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篇 地方人民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755
颗粒名称: 第四十五篇 地方人民政府
分类号: D62
页数: 62
摘要: 1991-2010年,九江市完成4个“五年计划”。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提升。2010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2亿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0.6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为9.5:56.2:34.3。财政收入116.6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1.3%;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到88.1%.县级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提高到80%。外贸出口1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统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2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安置职工8万多人,累计发放、补缴“一补三险”20多亿元。农村统分相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十一五”期间,新批外资项目708个,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上升到80-/0。新增6对国际友好城市。 城乡面貌改观,“大九江”格局已见雏形。城镇化提高到46.5%。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八里湖新区控规修编,“四县一山”与中心城区相向融合步伐加快。各县(市、区)城市框架拉大,功能完善,精品增多。农村建房进一步规范。 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发展。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城乡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历年“两会”上承诺的313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投资15.4亿元,建设29625套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组建本科大学——九江学院。重点扶持九江学院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和6354所、707所应用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20年来,综合政务、政府法制工作、电子政务、外事侨务、行政服务等工作向宏观管理转变,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全市先后战胜1998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2005年“11-26”地震灾害和2008年1月重大低温冰雪灾害,其中因成功封堵长江大堤决口而成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洪精神的诞生地。
关键词: 地方人民政府 国家机构

内容

1991-2010年,九江市完成4个“五年计划”。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提升。2010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2亿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0.6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为9.5:56.2:34.3。财政收入116.6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1.3%;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到88.1%.县级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提高到80%。外贸出口1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统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2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安置职工8万多人,累计发放、补缴“一补三险”20多亿元。农村统分相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十一五”期间,新批外资项目708个,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上升到80-/0。新增6对国际友好城市。
   城乡面貌改观,“大九江”格局已见雏形。城镇化提高到46.5%。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八里湖新区控规修编,“四县一山”与中心城区相向融合步伐加快。各县(市、区)城市框架拉大,功能完善,精品增多。农村建房进一步规范。
   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发展。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城乡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历年“两会”上承诺的313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投资15.4亿元,建设29625套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组建本科大学——九江学院。重点扶持九江学院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和6354所、707所应用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20年来,综合政务、政府法制工作、电子政务、外事侨务、行政服务等工作向宏观管理转变,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全市先后战胜1998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2005年“11-26”地震灾害和2008年1月重大低温冰雪灾害,其中因成功封堵长江大堤决口而成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洪精神的诞生地。
  
  1991-2010年,九江市完成4个“五年计划”。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提升。2010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2亿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0.6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为9.5:56.2:34.3。财政收入116.6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1.3%;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到88.1%.县级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提高到80%。外贸出口1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统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2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安置职工8万多人,累计发放、补缴“一补三险”20多亿元。农村统分相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十一五”期间,新批外资项目708个,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上升到80-/0。新增6对国际友好城市。
  城乡面貌改观,“大九江”格局已见雏形。城镇化提高到46.5%。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八里湖新区控规修编,“四县一山”与中心城区相向融合步伐加快。各县(市、区)城市框架拉大,功能完善,精品增多。农村建房进一步规范。
  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发展。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城乡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历年“两会”上承诺的313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投资15.4亿元,建设29625套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组建本科大学——九江学院。重点扶持九江学院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和6354所、707所应用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20年来,综合政务、政府法制工作、电子政务、外事侨务、行政服务等工作向宏观管理转变,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全市先后战胜1998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2005年“11-26”地震灾害和2008年1月重大低温冰雪灾害,其中因成功封堵长江大堤决口而成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洪精神的诞生地。
  第一早组织机构第一节市政府组成人员 1991-2010年,历经5届市人民政府,即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其中第九届任期始于1988年12月,第十三届任期于2010年12月尚未结束。历届市政府依法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和各局局长、各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组成,其中第十至第十三届市政府设市长助理,第十二至第十三届市政府设副巡视员。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市第九至第十三届人民政府主要组成人员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市政府工作部门 1991-1994年,设置机构有政府办公室、参事室、经济调研室、精神文明办公室、档案局、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乡镇企业局、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税务局、人事局、劳动局、统计局、审计局、技术监督局、城乡建设局、环境保护局、土地管理局、地质矿产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畜牧局、林业局、水利电力局、水产局、渔政管理局、农垦局、交通局、商业局、烟草专卖局、盐务局、供销合作社、物资局、粮食局、对外经济贸易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旅游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外事侨务办公室、口岸管理委员会、人民防空办公室、纺织工业局、轻化工业局、机械工业局、电子工业局、建材工业局、二轻工业局、冶金煤炭工业局等70余个。至1995年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前,市政府实设机构60个。
  1995年实行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7个:政府办公室(含参事室)、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公安局、国家安全局、司法局、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含国有资产管理局)、地方税务局、人事局、劳动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统计局、审计局、技术监督局、建设局、环境保护局、土地管理局、地质矿产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农村工作办公室、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水利电力局、乡镇企业局、机械工业局、轻化工业局、交通局、商业局、粮食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旅游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外事办公室(含侨务办公室)、口岸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市政府工作部门共有内设机构(不含机关党委或总支、纪检组或检察室;下同)323个。
  2002年,设置工作部门33个:政府办公室、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审计局、建设局、规划局、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交通局、粮食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旅游局、文化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体育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外事侨务办公室(其中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市政府工作部门,不计机构个数),市政府工作部门共有内设机构(含纪检监察;下同)257个。
  2005年,设置市政府工作部门34个:政府办公室、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审计局、建设局、规划局、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交通局、粮食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旅游局、文化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体育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外事侨务办公室、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市政府工作部门共有内设机构279个。
  2010年,设置市政府工作部门33个:政府办公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监察局、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审计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建设规划局、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粮食局、商务局、旅游局、文化新闻出版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体育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外事侨务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市政府工作部门共有内设机构369个。
  第三节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派出机构 1991-1994年,市政府所设机构70多个。1995年实行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机构分为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及派出机构等。当年,直属事业单位有接待处、档案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等,派出机构有驻上海联络处、驻深圳办事处、驻厦门办事处等。
  2002年,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有接待处、档案局、广播电视局、房产局等;派出机构有九江开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政服务中心、驻北京联络处、驻上海联络处、驻深圳办事处、驻厦门办事处、驻南昌办事处等。
  2005年,市政府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置为直属特设机构。
  2010年,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有:机关事务管理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广播电影电视局、公路管理局、信息化服务中心(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港口管理局、商业管理办公室、供销合作社、扶贫和移民办公室。派出机构有: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行政服务中心、驻北京联络处、驻上海联络处、驻深圳办事处、驻厦门办事处、驻南昌办事处。
  第四节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 1991年以来,市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成立领导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协调小组、指导小组、推进小组、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亦称“非常设机构”),由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组成。机构形式有常设型、阶段型和临时型。机构数量最多时达200多个。
  2009年4月,市政府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决定撤销44个,保留161个,依次是:《九江年鉴》编辑委员会和《江西年鉴》市编辑委员会、市贯彻落实增强投入扩大内需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彭泽核电站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市民生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市规划土地运作协调小组、市救灾指挥中心、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三年打胜交通建设翻身仗”指挥部、市沿江快速通道(九江——瑞昌——码头)建设领导小组、市城市交通领导小组、市工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市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市城西港区口岸对外开放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市省属国有企业下放接交工作领导小组、国电九江发电厂“以大代小”四期扩建工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江西时代能源(多晶硅)项目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市打击传销活动领导小组、市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市金融发展与服务领导小组、市不良金融债务处置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市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市发展资本市场和上市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市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推行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市“一村一品”引智工作协调小组、市留学人员创业园领导小组、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企业军转干部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市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市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国家助学贷款协调领导小组、市昌九城际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市京九、武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市日元贷款城市防洪项目领导小组、市高新工程和专项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市加快推进船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庐山新城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市危旧住宅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市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市违法建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市人民防空指挥部、市城区土地和房屋登记发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联合工作小组、华凌商贸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与报批工作领导小组、市文化商业大厦遗留问题专项清理工作小组、市地价动态工作领导小组、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市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市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市军用饮食供应工作领导小组、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市地名委员会、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市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市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市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处置劫机事件应急指挥部、市交通安全委员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市木材市场和木材加工企业整顿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市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市对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市校建工作领导小组、市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工作推进小组、市学生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职业教育校园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领导小组、市结核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市献血工作协调小组、市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领导小组、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委员会、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城镇妇女“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协调小组、市种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农业病虫灾害防控指挥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协调小组、市深山区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绿化委员会、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指挥部、市世行贷款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领导小组、市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彭泽至湖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市减灾委员会(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领导小组)、九瑞高速公路拆迁协调领导小组、市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市春季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市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市城区防汛工作指挥部、市发展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市机场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市民用航空发展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长江港口岸线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流通系统企业改制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市成品油市场监督整规领导小组、市创建江西旅游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市生猪定点屠宰及肉价菜价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市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市文物保护普查古迹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市商品流通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假日旅游协调办公室、九江钢厂有限公司立项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市推进铅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协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市电力设施保护和反窃电工作领导小组、市口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市质量和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保护通信线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九江红鹰直升机试飞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评审委员会、国家级九江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市处置原九江一棉、九纺公司政策性破产遗留问题协调领导小组、市扶持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市政府成立34个议事协调机构,依次是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领导小组、市甲型HIN1流感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承办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九江市(共青城赛区)柔道比赛领导小组、市迎接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九江城西保税港区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市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市加强和规范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主要交通出入口景观绿化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市推进常岳九铁路项目领导小组、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领导小组、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九江共青城赛区柔道比赛项目竞赛委员会、推进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市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扩能改造工程征地拆迁协调领导小组、市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市农村受灾群众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城区深入开展房地产用地清理整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领导小组、市加快示范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天然气主管网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创建依法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市、区)活动领导小组、市港口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第五节县(市、区)政府机构 1991-2010年,全市有县(市、区)政府12个:浔阳区政府、庐山区政府、九江县政府、德安县政府、永修县政府、星子县政府、修水县政府、武宁县政府、湖口县政府、都昌县政府、彭泽县政府和瑞昌市政府。各县(市、区)政府均历经5届,换届4次,其中首次换届前政府任期起始时间均为1991年1月1日之前,末次换届后政府任期至2010年12月31日均未结束。
  20年间,各县(市、区)政府工作机构经多次改革,至2010年,各地机构设置虽然数量不等且名称稍有差异,但总体结构大致相同。
  各县(市、区)监察局均与同级纪委合署办公,不计人政府工作机构个数。
  第二章重要会议第一节市政府全体会议 1991年以来,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巡视员、市长助理、秘书长和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全体会议一般每年召开1次,主要审议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稿),并呈市委常委会审定;少数年份于中期召开1次,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1991~2010年,市政府共召开全体会议22次,其中2004年、2007年各增开1次。
  第二节市政府常务会议一、第九届市政府常务会议 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第九届市政府共召开常务会议19次,即第三十九至第五十八次常务会议。其中研究和决定的重要事项有: 1991年2月5-6日召开的第三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全市粮食工作并同意1991年“水改旱”扩棉核减粮食定购任务。4月8日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同意《九江市城区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决定从7月1日起在全市各地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工作。7月8日第四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同意承办1992年第六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暨庐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筹备工作的初步意见:研究并同意云居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关于云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报告》。7月30日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同意《1992年九江龙舟赛总体方案》《关于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快九江市建设开放城市的实施意见》。
  1992年2月12日召开的第四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1992年全市目标管理意见:研究并同意市财政局《关于199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5月5日第五十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同意九江开放开发区的7个管理暂行规定和优惠办法。10月13日第五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同意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确定庐山区的五里乡、十里乡、七里湖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享受城区待遇和原属庐山区管理的市内4条道路(南湖路、人民路、战备路、白水湖路)的管理移交浔阳区。12月30日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九江开放开发区《关于建立自收自支财税体制的实施意见》;同意市轻化、交通、二轻等系统37个企事业单位下放县(市、区)管理。
  1993年8月3日召开的第五十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市财政局《关于下达1993年市直国有商业企业上缴税利目标考核指标及粮食企业盈亏包干指标的报告》、永修县政府《关于加强国家级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报告》等。10月23日第五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同意湖口县城山乡、马影乡、武山乡、文桥乡,武宁县黄段乡、澧溪乡,九江县新合乡、永安乡,瑞昌市高丰乡、夏畈乡,庐山区赛阳乡撤乡建镇。
  二、第十届市政府常务会议 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第十届市政府共召开常务会议6次。其中研究和决定的重要事项有: 1997年2月25日召开的第二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成立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九江公司;同意原医专附属医院和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合并。3月29日第三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九江市国有(集体)小企业实现股份合作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关于推进我市小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4月9日第四次常务会议同意组建九江市建筑交易市场。1998年4月29日召开的第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
  三、第十一届市政府常务会议 1999年1月至2004年2月,第十一届市政府共召开常务会议49次。其中研究和决定的重要事项有: 1999年7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2000年1月4日第五次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九江市直粮食系统改革方案》。3月1日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九江市城区征收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实施细则》。
  2001年1月10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九江市殡葬管理规定》。3月12日第二十次常务会议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九江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6项规范性文件。9月9日第二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九江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实施办法》。
  2002年2月20日召开的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同意组建九江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讨论并通过《九江市“十五”人才发展规划》。10月10日第四十次常务会议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2003年3月7日召开的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通报“3-5”事故情况,研究贯彻落实3月6日市委常委会关于安全工作几点要求的措施。3月20日召开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听取九江公路分局关于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并进行研究。5月7日召开的第四十三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5月22日召开的第四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应对“非典”、发展经济的对策并报市委审定,研究并同意《中国九江(庐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及海外侨胞九江恳谈会总体方案》和《九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施细则》。7月14日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农村特困群众救助等事项,原则同意《九江市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意见》。11月6日第四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同意《九江市人民政府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并以市政府令颁布实施,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市场龙头企业的意见》《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公共卫生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报市委审定,审议并原则同意《九江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试行办法》《九江市采矿权出让转让管理办法》和《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试行规定》等。11月28日第四十七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九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4年2月7日召开的第四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关于200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全市2004年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安排计划、全市2004年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情况等事项,并对2004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九江市安全稳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四、第十二届市政府常务会议 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第十二届市政府共召开常务会议35次。其中研究和决定的重要事项有: 2004年3月4日召开的第一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若干意见》。3月25日及4月1日召开的第二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十大民心工程实施方案》《九江工业崛起纲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九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等8个文件。6月11日第五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政务环境的实施意见》《九江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4个文件。6月30日第六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暂行规定》。8月24日第七次常务会议研究九江农校整体划归市教育局、鄱阳湖水产科技园整体划归庐山区政府管理、“港口下放、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等问题;原则通过《九江市价格调节基金征集管理办法》《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九江市燃气管理办法》《关于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若干规定》等9个文件。9月23日第八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沿江开发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摩的”等非法营运车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1月18日第九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部分机构调整实施方案》《关于清理规范“小金库”的处理意见》等6个文件。11月30日第十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等4个文件。12月29日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施办法》《九江市商品市场建设优惠扶持政策》等5个文件。
  2005年3月31日召开的第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防汛、乡镇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等工作。4月30日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建设工程劳动保险费管理办法》《九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九江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五年规划( 2004-2008)》《九江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等文件;研究九江农校与九江财贸职业高中合并成立“江西庐山旅游中专”的有关问题。6月22日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工业用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意见》《九江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内违规建别墅问题的处理实施方案》等文件。8月5日第十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九江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11个文件。8月18日第十八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及构建大开放、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推进城市大建设的实施方案。10月30日第十九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全市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处分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的决定》等6个文件;研究关于确定授权出资监管单位及监管国有股权企业、建立九江市农村公路建设补贴专项资金等问题。11月18日第二十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防控“禽流感”;研究城区污水收费标准等问题;原则通过《九江市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办法》。12月22日第二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组建九江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问题;原则通过《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江西九江出口加工区工作方案》《关于将庐山垦殖场、九江市庐山茶科所、九江市林科所、庐山水电厂划归庐山管理局管理的工作方案》和《关于理顺云居山一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方案》。12月26日第二十三次常务会议传达国家救灾工作汇报会和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原则通过《九江市城区房屋登记发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
  2006年2月28日召开的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九江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九江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等。4月29日第二十六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应急兵员战时动员暂行办法》《九江市档案管理办法》。5月8日第二十七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九江市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等。5月31日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九江港口总体规划》。6月24日第二十九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试行办法》和《九江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困难企业和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实施办法》。7月30日第三十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1 1项专项规划、《九江市“十一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和《关于推进现代大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8月31日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等。10月9日第三十三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汽车制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九江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等。
  五、第十三届市政府常务会议 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第十三届市政府共召开常务会议48次。其中研究和决定的重要事项有: 2006年12月9日召开的第一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各级政府及部门工作全面实行“提质、提速、提效”的若干意见》以及永修县马口镇等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12月29日第二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九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5~2020》>《九江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和《九江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规定》等。
  2007年2月9日召开的第三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增收节支工作的意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等12个文件;研究新农村建设、商业网点规划、推进CBF项目、昌九高速公路九江段绿色长廊工程建设、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执法体制等问题。2月26日第四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区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征收管理暂行办法》。3月8日召开的第五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第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指标体系及实施考核意见》和《九江市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等9个文件;研究市汽运公司改制方案。3月23日第六次常务会议研究《关于九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关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等。4月12日第七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九江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等12个文件:研究调整市直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标准、对台工作、新闻出版工作等事项。4月28日第八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九江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原则同意《武宁澧溪、新宁等8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研究创建省卫生城市、外事工作等。6月25日第九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九江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等6个文件;研究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完善行政审批集中办理等问题。7月24日第十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九江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暂行)办法》和《九江市企业改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审议《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快矿业经济发展的决定》。8月22日第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九江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原则通过《九江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九江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九江市“菜篮子”工作的实施意见》。9月10日第十二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九江市2007-2010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文件;研究《九江市2007-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10月7日第十三次常务会议研究《九江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全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的贯彻意见。12月22日第十四次原则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稿)等会议文件和《关于加强投融资工作的意见》《九江市客运出租汽车治安管理办法》《关于沿江板块工业项目准入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研究《关于加快矿业经济发展,做大矿业经济规模的实施意见》。
  2008年1月2日召开的第十五次常务会研究并原则通过《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有效推进“四个对接”实施意见》《关于扶持九江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请示》和《九江市摩托车养路费征收管理实施意见》。2月27日第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沿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和运营方案》《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4个文件;研究安排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4月2日第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市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九江市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1个文件。5月9日第二十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市若干意见》《关于开展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区)的意见》和《九江市加快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职工安置补充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等事宜。6月2日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九江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听取城区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情况、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情况的汇报。7月4日第二十二次常务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民生工程“十件实事”工作进展情况和大项目建设的反馈意见,研究并原则通过《九江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9月5日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九江市关于进一步鼓励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九江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研究加强和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九江市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问题。10月17日第二十六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研究部署全市村(居)民委员选举工作。11月29日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促进共青城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九江市房地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6个文件。12月26日第三十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建立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长效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市城区经营性土地管理的意见》等6个文件;研究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务工人员就业服务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加强市中心城区项目建设规费收缴等工作。
  2009年3月19日召开的第三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工作意见》《关于“推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考核奖励办法》《九江市城市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9个文件:研究庐山旅游直升机九江停机坪用地选址和巨石集团、德福电子退城进园等有关问题。4月30日第三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九江沿江开发若干政策意见》的意见等4个文件;原则同意市物价局关于调整市城区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和出租车运价的请示。5月11日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江西省“光明·微笑工程”九江市实施方案》等7个文件;原则同意市科技局关于请求审批表彰奖励名单和市国资委关于融资改革事项的请示。6月26日第三十七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九江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方案》;传达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贯彻落实意见。7月29日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九江市禁放烟花爆竹管理暂行规定》《九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等7个文件;通报将永修县燕坊镇坪塘村、燕坊村划入共青城开发区管理的有关事宜。8月28日第三十九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九江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等4个文件;研究部署军转安置工作。10月20日第四十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九江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支持做大做强区级财政、建立属地化税收征管体制的暂行办法》等5个文件;以及市发改委《关于九江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情况的报告》、市房产局《关于开展2009年度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申请有关事项的请示》。12月3日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九江市行政奖励办法》等7个文件。
  2010年2月11日召开的第四十三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九江市殡葬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和《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原则同意市民政局、市物价局关于城西港区新建道路和城区在建道路的命名、调整市城区自来水价格、市城区执行全省统一污水处理费标准等请示。5月13日第四十四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九江市保税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5个文件。7月5日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现代物流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九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6个文件。8月20日第四十六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九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六城”同创总体方案》等8个文件:研究并同意武宁县新宁镇分设为豫宁街道办事处和新宁镇等事项。12月10日第四十八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城郊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九江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意见》等5个文件,原则同意市民政局《关于对71个新建、在建、拟建城建项目命名和更名的请示》等请示和报告。
  第三节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一、第九届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 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第九届市政府共召开市长办公会议34次,即第四十至第七十三次市长办公会议。其中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研究处理的重要问题有: 1991年1月3日召开的第四十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市城建局《关于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兴建市第三水厂工程的意见》;决定对全市现有700余名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在1991年3月前后抢治完毕。5月20日召开的第四十四次会议确定由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牵头组建九江纺织集团。6月10日第四十五次会议研究同意市社会福利院设立儿童部。6月27日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同意《九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7月16日第四十七次会议研究同意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江西公司自1991年8月1日起恢复“南京一上海一九江”航班。9月16日第四十九次会议研究同意市经委设立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同意下发《九江市开展反盗窃斗争实施方案》;决定将原浔阳区工商局收归市工商局,成立直属分局。10月22日第五十次会议研究市商业局《关于在国营商业零售企业进行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同意市民政局《关于追认汪昌华同志为革命烈士的请示》。12月25日第五十二次会议研究《关于开展九江物资流通中心规划调查前期工作的请示》和《关于我市城区道路现状和进一步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意见》。
  1992年1月2日召开的第五十三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第六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暨中国“庐山杯”国际龙舟赛的各项筹备工作。3月30日召开的第五十七次会议研究同意取消食品、蔬菜公司亏损补贴并逐步取消煤炭公司亏损补贴和矿价补贴。4月25日第五十八次会议研究同意《永修县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报告》和《市供销社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7月24日第六十次会议研究同意,将庐山垦殖场和市庐山茶科所的行政区域划入拟新成立的庐山区政府的版图,其行政隶属关系维持不变。9月1日第六十一次会议审议同意《九江市关于外地驻市办事机构的管理办法》。10月19日第六十三次会议研究确定简化办理证照手续,推行税收包干和递增制度,由市工商局对目前个体户要向18个部门缴纳50种收费和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照等情况进行一次清理整顿。11月23日第六十四次会议研究市工商局和庐山区政府关于建设九江市大市场、市民航局关于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及机场建设、市旅游局关于建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区”启动项目等问题;同意市民政局《关于修水、彭泽等县要求部分撤乡建镇及行政区划调整的审查报告》。
  1993年2月13日召开的第六十五次市长办公会议听取关于1993年“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龙舟系列赛暨第二届“庐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总体方案和93全国摩托艇明星对抗赛,93首届“庐山杯”国内钓鱼邀请赛暨“鸭鸭杯”国际钓鱼邀请赛的安排意见的汇报;研究同意把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转办成多学科、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大学;研究同意市人防办《关于九江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和开发利用实施办法》。3月6日召开的第六十六次会议研究确定对国营商业零售企业的门点和粮食企业的小型门点及基层供销社各基层门点全面实行“公有民营”。3月29日第六十七次会议审议《九江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研究自来水提价、征集旅游开发专项基金的问题。4月18日第六十八次会议研究九江公路分局关于1993年及5年公路建设大包干贷款、九江港务局关于水上消防站码头选址等报告:研究同意设立市政府驻北京、海口联络处。9月17日第七十二次会议研究同意成立共青城公安局。12月6日第七十三次会议研究同意《九江市企业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试行办法》;同意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增加5万元疫苗专款:确定市农业开发资金安排50万元用于乡镇企业的畜禽、水产养殖和加工业。
  二、第十届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 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第十届市政府共召开54次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研究处理的重要问题有: 1994年3月2日召开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电价、水价调整事项。3月3日第二次办公会议研究确定扩建城市蔬菜基地及安排新菜地建设专项资金。4月1日第三次会议确定推选瑞昌市为九江市1994年度“双拥模范城”;同意将市妇女儿童医院与市妇幼保健所合并,恢复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名称;研究市机械工业局关于组建“三电”集团公司和市建设局关于九江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等问题。5月9日第四次会议研究确定将市政府办公室法制科更名为市政府法制局,共青垦殖场成立共青粮食局、共青教育局,市粮食局成立直属分局:研究同意将各县(市、区)外经贸公司下放到县(市、区)管理;研究同意《九江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6月15日第五次会议研究确定将庐山区七里湖乡、官牌夹水产场、茅山头垦殖场划归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管理。9月10日第七次会议研究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加快城区防洪工程建设等问题;研究同意《九江市市场价格调节基金征集、管理办法》。9月13日第八次会议研究老建扶贫工作和柘林库区移民问题,确定武宁县甫田乡平尧村100名移民迁居永修军山垦殖场落户。10月12日第九次会议研究同意调整城区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与组建市区地方税务分局。11月15日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确定建立市、县两级自然灾害救济基金。11月30日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九江市职工医疗社会保险医疗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6项决定。
  1995年1月5日召开的第十五次市长办公会议确定九江市国家安全局1995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与市公安局分开办公。2月27日第十七次办公会议确定将原“九江马回岭机场”改名为“九江庐山机场”;同意在九江开发区挂牌成立九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月29日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九江市城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土地出让金、土地收益的收取标准;研究第三次工业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第三产业普查等工作。12月14日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年3月23日召开的第二十四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九江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5月14日召开的第二十五次办公会议通过《九江市1996年度县(市、区)目标考评方案》和《九江市教育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送审稿)》。7月9日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九江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和《市区住宅区物业管理试行办法》。9月16日第二十八次会议研究确定九江县承办九江市第八届运动会。11月5日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在全市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街道…‘文明市民”活动。12月11日第三十次会议研究通过《九江市商品房价格管理实施办法》《九江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规定》和《九江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
  1997年7月28日召开的第三十四次市长办公会议同意《关于做好1997年毕业研究生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8月13日召开的第三十五次办公会议同意《关于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四个一”方案》。9月4日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九江市“九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和《关于强化职工医疗社会保险管理的规定》。II月19日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卫生改革和发展的若干决定》及相关配套文件。
  1998年4月10日、7月1日、7月14日先后召开的第四十三、第四十五、第四十六次市长办公会议分别专题研究关于市区拆迁还房、抗洪救灾和长江堤岸整治工程等事项。9月25日召开的第四十九次办公会议通过《关于199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关于1998年度退伍安置工作的几点意见》和《九江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管理工作暂行办法》。9月30日第五十次会议同意《“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实施方案》《1998年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12月22日第五十三次会议通过《九江市城防工程建设拆迁安置方案》和《关于封闭城市防洪堤有关通道闸口的报告》。12月31日第五十四次会议通过《九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
  三、第十一届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 1999年1月至2004年2月,第十一届市政府共召开49次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研究处理的重要问题有: 1999年3月18日召开的第二次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全市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同意撤销都昌师范和永修师范。4月28日召开的第三次办公会议同意市政府7项承诺的任务分解实施方案。10月10日第五次会议研究同意合并九江财专、师专、医专和教育学院4所院校,创立九江学院。 2000年4月11日第八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关于城区户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6月10日第十三次会议同意组建市办证收费综合服务大厅。7月19日第十四次会议同意市房产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实施方案》。9月23日第十七次会议同意《关于启动九江市社会服务联合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意见》。11月15日第十九次会议同意《关于市本级财政发放工资实施方案》。12月14日第二十次会议同意《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
  2001年4月28日召开的第二十七次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九江市城区抗震防灾规划》。 2003年3月24日召开的第四十三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赛得利(江西)化纤公司税费优惠和建设项目用地报批规费等事项。5月22日第四十四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等事项;研究并原则同意九江师范学校、九江职业大学两校合并组建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报市委审定;原则同意民航省管理局并购九江机场民用部分。5月27日第四十五次会议专题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7月14日第四十六次会议同意九江商校成建制划归九江师专。11月3日第四十七次会议研究市教育城域网建设项目,安排部署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研究并同意组建市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11月17日第四十八次会议研究九江钢铁公司、建筑陶瓷总公司、九江三棉印染有限公司、纺织经销公司等企业的改制问题。11月28日第四十九次会议研究组建江西鄱湖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和改进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等事项。
  四、第十二届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 2004年,第十二届市政府共召开5次市长办公会议(2005-2006年末专门召开市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研究处理的重要问题有: 4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议听取市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和市水利局关于全市防汛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庐山上市的有关问题。6月3~4日召开的第二次办公会议原则同意《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研究市直单位公有资产及非税收入清理规范、柘林湖更名、市供销社直属企业改制等问题。6月10日第三次会议研究市纺织经销公司因西园拆迁分流安置职工、兴华纺织有限公司要求返还房改基金、五棉纺织有限公司改制方案等问题。8月20日第四次会议听取2004年赣台(九江·庐山)经贸合作研讨会九江准备情况、市自来水公司引资改制、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等汇报,研究更新市本级社会保险计算机系统、调整城区自来水销售价格等事项。8月23日第五次会议研究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初步意见:原则同意市粮油机械厂、九江牛奶公司和九江三棉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的改制方案,并对九江钢铁公司破产财产变现处置进行安排。
  五、第十三届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十三届市政府共召开32次市长办公会议,即第一至第三十二次市长办公会议(2009年取消市长办公会)。其中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研究处理的重要问题有: 2007年1月11日召开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发展产业经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举全市之力促进九江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并讨论《关于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和国有资产清查统一管理的决定》。1月19日召开的第二次办公会议原则通过《关于解决城区居民买菜难、吃菜贵问题的工作意见》和《关于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办法》等。2月25日第三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经营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九江公路交通建设,三年打胜翻身仗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九江市医药总公司行政划转属地政府管理的移交协议书》。5月9日第四次会议专题研究并原则通过《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合作框架协议》。6月7日第五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市人大代表对湖滨钓鱼岛改造的建议的意见》《九江市银企融资工作会暨融资签约仪式筹备方案》;研究关于收回九江昌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闲置土地涉及有关事项、落实九江市移民扶贫配套资金等问题。8月22日第九次会议研究关于确定九江市“市树、市花”、推荐市级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九江电线电缆厂等企业改制等问题;原则同意市国土局提出的关于局部调整星子县白鹿镇、蓼花镇二个乡镇和都昌县土塘镇等5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见等。9月10日第十二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浔阳区、庐山区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办公会议纪要》《关于发展环庐山区域暨昌九永武沿线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意见》。10月7日第十三次会议研究组团参加江西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局部调整武宁县等6县(区)1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1 1月1日第十四次会议原则通过《九江市选拔录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督查工作的意见》;研究加强沿江开发土地和岸线资源管理、“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路径走向、启动九江市中心城区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九江宇龙公司改制收购九江五棉公司等问题。12月22日第十六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2008年1月2日召开的第十七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关于县域经济年终考评工作方案》《关于对市直单位绩效考评的实施方案》和《九江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等。2月27日召开的第十九次会议研究关于九江、武宁、永修等县三个建设项目用地,局部修改(调整)湖口、彭泽两县4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3月24日第二十次会议研究《全市抗冰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筹备方案》、亚东水泥总公司在九江开发区注册等问题。4月2日第二十一次会议研究市民政局《关于对市城区新建、在建道路命名的请示》等。5月9日第二十二次会议研究《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和沿江开发公司2008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方案》《关于首届“十佳科技企业”和“十佳科技工作者”评选办法》等。6月2日第二十三次会议研究《九江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主要控制指标分解方案》、九江庐山旅游公路开发总公司庐山环南山公路项目贷款还息有关问题、做好2008年住房保障工作等问题。
  2010年3月16日召开的第三十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等涉农文件。5月14日及5月17日召开第三十一次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及省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市国土局《关于请予批准市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报告》、市房产局《关于2010年住房保障及棚户区改造有关事项的请示》等。
  第三早施政要略第一节地方经济 1991-1993年,面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低于全省、全国水平的紧迫形势,第九届市政府积极应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农村经济以粮食稳定增长作为头等大事抓好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实现棉花、水产、水果、蚕桑的新突破,稳定提高油料生产,积极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工业经济狠抓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强化管理,使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适应国际国内需求,以产品结构调整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第三产业经济围绕建设赣北大市场,积极发展商业、外贸、物资、供销和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业。3年间,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全市经济工作,同时召开全市工业工作会议、全市乡镇企业现场办公会议等专题会议;相继出台《关于稳定农民承包土地的紧急通知》《九江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垦企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通知》《重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通过努力.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89.97亿元,年均递增25.65%:其中第一产业61.06亿元,第二产业73.54亿元,第三产业55.37亿元,三产比例为32.14:38.71:29.15:地方财政收入13.8亿元,年均递增11.07%。199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8.77亿元,比1991年增长56.76%;人均生产总值1897元,同比增长53.85%;地方财政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29.88%。
  1994-1998年,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侵袭,全市遭受3年尤其是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第十届市政府带领全市军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稳中求进,确保国民经济在调整中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做出举全市之力,打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业改革增效攻坚战和发展大旅游等“六大攻坚战”的重要决策;颁布《关于实现乡镇企业高效、持续发展的决定》及《九江市发展乡镇企业的奖励办法》,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通知》;确立“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召开全市工业工作会议并发出《关于加大主攻工业力度的通知》,支持吕河汽车、星火有机硅、粘胶短纤维等重大项目的加快发展;建立旅游开发专项基金,推进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全市在取得抗击特大洪涝灾害伟大胜利的同时,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平稳发展。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86.96亿元,年均递增18.06%(1998年比1997年负增长11.82%);其中第一产业218.9亿元,第二产业322.42亿元,第三产业245.64亿元,三产比例为27.82:40.97:31.21;地方财政收入36.95亿元,年均递增21%。1998年虽然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经济总量比1997年有所下降,但与本届市政府的开局之年1994年相比,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0.4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797元,地方财政收入8.51亿元,分别增长53.98%、43.88%和68.33%。
  1999-2003年,是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之后的经济恢复期,其间又遭受1999年洪涝灾害和2003年“非典”疫情侵袭。第十一届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迅速完成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努力实现恢复发展的既定目标,全面启动在江西率先崛起的壮举。5年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一个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市风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的新九江。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年动员大会、全市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市工业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颁布《关于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九江工业崛起纲要》《关于培育发展十大商品市场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批准实施《九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采取“以整治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以主攻工业、大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旅游和县域经济为重点,继续打好‘六大攻坚战’,着力培植一批新的增长点,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举措,着力支持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九江赛得利化纤巨石集团九江公司、汇源集团、九江清源集团长江药业有限公司、赣星化工厂等一批重要企业。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8.17亿元,比前5年增长53.53%,年均递增12.3%;其中第一产业238.46亿元,第二产业555.05亿元,第三产业414.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4%、72.15%和68.81%,三产比例依次为19.74:45.94:34.32:财政总收入111.06亿元,年均递增16.15%(2001年比2000年负增长2.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07亿元,同比增长59.86%,年均递增12.66%。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7.62亿元,比1999年增长60.26%:人均生产总值6760无,同比增长59.4%;地方财政收入15.29亿元,同比增长79.67%。
  2004-2006年,第十二届市政府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在江西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坚持实施大开放的主战略,全面推进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和城市大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主攻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开创九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动员大会、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颁布《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共九江市委(关于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的决定》《构建大工业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力推进汽车制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大物流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现代大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构建大旅游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沿江开发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出台《九江工业崛起纲要》《九江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企业国有资产处置试行办法》《九江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九江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九江市商品市场建设优惠扶持政策》;组织编制和实施《九江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方案》《九江市港口总体规划》《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4-2020年)》以及《九江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10余项专项规划。通过全市上下努力奋斗,克服2005年夏季台风“泰利”和“11-26”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95.36亿元,年均递增15.2%;其中第一产业212.69亿元,第二产业656.6亿元,第三产业426.06亿元,三产比例为16.42:50.69:32.89;财政总收入120.75亿元,年均递增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3亿元,年均递增17.32%。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6.22亿元,比2004年增长40.53%;人均生产总值10952元,同比增长39.09%:地方财政收入26.04亿元,同比增长38.45%。
  2007-2010年,第十三届市政府贯彻落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目标,按照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开放港口城市的要求,坚定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国际化,在更高层次上推进“3+1”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2009年确立阶段性奋斗目标:…两区’(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在工作措施方面,着力推进六大重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创新创业活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开放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夯实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全力支持共青城发展的重要决定和“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组织全市军民奋力抗击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的侵袭。5年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沿江开发动员部署大会、沿江开发工作部署会议、全市开放型经济调度会和全市重大项目调度会、全市工业暨推进国有资产统一清查管理工作会议、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调度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暨决战工业2000亿动员大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市抗灾救灾工农业恢复生产动员会、全市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座谈会、全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暨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工业工作暨“产业集聚、企业做大”推进大会等重要会议;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九江沿江开发若干政策意见)的意见》《关于沿江板块工业项目准入的若干规定》《关于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工作意见》《关于发展产业经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矿业经济发展,做大矿业经济规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九江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关于“决战工业2000亿”做强农业加工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九江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市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环庐山区域暨昌九永武沿线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意见》《关于集中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强“百亿”骨干企业、培育十大产业集群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组织编制和执行《九江市2007-2010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九江市现代物流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颁布《九江市工业经济目标考评奖励暂行办法》《关于建立第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指标体系及实施考核意见》《关于“推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考核奖励办法》《九江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决战工业2000亿”农业加工企业的扶持奖励办法》《沿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和运营方案》等。举全市之力支持共青城发展;采取得力措施支持江西旭阳雷迪多晶硅项目、中电投风力发电项目、共青城中芬数字生态城项目、中国蓝星星火有机硅一体化项目、九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江铜集团铅锌冶炼项目、九江核电产业基地、中信庐山西海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通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奋斗,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化危机为赶超的契机,变挑战为发展的机遇,全面完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180.86亿元,年均递增19.56%:其中第一产业355.01亿元,第二产业1717.69亿元,第三产业1108.16亿元,三产比例依次为11.16:54.00:34.84;财政总收入326.58亿元,年均递增26.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4.02亿元,年均递增28.75%。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32.06亿元,比2007年增长74.17%;人均生产总值21862元,同比增长71 .41%:地方财政收入71.06亿元,同比增长121.55%。
  20年间,市第九至第十三届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市委的各项重大决策,带领全市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稳健、持续、健康地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990年的1060.5%.年均递增13.6%;财政总收人为3000%,年均递增l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826.7%,年均递增21.1%。
  第二节改革开放 1991~1993年,第九届市政府提出的改革开放总体目标是:争取初步形成适应全市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基本框架。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九江为沿江开放城市;7月,九江港正式对外轮开放,提升对外开放重要地位。3年间,市政府着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注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的意见》《全市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方案》《关于深化商贸企业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决定组建九江纺织集团、放开粮食经营并建立地方粮油储备体系、对国营商业零售企业的门点和粮食企业的小型门点及基层供销社各基层门点全面实行“公有民营”等重大事项。同时,加快开放开发步伐,颁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大胆引进、加快开放开发的暂行规定》等文件;成立九江开放开发区并颁布《九江开放开发区管理条例》,出台《九江开放开发区建立自收自支财税体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与管理措施。至1993年,全市仿“三资”企业管理、投入产出总承包和转换机制综合试点企业共33家,股份制企业58家,股份合作企业2600多家,股本总额5.6亿元。九江开放开发区批准人园项目87个,总投资16.04亿元,其中外资4.6亿元;有41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1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年产值3.1亿元的生产能力。昌九]二业走廊九江段引进项目42个,总投资5亿多元,其中外资2亿元。九江市与澳大利亚沃拉戈尔市正式缔结国际友好城市,与国内20多个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全市3年实际利用外资近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7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01亿美元。
  1994-1998年,第十届市政府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先后召开市直单位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全市整治投资环境会议以及全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等会议;开展“打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攻坚战活动”“开展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等活动;连续颁布1995年、1996年、1997年《九江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出台《九江市国有(集体)小企业实现股份合作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关于推进我市小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建立市长接待外商投诉日制度;举办1997年中国庐山国际旅游节暨招商洽谈会等。组建国有独资公司2家,股份有限公司5家,有限责任公司174家,九纺公司等9户省级试点和九针公司等20户市级试点运转良好:对29户国有危困企业实施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全市个体工商户达10万户,从业人员20余万人:私营企业2888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17.5亿元,实现纳税翻番;粮食流通、金融保险、对外贸易等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基本完成,“五荒”拍卖取得突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64亿美元,批准外资企业239家,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引进内资19.2亿元,境内客商兴办、联办企业2200多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35家;进出口总额5.9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23亿美元,出口商品发展到20大类200多个品种,出口国家和地区达50多个;九江、共青开放开发区进入发展快车道:与澳大利亚波波郡、斯洛文尼亚科佩尔市、日本玉野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与北京东城区、上海南市区、江苏南通市等8个市、区建立友好协作关系。
  1999-2003年,第十一届市政府结合灾后重建、恢复经济实际情况,提出“以改革总揽全局,全面推进体制创新”总体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调整结构中求突破,在改善环境中求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加快个体私营经济表彰动员大会、全市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暨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全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动员大会,举办海外侨胞江西之行(九江)恳谈会、中国“五会”(九江)经贸恳谈会、中国九江(庐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及海外侨胞九江恳谈会、共青论坛以及福州、东京等大型推介活动;出台《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市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九江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5年间,全市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80%;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农民人均减负率20%以上,开放型经济成为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开通“经济110”,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日本铃木公司、新加坡金鹰集团、台湾远东集团、香港华孚集团、中国五矿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九江。引进外资项目222个,实际利用外资6.43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4099个,实际进资242.43亿元;进出口总额6.7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86亿美元。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6.22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汇源果汁、清源药业等一批项目落户。共青开发区理顺管理体制.引进高尔夫球场、航天科技园等重大项目,二次创业势头良好。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发展到4641户,注册资金45.3亿元,纳税百万元以上民营企业76户,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119户。
  2004-2006年,第十二届市政府注重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构建大开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九江市利用外资项目引荐奖励细则》《九江市市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整合含鄱口以下、太乙村(含)以上景区旅游资源的决定》《关于将庐山垦殖场、九江市庐山茶科所、九江市林科所、庐山水电厂划归庐山管理局管理的工作方案》和《关于理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方案》;举办赣台(九江·庐山)经贸合作研讨会、中国“五会”经贸恳谈会等重要活动。3年间,全市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26户: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乡财县管等财政综合改革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实现农民合同内零负担;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和45家企业学校剥离工作全面完成,政府部门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95项;庐山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云居山——柘林湖申报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实现统一管理。九江出口加工区申报成功,于2005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共青开发区连续3年成功承办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全市累计引进外资项目422个,实际利用外资9.72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914个,新上亿元以上项目83个;进出口总额6.1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52亿美元。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上缴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8.04%。
  2007-2010年,第十三届市政府提出“十一五”(2005~2010年)时期九江改革开放总体要求是: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统一。以九江出口加工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县区12个工业园为载体,全方位对接长江三角洲和武汉市、南昌市,融人全球化。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清除制约对外开放的体制性障碍。通过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采取的重大行政措施有: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等。市委、市政府做出举全市之力支持共青城发展决定;召开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全市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调度会议等重要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推进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意见》《九江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经营管理的实施意见》《九江市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举办浔台经贸合作恳谈会和洽谈会、中国“五会”九江经贸合作恳谈会、中国九江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九江(广州)重点产业招商项目推介会、九江(北京)重点产业招商项目推介会、九江(广东)招商项目推介洽谈会、九江(香港)服务企业投资座谈会和赴欧洲、新加坡招商等活动。“十一五”(2005-2010年)时期,九江改革开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2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安置职工8万多人,累计发放、补缴“一补三险”20多亿元;市属34户国有工业企业全面完成职工身份置换,近3万职工“三金”得到落实:非工口六大系统98户国企改革按期完成,农垦系统14户国企改革平稳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推进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体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和国有资产清查按期完成,首批2家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完成产权划转,组建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和担保公司。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新批外资项目708个,实际利用外资20.36亿美元;引进内资1171亿元;进出口总额33.6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1.8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由3%上升到8%。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九江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三节城乡建设 1991-1993年,第九届市政府在进一步壮大提高现有国有建筑企业同时,有计划地发展与建设规模相适应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建筑业;推行住宅商品化,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着力加强供排水、城市道路、能源供应、公共交通和通信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生态农业,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抓好工业“三废”的控制与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先后颁布《关于加快九江市建设开放城市的实施意见》《九江市争创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实施意见》《九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六城”同创总体方案》《九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九江市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编制并执行《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九江市城区防御特大洪水方案》《九江市城市防洪规划要点》;加大国家级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建设力度,组织实施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十里河综合整治工程等重大项目。3年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32个,总投资85亿元;长江大桥、昌九公路、外贸码头、客运码头等一大批交通骨干工程建成,建成二级公路、县乡油路217.5千米,全市实现县县通油路;九江电厂二期、东津电站、220千伏输变电等一批电力工程完成,进一步提高电力供应保证程度;邮电通信率先在全省实现“两化”和城乡并网升位;完成10万门市话扩容扩网工程,实现全市城乡电话一体化;以长江大堤整治、鄱阳湖重点圩区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棉田排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2.61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82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8.89万平方米;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长虹大道、滨江大道、西二路、环城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扩改任务基本完成,一大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均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加强对大气、水域、土壤污染和噪音污染监测与防治,全市城乡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1994-1998年,第十届市政府切实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相继出台《九江市“九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九江市“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实施方案》《九江市城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九江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九江市商品房价格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九江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九五”期间加强污染控制若干意见》和历年《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开展“打好城市建设和培育大市场玫坚战”活动:组建九江市建筑交易市场,制定土地出让金、土地收益的收取标准等。5年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22.7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5.44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82.14万平方米;完成重点建设项目21个,工业技改项目196个。京九铁路九江段、九江新客站、民航机场一期、昌九公路复线、九瑞和大机二级公路、西二路立交桥、电厂二期、第三水厂、赣鄂50万伏输电线路、共青和市区22万伏变电站、共青国家粮食储备库、900兆移动通信、武宁盘溪和修水茶子岗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1995年11月17日,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庆典在九江举行。水利建设累计投资5.52亿元,完成土石方1.3亿立方米,净增有效灌溉面积0.54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2.6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3万公顷,八里湖、龙开河泵站在城市防洪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改造等外公路482千米,新修油路330千米,实现县县通油路、139个乡镇通油路。全市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市政道路建设5.94亿元。市区新建、改造道路142万平方米,建成庐山南路和人民路立交桥,完成长虹大道、十里大道、滨江申路、长虹北路、庐山北路、环城北路、甘棠北路、庐峰北路、人民路等干道的拓宽,加快前进东路、西二路等路段的建设,初步形成市区环线道路网络。改建61座水冲式公厕,兴建湖滨公园等一批园林绿化精品,新增公共绿地22.14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3.59%.城市环境质量大大改善.1994年被评为“园林绿化先进城市”,1995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最佳城市”和“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引农造城”初见成效,一批小城镇迅速发展,县城框架逐年拉开,县乡城镇建设登上新台阶。
  1999-2003年,第十一届市政府迅速完成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其中3件大事最为显著:全市江湖大堤得以全面整治,增强抗御特大洪水的能力;全市移民建镇工程基本完成,沿江滨湖居民从此拥有安居乐业的家园: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区面貌大为改观,九江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市政府组建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台《关于改革公路管理体制,加快公路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九江市城区抗震防灾规划》,制定《九江市城区征收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实施细则》,等等。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44亿元,其中房地声开发投资39.1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31.41万平方米。完成重点建设项目46个。九电三期、柘林电厂扩建、抱子石水电站等工程相继实施,供电量年均增长13%。完成公路建设1747.7千米,鄱阳湖大桥、九景高速、都蔡公路、修武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5亿元,新增市区道路132万平方米,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新建长江大道、抗洪大道、十里南大道等10余条交通主干道,市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畅通工程二等城市”。白水湖公园、浔阳江广场、新桥头广场等一批园林绿地相继建成,营造出良好的休闲环境。全市12个省级重点镇完成规划、修编、评审工作。全市电话用户79.4万户,宽带用户2.2万户。城乡邮路总长1177千米,网点171处。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启动,“中国九江网”在全国同类网站中名列前茅。
  2004~2006年,第十二届市政府注重加快城乡建设,增强综合功能,先后做出“围绕八里湖,建设新九江”,建设“美而富、和而强”的社会主义新九江以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名城等重大决策;相继颁发《推进城市大建设实施方案》《九江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态名城建设步伐,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九江市城市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的若干规定》《九江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九江市城市大建设项目安排意见》等重要文件:组织编制与实施《九江市总体规划》《九江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九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九江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20多个专项规划;建立九江市农村公路建设补贴专项资金。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3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3.25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9.55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29.29万平方米。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25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0平方千米。新增城市道路40千米、管网200千米、绿地200万平方米,建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老年和少儿活动中心、三水厂二期扩建、白水明珠、滨江生态园等一批功能公益性设施。城市管理有效机制基本形成.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大气污染治理富有成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综合功能全面提升,2004年10月获得“中国魅力城市”称号。环庐山、修武南线等公路和九武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铜九铁路、武吉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50万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原油输油管线九江段投入使用。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达2亿元。乡村公路建设完成3951千米,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
  2007-2010年,第十三届市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发展目标,按照打造新型工业重镇、区域物流中心、文化旅游胜地、开放港口城市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城乡综合功能。市政府先后出台《九江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中心城区三年决战200亿城建项目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编制并实施《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九江市2007-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规划》《九江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等总体及专项规划;切实推进国有企业“退城进园”、昌九高速公路九江段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十里河综合整治、大中路步行街升级改造、九江新长江大桥建设等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4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4.9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77.33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52.57万平方米。历年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绩:2007年,实施并完成鹤问湖环湖大道,启动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和十里、濂溪、芳兰3个组团以及综合工业园、汽车工业园主路网建设;大力实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完成滨江路截污、体育中心、疾控中心等续建项目。启动十里河整治、博物馆、鹤问湖污水处理厂、第二垃圾处理场、长虹东路、濂溪大道等项目。推进“五城同创”,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通过评审;星子县获“中国十佳休闲名县”和“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大县”称号。开展绿色生态建设7大专项行动,开展昌九绿色走廊建设,实施平原绿化、公路两旁绿化和村落、庭院绿化,城市绿化率达43%。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基本建成,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lOO%。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荣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称号。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14户重点企业单位能耗持续下降,全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市区大气、水质、噪声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成。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探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修河环保行动,关闭一批沿河污染企业,修河水质进一步改善;造林绿化工程完成造林总面积3.73万公顷。
  2008年,市政府突出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环庐山公路绿化二期、公交客运中心二期和公交总站二期工程,滨江东路延伸线、琴湖大道、金凤路延伸线、德化东路、两湖活化引水工程、陆家垄路南段。启动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庐山新城、老九瑞路、鹤问湖周边路网、濂溪大道、南山公园、十里广场和城市配套主干管网等城建项目的建设。创新城市功能项目运营机制,对白水明珠等项目进行管理主体招商。完善农贸市场网点和早市点布设,科学布设配电设施,加大供电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力度,增设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厕。突出城市管理,巩固“创卫”成果,健全城市和社区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在严格执法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树立和谐城管新形象。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3.05%;续建14条城区道路,完成100条背街小巷整治。长途客运中心、公交总站、“两湖”活化引水工程顺利推进,水、电、气、公交等设施不断完善,八里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南湖公园人选全国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武宁县城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县城。
  2009年,建成长虹西大道、八里湖环湖二路;基本完成十里河(濂溪河)综合整治、八里湖大道、环湖一路、濂溪大道、体育中心、庐山旅游直升机等项目主体工程。统筹兼顾提升老城,完成大中路西段、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修复的规划编制,整修和完善“两湖”周边设施;实施扬子巷、花园畈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浔阳东路地下人防工程;新建和改建一批农贸市场、公厕和垃圾中转台。扎实有效管理城市,开展“两声三乱”、占道亭棚、户外广告等综合整治,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获“中国最佳管理城市”称号。积极推进污染减排、污染治理工程,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0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6.6%,均控制在省定指标之内。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启动建设环湖景观林带,完成造林绿化6.4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2.71万公顷,1 1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投运,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持全省领先。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全市风电总装机达8.4万千瓦,华航太阳能、中辉特光伏等一批新型能源项目加快推进。
  2010年,市政府按照“三年决战200亿”的目标,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体育中心、八里湖公园、八里湖东路、新区学校和新区医院主体工程等一批项目完工,八里湖大桥、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区框架全面拉开,路网基本成型,功能逐步完善。老城区濂溪大道、十里河整治、火车站改造、龙开故道公园等项目全面竣工,滨江路、长虹北路、浔阳东路、长江大道、九瑞大道等改造升级,浔阳东路地下人防设施、大中路改造等一批工程基本建成。滨江生态公园改造、庐山区整区改造、浔阳区分片改造全面启动。城区新增道路里程64千米、路面171万平方米,路网沥青改造总面积102万平方米。按照“六城同创”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通过验收,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中心城区十大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百条背街小巷整治全面完成;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6.5%。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从“两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四县一山”与中心城区功能对接步伐加快,八里湖生态新城与“大九江”格局已见雏形。造林绿化9.8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3.33万公顷。新增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17个、省级生态村15个。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察,实行工业企业差别电价,开展公共机关节能活动。鹤问湖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强化污染减排,一批企业退城进园,扩能提升。推进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7%,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6%,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20年来,全市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发展迅速.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为1990年的百分比依次是:完成投资额为19086.9%,平均每年递增30%(其中国有单位为4571.7%,递增21.1%,集体单位及其他为2177000%,递增64.8%);新增固定资产为18259.3%,平均每年增长29.7%(其中房地产开发为23681%,递增31.4%)。
  第四节社会事业 1991-1993年,第九届市政府注重发展社会事业,调整电信收费标准、扩大电视台发射功率、组建综合性大学、在中央电视台有偿播出九江天气预报、局部调整市区地震烈度、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卫生建设等:举办1991年中国鄱阳湖珍禽观赏月、1992年第六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暨“庐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1992年中国鄱阳湖珍禽观赏月、1993年“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龙舟系列赛暨第二届“庐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1993年全国摩托艇明星对抗赛、1993年首届“庐山杯”国内钓鱼邀请赛暨“鸭鸭杯”国际钓鱼邀请赛等赛事活动。全市通过“星火”“丰收”等计划的实施,推广应用科技成果58项,技术改造投入增长近3倍,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990年的300-/0提高到1993年的35%;无污染汽油项目获得尤里卡世界发明奖,江洲乡科技市场评为全国先进。全市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发展,一个教育部门与行业、地方办学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格局正式形成。九江运动员在第八届省运会上夺得金牌39枚,银牌34枚,铜牌32枚,破8项省纪录:残疾人运动员在远南运动会上夺得3枚金牌,在全省名列第一。市少儿艺术代表团在全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节上获总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3个第一。城乡卫生、防疫保健和血地防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市一院、五院、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广播电视、文化、新闻出版等其他社会事业都有新的进展。
  1994-1998年,第十届市政府协调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市农村实施“5552”工程,即:500户文明家庭,50个文明乡镇企业,50个文明村,20个文明集镇;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街道”“文明市民”活动;举办首届“五羊杯”登庐山自行车比赛、“爱电杯”全国摩托艇邀请赛、1995年中国庐山国际武术节暨全国少年“武士杯”武术比赛和市第八届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活动:专题研究调整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老建扶贫、征收教育费附加、加强城区居委会建设、做好大灾之后防大疫工作等事项。5年间,全市科技推广和技术改造投入增长4.5倍,取得科技成果93项,获各类科技进步奖94项,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7%提高到45%,提前两年达到2000年目标;修水县被定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累计9.1亿元,12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中小学校建工作迈上新台阶,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评价。大型舞剧《路》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市广播电视中心、新华书店、书画院先后建成。市、县城区基本普及有线电视,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水平跃入全省先进行列。新闻事业为宣传九江,推动经济发展,建设精神文明做出突出贡献。完成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医疗设备投入、提高医疗技术人员水平)项目187个,市一、二、三、五医院门诊大楼、中心血站、妇幼医院医技大楼先后竣工:九江县城被评为“全国卫生县城”,武宁、湖口进入省级卫生城行列。九江县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体育先进县”。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建设得到加强,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进一步落实,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比1993年下降2.59和2.23个百分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孤溪埂居委会、市农行八里湖支行等“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和梅美华等先进个人。庐山被评为“全国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1999-2003年,第十一届市政府相继出台《九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编制并实施《九江市“十五”人才发展规划》;开展全市抗击和预防非典型肺炎(SARS)侵袭的斗争;举办“庐山杯”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首届中国庐山春节文化庙会、首次“公共卫生周”等大型活动。5年间,全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国家科技计划57项,取得科技成果98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5项,国际先进水平2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城市和国家重点联系城市,星火化工厂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有机硅产业基地。完成教育投资38.79亿元,新增校舍和改造危房147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企业学校剥离和民师转编工作,农村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双基”验收全面达标,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九江学院申报成功。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防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成效明显,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城镇医院体制及服务模式改革取得较好成效,7个县(市)基本达到国家初级卫生保健规划要求,全市农村卫生院危房基本得到改造,彭泽县再次被评为全国血防综合试点一等县,九江县获“江西省卫生县城”称号。广播电视覆盖率全面扩大,基本实现“村村通”,全市有61个乡镇普及小调频广播,146个乡镇建起有线电视站,广播电视作品获全国性奖项37个。话剧《大山情仇》进京汇演获得圆满成功:大型舞剧《路》在江西音舞节上共获14个奖项,晋京演出获文化部文化大奖;《九江市志》完成总纂。新闻出版事业进一步繁荣,为宣传九江做出贡献。“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功能日益完善,获得“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等6个国家级奖项。
  2004-2006年,第十二届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等文件,制定并执行《九江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办法(试行)》;组织编制和实施《九江市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04-2010年)》《九江市中长期(2006~2020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九江市“十一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部署组建九江学院等重要事项;举办中国(九江)首届国际龙狮精英赛等大型赛事活动。3年间,全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科技兴市”稳步推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2项,申请专利313件。教育投入力度加强,“两基”教育覆盖率达1000-/0: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校舍危房改造33.27万平方米;初步建成共青高校新园区,组建九江学院,结束九江无本科院校的历史;全市高校在校生9.56万人,民办学校在校生9.91万人;完成企业学校剥离和民师转编工作。完成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修缮恢复锁江楼、濂溪景区等一批历史文物,新的市图书馆建成开放。农村科技、卫生、文化三项活动全面铺开。加大卫生防疫事业的投入,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疫情报告网络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结核病、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有所加强。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进入全省前列,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张丽萍在第二十八届残奥会上打破世界纪录。广播电视覆盖范围扩大。人口性别比得到优化,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申报“中国魅力城市”获得成功。《九江市志》《九江年鉴》出版发行。
  2007~2010年,第十三届市政府相继制定《九江市创建“江西省卫生城市”实施方案》《九江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江西省“光明·微笑工程”九江市实施方案》《九江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方案》《九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九江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九江市棋牌室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红十字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殡葬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九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九江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工作会议、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全市残疾人工作暨残疾人社区康复推进会议、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举办“中国千名作家、诗人、艺术节写庐山”、九江·庐山·西海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八届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中国总决赛、2007年中国星子(庐山)温泉旅游节暨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第二届中国星子(庐山)温泉旅游节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走进星子》大型晚会、中国(九江)第二届国际龙狮精英赛暨市第十届运动会、市第五届老年艺术节、第三届中国星子(庐山)温泉旅游节暨第二十届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全球总决赛、周敦颐诞辰990周年纪念、“阳光温泉”杯2009年全国健美操联赛江西站比赛、中国著名艺术家“走进生态鄱湖·聚焦庐山西海”采风创作、“红歌唱响八里湖——市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中央电视台“唱响九江·相约九银”大型文艺晚会、首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九江站比赛等大型节庆赛事活动;举行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研究部署建设市体育中心、推进全市中小学校防雷减灾示范工程以及支持兴建全国第一个大湖物理模型——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九江学院与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共同建立柬埔寨首家孑L子学院等工作。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刘诗英(瑞昌剪纸)、宋增礼(瑞昌竹编)、喻芳泽(湖口草龙)、孟凡林(武宁打鼓歌)并公布《九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市科技人才事业明显进步,共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专利授权692项,引进外国专家200余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加强,高等教育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甲型HIN1流感、手足口病、血吸虫病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拍摄、选送的影片《东京审判》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百集九江方言情景剧《女儿街的婆媳经》受到市民欢迎。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屡创佳绩。
  第五节民众福祉 1991-1993年,第九届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保险标准及资金筹集等均作出明确规定。颁布《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列举省第一批废止的39个农民负担项目和8个收费(税)方法,以及市废止的7种农民负担项目。出台《九江市企业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试行办法》,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企业职工“看病难,看大病更难”的问题。发出《关于贯彻实施(九江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并附《九江市公有住宅提租补贴实施办法》《九江市优惠出售公有住宅实施办法》等9个配套实施细则。印发《关于加快城郊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力度。
  1994-1998年,第十届市政府注重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与价格调控,确定1994年新扩城市蔬菜基地100公顷,规划新增城市蔬菜基地面积166.67公顷,由市财政局安排1994年发展新菜地建设专项资金60万元;确定从1994年4月1日起对普通大米、食用菜籽油的零售价格实行市场最高限价。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九江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到位。相继出台《九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和《九江市市直企业职工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暂行办法》,建立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着力拓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建立全市自然灾害救济基金,市本级每年按财政收入的2%-3%列入预算,县(市、区)按当年财政收入的3%-4%安排预算。
  1998年,全市遭受超历史特大洪水灾害,社会稳定工作受到极大挑战。当年,市政府一边抗洪抢险,一边救灾重建。在紧急防汛期内,迅速完成百万灾民大转移,且做到转移群众有吃、有住、有安全。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过冬的住处、有病能医、学生有学上,圆满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预期目标。大灾过后,迅即派出380名机关干部到县、乡指导恢复重建,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1999-2003年,第十一届市政府提出: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关心群众生活,落实社会保障。建立就业网络,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心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加大老建投入,帮助修水、都昌等贫困大县和其他县(市)贫困乡村,切实搞好开发性扶贫,使农村贫困人口两年内基本解决温饱,贫困乡村五年内基本脱贫。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扶贫济困,通过壮大社会救济基金,给受灾的群众以切实保障,使富者知贫,贫者得助,社会充满爱心。按照这一部署,召开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会议;出台《九江市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意见》《九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实施方案》,采取得力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
  2004~2006年,第十二届市政府采取的富民措施主要有:切实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让有劳动愿望和能力的人有盼头、有出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让老弱病残的人有依靠、有归宿;筑好“安全、稳定”两道防线,让全社会的人能安心、能放心。实施“十大民心工程”,办好“百件惠民实事”:专题研究部署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承办职工大病统筹保险业务等重要事项。
  2007-2010年,第十三届市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第一事务,妥善协调处理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采取的主要举措: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先后出台《关于解决城区居民吃菜难、买菜贵问题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九江市“菜篮子”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办法》《关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若干问题,扎实推进和谐九江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九江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九江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九江市市属国有改制企业职工住房安置实施意见》《九江市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货币补贴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城郊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编制《九江市住宅建设规划( 2006~2010)》以及各年度的《九江市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落实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困难职工生活救助费发放、城乡医疗救助、省属和市属企业退休教师补贴、市本级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住房保障及棚户区改造等工作。
  至2010年,全市居民生活经济指标发展迅速,各项指标为1990年的百分比依次是:全部职工平均工资为1515.2%,平均每年递增14.6%;城市住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4%,平均每年递增14.2%;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为870.4%,平均每年递增1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4523.7%,平均每年递增21%。
  第四章综合政务第一节经济调研一、总体战略研究 1992年,在省“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江西省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环境》研究中,承担子课题《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充分发挥九江的门户作用》并获二等奖;论文《加快改革步伐,促进更大开放》获二等奖。1995年,完成《关于加快我市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调研报告,部分内容被列入市“九五”计划。1996年,《以市场建设为依托,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供可行性论证;《大力扶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面貌大改观》《培植支柱产业,做大县域经济总量》等调研报告,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2003年,调研报告《加大沿江产业开发力度,实现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实践“三个代表”,夯实“三个基础”,努力提高九江市整体水平》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2004年,《强力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打造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九江经济发展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并被采纳。2007年,完成调研报告《关于九江打造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思考》;同年,按照省长吴新雄指示,学习考察江苏沿江开发排头兵江阴、张家港两市成功经验后,形成《江阴、张家港两市考察报告》《聚“核”裂变,打造中心——关于落实吴新雄省长重要指示精神的调研报告》《抢抓机遇、集智合力、推进沿江开发,引领经济发展新跨越》《加快港口建设,促进沿江开发》《谋求新的跨越,争取更大作为》等一系列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2008年完成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关于岳阳市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赴湖南岳阳、湖北黄石、安徽安庆、芜湖等4市学习考察报告》及《九江市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调研报告》等,为市域经济上水平提供战略参考。
  二、工业发展研究 1992年,《关于推进九江开放开发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为九江开放开发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995年,《加快我市纺织行业发展的对策》,为市政府促进该行业发展提供思路;《关于加快我市对外开放步伐的对策研究》,被市委批转,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抓好各项措施落实。1997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企业改革突破》《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调研报告中的许多意见,被市政府直接采纳运用。1998年,《关于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报告》《扶优扶强,抓大放活,努力推动工业进步》等调研报告,为市政府加快企业改革力度,提升企业整体水平提供参考。1999年,《四川绵阳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学习考察报告》被列为市政府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参阅件;《放活小企业的对策研究》被市政府批转有关部门参考。2001年,《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被市政府批转有关部门贯彻实施。2003年,《“非典”对九江市经济影响及其对策》《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见》,2004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狠抓重大项目,谋求科学发展》《县域经济调研报告》《强化四种意识,激活民营经济》等调研报告,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005年,《实施“港口带动”战略的调查与思考》《学习西部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扩大九江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加快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完成的《内陆城市(九江)领先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探索》一文,在全省调研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2008年,《九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当前汇率变化对我市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建议》,2009年《九江市开放型经济调研报告》《关于赛得利、巨石玻纤、九江电厂、中石化九江分公司调研情况报告》《关于九江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报告》《关于九江电力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九江发展有机硅产业的报告》等,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2009年撰写的《一副发人深省的工业对联——柳州工业发展与九江工业发展的实证比较》调研报告,以独特的手法深刻揭示柳州市发展工业成功范例,并为九江学习借鉴提出针对性建议,按照市委书记钟利贵批示要求,在《九江日报》整版刊登。2010年,《施足“基肥”,给足“阳光”,培植县域经济之树,夯实绿色崛起之基——九江市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新思路。
  三、农业发展研究 1992年的《关于我市粮食稳定增产的调研报告》《关于放开我市粮食经营的调查研究》和1993年的《突出高效和特色,促进农业大发展》,为做好全市粮食生产和发展农业经济提出可行性论证,许多建议被市政府采纳。1994年,《农村经济振兴之路——发展乡镇企业的调查和思考》被市政府批转各地参阅。1995年,《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受到市政府肯定。1996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获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一等奖。1997年的《关于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研报告》和2004年《构筑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部分建议被市政府采纳。2007年,《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被市政府批转有关部门学习;《非公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思考》,对全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的大部分农业县,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作用主体的实力、改善新农村作用受体的环境、畅通作用发挥渠道的途径,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四、“三产”发展研究 1996年,完成《打好“庐山牌”,发展大旅游》调研报告,为市政府进一步发展九江旅游经济提供建设性意见。2005年,调研报告《构建现代大物流》,对促进九江市尽快形成区域性的商品流通中心起到参考性作用;《培育旅游大品牌》等专题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007年,学习考察广州、义乌两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后形成的《打造“区域商贸中心”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实践——中国九江·庐山·西海国际文化旅游节》和《2007年中国星子(庐山)温泉旅游节是怎么办成的》被市政府批转有关单位学习。
  五、城市发展研究 1991年,《关于加快我市防洪基础性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被市政府采纳,部分意见被研究立项。1993年,《关于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调研报告》被市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形成工作意见并经政府研究同意后予以执行。1995年的《关于促进我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调研报告》,1999年《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2000年的《关于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调研报告》,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2001年,《关于加快我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调研报告》被市政府采纳。2003的《加快推进九江市城市化进程,实现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2004年的《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产业支撑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2009年的《关于九江依托“四个门户、一个中心”建设现代城市的报告》,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2010年,调研报告《着力破解“四大难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市政府推进城镇化提供新的思路;《畅想唯美新“八里”,湖城归来说“九美”》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对保持“兴城”势头起到推进作用。
  六、社会事业研究 1993年,完成《九江职大办学对策研究》《紧贴市场和社会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上水平》调研。1994年的《关于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报告》获全省卫生系统调研报告一等奖。1997年,《江苏丹阳素质教育考察报告》被市政府批转市教育局研究实施。1998年《关于推进我市卫生改革和发展的调研报告》市政府批转市卫生系统研究实施。1999年《完善长效机制,推进科教发展》《关于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2002年《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和2003年《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小康建设》得到市政府肯定。2003年《跨越体制障碍,推动机制创新,着力培育和壮大教育产业》调研报告多次受到市领导好评。
  七、综合管理对策研究 1999年,《关于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以执法责任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受到市政府肯定。2003年完成《九江市抗洪纪念广场——钢铁公司拆迁工作的调查报告》《在动荡中求稳定,在困境中谋发展》调研。2004年完成《关于设立九江市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的调研报告》《兴龙头企业,促经济腾飞——江西鄱湖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报告》。2005年完成《关于庐山风景区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2006年完成《坚持执政为民,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政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开展》等调研报告。2007年的《江氧、九玻改制调研报告》为推动全市国企改制顺利进行提供思路。2007年,完成《九江市村落社区建设调研报告》,2008年,完成《关于加强基层非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支持共青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民声直通车——“零距离”配送政府服务》,对市政府打造“民声直通车”、创建政府服务新模式进行总结提炼和深度解析,并在市外媒体上刊发,有力促进与外地工作交流,展现为民政府新形象。2010年,《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调研报告得到市政府领导肯定。
  八、《九江经济》编辑发行 1991年8月20日,由市政府经济研究室主办的市政府机关刊物《九江经济》(市政府公报)创刊,1992年3月20日改版,2000年1月20日扩版,1995、1997、1999年连续3次被评为“中国城市政府优秀经济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指定为向全国百家阅览室赠阅的期刊。《九江经济》编辑部于2001年、2003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优秀编辑部;是全国城市经济期刊协会理事单位。《九江经济》设有“重要言论”“领导论坛”“经济纵横”“县域经济”“工作研究”“改革探索”“调查研究”“决策参考”等20个栏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发挥经济研究的阵地作用;同时作为市政府公报,刊发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重要文件。1991~2010年,共发行219期,年均刊登300余篇理论研究文章。
  第二节督查督办一、政务督查 1991-2010年,市政府督查室(办公厅议案科、办公厅督查室)开展对市政府重要会议、重要决策和重大专项事务贯彻、落实与执行情况的督查工作。对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等重要会议的3 600多项议题进行跟踪督办,落实率达ggo-/o以上;对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细化分解并实施跟踪督查,坚持以目标责任制为总揽,抓要事、大事,全年跟踪、按季催报检查,并逐项向市政府领导反馈,使分解细化的各项任务全部按要求完成,促进政府重要决策目标的落实;对省、市政府领导批示、指示事项的落实执行进行专项查办,做到“批则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报、报则必果”,共承办省、市领导批办事项2580余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承办省、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687件,按时办结率100%。共完成各类政务督查事项6400余件,起草文稿1400余份;编发《政务督查专报》370余期,其中部分内容被省政府《政务督查》登载。因工作成效突出,市政府办公厅连续多年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政府系统政务督查工作先进单位”。
  二、建议、提案督办 1991~2010年,市政府办公厅共接收历年市人大、市政协“两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0683件。市政府办公厅及时转交各相关单位进行办理,市政府督查室对办理进度和质量进行全程督查,对重要建议、提案进行专项督促办理。同时,市政府及相关办理部门注重密切联系市人大、市政协及相关委办,加强与人大代表、提案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变被动办理、闭门办理和“文来文往”为主动办理、开门办理和“人来人往”,从单纯追求满意率向更加注重解决率、落实率的提升不断转变。通过务实高效的督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结率达到lOO%,与人大代表、提案人的面商率为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每年均在99%以上。同时,督查办理各类视察意见、市政协社情民意反映等。
  第三节政务信息一、信息上报 1991年以来,市政府政务信息工作机构坚持每个工作日向省政府上报信息,重要情况、突发性事件随时上报,其中,《九江市水利防汛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彭泽县反映今年棉花全面丰收但收购形势不容乐观》《鄱阳湖湿地萎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九江市采取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等信息既提出问题,又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省政府领导关注和批示,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提供有效信息依据。由于政务信息工作成绩优异,市政府办公厅获得诸多荣誉:1998年、2007年和2009年获国务院办公厅“上报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04—2008年连续5年获得全省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其中2005年排名第一位,2006年排名第二位。2005年6月21~22日,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与督查工作会议在市召开。
  二、信息汇编 1991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厅编发纸质信息刊物《九江政务》,每期均上报国务院、省政府并下发各县(市、区)。2004年,利用技术优势,开发设计全市政府系统信息网上报送信息系统,率先在全省实现政务信息编辑、传递、统计、汇编无纸化操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编发《网络信息》,设置“传媒议九江”“外地动态”“决策参考”等栏目,为市政府领导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在2005年“11-26”抗震救灾和2008年抗冰救灾工作中,分别编发《救灾简报》48期和21期。2008年,编报《网络舆情》,对网络上关于九江的新闻报道、网友发帖进行收集和监测,对敏感性强、影响面广的报道与帖子及时报呈相关领导阅示。至2010年12月,共编报《网络舆情》22期,其中13条信息得到市政府领导的批示。
  三、信息工作网络建设 1991-2010年,建立以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为核心,以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和市直各部门与单位为依托的全方位、多层次全市政务信息工作网络。同时加强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及新闻单位的交流,并邀请部分重点企业加入。采取以会代训、联谊交流、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全市政务信息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制度建设,建立信息采用情况通报和表彰制度,每月对各单位信息采用情况进行通报,每年表彰一批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还召开1—2次市直单位信息工作座谈会。
  四、信息公开 2004年8月,颁布《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2007年6月,出台《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政府办公厅依据《办法》和《规定》,坚持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全面抓好依法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政府信息监督和保障制度的落实,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准确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有力保障。2008-2010年,市政府办公厅通过政府公报、本机关信息查阅点和九江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等形式,累计公开市政府及政府办公厅发文602件,存档电子公文1430件。2010年11月1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网站( www.jiujiangbgt.gov,cn)正式运行。网站首页设置“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学习调研”“时政广角”“专题活动”“机关党建”“督查督办”“应急管理”等栏目。至12月31日,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283条。
  第四节参事工作一、参事配备 1991年,市政府参事室有聘任(任命)的参事8人,其中:在编6人,不在编2人;民主党派6人,无党派人士2人。参事中,市政协常委1人,委员2人;享受副处级待遇3人,正科级5人。随后,因任期规定期限、任职最高年龄限制、申请离任、未予续聘以及病故等多种原因,市政府参事人数逐渐减少,2010年底,市政府无参事。
  二、参事履职 1991年,市政府参事室组织多位参事参加市政协调查组,针对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品种和效益,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有关问题进行考察,将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其中部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参事陈治撰写的调研文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是“联产”》刊发于中共九江市委机关刊物《九江党刊》1991年第6期。参事许建国提出关于“尽快改变市结核防治所的特困状况”的意见,市政府极为重视,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列为1991年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并拨发专项防治经费15万元。同年,按照省文史馆的布置,参事室组织参事为全国新编《文史笔记丛书》(江西分册)撰写送审稿件44篇,其中刘宗向、徐奠磐各撰写12篇。
  1992年,市政府参事出席或列席市政协九届五次全委会,共提交提案8件,均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单位的重视和采纳;先后2次参加市政协组织的调查或视察活动,就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开放开发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参事陈治撰写的《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建议》分别刊登于《九江党刊》和市政府机关刊物《九江经济》;进行小麦外孵生理功能的有关实验,并写成论文《关于小麦外孵的主要功能》。参事徐奠磐参与编纂新编《湖口县志》,代政府撰写《新修鞋山宝塔碑记》,并缮写刻碑。在市举办“双杯”龙舟赛期间,参事室组织参事们向海外亲朋故友发出个人邀请信114封,有115人到九江观看龙舟赛:参事刘子哄联络来的有10人,分别是香港知名人士蔡省三、美籍侨胞聂舜玉、台胞画家牛哥等。其中蔡省三得到省长吴官正的亲自安排并指定为全程免费贵宾,并和聂舜玉同时被安排在龙舟赛主席台贵宾席上就座。参事许建国联系并帮助表妹、台胞陈安美到九江投资15万美元,开办山水服装厂,其后陈安美又与中国银行九江支行达成150万美元投资协议,合营房地产开发。蔡省三之女蔡凯玲在九江投资400万港币,与原北港宾馆合资经营,改名为“华港旅游公司”。
  1993年,市政府参事室组织部分参事到星子县进行调查研究活动,撰写《关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情况》和《转变观念,积极引导农村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调查报告,分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陪同国务院参事调查组前往九江县考察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参事出席或列席市政协九届六次全委会议,提交提案6件。参事陈治在《腾飞吧!乡镇企业》一文中提出发展乡镇企业解决资金、人才、选择项目,实现规模经营的意见;参事刘子瑛对《九江市志·大事记》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参事许建国多次邀请海外亲友到九江实地察看,促成在美国的堂侄许逸樵来九江投资70万美元,独资创办“九江友联电子有限公司”。
  1997年,市政府参事与省政府参事一起,对市企业改制状况展开调查,先后考察赣北化工厂、九江国棉二厂、九江化工厂、江西制氧机厂、修水宁红集团、修水康顺煲集团、修水丝绸厂等骨干企业的改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向政府作专题报告。参事何方达获1999—2001年度优秀政协委员荣誉。 2002年,参事何方达关于《强化社会教育、规范公民行为》《建议党委和政府建立民情调查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是关键》《反映九江市某公司逃税达15万元以上》等提案均得到市政协的重视。参事陈治撰写的论文《试析粮食大棚生产的可行性》,于11月12日在中国科技日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被评为三等奖并编人《中国当代思想宝库》。当年,市政府参事与海外联谊通信的有:原台湾教育部部长、中国国史馆馆长朱汇森,原国民党陆军炮兵学校教官杨靖境等。 2003年,参事谭义骅通过社会调查,及时向市政公司反映庚亮南路一带路灯不亮几个月,给居民带来不便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参事何方达提出关于《打造城市的几点建议》,市长蔡晓明做出批示:“何方达委员所提建议很有价值,对政府工作有许多帮助,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借鉴,并请办公室代我向何委员表示感谢。” 第五节应急管理一、应急组织体系值班室1991-1994年,由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值守,及时接收和呈报各县(市、区)政府报告的紧急情况。1995年,市政府办公室设立秘书二科,负责安排专人值守。2004年,秘书二科更名总值班室,设政府大楼一楼大厅,负责上传下达,处置紧急情况。
  应急管理办公室2005年10月,成立九江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下的设办公室(简称“市应急办”)与市政府办公厅合署办公;由市政府秘书长兼任主任,办公厅主任为常务副主任,配有专职副主任1名。同时,设立九江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中心,与市应急办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各县(市、区),各重点企业也相应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指挥部2005年以来,市应急委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类型,结合现行应急工作体制,下设若干应急指挥部,作为负责全市相应类型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指挥机构。市应急指挥部的数量,可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适时增减。市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相应的专项预案,统一组织、指挥相应类型的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向市应急委员会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等。
  至2010年,市级应急指挥部主要有: 市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军分区参谋长、市水利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水旱灾害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
  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气象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
  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
  市处置重大森林火灾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军分区参谋长、市林业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公安局副局长任副总指挥,市森林火灾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
  市地震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地震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军分区、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公安局、武警支队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地震灾害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地震办。
  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总工会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处置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公安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交通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
  市处置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九江海事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公安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九江海事局。
  市处置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公安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消防支队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火灾事故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消防支队。
  市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经贸委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和供电公司、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环保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
  市通信保障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政府副秘书长和电信九江分公司、移动九江分公司、联通九江分公司、市信息化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电信九江分公司。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必要时由市长任总指挥,市卫生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
  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农业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
  市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外侨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公安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涉外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外侨办。
  市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市有关领导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和军分区、武警支队、市公安局负责人、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
  市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市有关领导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军分区参谋长、武警支队支队长、市公安局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市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
  市粮食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粮食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市粮食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粮食局。
  各市级应急指挥部的具体人员构成、成员单位职责等,由各专项预案做出规定。市各应急指挥部除现已有的非常设机构外,其他一般与有关专项预案同时启动,其日常工作由办公室所在部门承担。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负责应急指挥工作的市应急指挥部可以根据需要,在事发地设立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事发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或者由市应急指挥部指定,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发生紧急情况后,现场指挥部在市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事发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掌握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为上级决策提出建议等。
  二、应急处置机制应急预案体系2005年以来,市应急委根据市情,制定《九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依据《总体预案》,着重制定应对地震灾害、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重大森林防火等21类重大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同时,有关部门制定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突发环境事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42个部门应急预案,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大方面。2010年,新制订25个应急预案,基本涵盖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各领域。各县(市、区)亦制定出台《应急总体预案》,分别制定县级专项预案286个,县级部门预案864个,其他预案1000多个。各乡镇、重点村(社区)、重点企业制订各类应急预案3328个,形成上下左右联动协调的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市、县、乡、村四级应急网络初步形成。同时,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森林防火抢险队、防汛抗旱救援队等应急救援队伍和重大动物疫情等应急专家库,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保证。应急预案体系的实用性、适用性、科学性,使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在市应急委的领导下,通过设立应急指挥部来解决发生在全市范围内重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在2005年“11-26”地震灾害、2008年1月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汛期洪灾中,分别紧急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应急响应、抗冰救灾一级应急响应、防汛抗洪二级应急响应,成立市级指挥部。各地、各部门按预案要求迅速协同作战,确保这些公共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取得抗震救灾、抗冰救灾、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在市政府应急办的组织协调下,通过联通机制妥善处置一般性突发公共事件。2010年1 1月27日,由于天气突起大雾,福银高速德安——共青段发生多辆汽车连环相撞,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市应急办协调德安县全力抢救伤员,迅速疏导交通,使这起交通事故得到妥善处置。
  应急平台2005年以来,市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完成并与省应急平台联通,市公安、水利、交通、卫生、安监、林业、消防等专业应急平台已基本建成。各县(市、区)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其中德安县、庐山区建设完成,并逐步与市平台对接联网。2010年,全市一个集综合协调、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异地会商、辅助决策、现场图像采集等主要功能的应急平台体系已具雏形。
  应急值守 1991年起,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坚持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节假日、重大庆典和防汛抗洪特殊时期值班工作。发挥信息引领应急管理的作用,制定《九江市应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应急信息搜集、分析研判和报告,建立重要敏感时期紧急信息报送机制、信息通报制度和信息报送责任制,明确信息报告责任主体,强化信息报送工作责任。在遇到持续时间长、比较敏感的突发事件时,实行“一日一报、有情况即时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不利影响。
  宣教培训 2010年,全市各层级应急管理培训班达120余个,培训各级分管领导1000余人;以“国际减灾日”“世界环境日”“全国消防日”“全国科普日”“全民国防教育日”“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8月12日,市政府应急办组织市国土资源局、市消防支队等部门走进九江电视台《市民议事厅》,围绕“突发性灾害面前如何求生”主题,与市民开展互动交流,并结合具体案例给现场观众进行应急逃生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在全市中小学校开设公共安全课程,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遇险自救能力;先后举行地震应急避震疏散演习、铁路护路应急救援演练、公共交通车辆灭火应急疏散演练、九江机场综合应急疏散演练,全年共举行应急演练320余次。
  第六节金融服务一、服务举措 2004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改善金融服务的意见》。200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2008年,出台《九江市推进企业股改上市的实施意见》,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发改委、市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九江市分行、市财政局等部门为成员的资本市场领导小组,统筹企业上市的规划、指导和服务工作;并颁布《九江市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二、业务监管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6月,市共青城恒信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全省首批准予开业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之一。至2010年12月,全市已设立6家小额贷款公司:共青城恒信小额贷款公司、九江县沙河九峰小额贷款公司、庐山区美吉特小额贷款公司、浔阳区和汇小额贷款公司、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小额贷款公司、星子县中银小额贷款公司。6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共3.8亿元;共发放贷款7亿元,90%以上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惠及企业和农户863个。
  融资性担保公司 2010年,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含兼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其他机构)共62家,省内外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九江设立的分支机构25家。当年3月,市政府金融办对全市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规范整顿。在规范整顿过程中,有27家自愿退出融资性担保行业,35家愿意参加规范整顿并继续开展担保业务。
  三、推进企业上市 1996年,九江化学纤维厂作为全市第一家上市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由于经营不善,于2006年5月被暂停上市,2006年8月被仁和集团收购。2008年4月,江州造船借壳在香港上市。 2010年,全市企业上市后备资源为28家,其中申报证监会的2家:九江银行、庐山旅游:进入辅导备案的2家:联盛商业、银星造船;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4家:旭阳雷迪、九江长运、鄱湖水产、仙客来;即将完成股改的3家:财兴卫浴、恒生化纤、美庐乳业;正在进行股改和重点培育的企业17家。
  第七节无线电管理一、无线电台(站)管理 1991年,全市审批指配无线电频率60个,核发各类无线电台(站)执照265份;全市共有无线电发射设备265台,主要是广播、电视、短波电台、对讲机。主要使用单位是电台、电视台、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公路局、运管处、银行、工商局、供电局、税务局、烟草局等。1992年,市开始出现无线寻呼(BP)机通信业务;1995年,全市有无线电寻呼机发射台9个,BP机10万只;1998年,无线电寻呼业务退出市场。2006年,全市开展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其登记各类电台4796个,其中:广播电台31个,电视台13个。 2008年,完成全市无线电台(站)数据库建设,核查、登记录入数据库台(站)4571个。2010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各类无线电台(站)187906个,其中广播电台58个,船舶电台38个,蜂窝基站3727个,小灵通(PHS)基站810个,数据传输电台68个,卫星地球站3个,微波站32个,基地电台和移动手持电台(对讲机)4287个,业余无线电台39个,移动手机用户187000个。
  二、无线电监测 1991年,全市实施无线电监测工作主要采用甚高频(VFF)、超高频(UHF)和R-7000无线接收机监听空中电波信息,当年发现非法电波信号3起。收缴子母主机6台(子机20台)、对讲电台10台、非制式船舶甚高频电台5台。1998年,配置无线电监测车。1999年,购买五丰大厦楼层设立监测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购置综测仪TFR2967、频谱仪856IEC和全顺无线电移动监测车等设备。移动监测车可对空中无线电波信号实行即时量化分析,即时测向定位,找到电波源所在精确位置,监测中心可以与移动监测车互动测向:在监测中心,可以对无线电台(站)施行计量检测。
  2001年,市无线电监测站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考核、鉴定评审,获得无线电设备检测计量资质认证。2006年,购置便携接收机EB200、测试接收机ESN、电视场强仪PROLIND-3C+等设备。2007年,增添特拉卡无线电检测车、DFT双音频解码记录仪、HR-8A便携式测向仪等设备。
  2008年,建成国家C级固定无线电监测站,对市区内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量化分析、存储、干扰和测向定位。当年,市无管局派吴卫东参加北京奥运会无线电管理江西团队.负责保障现代五项、手球、水球、武术175场比赛(其中手球68场、水球65场、现代五项6场、武术36场)的无线电安全。当年,购置警示仪、基站测试仪的监测设备。
  2010年,全市无线电管理工作机构执行无线电电磁频谱监测月报制度,每月监测市空中无线电波时间5000小时,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九江市电磁环境情况。当年,排查九江铁路系统GSM-R无线电通信受干扰1起,排除高考英语听力考场被干扰l起;规范手机干扰器的管理,测试评估市旅游直升机旅游公司飞机使用无线电频率、电磁环境。全年检测九江电信公司小灵通基站1409个。
  三、无线电行政执法 1991年6月,监听到永修县烟草公司擅自安装甚高频无线电台,依法收缴25瓦固定甚高频电台2台,手持对讲机10台。
  2003年6月,开展民用航空无线电频率专项整治,对直接干扰民用航空通信大功率无绳电话(子母机)进行强制取缔,收缴大桥船管处大功率非标子母机主机5台,子机20只,促成无线电大功率子母机彻底退出市场,子母机干扰民航通信现象被有效抑制。8月,市城区大部分片区移动通信被干扰,市无线电管理处查明系市区7家加油站为防爆而安装手机屏蔽器所致,受影响手机用户近3000个;26日,市政府召集经贸委、消防大队、市无线电管理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法制办、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参加的协调会,决定拆除各加油站安装的手机屏蔽器;9月12日,市区移动通信恢复正常。
  2007年,开展全市手机市场专项整顿活动,强制要求各大品牌手机经销商签订手机销售《责任承诺书》,对各销售单位、各维修店铺的经营资质进行登记备案。2008年1月,市举行国家司法资质考试,市无管局使用无线电监测定位设备,现场查获利用无线电设备向考场内发送考题答案的作弊者,缴获作弊笔记本电脑1台、无线电发射电台l套,及时切断无线电发射信号源。
  2009年5月,市无线电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经贸委、市广播电视局、市工商局、市交警支队、市城市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房产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共12家单位,会同各县(市、区)无线电协管办公室,对全市对讲机销售和使用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共登记销售单位4家,新增设置使用无线电对讲机单位88家,无线电对讲机4112台;颁发电话执照913个,核发非规范对讲机临时使用许可证78个,收缴无线电频率占用费14.52万元。全市擅自设置使用对讲机、乱占乱用无线电频率现象被遏制,空中电磁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第五章政府法制工作第一节法规工作一、规范性文件制定 1991年,市政府加大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制定《九江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三个单项暂行办法》《九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试行办法》等6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为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制定《九江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暂行规定》,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颁发。1992年,市政府为推进九江开放开发区、全市人防工程的建设,制定《九江市开放开发区管理暂行条例》《九江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和开发利用实施办法》等7件规范性文件。1993年,市政府发布《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发展股份合作企业的暂行办法的通知》等4件规范性文件。
  1994年,市政府为平抑市场价格,制定《九江市市场价格调节基金征集管理办法》;为维护企业劳动者权利,制定《九江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暂行规则》等3件规范性文件。1995年,为加强城市土地管理,制定《九江市城区土地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4件规范性文件。1996年,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制,制定《九江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办法》等4件规范性文件。1997年,市政府发布《九江市商品售前报检管理办法》等2件规范性文件。1998年,为加强装饰行业管理,制定《九江市室内装饰行业管理暂行规定》等2件规范性文件。
  1999年,制定《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经贸委市轻化局关于加强啤酒市场管理制止无序竞争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同年,制定《九江市建筑安装业税收发票管理办法》,第一次以“市政府令”形式发布。2000年,为适应新的形势,加强住房制度改革、医改、国企改制、城市建设配套设施、旅游行业管理等,制定《九江市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暂行办法》《九江市职工大病统筹保险暂行办法》等13件规范性文件;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实施,以“市政府令”发布《九江市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2001年,制定《九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6件规范性文件,均以“市政府令”发布。2002年,为减轻农民负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市政府令”发布《九江市人民政府第二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若干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性文件的决定》等4件规范性文件。2003年,发布《九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施细则》等4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令”公布《九江市人民政府第三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等2件规范性文件;发布《关于印发村级组织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等2件规范性文件。
  2004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市政府令”发布《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1985年至2001年发布的部分文件的决定》《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等8件规范性文件;为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制定《关于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若干规定》等15件规范性文件;发布《九江市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医疗救助实施办法》。2005年,为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公园、古树名木、绿地、广告管理,制定《九江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等13件规范性文件;制定《九江市车辆临时占道停放暂行办法》等3件规范性文件。2006年,制定《九江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九江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16件。
  2007年,加强乡(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定《关于加强乡(镇)村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等4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令”发布;加强全市白蚁防治工作,制定《九江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等10件规范性文件;为保障全市残疾人合法权益,制定《九江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等6件规范性文件。2008年,以“市政府令”发布《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以市政府文件发布《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4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发布《九江市城乡生活垃圾管理试行办法》等7件规范性文件。2009年,以“市政府令”发布《九江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制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见》等4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文件发布;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采取立法新举措,将《九江市禁放烟花爆竹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九江政府法制网”上公布,市政府办和市执法局召集相关单位、社会各界,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同年制定《九江市禁放烟花爆竹管理暂行办法》等11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发布。2010年,为改善庐山机场净空环境保障机场安全,制定《九江庐山机场净空环境保护办法》等3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令”发布;为提高行政效能,制定《九江市行政奖励办法》等4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文件发布;为加强殡葬管理,制定《九江市殡葬管理综合执法暂行办法》等9件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发布。
  二、规范性文件清理 2001年,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市政府组织对1949-1983年发布的文件进行清理,废止、自行失效的文件78件。2002年,市政府对1984-2001年发布的文件进行清理,废止文件209件。2003年,为减轻农民负担,市政府对1995-2000年发布的相关文件进行清理,废止文件20件。2004年,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市政府组织对1985-2001年发布的文件进行清理,废止文件12件。2008年,为保证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制统一原则,市政府组织对2000年以后发布的文件进行清理,废止文件5件,修改文件l件。
  三、规范性文件备案 2003年,全市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当年公布的《九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施细则》等3件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备案;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都要按规定报送备案,市政府法制办对报备的文件从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及实施的针对性4个方面进行审查,确保规范性文件的质量。2004年,《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暂行规定》等12件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备案。2005年,备案《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决定保留和下放管理层级的由我市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等10件。2006年,将公布的《九江市重大建设稽查办法》等6件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备案。2007年,备案《九江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等5件。2008年,备案《九江市区客运出租汽车治安管理办法》等2件。2009年,备案《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等2件。2010年,将公布的《九江庐山机场净空环境保护办法》等2件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备案。至12月,市政府向省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无一件被撤销。
  第二节行政复议 1991年1月1日,国务院《行政复议条例》正式施行;5月,市政府依法受理第一起行政复议案件。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施行;10月22日,市政府印发《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将行政复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00年3月,市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决定配备复议办案交通工具,将行政复议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4月,市政府行文任命市政府法制局的3名干部为市政府专职行政复议员。2001年,市政府法制局提出行政复议阳光工程,实行“四公开”(每个行政复议案件的案由公开,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公开,案件承办人员姓名及工牌号码公开,案件的审理期限、结果公开),允许当事人查阅案卷,做到行政复议全过程阳光透明。2002年,市政府法制办内设行政复议应诉科,并挂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牌子,作为市政府行政复议工作的对外接待窗口。2003年7月,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行政复议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
  2006年,市政府网站和市政府法制办分别开通“行政复议网上申请”衔接,市政府法制网还开有行政复议应诉专栏,公开行政复议指南,公告市政府复议案件的受理、办理情况,指导并便利当事人依法行政复议。
  2010年,市政府法制办增设行政复议总稽查职位(正科),专职履行全市行政复议监督稽查工作。10月15日,国务院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组对市行政复议工作进行检查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此处为表格(2000-2010年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情况一览)=] 第三节行政执法监督一、执法证件核发 1996年,市政府法制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进行首次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分别发给《江西省行政执法证》和《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证》共1077本。自此以后,每年都定期对新申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进行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方能取得执法资格,不合格的及时注销其执法证和监督证。
  2004年7月,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清理与确认工作,经部门自报、法制办审查、政府最终确认,市直45个行政机关(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并颁发《九江市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界定其执法权限与范围。2005年,开展5年一度的《江西省行政执法证》和《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证》重新核发工作,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全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其中市直行政执法部门1557人参加,共核发“两证”7943本,其中市直部门1518本,县(市、区)6425本。2006年,市政府法制办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核工作,确认市直47个行政机关(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颁发《江西省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界定其执法主体行政处罚的权限和范围,并通过九江政府法制网进行公告;对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300余名从事法制工作2年以上或者从事行政执法工作5年以上的业务骨干进行行政处罚听证主持人资格培训考试,核发《江西省听证主持人资格证》。2008年,市政府法制办开展换发2007年新版《江西省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正副本)工作,共换发116本,界定的执法权限涵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方面。
  2010年,市直各行政执法部门共有1523名执法人员、215名执法监督人员符合核发“江西省行政执法证”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证”条件,在参加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并全部考试合格后,全部领取新的执法证件。
  二、依法行政行为规范 2005年,市政府制定《九江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五年规划( 2004-2008年)》和《市政府各部门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做到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三落实”。6月,市政府法制办联合市人事局分10期对全市1500多名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和执法人员进行以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在培训结束后随堂考试,考试成绩登录在《公务员培训证书》和《执法人员证书》上。 2006年,市政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成立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法制办。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由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基本完成执法依据、执法行为的梳理汇编工作,分解执法职权,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县(市、区)相继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2007年,市政府成立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法制办,发布《九江市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九江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和《九江市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细则》,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作为评价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对名列前20名的单位,由市政府授予“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评议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取消其当年参评资格。市政府法制办相继与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经贸委等部门,在系统内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评选出行政执法优秀案卷、行政执法办案能手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优胜单位并予以表彰奖励。当年,修水县被确定为全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试点县。
  2008年,市政府印发《九江市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九江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和《关于在市级行政执法机关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的通知》,对全市各执法单位行政处罚案卷、行政许可案卷、行政复议案卷进行评查,重点检查执法主体、处罚程序、调查取证、法律适用、文书格式、档案装订等方面内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009年,市政府对市本级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文书、执法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通过对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梳理,共清理行政执法依据781件;确定行政执法职权3235项(行政许可224项,行政处罚2910项,行政强制48项,行政征收39项,行政裁决4项,行政确认2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8项);清理行政执法文书1719份;确定市政府行政执法依据62件,具体行政执法职权179项(行政许可27项,行政处罚115项,行政强制15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裁决7项,行政给付2项,行政确认5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7项)。市本级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49个,不存在临时机构、没有法定依据自行委托组织执法的情况;市直部门行政执法人员3753人全部领取国家部委或省政府核发的行政执法证件,不存在聘用合同工、临时工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情况。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定《九江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对各行政执法单位提出的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进行逐一审核,确保具体违法行为、处罚种类、处罚标准、处罚幅度、执法机构等内容既无遗漏,又无错误。将各部门的细化标准汇编成册,内容涵盖市直46个行政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项目2910项,共计120余万字。将《汇编》内容的落实情况,作为2009年度依法行政以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的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出台《九江市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各县(市、区)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做出明确、具体、全面的任务分工。
  2010年,市政府发布《九江市2010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提出9项工作要点和4项工作要求,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确保2010年依法行政工作继续取得实效。注重对行政机关执法案卷的检查,开展市本级行政执法案卷评审活动,在参评34个单位、76份案卷中,评选出获奖案卷17份,提出评查意见200余条,及时指导执法机关完善,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选活动中,市选送行政执法案卷有13份获奖;修水县被省政府确定为2010年全省法治政府指标体系试点单位。
  第四节重要专项工作一、《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区条例》起草 1995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庐山风景名胜区被正式确定为1995-1996年度中国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单位。为加强对庐山的依法管理,实现庐山生态保护,市法制局受市政府委托,与省建设厅、庐山管理局共同开展庐山风景名胜管理条例法规草案拟定工作。1996年3月,市政府、省建设厅、庐山管理局作为起草单位,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管理条例》,1996年4月18日,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该条例,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庐山风景名胜资源,为庐山申遗成功提供法律支持。12月6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庐山跨人世界级名山行列。
  二、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 1999年,市法制局率先在省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调研,探索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子,通过相对集中执法、规范执法行为,逐步解决九江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责交叉、行政效率低下问题。试点工作方案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政府法制局同意。2000年6月16日,市政府通过省政府法制局向国务院法制办请示,在市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2001年1月23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出《关于在江西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复函》,明确表示:“江西省政府可以在九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作为本级政府的一个行政机关,其职权是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方面、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城市绿化管理方面、市政管理方面、环境保护中对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烟尘和气体、建筑施工噪声方面、工商行政管理中对无照商贩处罚方面、公安交通管理中对侵占道路行为处罚方面、省、市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共八个方面行政处罚权。”6月27日.市长办公室会研究确定试点工作方案;9月7日,市委常委会同意设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为市政府的行政机关,同时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牌子,市局(支队)为正处级单位。人员来源尽可能从现在执法队伍中产生,不足部分采取考试、考核等办法从相关部门和社会上符合条件人员中公开招聘、择优录取。12月30日,成立市考试录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公务员领导小组,开展执法人员考录工作。2002年7月26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能的通知》明确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界定8个方面的具体行政处罚权限。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01年4月,市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政府成立由市法制局牵头,市监察局、市编委办、市体改委参加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小组,共整理出全市各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1055项。市政府发布《关于九江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的意见》,决定保留审批事项348项,取消707项,取消率达67%。12月,成立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在市监察局。2002年7月,再次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5项。2003年5月,调整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其办公室改设在市政府法制办;开展第三次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审批事项26项,调整1项。
  2004年,市政府成立市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领导小组,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合并;开展第四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取消调整审批事项87项,衔接国务院和省设定的许可项目99项,衔接国务院非许可审批项目43项。2005年,清理并取消涉及行政审批的收费项目75项,编制《九江市行政审批收费目录》。2006年9月,市政府发布《九江市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确定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260项。2007年3月和2008年7月,市政府2次调整市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2009年,市委、市政府部署“机关效能年”活动,出台《九江市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工作方案》,提出“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和行政审批时间至少缩减30%”的明确要求,组织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6月2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政府发布《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行政许可项目保留177项,精简107项,其中:取消23项、暂停实施5项、下放36项、委托26项、转变管理方式17项,精减率达37.7%;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保留54项,精简35项,其中:取消5项、暂停实施4项、下放14项、委托7项、改变管理方式5项,精减率达39.3%;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时限由法定或承诺的18.86日缩减为10.92日,缩减率42.1%,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平均时限由法定或承诺的21.93日缩减为13.69日,缩减率37.57%。市级承接省级下放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47项,委托实施的77项:承接省级下放实施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19项,委托实施的22项。
  2010年,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成果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发出《关于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7月,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将检查中的有关情况进行通报,督查结果作为全市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贯彻 2004年3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会议,印发《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4月24日,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全市314名处级领导干部收看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的专题讲座录像。4-6月,市政府法制办和市人事局联合对市直机关近3000名国家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知识专门培训。6月19日,10043名国家机关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许可法考试。市政府确定6月举办全市性的行政许可法宣传月活动,共制作黑板报、宣传栏300多版,悬挂标语横幅260多条;在《九江日报》《浔阳晚报》等主要媒体辟设专版专栏,刊发专题文章: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专题电视讲话;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知识竞赛。7月1日,市政府法制办在烟水亭广场开展行政许可法咨询宣传活动。
  第六章电子政务第一节电子政务网络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网络建设 1998年6月,全市党政机关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建成开通,利用调制解调器实现点对点通信。2001年11月,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宽带互联网开通运行,采用FTTB+LAN(光纤到楼+局域网)接入方式,无需使用调制解调器拨号即可上网。2003年1月,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完成省、市纵向联网,市电子政务网络市级平台正式开通;3月,市政协率先横向接人电子政务网络;至年底,有20家市直单位完成横向接人。2004年6月,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完成市、县联网,省、市、县三级纵向网络全线开通。当年,依托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完成省、市两级专网建设,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计生委完成市、县两级行业纵向网络建设,市级城域网已横向覆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接人单位达57家;各县(市、区)电子政务网络也完成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横向接人,财政、计生、地税等部门开始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开展业务。
  2006年10月,永修县乡镇计生系统通过VPN(虚拟专用网络)方式接人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网络开始向乡镇延伸。2007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与所辖14个县(市、区、山)政府办公室的业务资源网开通运行。2008年10月,对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进行改造,市级增加100兆出口带宽,县级增设独立的互联网出口。2009年8月,对电子政务内网进行扩容,新建一条纵向主干线路(省至市带宽为155兆,市至县带宽为34兆),采用负载均衡的方式,与原主干线路互为备份。2010年6月,对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再次进行改造,更换防火墙,并将对端电信机房百兆接口模块提升为千兆,出口带宽由200兆调整为300兆;10月,对电子政务外网进行升级改造,更换骨干路由器及核心交换设备,市至县主干线路带宽由10兆增至100兆;11月,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接入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至此,全市16个县(市、区、山)全部接入电子政务网络,市级横向接人单位达109家,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等22家政务部门已依托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构建行业纵向业务专网,永修县、德安县等5个县(市、区)电子政务网络已纵向延伸到乡镇。
  安全防控2003年1月,九江电子政务网络市级平台建成开通时,在网络边界部署防火墙,将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进行逻辑隔离;同时,安装防病毒软件,进行病毒检测和防护。2004年12月,为加强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管理,市政府信息办成立市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2005年11月,将部分重要岗位及易感染病毒的服务器和计算机纳入防毒墙管理体系,构建全市二级防毒墙控管中心,市、县两级病毒防控体系初步形成。2006年9月,增配病毒服务器、网管服务器、防火墙日志审计服务器群组,将百兆防火墙换成千兆防火墙。2009年6月,在电子政务网络中心机房部署监控系统,遇故障可用短信通知,实现告之服务;离岗时也能远程获取设备运行状况和机房环境参数。2010年6月,对防火墙进行更新换代,安装入侵防御、网络流量监控、安全审计等设备。至此,集事前防御、事中检测和事后追究为一体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基本完备。
  二、政府网站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1999年1月,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九江被纳入全国100个上网试点城市;9月28日,市政府中心网站开通运行。2002年4月,市政府中心网站更名为“中国九江”网;7月,市政府印发《九江市因特网政府网站管理办法》。2004年6月,“中国九江”网由市政府办公厅正式移交市政府信息办;8月,改版后的“中国九江”网正式上线运行,新增栏目有电子政务服务平台、“12345”政府热线、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等,新增专题有魅力九江、民营经济等;全年共发布各类稿件1.2万多条。
  2005年,“中国九江”网坚持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由单纯宣传型向宣传服务型转变,由技术驱动型向内容和业务驱动型转变,由分散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新增栏目有居民服务、企业服务、三农和民营经济服务,新增专题有先进性教育、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新九江、重大项目建设、抗震救灾等,开设互动栏目有发展论坛、民意调查、监督投诉、我为九江献一策、回音壁等。全年共发布各类稿件3万多条,“我为九江献一策”栏目共征集公众建议5000余条,通过“回音壁”栏目答复网民意见和建议270余条。
  2006-2009年,“中国九江”网增设的阶段性和固定性专栏、专题主要有: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新九江;求科学发展之真,务项目建设之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百件实事网上办、招商直通车、文明卫生城建设、沿江开发、新农村建设、市委民声通道、市政府民声直通车、项目动态等近30个,发布各类信息10万余条;“我为九江献一策”栏目征集网民建议1万多条,通过“回音壁”栏目回复近1000条。其中,经过2008年更换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后,“中国九江”网的信息发布量明显加大,当年发布信息4.6万条。
  2010年,“中国九江”网新增专题有决战工业2000亿、城建项目200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业服务年、企业展示栏、2010年政府工作“六张作业单”等。适逢《九江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颁布施行之际,通过“在线访谈”形式,就热点、难点问题回答网民提问。针对“我为九江献一策”栏目还存在回复网民意见和建议不及时的现象,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回复网民诉求专项整治活动,使回复率提高到84.9%。全年共发布各类稿件1.2万条,在年底的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获设区市政府网站组第二名。 政府部门网站建设2000年9月,为配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通“九江旅游网”,仅3个月访问量就突破35万人次;当年上线运行的政府部门网站还有“九江农经网”和“九江人事网”。2003年,“九江经济信息网”“九江房产网”“九江工商红盾网”“九江公安信息网”“九江教育网”等一批政府部门网站相继建成开通,全市部门网站建设步人快速发展期。2007年8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要求加强部门网站建设,发挥网站对外信息服务和宣传作用。2009年4月,市水产局印发加强网站建设的文件,要求发挥“九江渔业网”在宣传九江渔业、服务“三农”方面的作用,建立信息查收、发布和考核制度;9月,市无线电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网站上线运行。市直部门网站经过连续建设,功能不断完善,内容不断充实。至2010年12月31日,市政府61家部门(包括32家政府工作部门、12家驻市机构、10家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7家委办局管辖机构)已有54家建有网站,建站率为88.52%,其中市政府工作部门建站率为100%。
  县区政府网站建设2000年,庐山风景名胜局、武宁县、修水县相继开通政府网站。2001年,浔阳区政府网站上线运行。2002年,庐山区、九江经济开发区的政府网站建成开通。2003年,永修县、德安县、彭泽县建立政府网站。2005年,湖口县、都昌县、瑞昌市、共青城经济开发区、九江县建立政府网站。2006年,星子县政府网站建成开通。2007年,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网站开通。至此,市行政区域内的16家县(市、区.山)政府网站全部建成开通。
  2010年,全市各县(市、区、山)政府网站不断强化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提升网站的自身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庐山区以促进打造“服务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为宗旨,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构筑集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政务平台;浔阳区升级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全面改造“中国浔阳”网,开展网站集群建设;修水县建立以“中国修水”网为中心主站的站群系统,包含36个乡镇子站和2个党群网站,同时启动县直部门网站的整合工作;“中国庐山”网增加景点3D全景展示,开设“驴友论坛”。在当年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庐山区获一等奖,星子县、浔阳区获二等奖,德安县获三等奖。
  第二节电子政务应用一、综合业务应用视频会议系统2004年3月28日,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建设的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正式开通运行,主会场设在市政府八楼报告厅,各县(市、区)政府、庐山管理局、共青开发区管委会均设立分会场。7月20日,首次使用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全市开放型经济电视电话调度会。2007年和2008年,先后2次对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功能扩展;2010年10月,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后,省市两级可召开高清视频会议,市县两级可召开标清视频会议,省市县可召开高标混视频会议,同时还可召开双流视频会议。至2010年年底,全市依托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建设的部门视频会议系统有12个,分别是:审计、质监、教育、国土、财政、地税、农业、商务、安监、林业、人保、司法。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共召开视频会议409次,其中2010年召开111次。
  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2009年10月,《九江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技术方案》编制完成,随后开始梳理和绘制项目流程图,为项目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10年6月21日,市本级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上线试运行,市本级46个单位、338个行政审批项目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网上在线办理;8月,部分县(市、区)完成系统部署,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上线试运行。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2009年7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九江市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建设实施方案》。2010年5月,市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开通运行。系统设计遵照通行的公文和公章管理制度,在不改变现有工作流程的情况下,使发送红头文件就像发送普通电子邮件一样快捷,同时保留红头和公章,保证文件的有效性、规范性和严肃性。系统运行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用户包括市县两级政府办公厅(室)、市级所属各部门及有关驻市单位;各联网单位的终端机(PC)通过政务内网与服务器联机,实现公文的收发及其他业务。
  二、专门领域业务应用财政业务应用 1995年,市地方预算汇总管理系统建成开通。2002年,国家提出实施“金财工程”后,全市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步伐加快。至2010年年底,全市陆续投入使用的财政业务应用系统有:预算管理系统(包含部门预算管理、地方预算汇总管理、预算执行3个子系统)、国库支付管理系统(包含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总账管理、分月用款计划管理、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付管理4个子系统)、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收入管理系统(含非税征收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专供县区使用的业务系统有:会计核算系统、乡财县代管·村账乡代理系统、惠农一卡通系统、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集中支付管理系统。
  社会保障业务应用 1991年以来,市养老、医疗保险业务办理开始由手工操作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管理。1995年,作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两江”(九江、镇江)试点城市,市启动社会保险城域网建设;8月,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投入使用。1996年1月,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开通运行。1999年,开始采用单机操作管理就业服务信息。2006年,建设由全省统一开发的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就业与失业、失业保险、职业介绍、就业扶持政策等18个业务模块,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及信息共享,部分县区延伸到村。2008年5月,完成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软件的开发,改变过去由手工操作进行社会保险征缴管理的落后局面,使查询、登记、汇总等变得更加快捷、准确。2009年,正式启动“金保工程”项目一期建设。2010年,新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按照“全省统一应用软件,省市两级部署”的模式进行建设;12月21日,市本级和8个县(市、区)的新系统上线运行。
  环保业务应用2005年,启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在赛德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九江财兴卫浴五金制品公司、九江化纤厂3家企业安装废水在线监控设备,但系统一直未正常运行。2007年,全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式建成使用,由现场监控子系统和环境自动监控指挥中心组成:至2010年年底,拥有用户数量100多个,完成50套水质、20套烟气、44套视频联网,实现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的自动监控。
  房产业务应用 2005年4月,启动全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当年,房屋维修基金管理系统也正式开通。2008年,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2009年3月,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顺利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综合验收,并被评为优秀;7月1日,商品房网上备案系统正式上线:2010年5月,16万份历史产权档案完成扫描录入并成功导人数据库,系统全面投入使用。
  水利业务应用 1996年,租用X.25 (64K)专线连接省市计算机系统(市县远程通信通过拨号方式实现),建设防汛专网。2004年,开始筹建连接全市各县(市、区)防汛部门的2兆光纤高速网,并于当年部署市中型水库报汛系统。2008年始,分期在13个县(市、区、山)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接收水雨情实时数据;同年,建成开通防汛“掌上通”,实现全方位的防汛抢险移动指挥办公。此外,在防汛专网上运行的系统还有市洪涝旱情灾情系统。
  国土资源业务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国土部门开始使用单机操作处理业务。2007年,开始建设依托全省电子政务网络的国土资源主干网。2008年,国土资源建设用地网上报批系统投入使用,采用基于工作流的业务架构平台,建立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实现省国土资源厅和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用地报件的内部会审以及省、市、县(区)联网审批功能;同年,对原有的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矿业权年检与收费数据管理系统、矿山开发利用统计数据库系统进行完善和整合,部署矿业权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09年.对国土资源建设用地网上报批系统进行软、硬件升级。至2010年年底,市下属18个县(市、区、山)国土资源局或地质矿产局均已接入国土资源建设用地网上报批系统和矿业权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依托国土资源主干网的地质灾害应急视频指挥系统也正在部署之中。
  地税业务应用 1997年,推广应用jjltax(江西地税征收管理系统),实现征收管理和会统管理功能。2002年,自行组织力量开发ltax2000(地方税务局税务信息系统),以县为单位实现地税部门日常税务登记、双定税款、停歇业、申报征收等业务。2004年,部署省地税局统一组织开发的江西地税管理信息系统(征管软件)。2005年,依托江西地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开发数据仓库。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挖掘和钻取,为决策层的业务分析和抽取提供依据。
  国税业务应用 1994年,在各县(市、区)推广应用基层税收管理系统(JCSSGL)。2001年,开始实施“金税工程”,应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和防伪税控等系统。2003年,应用综合征管软件(CTAIS),实现税收数据市局集中,涵盖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收法制、税务稽查、税务执行等环节。2005年,应用税收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将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系统等主要征管数据进一步整合,实现征管数据一体化。2006年,实施税收数据省级集中,应用省局集中版综合征管软件(CTAIS2.0)。至2010年年底,投入应用的国税业务系统更为完备,包括税收业务综合管理、综合征管、防伪税控等20个子系统。
  金融业务应用 1991年后,市各银行业务电子化出现新的拓展。1993年,开通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和同城清算系统,分别在城区和瑞昌市建立通信专用卫星通信站。1996年,建设连接南昌及辖属各县的x.25数字通信网络,为商业银行跨行清算和同城清算服务提供双向通道(卫星网和地面网)。2005年6月,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上线运行,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等多个系统以及香港、澳门人民币清算行实现连接。2006年6月,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投入使用,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金额、大批量跨行支付清算业务提供低成本的公共支付平台。2007年7月,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建成开通,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处理银行机构跨行和行内的支票影像信息交换,实现支票全国通用。2008年和2009年,分别部署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2010年8月,建成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跨行清算和业务创新提供公共平台。
  海关业务应用2001年6月,海关开始电子口岸执法系统试点,用新通关系统(H2000)替代原通关系统(H883),企业可在网上办理出口退税、报关、进出口结售汇核销、转关运输等进出口手续。至2010年年底,投入使用的应用项目涵盖四大类群(通关业务项目群、口岸业务项目群、业务监控分析项目群、网上办公项目群).数量达200余个。
  第三节信息公开一、政府信息公开 2004年9月,市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法制轨道。2005年起,实施政府信息公开。2006年4月,在统计、汇总15个县(市、区、山)、18家重点单位、57家市直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报告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编撰完成《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并公开发布。2007年7月,市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10月,公布《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试行办法》《九江市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试行办法》。2008年5月,搭建完成市、县、乡三级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组织各县(市、区、山)、市直各部门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形成市本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在全省率先开通“阳光政务114热线”,拓展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同时,各地、各部门创新方法,采用上网、上墙、上报、上屏、上广播、上电视等多种方式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推进。2009年4月,庐山区一季姓公民提出要求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投诉,经审查后获得受理,由市政府信息办、市监察局、市法制办组成调查组,成功协调办理市第一例政府信息公开投诉举报案例;11月,市政府出台《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协调暂行规定》《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保密审查机制,规范依申请公开流程。市政府连续6年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其中2005-2007年以专场新闻发布会形式进行公开发布。
  [=此处为表格(2005-2010年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一览)=] 二、公共企事业办事公开 2005年,“中国九江”网开设网上办事栏目,将近600项网上办事功能进行整合,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网上办事服务。2008年1月,市政府出台《九江市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规范办事行为,增强办事透明度,提高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2010年,市政府在征求16家业务主管部门、26家公共企事业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九江市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进行修订,于8月2日以“政府令”形式正式发布《九江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9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动员大会,对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进行部署;10月,印发实施方案,组织部分单位在网上进行办事服务公开承诺,编印《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培训教程》;12月,全市信息公开]二作网站正式开通运行,通过“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专栏,对市本级21家行业主管部门的4类信息、157家公共企事业单位的8类信息按类别进行公开,同时举办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培训会,各县(市、区、山)信息办负责人、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及驻市有关部门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市直属或驻市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190余人参加培训。
  第七章外事侨务第一节外事工作一、因公出国(境)管理 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授权,市政府享有处级以下科技经贸人员因公出国(境)任务的审批权。2008年9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实施细则》,从任务申报、经费审批和任务执行等方面,对全市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2009年4月,市外办制定《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五项措施》,严格把好初审关,实行行前教育签字、出访报告、护照“零延期”上交、因公出国(境)情况季报和前往国家报告等制度,获得省、市纪委和省外侨办好评。2009年9月,市外侨办制定《九江市因公出国(境)审批、审核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因公出国(境)申报的任务类别及申报条件。2003年10月,市外办设计制作《因公出国(境)人员信息管理软件》,实行出国任务审批电子和实物双重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境)统计数据月报制、季报制,及时报送市纪委备案,随时掌握全市因公出访情况,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此处为表格(1994-2010年,全市共公派出国留学生41人。)=]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全市因公出国(境)人数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1994~2010年全市公派出国留学生人数一览)=] 二、外宾来访接待 1991年以来,接待外宾有外国元首、政党领导、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新闻记者等各界人士。在接待过程中,市外侨办严格执行国家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对外形象。坚持形式服务内容,强化礼宾礼仪,完善接待细节,注重接待实效。同时,建立7个语种的外语志愿者队伍,精心设计制作具有九江特色的接待手册、礼品,使每一次外事接待都成为宣传推介九江和展示九江对外开放良好形象的契机.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和外宾称赞。
  1992年2月,英国威尔士——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伊娜·尼德甘一行访问九江;5月,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雷涛乐( H.E.MR.MICHAEL.LICHTOWLER)及夫人雷美华(MRS MELVA.LICHTOWLER)访问九江并出席“双杯”龙舟赛开幕式。1994年4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阿瑟·贺尔康和布鲁克(正部级)一行应省政府邀请到九江考察;5月,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伊万·赛尼查尔及随员娜塔丽亚点雷斯佩一行专程到九江公务访问;6月,应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的邀请,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洛尼泽·佩泰尔莱率团访华,专程到九江参观考察九江石化总厂、九江长江大桥、共青垦殖场等处;10月,由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议长赛义德·尤素夫·涅扎·吉拉民率领的巴基斯坦国民议会代表团一行8人访问九江。1995年5月,以喀麦隆青年体育部部长约瑟夫·马利·比蓬·乌姆为团长的喀麦隆青体部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共青城和庐山风景区。1998年4月,以总书记、政府不管部部长希费科蓬耶·波汉巴为团长的纳米比亚西南非人民组织代表团到市访问。1999年3月,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新任驻华大使蒂特·图恩塞克到九江访问和经贸考察;9月19~20日,以肯尼亚议会议员、全国妇女进步组织主席齐卜拉赫·杰·基托尼夫人为团长的肯尼亚妇女代表团一行6人,对永修县立新乡三下村访问。
  2000年9月,越共中央办公厅代表团一行8人到九江访问。2003年4月,以须知雅史为团长的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官员和专家到瑞昌市考察由日本政府无偿援助的“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6月9日,荷兰RDM公司总裁约普到九江进行投资项目考察;6月21日,泰国总商会总裁杰克·陈一行在九江、庐山参观考察;7月8日,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德盖义一行到九江公务访问;8月20日,泰国公主诗琳通率代表团到九江访问;10月20日,荷兰鹿特丹港务局董事长威廉姆一行考察九江港外贸码头、九江县永安大堤等处:10月23-24日,以主席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为团长的尼泊尔大会党(民主)代表团一行8人到庐山、永修县访问和考察;全年共接待13个国家、28批、184人次,同时邀请外籍专家来浔18批、21人次。2004年4月25-26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朱马利·塞亚颂率老挝人民革命党代表团访问九江:4月30日,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理事长中田庆雄率代表团到九江考察投资环境;5月31日,新加坡国会议员陈晓明一行到浔考察投资事宜;11月,以政治局委员尔奥玛尔·巴格达什为团长的叙利亚共产党(巴派)代表团在永修易家河村参观考察。
  2005年6月13日,应市领导邀请,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的莫桑比克、俄罗斯、日本、韩国艺术团到市三中体育馆演出;7月15日,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女钢琴演奏家奥列西亚在九江学院作专场演出;9月30日,斯洛伐克总检察长多布罗斯拉夫·特尔恩卡率团在九江参观考察;11月2~5日,以国会议员陈晓明为团长的新加坡经贸代表团到浔考察。2006年4月,印度尼西亚新任驻华大使Par-Sudrajat考察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以阿尔哈吉·贾奴主席为团长的塞拉利昂人民党代表团到庐山参观访问;6月,以美国肯塔基州前任州长玛萨·莱恩·科林斯为领队的美国肯塔基州政府代表团一行30人到九江参观访问;8月,刚果(金)驻华大使访问九江;11月,加勒比地区5国高级外交官在德安县宝塔乡岳山龙村考察新农村建设。2007年4月,丹麦驻华大使米磊偕夫人到九江“寻根”(米磊于1948年在九江但福德医院出生);2008年4月30日至5月2日,以美国环球专业交流会首席执行官罗后豪为团长的美国动漫产业投资合作考察团到九江参观考察,并与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
  2009年1月18日,泰国陆军前总司令、国防部长、泰中友好关系协会主席、阿玛宁国际集团顾问切塔五星上将率团在星子县参观考察;4月22日,由中联部、全国妇联联合主办的非洲政党与妇女干部研修班一行19人在全国妇联国际部副部长牟虹、省妇联副主席林玉华等陪同下在九江参观考察;5月5日,受格林纳达总理基思·米切尔委托,格林纳达驻华大使玛塞-盖里在共青城考察,并就建设中(中国)加(加勒比海地区)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事宜进行会商;6月10日,以南非贸易工业部合作社局局长杰弗里·恩杜莫为团长的南非合作社代表团到九江访问,实地考察市供销社永安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蔬菜选配中心等处:6月18日,美国环境与能源技术办公室主任徐支率美国商务考察团在九江县考察;6月19日.格林纳达总理兼法律事务和国家安全部长蒂尔曼·托马斯在共青城参观访问,格林纳达外交和旅游部长彼得·盖维、驻华大使玛塞·盖里、中国驻格林纳达大使张万海、副省长孙刚陪同:6月23日,以非洲利比里亚内政部长阿姆莱·约翰逊为团长的州长代表团到庐山区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8月,由市外侨办承办的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发展(APEC)国际研讨会在庐山召开,7个APEC成员经济体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学者近40人参加会议;12月11-12日,由贝宁、埃塞俄比亚、加纳、几内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等13个非洲国家组成的非洲国家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班在九江考察。
  2010年2月5日,美国卡博特公司全球副总裁、亚太地区总裁张新胜在永修出席卡博特蓝星化工(江西)有限公司二氧化硅扩能项目签约仪式;3月22~23日,由日本每日新闻社负责人常田照雄率领的日本企业家代表团在共青城进行投资考察;5月4-5日,以新能源部部长斋藤圭介为团长的日本经济产业省考察团在共青城参观考察;9月4-6日,尼泊尔驻华大使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访问九江,并专程拜谒庐山东林寺。
  至2010年,全市共接待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客人1969批、14298人次。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全市接待外宾人数及类别一览)=] 三、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关系缔结1993年12月,市与澳大利亚沃拉戈尔市(后更名为波波郡)缔结国际友好城市,1995年4月、1996年10月与斯洛文尼亚科佩尔市、日本玉野市结为国际友城。2004年以来,市政府按照“增加总量、合理布局、注重实效、增进友谊”的原则,借助上级领导、华人华侨、驻外使领馆的支持,稳健推进国际友好城市工作,逐步形成“三位一体”(本市友城稳步推进、县区友城强势突破、友好单位合作延伸)的发展格局。至2008年11月,5年间新增7对,市国际友好城市总数达9对,完成五大洲战略布局任务。同时,九江市与日本大和高田市保持着自1988年以来20多年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并相互成立友好会;全市建立友好学校12对(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友好大学l对(美国)、友好医院l对(澳大利亚)、友好经贸组织l对(美国)、友好风景区6对(菲律宾、德国、日本、奥地利、希腊、英国)、友好商会l对(芬兰)、友好合作单位l对(卫生局;美国)。庐山借助世界名山大会创设的“世界名山协会”平台,与12座名山(地质公园)成员建立友好关系;瑞昌市与德国沃尔泽伦市签署建立国际友城意向书;共青城市与瑞典波拉斯市、阿根廷马科斯华雷斯市分别签署结好意向书和协议书;浔阳区与澳大利亚帕拉玛打市签署结好协议书,九江县与美国圣玛利诺市签署友好意向书。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国际友好城市一览)=]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国际友好合作单位一览)=] [=此处为表格(2010年庐山风景区国际友好景区、地质公园一览)=] 友好往来1992年11月,市委书记彭宏松、市长戚善宏先后访问日本奈良县大和高田市。1993年4月,日本冈山县玉野市以市长杉木进雄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一行13人访问九江;9月,澳大利亚沃拉戈尔市市长布莱恩·戴维斯一行5人对市进行为期1周的访问与考察;12月,市长戚善宏率团回访澳大利亚沃拉戈尔市。1994年5月,以市长戚善宏为团长的市政府友好访问团一行5人对日本冈山县玉野市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8月,日本奈良县第四次日中友好文化团访问九江;10月,以日本冈山县知事长野士郎为团长的访华代表团一行55人访问九江。1995年4月,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科佩尔市市长奥雷洛·尤里率政府代表团一行5人专程访问九江,与市长戚善宏正式签订两市之间《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伊万·赛尼查尔专程从北京来浔参加签字仪式。
  1996年11月,市委书记熊承忠率市友好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波波郡,参加九江市与波波郡缔结国际友城3周年庆祝活动及考察落实有关合作项目。1997年5月,澳大利亚波波郡前议长威恩·哈迪一行3人专程来九江进行为期9天的商务考察和洽谈经贸合作项目;9月,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全国友协举办的中国·日本国际友好城市青年乒乓球友谊赛在北京举行,九江市与日本玉野市代表队4名男女青年经过合力拼搏,在全国130多对友城代表队中排名第十六位,为江西省唯一获“优秀成绩奖”的代表队。1998年7月,为庆祝与澳大利亚波波郡建立友好城市5周年,以郡长杰弗·戴维为团长的友好访问团一行8人对九江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8月,日本奈良县大和高田市代表团访问九江,并以大和高田市九江友好协会的名义向灾区捐款;11月,应日本冈山县玉野市政府的邀请,市少年儿童艺术团一行11人到日本交流演出,当地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作了报道。
  2000年8月,市委书记刘上洋率团访问德国、法国;市长刘积福率团访问日本冈山玉野市、大和高田市等城市。2003年7月,市长蔡晓明率政府友好访问团对日本奈良县大和高田市、冈山县玉野市等城市进行为期1周访问;9月,市委书记刘积福率友好代表团访问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签订九江市与路易维尔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意向书》;10月,澳大利亚波波郡郡长杰夫·戴维一行到九江访问,与市政府共贺两市(郡)建立友好城市10周年;同月11-14日,以日本大和高田友好会会长坚根修弘为团长的访问团专程来浔开展友好交流活动;12月,副市长冯静率市友好访问团对澳大利亚波波郡回访并出席在波波郡举行的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庆祝活动。2004年1月,澳大利亚波波郡郡长露丝·麦克唐纳率代表团到九江访问;9月,市长蔡晓明率团出访美国,与路易维尔市正式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2005年7月20日至8月2日,应澳大利亚波波郡政府邀请,以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为团长的九江市友好访问和人力资源考察团对澳大利亚访问和考察;9月6~9日,澳大利亚波波郡郡长鲁丝·麦克唐纳率友好代表团到九江访问;10月,市委组织部、市外侨办选派首批10名年轻干部赴美国路易维尔市路易维尔大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习。
  2006年4月,芬兰卡亚尼市市长瓦哈马率友好代表团访问九江,并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5月,菲律宾保和省友好代表团一行44人访问九江,举办中菲少儿文艺交流大会,确定菲律宾巧克力山与庐山结为友好景区。2007年3月,市委组织部、市外侨办选派第二批7名年轻干部到美国路易维尔市路易维尔大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习;8月,澳大利亚波波郡政府代表团和“野犬”艺术团一行20人在郡长戴维·巴夫尔夫妇的率领下,访问九江并与艺术家们进行绘画艺术交流:11月,市长王萍率团出访希腊,与希俄斯市签订《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并与希腊船务集团洽谈经贸合作事宜。2008年9月,希腊希俄斯市市长潘特利斯·弗洛里斯率友好经贸代表团参加九江金秋经贸文化旅游节,与市正式签署《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协议书》;11月,美国佐治亚州萨凡纳市市长奥蒂斯·约翰逊率友好代表团来九江访问,两市于4日正式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2009年5月6日,与共青城结为友好城市的瑞典布罗斯市市长乌尔里克·尼尔森一行到共青城考察;10月,市委书记钟利贵率团访问巴西,与基马多斯市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12月6-8日,应芬兰卡亚尼市市长加瑞·托荣利能邀请,市长曾庆红率团访问卡亚尼市,与加瑞·托荣利能就庐山西海进口芬兰木屋、共青城羽绒服装出口等项目形成合作意向。2010年3月18-20日,芬兰卡亚尼市原市长、KPO电信公司董事哈马率商务考察团到九江访问;5月中旬,英国历史上首位华人市长、英国伦敦红桥自治市市长陈德梁率政府代表团到九江访问,市长曾庆红会见陈德梁一行,双方就推动经贸、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会谈,并签署两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
  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举办2007年10月24日,市政府在和中广场举行国际友好城市标示牌揭牌仪式,在广场水幕廊桥墙壁上镌印6个国家、8个友好城市的标示。25~27日,首届“中国九江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浔阳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6个国家7个友好城市以及友好合作交流城市的80多名国际友人欢聚一堂,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建和谐。参加大会的有:澳大利亚波波郡代表团、斯洛文尼亚科佩尔市代表团、日本冈山县玉野市代表团、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政府代表团、芬兰奥卢省卡亚尼市政府代表团、日本奈良县大和高田市政府代表团、波兰莱基奥诺沃市政府代表团和美国国际姐妹城市协会全球大使雷沙女士、美国雅美丽卡纳音乐访华团23名音乐家等。大会期间,市长王萍代表市与波兰莱基奥诺沃市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市政府领导与各国代表团进行会谈,举行国际友好城市标识牌揭牌仪式,开展经贸、教育、文化、卫生、艺术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举办美国戈美丽卡纳音乐访华团专场演出——“月光下的九江”演唱会和庐山演唱会等18项活动。
  世界名山大会举办2009年10月13~14日,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在庐山召开,12座世界名山代表以及2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嘉宾、80多家中外新闻媒体100多名记者出席大会。全国友协会长陈昊苏出席开幕式并致词。12座世界名山共同签署《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庐山宣言》,并发起成立“世界名山协会”,标志着世界名山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始进入一个有组织的阶段。央视新闻联播对大会进行报道。
  2010年10月12日,第二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在庐山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24座世界名山的代表齐聚庐山,就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共话交流与合作。
  四、外事服务 2009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为我市重点进出口企业大户服务的通知》,在省政府批准5家重点企业的基础上,新增10家重点进出口企业享受因公出国(境)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有效的优惠政策。市外侨办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对全市203家侨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情况的普查调研活动,帮助西班牙庐山华侨温泉度假村项目争取九江银行向企业贷款2000万元人民币。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商务,为企业人员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共办理企业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7家、19人次,办理企业邀请外国人来访22批、36人次。2010年7月12日,市外侨办举办全市APEC商务旅行卡推介会,当年为6家企业、19人次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
  第二节侨务工作一、侨情普查 1991年,市政府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宣传活动;8月,开展全市侨情普查工作。1992年普查统计,全市有国内外侨务工作对象4281户,25240人。其中:国内2328户、12304人(含侨眷676户、3865人,港澳同胞眷属896户、4783人,外籍华人眷属756户、3656人);国(境)外1953户、12936人(含华侨440户、2860人,外籍华人746户、6478人,港澳同胞767户、3598人),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
  据2010年侨情普查统计,全市有国内外侨务工作对象12895户,66699人。其中,归侨侨眷7793户,36630人,其中归侨、港澳回归人员82户、90人,多是20世纪50-60年代从印尼、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归国的华侨;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30069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日本、东南亚及中国港澳等32个国家和地区,从事行业涉及经贸、科技、文教、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有的是所在国政界、商界、文化科技界知名人士。
  二、侨资企业 1991年以来,全市以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合称“侨资企业”)发展迅速。江西华孚纺织有限公司、九江华亨皮塑有限公司、江西共青中羽制衣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选为2001-2003年度“全省明星侨资企业”;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江西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九江福莱克斯有限公司、九江宁丰泰服饰制造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被评选为2003-2005年度“九江市明星侨资企业”;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于2006年和2009年连续两届被国务院侨办评为2003-2005年度、2006-2009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是全省唯一一家2次获此殊荣的侨资企业。 2010年,全市有侨资企业241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75%;投资总额151328.29万美元,占全市外资总投资额60%;投资规模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0多家。侨资企业涉及服装纺织、食品加工、电力电子、建材化工、房地产、旅游等;投资方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为多,达160余家。侨资企业成为促进市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侨界捐赠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赠1991年以来,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对家乡捐款捐物,扶困济贫,一般每年在100~500万元左右。在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时,海外捐赠款物合计达8400万元。至2010年,香港同胞沈丙麟多次在九江捐建学校及其附属设施,捐资总额400万元。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全市接受海外捐赠情况一览)=] 殷氏奖励基金 1990年,由美籍华人、华人报业家和社会活动家、美国殷氏企业控股集团董事长殷有为设立殷氏奖励基金,旨在鼓励奋发学习、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每年奖励全市高考的理科前六名、文科前四名共10名学生。1991-2010年,殷氏奖励基金共举行10届颁奖仪式,奖励高考优秀学生200名。
  办理侨汇购建房与华侨捐赠1991年,办理侨汇购建房9户,解决“农转非”9人,争取侨汇6.02万美元:1992年,办理侨汇购建房8户,解决“农转非”8人,争取侨汇5.2万美元。1993年,办理、申报华侨捐赠13宗,折合人民币1537.54万元;1994年,办理、申报华侨捐赠5宗,折合人民币4156.5万元;1995年,办理、申报华侨捐赠25宗,折合人民币4726.1万元。
  四、侨务接待1991-2010年,市外侨办共接待九江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5488人次。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全市接待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人次一览)=] 五、重要活动 1993年8月26日,首届“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九江赛区)在市区南门湖举行开幕式。16支境内外龙舟队的400余名运动员及数万市民参加开幕式。1995年12月,国侨办顾问李新浩、副主任李海峰先后到九江视察侨务工作。1996年5月,市海外交流协会成立,国内外80多人参加成立大会。 2000年4月,市政府成立市华文教育基地领导小组。2003年3月21日,以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理事长、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诗剑为团长的香港作家访问团到九江考察访问;9月,市政府举办“海外侨胞江西之行(九江)恳谈会”,邀请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海外侨胞参会,共签订投资意向书21个,资金达9.5亿人民币。2004年4月,市外侨办召开全市“五侨”联席会第一次会议。2003年10月1日,市海外交流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召开,选举刘积福、蔡晓明为名誉会长,林兴富为会长:10月20日,美洲著名侨领、美洲华侨总会联谊会秘书长黄金泉一行到九江访问考察;10月24-27日,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董事局主席严宽祜一行到九江、德安、瑞昌等地为其投资78万元兴建的4所小学剪彩,并为225名贫困大中学生资助8万元;11月中旬,国际佛光香港协会副会长邝美云一行专程到九江为该协会捐资兴建的7所小学剪彩。2004年8月9日,奥地利华人商会会长唐江奇一行到浔考察:8月26日,以澳门归侨总会副会长、澳门缅华互助会会长许国璇为团长的澳门缅华互助会代表团一行6人到九江考察访问;9月24日,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以中华海外联谊会名义邀请的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在庐山考察访问;12月2~3日,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淑娘一行到修水出席由港商胡国赞投资兴建的总伟侨心小学落成典礼。2005年11月2-5日,海峡两岸记者赣鄂联合采访活动团在九江考察、采风。
  2006年4月,市委副书记林兴富率侨务经济考察团到南美访问考察;6月,副省长、市委书记赵智勇,市长蔡晓明,副市长冯静、张华等市领导率150多人到香港参加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暨经贸合作活动。2007年1月,由行政长官曾荫权率领的、有100多家制造业及专业服务企业参加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江西考察团,在省领导吴新雄等陪同下,到九江参观考察。2008年3月,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会长贺兴桐一行在九江参观考察。11月,市外侨办组织成立全市外语志愿者队伍,有40多名、7种语种(英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法语、韩语)志愿者成为首批成员。2009年4月9日,西班牙华人总会会长陈渔光率欧洲华侨华人经济文化考察团在星子县、庐山考察访问;8月23—28日,以市委书记钟利贵为团长的市经贸考察团在台湾进行经贸考察和招商活动。2010年1月,“2010.海外红烛故乡行”活动在九江举办,来自缅甸的20名长期从事华文教育工作的教师参加。3月23-30日,以市委副书记张学军为团长的市党政代表团应邀在台湾进行访问考察;4月2-4日,九江籍侨领、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阿根廷华人进出口商会会长罗超西在九江参观考察;4月9-11日,“2010情满赣鄱——外国友人海外侨胞‘走进江西、走进春天’摄影采风活动”在九江举行,在赣外国友人、海外侨胞和摄影记者以及摄影专业工作者、业余爱好者等40余人参加;6月2-3日,“海外主流华文媒体聚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活动在九江举行,来自144个国家的19家海外有影响华文媒体代表参加;9月下旬,九江籍美籍华人、美国爱喜福国际集团公司高级主任兼资深顾问、市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张斌一行考察八里湖新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宁县等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情况;10月22日,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吴家磷率团到浔进行经贸考察;1 1月,全市第一家“侨爱新村”在都昌县大港镇大田村挂牌,该村成为全市第一个被国侨办列为“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项目的行政村;12月29日,市外侨办与市侨联、市侨商会联合举办“201 1年九江市侨商商会年会暨侨界迎新联谊会”。
  第八章行政服务第一节综合服务 2000年9月,市办证收费服务大厅辟设部门服务窗口26个,办理审批项目50项;2002年8月,市行政服务中心辟设的服务窗口增至39个,办理审批办证项目183项,当年办结各类审批办证事项35470件。从2003年开始,每年4-6月由中心负责组织并提供场所进行企业年检:市商务局牵头,会同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7家单位对全市外资企业进行联合年检;市工商局牵头,组织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工商分局对内资企业进行联合年检。当年5月,中心开始实行工作限时制度,要求各窗口对受理的审批办证事项必须严格按照时限予以批复、出件、出证,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结时限为15天外,其余事项均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中心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文明窗口(中心、大厅)”创评活动,与市人事局联合印发《关于各单位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并定期编印《督查通报》。2005年,中心创建窗口工作人员星级评定机制,调整进驻窗口为36个、审批办证项目171项;当年办结29342件事项。2007年,中心进驻窗口增至43个,审批办证项目增至218项;5月,启动“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各部门将行政许可、审批审核、核准备案和程序性办理的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和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整合,设立专门承担行政许可职能的内设机构——行政许可服务科,成建制进驻中心;9月,中心设立电子评议器,联合媒体开展网上评议活动,向社会公示各窗口服务质量的客户反馈情况;当年办结各类事项31932件。
  2009年2月,开始组织实施政务公开、服务行为、服务质量、窗口管理4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3月,组织各窗口单位对行政许可事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和行政审批时间进行全面梳理,其中行政审批项目精简率37.7%,投资项目精简率39.3%,审批时间全部在原承诺基础上再缩减3070以上。6月,市政府将市房产交易办证服务大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办证大厅、市烟草专卖局行政服务中心、九江供电公司市区分公司长虹路营业厅、九江供电公司市区分公司长征路营业厅、市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大厅、市社会保险服务大厅、九江海关报关厅、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契税征收管理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市国家税务局车辆购置税征收分局共16家部门专业办事大厅及分中心全部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兼管,对其工作效能、服务质量、公示承诺等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并进行业务指导、工作协调和综合考核。当年,进驻中心的审批办证事项增至333项,占市本级保留和省下放、委托审批总量的83.g%.基本实现市本级行政服务窗口“一站式”办结制。团省委授予中心2008-2009年度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
  201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窗口43个、审批办证项目333项;全年办结各类事项48395件,收费近3.64亿元,均创历史最高。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窗口、项目和办结、收费一览)=] 第二节交易管理一、平台建设 2008年8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注重加强交易平台建设,建成办公区、信息发布区、报名区、封闭式评标区、开标区、公共场所实时监控显示区和电子监控室、评标专家现场抽取室,其中封闭式评标区设评标室5个;开标区设有大、中、小型场地3个,可以同时进行3个以上项目及300多人的各项交易活动:购置评标专家指纹识别系统、通信工具屏蔽系统、答辩变音频对讲系统等设施设备,开通“九江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站”。
  2009年6月,市政府出台《九江市组建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意见》。全面启动县、乡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工作。11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筹资金15万余元,建立建设工程交易电子评标室2个,市本级交易平台布局规范、设施配套、技术服务保障有力,实现交易各方活动集中有序、规范保密和封闭管理的要求。至年底,全市所有县(市、区)和204个乡(镇),均已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交易站,形成市、县、乡三级公共资源交易的平台网络。
  二、交易成果 2008年8月29日至12月31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发布各类信息613次,总交易量251宗,总交易额为12.9426亿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61宗,交易额8.49亿元,资金节约率l3.9%;国有土地出让9宗,成交额4.3亿元,最大增值率81%;进行政府采购181宗,采购金额1508.09万元,资金节约率均评为10.3%。
  2009年,市交易中心共发布各类交易信息1916条,总交易量924宗,总交易额52.52亿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265宗,标底价40.06亿元,交易额34.41亿元,降低工程造价5.65亿元,资金节约率14.29%;政府重大项目36个,交易额9.71亿元。降低工程造价2.5亿元,平均降低造价率19.87%;国有土地出让31宗,总面积140.96公顷,成交总价17.53亿元、增值率l1%;政府采购626宗,采购金额5820.54万元,节约金额630.35万元,资金节约率10%;产权交易2宗,成交额1157万元。
  2010年,市中心共发布各类信息1724条,总交易量857宗,总成交额95.77亿元。其中,政府采购484宗,成交额5249万元,平均资金节约率l0%;国有土地出让16宗,成交面积142.44公顷,成交额38.22亿元,平均增值率39.74%,最大增值率113.79%;建设工程交易352宗,成交额57.02亿元,降低工程造价9.31亿元,资金节约率16.32%,其中政府重大项目227个,交易额24.07亿元。降低工程造价8.9亿元,平均降低造价率37.38%;产权交易5宗,交易额9.03万元。
  至2010年12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总交易量2032宗、总交易额161.23亿元。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

相关机构

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