991年来,市内科技成果鉴定(评议)主要采取会议形式,聘请有关技术专家根据技术合同任务指标进行现场技术测试、资料审查,对科技成果的三性(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技术水平、应用范围、经济社会效益做出书面结论。至2010年,全市共有568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1991-2001年272项:2001~2010年296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4项,国内先进水平38项。
  二、成果登记 2010年始,凡通过市科技局(科委)组织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每年按隶属关系逐级申报登记,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由市科技局(科委)上报省科技厅(科委)。登记上报的科技成果,其技术资料要求完整。至同年12月,全市共登记上报科技成果58项。
  三、科技奖励 1995年3月、2000年1月和2010年7月,《九江市科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前后数次在组织机构、评审制度、评价体系、评审队伍、监察机制5方面进行修改。2010年7月5日,由市政府颁布。至2010年,全市共有9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此奖由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年产5万吨级有机硅单体生产新技术及装备的开发研究”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73项。全市有327项科技成果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l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5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09项;三等奖172项。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获省科技进步奖项目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1997年,市科委主办高新实用技术成果发布洽谈会。其间,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成都、南昌等地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140多位专家、学者,带来近2000项高新、实用技术成果进行发布和展示。全市430多个单位和企业,近1000人参会洽谈,对接洽谈206项,11家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和企业与校、院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就科技开发、成果转让、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全面科技合作。
  2008年,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科技局协办的市科技人才项目暨院校所对接活动周在远洲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11家知名院校所282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各1名,厅级以上院校所领导等重要来宾34人;全市参加对接的企业及单位814家,企业家、科技人员等1191人:院校所通过展板、现场发布等形式,共发布重要科技成果500余项;企业提出科技需求1000余项,其中精选汇编112项,与院校所对接洽谈近3000人次;活动周会上签约项目27个,投资总额11.9亿元:会下签约数为53项,投资总额40.3亿元,达成对接合作意向22项。
  第四章知识产权第一节专利管理与代理 1991-2002年,市知识产权工作重点为专利工作。2004年,市知识产权局成立。在2010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中,检查专利商品6000余件,查处假冒专利54件,处理调解专利纠纷5件。同年5月,市知识产权局、九江学院、市机电研究所、市粮油机械厂、九江新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经上级机关批准,成立市发明学会,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21人。编辑印发《九江发明通讯》,撰写主题论文及专业技术论文,获市科协学术年论文优秀奖4篇。至2010年,共举办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培训班和讲座36期,受训骨干6000余人;参与全国“雷雨”“天网”行动16次。
  20年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256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86件,实用专利申请1378件,外观专利申请703件。专利授权量为162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8件,实用专利申请1057件,外观专利申请454件。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市专利申请与授权一览)=] 第二节知识产权保护 2004年,市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开展专利申请资助工作。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2003年的58件和35件增长到2010年537件和339件,分别增长8倍以上。2006年始,全市共资助专利申请项500余项,2009年始共安排市级专利技术实施项目Il项。同年,九江学院经省知识产权局代表国家局组织验收,评定为第三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优秀试点单位。为落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九江市优秀专利发明人奖》,市知识产权局承担具体评选工作。2006年和2009年共评选两届20名优秀专利发明人,奖项均在当年(每隔3年为一届)的市科技大会上颁奖。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市优秀专利发明人一览)=] 第五章科技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学术交流一、国内专家考察讲学 2002年7月,全国转基因专家、研究员黄骏骐和生化专家、研究员吴敬音应邀到省棉花研究所传授棉花转基因高新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2003年9月7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全国资深专家喻树迅应邀到该所进行学术交流,从基因生物技术等3个方面作专题学术报告。2005年5月7日,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一行到市农科所检查指导工作。2009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主任王大生、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等9名专家学者到市开展为期3天科技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考察组先后到市水科所、市林业部门和市天洋高新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对鄱阳湖渔业资源开发、鄱阳湖现代生态渔业产业化发展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建设工程进行考察。2010年5月20-21日.应市科技局邀请,中国科学院负责江西片区的南京分院科研处处长尹睿就院地合作专程到市进行考察调研。
  二、学术交流会 2006年9月16-17日,由市农科所承办的湖北、江西两省遗传学会联办的学术研讨会在市举行,参会代表13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中科院院士朱英国出席并作学术报告。2008年9月,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振鹏到九江,就鄱阳湖枯水调节工程初探进行学术讲座。2008年11月,由省科协、九江船舶工业公司主办,市科协、省造船工程学会承办,“九江船舶工业创新与发展同舟论坛”在九江举办。
  三、市专家赴外地考察合作 1993年,应辽宁营口市农业局的邀请,市水产科研所工程师王建民前往辽宁营口进行为期3天的中华绒毛蟹人工半咸水育苗技术讲学。1995年11月5日,高级农艺师陈金国、叶为松等一行到湖南长沙拜会袁隆平。2002年9月10-12日,高级农艺师叶为松在南昌参加“全国野生稻学术交流大会”。2003年10月中旬,省棉花研究所领导率科技骨干一行13人,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学习,争取到中棉所一个10万元科技项目支持。2005年9月,中、日、韩、朝、蒙、俄6国联合在辽宁沈阳市举办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市科技局组织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保鲜专利技术、江西维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保健品和江西菊三七开发有限公司珍稀中药材系列产品等参展,并与朝鲜和辽宁的企业签订技术输H{和产品加工协议。2008年9月9-13日,高级农艺师傅小平等参加在湖北武汉市举办的“国家油菜产业体系油菜黑胫病国际研讨会”。10月,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市江西柳林机械公司“高效多功能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项目参加博览会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暨高新技术展,获“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暨高新技术展优秀参展项目奖”。2009年5月16-17日,高级农艺师傅小平、沈福生参加在湖北省钟祥市举办的“国家现代农业体系油菜全程机械化应用现场观摩会”。2010年11月,省绿色食品产业推进会在南昌举行,市科技局组织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江鸿立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西珍珠村实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参加省科技厅主办的省绿色食品项目、技术、人才对接恳谈会。
  第二节科技合作一、国外专家到浔考察讲学(含国外智力引进) 1991年,引进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促进水稻育秧栽培技术变革,被誉为“绿色革命”。同年,市科委接待法国科技交流中心中国负责人柯维耶和日本海外贸易开发协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本川浩,2专家与九江天鹅羽绒服装厂、国棉三厂、整流器厂等单位负责人座谈交流。1992年,市计委引进九江综合开发调查团薮田仁一郎等日本专家13人,市赣北化工厂引进日本化纤塑料专家青木俊,庐山植物园引进蝴蝶工艺品开发专家岩田诚。1993年,市政府引进九江综合开发调查团薮田仁一郎等日本专家18人次,市进口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引进日本汽车维修专家吉野泰隆和喷涂油漆专家高桥良之;庐山植物园引进日本规划与设计专家伊泽宏和花卉栽培专家白井真人;彭泽县上十岭畜牧场引进法国生猪饲养专家盖亨瑞尔;市天鹅羽绒服装厂引进荷兰服装设计专家蒂凯瑟;武宁县水产试验场引进日本珍珠养殖专家游佐多津雄。同年,加拿大钾肥有限公司韦博士赞凯、加拿大钾磷肥研究所博士鲍哲善、王家襄等人两度到省棉花研究所科研基地实地考察棉花、油菜施用加拿大钾肥使用效应,探讨最佳施用方法。1994-1995年,全市加强引智工作,引进外国专家312人次,向国外派遣研修、考察人员140人次。1996年,引进国外专家8名,其中湖口县啤酒厂引进德国专家克劳恩·奥托逊。1997年,庐山植物园引进荷兰球根花卉研究专家万德·普拉斯。1998年,全市共有引智网络成员单位27个,引进外国专家2名.接待和参与国家十大新闻单位记者“引进国外专家万里行”活动。1999年,彭泽县上十岭畜牧场引进英国生猪养殖专家H-G-BOUGHTON;修水县石英制品厂引进加拿大石英材料专家GEORGE.SARIF。
  2000年,彭泽上十岭畜牧场引进法国养猪专家萨拉克鲁普。2001年7月,美籍华裔博士方同光(原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高职)应邀到省棉科所讲解棉花遗传育种新技术,并现场解答市科技人员有关学术问题。2002年,韩国国家生态研究所考察小组在吉林省水产研究所技术人员陪同下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考察交流。2005年5月,引进日本水产专家永井康宏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讲学1周。
  二、市专家出国(境)考察讲学 1991年,市农科所公派冯弋良到日本研修1年。同年4月至1992年5月,省棉科所王本贵在世界农民交流会(WFE)安排下,到美国夏威夷洲克亚伯鸡场进行为期1年交流实习活动。同年,市科委组织3名蔬菜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到日本研修。11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李星到德国达姆斯达特德国申克公司等进行技术考察。1993年9月,省棉科所丁俊参加省农业代表团到日本岗山县进行为期一周考察访问。1994年8月,市科委王俊勇随省科委考察团到美国考察科技工作。9月,省棉科所所长吴济森参加省棉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到美国进行为期20天棉花科研生产考察活动。1995年8月,市科委朱克绍随国家科委到美国考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9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李树林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第一届圣彼得堡国际智能造船技术交流会”。1997年9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研究八室工程师王永松到俄罗斯执行水银导电滑环技术考察任务。1998年3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所长杨贵成、第五研究室主任缪维伦到加拿大温哥华参加“1998年世界环保年会”,并在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参加由中国环保局组织的一系列考察交流活动。5月,省棉科所所长田绍仁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农业考察团到法、德等11国进行为期52天考察访问活动。2000年5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所长杨贵成等3人到法国沃尔法公司对惯导测试转台进行考察,商谈技术合作和引进关键技术问题。11月,省棉科所副所长徐秉尧参加国家科委外专局组织的到美国旧金山进行为期20天“节水旱作”培训班。2002年9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副所长李树林等3人到德国汉堡参加“汉堡造船、机械和海上技术国际贸易博览会”,该所转台、程控齿盘等产品参展。2003年9月,市政府副市长陈晖等参加省科技厅农业生物技术考察团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农业生物技术。2004年,番B湖水产科技园派员到美国参加世界水产养殖大会暨展览会,学习国外水产养殖的经验和新技术,并与外商在水产项目开发上达成合作协议。2005年9月,永修县委副书记杨增梁、市特种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义明参加省科技厅团组到英国、瑞典执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政策考察任务。2005年10月,市政府副市长卢天锡等参加省科技交流中心团组到英国、瑞典考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政策。2009年2月9日,省棉科所副所长金美珍参加由省农业厅组织的到美国、加拿大为期10天的参观,并代表省政府对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进行回访,开展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种植资源和技术交流合作。
  三、项目合作交流 1991年,中日合作“九江市综合开发规划调查”项目立项,于1992年9月开始实施。日方由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派出以薮田仁一郎为团长的13位专家组成项目执行团,中方由市政府组织的专家团。1993年12月初完成最终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九江市综合开发计划调查》,12月20-21日,双方在南昌市青山湖宾馆举行该项技术成果转让报告会。1998年,九江整流器厂与广西平果铝业公司合作“320KA超大电流铝电解直流供电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内最大电流系列)改造项目,标志着国产整流装置技术步人世界先进之列,该项目获得200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会颁发的技术进步“一等奖”。1999-2000年,省山江湖办在星子县白鹿乡开展中孟(孟加拉国)合作GB小额信贷扶贫试验。同年,完成中德合作“德安县青年科技与社会知识促进项目”,为德安县聂桥乡可持续农业技术推广配备价值76万元培训和示范设备。2000年1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水产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进行全面合作。2001年1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南昌大学签订关于彭泽鲫鱼良种选育合作协议。3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签订黄颡鱼人工繁育合作协议。2003年,省引智办引进优良灵芝品种“南韩一号”和“信洲8号”,在武宁县建立仿野生栽培示范推广基地,并加工成灵芝片、保健茶、胶囊等系列产品。2004年,市政府与韩国渔业研究和发展研究院在渔业生产,银鱼、黄颡鱼、翘嘴红白、彭泽鲫、克氏鳖虾等水产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渔业人才培养和交流学习等方面达成协议。2005年1 1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广东海洋大学签订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合作协议。2006年,省棉花研究所示范良种场与山东美佳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菠菜新品种种植技术,在该场第二生产队示范种植14.67公顷。2008年,省棉花研究所与2个科研院校(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深圳创世纪转基因公司开展科研合作。
  第六章科技管理第一节计划管理 1992年,全市完成鉴定验收星火计划项目、重点科研计划项目21项,其中国内领先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4项;省内领先水平4项、先进水平11项。支持河蟹、食用菌、蚕桑、鹅鸭工程、猕猴桃等支柱产业发展。1993年,全市科技计划管理实行“突出重点水平,看准苗子上规模,落实项目保实体”原则,由科技服务大农业转为面向“三高”创汇农业,由重农轻工转为适当向工业倾斜,由单项(项目水平)考虑转为综合评估。1994-1995年,本着“立足农业、主攻工业”,突出抓京九线农业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赤湖河蟹养殖公司承担“湖泊网围鱼蟹混养大面积开发”,赣北化工厂承担“PVC双壁波纹管开发”、九棉五厂承担“棉纺落棉回花应用”3个项目,列入省京九线示范项目(全省7个)。1998年,全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遭遇洪涝灾害影响,科技系统积极开展科技抗洪扶贫救灾活动,加强农业良种良法研究推广应用,由市农科所承担、永修县和瑞昌市实施“两系杂交晚稻引种示范”项目,经省、市专家对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增幅度达25.10-/0。九江仪表厂承担省火炬计划“永磁无刷电机”项目,其主要性能指标达20世纪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被列为省长重点工程。1999-2000年,按照“创新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针,全市实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示范工程,重点扶持九江电子材料厂、江西格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市特种胶业有限公司、九江整流器厂、6354所5家企业,在机械、电子、仪表、测试等行业组织推广CAD、CIMS等现代先进设计制造技术。
  2001年,市级科技计划编制积极引入科技评估机制,对征集到的项目,实行专家与管理人员相结合综合评估,量化指标,提高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质量。2003年,市科技局制定《九江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管理办法》,确定按“公布申报事宜——深入企业调研——组织专家评估——确定立项”流程审定项目:对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加强立项后协调、服务工作;对结题后不按规定进行验收、鉴定项目承担单位,翌年不再受理其项目申报。另对科技“三项经费”开支范围、经费预算编制与审批、经费拨付及监督管理作明确规定。2004年,市级重大项目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由省科技厅评估中心组织专家评估,其中“九江观音塘无公害水产养殖模式示范基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南昌大学中标。当年下半年,组织对2003~2004年度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未发现截留、挪用科技经费现象。2004年3月,市科技局制定《九江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将市级科技计划分为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科技发展基金计划、创新基金计划和各类指导性计划。其中,研究类计划优先支持预计技术水平达省内领先以上并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项目,重点扶持预计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以上并具很好产业化前景项目;产业化类计划优待支持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以上,且项目完成后经济效益达到年新增利税100万元以上项目,重点扶持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以上,且项目完成后经济效益达到年新增利税300万元以上项目。重点扶持项目由市科技局主管,优先支持项目视具体情况由市科技局主管或委托县(市、区)科技局主管,一般项目由县(市、区)科技局主管。市科技局原则上每年组织1次计划项目集中检查,对无故不完成合同书任务的项目承担单位,市科技局如数追回项目安排的“三项经费”,并在3年内不再受理其申报项目。2009年,为落实市政府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启动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以及优势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第二节资金管理一、科技计划资金 1991年来,市科技局每年据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国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及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制定发布下一年度科技计划指南,明确科技计划支持范围、领域和方向,编制年度各类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至2010年,全市共争取国家级计划173项、省级计划1005项、安排市级计划1245项,安排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共4785万元。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实施国家、省和市级科技项目数一览)=] 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资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此处为表格(1999-2010年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一览)=] 第七章科研单位第一节驻市科研单位一、庐山植物园又称庐山植物研究所。1996年,改为省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2001年,庐山植物园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列入植物园的中长期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筑巢引凤,采取内培外引战略蓄积人才,2002-2005年自主培养博士3名,硕士7人。按照“一个中心、二个改善、三项推进”总体工作思路,即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优化学科布局,积极组织争取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好已承担的各项科研任务;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鄱阳湖分园及科普设施建设。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大幅增加。至2010年,共有职工101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人。共承担科研课题34项,主要项目有: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庐山植物园标本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中科院特别支持项目“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园建设”,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项目“树木园改造和红豆杉属植物迁地保育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沙化土地与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杜鹃属植物的回归引种及保育基地建设”等。建成展览、生产、试验区共10个,温室2000平方米,收集、保存活植物3400余种,收藏植物腊叶标本17万份,收藏专业图书期刊7万余册,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独立或合作完成各项科研成果48项,获各项成果奖励40多项次。庐山植物园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成员,与68个国家和地区的176个单位建有种子、苗木、书刊交换关系。曾多次参加“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及其“亚洲地区分会(IABG-AD)”组织的有关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交往频繁。
  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五四研究所位于市开发区,是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科研院所,以专门从事精密测试、精密加工、精密测(计)量和试验技术、精密敏感和特种连接技术、精密仪表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为主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民用等领域。2010年,该所设有科研区、试验试制区、老所区,总占地面积32公顷。其中科研区、试验试制区占地9.2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资产总值2.26亿元。全所职工416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310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62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80人。有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该研究所是中国船舶工业精密机械产品检测中心、省环保产品认定检验中心和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企业通过IS0 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国家二级企业审核,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过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先后获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五”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省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先进单位,其第二研究中心海军基地三轴防仿真转台项目组获得集团公司“劳动竞赛优秀班组”称号,精加工段获省国防工业系统“工人先锋号”、省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单位。
  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七研究所九江分部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七研究所,是集船舶操纵自动化、船舶测速、液压控制系统及元件、流体介质污染控制技术及过滤设备等专业技术研发为一体,专业从事船舶操纵自动化和测速技术研究的研究所。2001年成立“分部高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管理,并开始一系列改革。2007年6月,成立九江七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3月,更名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简称“九七科技”。2009年6月,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设立董事会,公司下设人力资源部、综合计划部、财务部、质控部、技术部、市场部、生产部等管理部门,实行经理负责制。第七O七研究所九江分部建有先进的研究试验设施和流体介质污染控制研究实验室。有配套齐全的电子仪表、计算机仿真和CAD工作站。4000平方米的“船舶操纵控制技术研究和实验中心”是省重点实验室。分部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国防计量先进单位,是省优秀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2月,全所有职工236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98人、中级职称79人。
  四、省棉花研究所直属省农业厅,位于市西郊九瑞公路16千米处,占地面积324公顷,其中试验示范用地174公顷。该所地处长江流域优质棉主产区域中心地带,示范良种场170公顷棉地规划整齐,园田化程度较高,是棉油等作物良种繁育和品种展示理想场所。所内机构分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两部分,示范良种场、畜牧水产场、水电公司、子弟学校和医务室为下属单位。2010年12月,全所有干部职工53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9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24人。研究所实行“科研任务定岗、责任分人”目标管理责任制,设立所长奖励基金,以奖励科研、生产和开发等有突出贡献者。实行科研岗位津贴,同时所内设立有科研成果奖、选育品种奖、项目申报奖、科技推广奖、优秀论文奖、开发创收提成奖等。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开展棉花品种选育、良种良法栽培、土肥、植保等科研项目应用研究及其新成果、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九江站建在该所,面积4公顷。
  第二节市属科研单位一、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位于九江县马回岭镇,占地122公顷,其中耕地22公顷,果园8公顷,可养水面2.3公顷。办公及科研建筑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组培室、综合化验室、标准塑料大棚及网室1000平方米。全自动智能温室200平方米,购置先进仪器设备20多台套,田间试验区规范平整,总体技术装备步人全国较先进的地市级科研院所行列。所内设科研科、人秘科、综治科、农技推广科4个职能科和1个良种繁育场,科研科下设水稻研究室、旱作物研究室、综合实验室3个研究室。研究所以立足九江,面向全省,服务农业为宗旨,广泛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主要开展水稻、油菜、小麦、棉花、西瓜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承担水稻、油菜、芝麻、大豆、花生等作物品种国家区域试验:完成农业部微生物肥料检测中心委托的微生物肥料鉴定试验;完成省、市科技部门下达的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及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国家油菜现代产业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围绕“三农”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水稻“汕优赣10号”、两系杂交稻“两优培特”“两优培九”“西瓜赣杂一号”“浔油8号”等作物品种在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有的成为当家品种。2010年,全所176人,专业技术人员36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原位于市区南湖支路(南湖公园旁)。隶属于市水产局。1992年,农业部良种审定委员会同意批复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建设国家级彭泽鲫良种场,1994年,市政府办公会确定所场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并迁入庐山区虞家河乡东光村,1998年1月,研究所新的办公生产基地建设完成。2010年4月,市农业局、水产局实行机构合并,隶属于合并后的市农业局。12月,研究所事业编制25人,自收自支事业编20人。内设科研科、市场科、生态资源科、办公室。所里拥有科技人员15人,管理人员7人,工人13人。科技人员中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市领导直接联系的专业技术人才2人。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彭泽鲫鱼成为全国重点养殖品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广规模最大的淡水品种之一。
  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位于庐山区莲花镇谭畈村,总面积为261.1公顷,其中森林213.3公顷、苗圃4公顷,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资产总额为159万元。1991年至2005年12月,隶属市林业局。2006年至2010年6月,隶属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10年7月后,仍隶属市林业局,内设科研科、人事秘书科、生产科、计划财务科、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室和实验林场。全所共有干部职工223人,其中科技人员23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0人、初级职称9人)。
  四、市机电产品研究所位于市区塔岭北路90号,是市辖独立科研机构,2010年12月,全所有职工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6人。资产总额43万元。研究所主要从事非标机电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推介、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
  五、市纺织产品研究所位于市区长虹大道118号,2010年,在编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人。主要从事纺织产品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纺织产品开发。
  六、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位于市区九瑞大道56号九江水利大楼十一楼。2010年,在编16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人,中级技术职称6人,初级技术职称3人。研究所主要开展水资源和水环境、防洪减灾和水土保持、流域规划与治理开发等公益科学技术研究,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咨询,水利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等综合性水文科研单位,具有水文资源调查与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利工程建设咨询等资质。20年来,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篇。
  七、市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位于庐山通远,隶属市农业局,2006年1月起,划归庐山管理局管理,为庐山管理局直属单位。2010年在编101人,其中科技人员13人,大学本科毕业4人,大专毕业6人,中专毕业3人,取得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9人。下属有茶场、种苗场、林场等经济实体。研究所主要从事“庐山云雾茶”优质高产理论探讨及生产技术的研究,包括茶树品种的选育,茶叶加工工艺流程,茶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八、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是国内建立最早的茶叶专业科研院所之一,设有茶树育种新技术、生态茶园工程、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分析、茶叶综合加工技术、茶叶科技信息6个研究室,主要从事茶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相关课题的综合研究,茶树品种保存国内外400余个茶树活体品种,是全省规模最大的茶树品种园。2010年12月,全所在编313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0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35人,茶叶生产实验工人240人。
  九、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位于市区青年路11号,隶属市科学技术局,主要从事国内外科技信息搜索、整理、加工研究工作;为有关领导决策和全市社会发展服务。2003年7月,经省科技厅批准,依托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心”属非营利独立法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管理体制。2007年,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增加科技查新检索职能,2010年1月,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IS0 9001质量体系论证,并获得北京华思联论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至同年12月,在编人员24人,其中专业科技人员16人。共接受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科技项目查新检索1200项;指导园区26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协助10家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园区企业争取各类科技计划12项,获资助700万元。20年间不定期编辑发行《九江科技》280期,计26万份。
  [=此处为表格(2009~2010年省、市级优势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一览)=] [=此处为表格(2001-2010年国家和省、市级研发平台一览)=]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