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政研与党校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658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政研与党校工作
分类号: D261.41
页数: 5
摘要: 完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破解经济运行难题、资源税改革、八里湖新区开发、庐山体制改革、发展九江钢铁产业、昌河与长安重组对九江汽车产业影响、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国企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调研,形成一大批卓有成效的调研报告。2010年,《九江》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刊”。2010年,主体班办班11期,培训干部559人;党外科级干部培训班1期,训干75人;青年干部中长期培训班2期,学员100人。
关键词: 党校工作 政研

内容

一、调研课题 1999~2010年,市委政策研究室开展调查研究的课题有:对全市经济调查和社会发展“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调研及“十二五”规划建议进行研究;围绕搞活国营企业及优秀产品、产业结构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开发鄱阳湖、加快九江对外开放、减轻农民负担、农业产业化、生产救灾、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顺庐山管理体制、县域经济、农村税费改革、林业政策、移民扶贫、发展民营经济等系列专题开展调研;开展九江开放开发战略研究;实现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对策研究;黄金十字架(京九沿线、长江沿岸)生产力布局的战略研究:开展实施“科教立市”发展战略研究;围绕“三大课题、六项专题”(“三大课题”即如何“加快扩张经济总量”、九江与外地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九江经济发展与人才问题研究;“六项专题”即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全市农民负担问题、庐山与黄山旅游业的对比研究、九江城市功能定位、彭泽鲫产业化研究、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跟踪)展开深入调研;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取向、3+1发展战略、“三农”问题、环境保护、提高行政执行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平安和谐九江、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行品牌战略等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的“四个打造”的战略目标,形成4个专题调研组开展调研。完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破解经济运行难题、资源税改革、八里湖新区开发、庐山体制改革、发展九江钢铁产业、昌河与长安重组对九江汽车产业影响、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国企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调研,形成一大批卓有成效的调研报告。
  二、调研成果 1991年以来,庐山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被省委政策研究室采用并得到省委书记批示,进入省委决策议程;《关于九江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经验》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建成的充分肯定,并做出“九江市的作法值得推广,同时将情况上报中组部”的批示;《鄱阳湖综合开发治理的调查与思考》《“四开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搞活我市大中型企业》《沿海发展新动向给我们的启示》《建设美而富和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大工程》《大开放之果》《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县乡机构运转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我市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九江主攻民营经济战略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八里湖新城区开发的若干建议》《关于我市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报告》《变中辨势危中求机难中求解——破解当前经济运行难题的对策及建议》《国务院及各部门和部分省、市、自治区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跨越源于卓越——九江市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资源税改革对九江的影响》《九江钢铁产业发展机遇分析及建议》《昌河与长安重组对九江汽车产业影响分析及建议》《九江城市主题文化的思考》《九江城区交通拥堵对策》《共青设市基层民意评估》等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特别是提出的借鉴重庆国企改革“建立政府融资平台、打捆企业资产融资、全面置换职工身份、处置资产还债重组”的整体运作的成功经验被市委决策采纳;另外“农民增收”“发展食品工业”和“庐山管理体制”等近20项调研成果向市委作专题汇报。
  三、文稿起草 1991年以来,市委政策研究室牵头草拟市委重要文件,其中《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县域经济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见》《关于农村奔小康规划》《关于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决定》《关于组织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赶超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等数十个市委重要政策性文件,对九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市委政策研究室还先后参与起草市委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参与起草领导讲话稿800多篇,完成调研报告文稿1500多篇,有近100篇文稿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刊载。其中,《九江:三大“民心工程”暖民心》《九江开展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抢抓战略机遇期推动九江大发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实现发展大跨越》等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文汇报》(香港)刊载;《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的突破口》《科技兴农增产增收》《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关于做好沿江沿路开发的几点思考》被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杂志刊用;《浔阳区社区党建新探索》《弘扬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获江西政研系统首届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加入WTO:欠发展地区政府超越自我的挑战》获三等奖,社区党建调研课题获省委政研室党建论文评选一等奖。
  四、决策咨询 1991年,市委政策研究室聘请余占祥等39人为第一批特约政研员。1994年,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首批聘请来自18个学科的34位委员。1995年,组织决策咨询委员会开展对九江城市总体规划咨询论证活动,以《决策参考》反映咨询成果。1996年,开展“科教立市”“修环山公路、造世界公园、创东方名城”建议咨询论证活动,召开“京九沿线经济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和研讨会。1997年,组织召开决策咨询委员会议论证“科教立市”课题,参加“京九铁路沿线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1998年,组织咨询委员对全市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进行座谈。1999年,召开全市经济发展思路座谈会、全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等6个全市性会议。2000年,召开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等7个全市性会议。2002年,召开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2次。2007年,承办高规格的“九江市经济中心城市决策咨询会议”。
  五、刊物出版 1991年以来,市委政策研究室开展《九江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1997年、2005年《九江党刊》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党刊”;参与完成1997年、1998年《中国京九发展年鉴》组稿发行工作。2009年11月,《九江党刊》更名改版为《九江》,改版后的《九江》栏目更具特色,增设深度报道、新视点、决策资讯、赣北风情、浔阳史话、九江人等专栏,思想性、前沿性、可读性得到增强。2010年,《九江》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刊”。至2010年,编辑出版《九江党刊》(《九江》)215期。
  20年间,先后编印《九江市委政研室调研成果》《中国农村方针政策》《山水开发政策选编》《中国农村政策》《九江市2003年工作思路》《九江市2004年工作思路》《九江市2005工作思路》《政研文选》《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文集》《成功创业在九江》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调研文集》等理论文献书籍12套;编印《决策参考》302期、《兄弟省市》24期、《半月要览》18期、《一周信息》226期、《政研信息》519期、《县域经济简报》58期、党代会《简报》69期。
  第二节党校教育一、干部培训培训总量1991~2010年,市委党校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总体要求,为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280期,培训干部1.83万人次。2010年,主体班办班11期,培训干部559人;党外科级干部培训班1期,训干75人;青年干部中长期培训班2期,学员100人。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班期与学员人数一览)=]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市委党校主体班类别、期数一览)=] 教学内容1992年,在全省率先以教学专题的形式设置教学内容。1997年,确立以“三基本、五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思潮、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际)为主体班的课程。2000年以后,坚持和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为中心;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的教学布局。
  教学形式1991年以来,市委党校在提高讲授式教学质量的同时,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创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2002年,开通中央党校远程教学B级站。2003年,装备4个多媒体教学教室、1个多媒体报告厅,为每位教员配备1台办公电脑,实行人机对话考试。从2004年开始,每期主体班到沿海发达地区异地培训1周。先后开辟上海市委党校、浙江省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浙江绍兴市委党校、江苏昆山市委党校等培训基地。2005年,建成配备60台微机的电脑教室。2008年,建立主体班学员人机对话考试系统。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资源。2009年,第四期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到复旦大学培训1周。2010年,第一期、第二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分别到清华大学培训1个月。异地培训使学员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
  教学管理1991年以来,市委党校坚持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其中包括新课题、新教员试讲,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说课活动,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征求学员意见会,每季度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每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学员评课等。从1999年起,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从2001年起,实行《关于学员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学分通报制度》。
  二、科学研究 1991年来,市委党校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方针,注重理论研究和市情市策调研工作。1993年,制订《教研人员科研工作量及其管理制度》。1996年,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999年,下发《关于重新印发修订的“教学科研”等六项规章制度的通知》。2004年,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量及科研成果奖励办法》。2005年,成立市情市策研究室,加强九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由党校主办的季刊《九江论坛》,注重对策性研究,刊载市情、市策方面的调研文章。2009年,出台《关于本校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的补充规定》。2010年,发表论文118篇,其中省级以上43篇。20年间,市委党校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00篇,2002-2010年连续5届获得全省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二等奖。
  三、函授教育 1992年秋季,九江函授学区经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批准开办本科班。1996年,九江函授学区在各县(市、区)开办函授站;当年10月,市委党校派员出席中央党校函授工作会议,九江函授学区的经验介绍被选人《全国函授工作经验汇编》。2008年,中央党校函授停止招生。2009年,江西省委党校函授停止招生。至2008年,全市共招收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农村、社区等各种专业的大专、本科函授学员22079人(大专13742人、本科8337人),其中函授学区市直站招收5273人。至2010年,九江函授学区共毕业各类专业的专科、本科学员20736人。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