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篇 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461
颗粒名称: 第四十二篇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03
页数: 30
摘要: 1991年以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市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认可、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三大职能。自2001年实行省垂直管理以来,紧紧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人民,严格履行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授予的法定职责,建立科学、公正、权威的技术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工作程序,为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经济发展和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施区域监管,执行垂直管理后“三不变”(即:接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方式不变;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宗旨不变;为当地企业服务意识不变)原则,切实履行质量监督、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打假治劣等职能。通过推进基础工程,积极服务经济建设;把握“两个安全”,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突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杜绝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实施名牌战略、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战略;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提高队伍素质,培育质监特色文化。充分发挥质监工作在服务经济、推动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至2010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和全市质监系统效能建设主题活动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被评为市直单位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关键词: 质量技术监督 行业管理

内容

1991年以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市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认可、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三大职能。自2001年实行省垂直管理以来,紧紧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人民,严格履行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授予的法定职责,建立科学、公正、权威的技术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工作程序,为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经济发展和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施区域监管,执行垂直管理后“三不变”(即:接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方式不变;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宗旨不变;为当地企业服务意识不变)原则,切实履行质量监督、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打假治劣等职能。通过推进基础工程,积极服务经济建设;把握“两个安全”,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突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杜绝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实施名牌战略、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战略;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提高队伍素质,培育质监特色文化。充分发挥质监工作在服务经济、推动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至2010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和全市质监系统效能建设主题活动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被评为市直单位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第一章标准化管理第一节企业标准化 2000年,省技术监督局开展省优秀地方标准、企业产品标准评选活动,市内江西航海仪器厂《JLG25A型燃气燃烧器》(Q/GH98-1998)、《JLG25A型燃气燃烧器技术条件》(Q/GH98-1998),蓝星星火化工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Q/XHC012-1998)、《202高含氢硅油》(Q/XHC014-1998)、《甲基低含氢硅油》(Q/XHC016-1998)、《N-(B一氨乙基)一γ一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Q/XHC035-1998)6项企业标准获奖。
  2004年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推进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工作。2005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家标准委下发《关于加强食品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已备案食品企业标准清理、食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标签标识监督管理及标准宣贯、培训和技术服务5项重点工作任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鼓励和引导本地企业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起草制定工作。期间由九江市企业参与起草制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参与起草完成的GB 2440-2001《尿素》;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承担起草完成的GB/T 20434-2006《-甲基三氯硅烷》、GB/T 20435-2006《八甲基环四硅氧烷》、GB/T 20436-2006《_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GB/T 27570-2011《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以及已成参与起草正在报批中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10年)国家标准和正在起草《二甲基硅油》和《甲基高含氢硅油》(2011年)2项行业标准;江西名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起草完成的GB/T 10682-2010《双端荧光灯性能要求》。
  2009年7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九江市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成立以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市标准化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企业标准化现状调查,着手建立企业执行标准情况数据库,为推进企业标准化提供基础支撑。至2010年底,全市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彭泽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获国家(或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备案企业标准1909项。
  第二节农业标准化 1991年2月26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992年,省标准局开展全省农业标准化先进县水平考核,所列首批12个试点县中,彭泽、瑞昌、九江3县(市)名列其中。1993年10月,省标准局明确“瑞昌猕猴桃综合标准化”项目。
  1995年初,国家技术监督局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9月19日,印发《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当年,瑞昌“中华猕猴桃”标准化种植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列为全国首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瑞昌市技术监督局与瑞昌市农业局、瑞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制定出《中华猕猴桃种植技术规程》《中华猕猴桃果品质量标准》两项标准,在农科所建立标准化示范园,严格按标准要求种植。经过3年实施,瑞昌“庐山香”中华猕猴桃产量和果品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一级品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1997年年底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考核验收。
  2003年10月,市技术监督局组织庐山云雾茶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原产地域保护,2004年8月获得批准。2007年6月4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庐山垦殖场起草《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由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准委作为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同年,彭泽县彭泽鲫鱼、永修县“秀域”牌鳜鱼被认定为“江西名牌产品”;2006年,瑞昌市“独一支”牌山药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永修“秀域”牌鳜鱼再次被认定为“江西名牌产品”;2007年,修水县“梅山”牌系列神茶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
  2005年11月21日,《江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08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批组织申报都昌大白桃种植等3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获得批准。至2010年,全市共制定农业(含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种植、养殖类技术规程及质量标准20项,其中《彭泽鲫》(GB/T 18395-2001)、《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GB/T21003-2007)2项标准为国家标准,《武宁黑芝麻》《无公害彭泽鲫鱼》等标准作为江西省地方标准发布。全市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并通过考核验收10个: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并通过验收33个。
  第三节服务业标准化 2009年,瑞昌安顺客运有限公司“道路客运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省首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公司按照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制定《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制定企业标准14项,收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99项,建立涵盖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比较完备标准体系,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节组织机构代码标识 1993年2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建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实施意见》,3月10日,市政府印发《关于成立九江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领导小组的通知》,全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正式启动。4-11月,各级人民银行、统计、国税部门先后与技术监督(标准计量)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在账户管理、统计、全国第三次产业普查、税务登记等社会管理活动中全面查验全国统一代码证书。当年,全市共为6798个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赋予全国统一代码标识。
  至2005年,随着经济、社会管理电子化不断推进和信息共享需求不断增长,全国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实施范围逐步扩大。银行账户管理、统计、税务登记、集体所有机动车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全国统一代码标识,赋码范围也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扩大到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及村(居)委会自治组织。至当年9月,全市申办全国统一代码证书各类组织机构达18510个。
  同年始,根据国家代码中心统一部署,各地代码颁证机构结合代码证书年检,对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对申办材料进行扫描建立电子档案。至2010年年底,全市持有有效代码证书组织机构27157个。
  第五节商品条码标识 1991年4月19日,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全体会议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负责分配以“690-695”开头国际通用商品条码标识。1992年底,九江地区有条码成员单位4家。 199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1号令,《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规范国家商品条码管理工作。2005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新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扩大商品条码应用范围,进一步规范新时期商品条码管理,促进商品条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商品条码系统成员138个,注册商品条码690个。
  第二章计量管理第一节计量器具一、国际单位制推行 1991年4月,市政府转发市技术监督局《关于取缔非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器具的报告》,规定全面取缔非法定单位计量器具。在衡器改制工作中,计量管理部门通过上门服务,更换计量标尺和增砣方式推行国际单位制,降低企业改制成本,减少改制阻力。10月24日,市技术监督局根据国家及省技术监督局统一部署,印发《关于热电偶、热电阻及配套温度显示仪表采用IEC国际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部署对使用中测温仪表进行改型,至1992年6月底改型工作基本完成。1995年年底,全市计量器具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二、落后器具淘汰 1995年3月,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部署,市技术监督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贯彻(在公众贸易中限制使用杆秤的通知)的通知》在贸易结算中逐步淘汰杆秤,推荐使用刻度清晰、容易识别的双面弹簧度盘秤和电子计价秤,至20世纪末,除一些家庭和部分菜农赶集时使用外,固定场所或摊位贸易结算中,木杆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1999年,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围范围内对在用加油机采取过渡性税控改造措施。至2002年,全市各加油站在用加油机全部加装税控装置。2009年年底,全市905台在用加油机全部启动防欺骗功能。
  三、计量标准 1991年年初,市计量所有长度、力学、热工、电学4类41项计量标准,仪器设备总资产44万元。1996年,新建直流电桥检定标准、直流电位检定标准;1997年,新建验光镜片箱标准、心电图检定标准、医用诊断X辐射源检定标准、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检定标准、出租车计价器检定标准;1998年,新建顶焦度检定标准;1999年,新建验光仪顶焦度标准器组检定标准、交直流电压电流功率表检定标准;2000年,新建电能表检定标准;2002年,新建煤气表检定装置标准;2003年,新建定量包装(质量、体积、长度、计数)标准;2004年,新建混凝土回弹仪检定标准;2005年,新建电话计时计费检定标准;2008年,新建角度规标准装置标准、水准仪检定装置标准;2010年,新建环境试验设备校准装置。到2010年底,市计量所已建立包括长度、力学、热工、电磁、电离辐射、理化、光学、声学8大类54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经国家法定检定机构考核并授权检定能力137项、校准能力152项、检测能力51项。具体涉及民生项目有水表、电表、燃气表、电话计费器、出租车计费器等。仪器设备总资产200余万元。各县级计量所也有较大发展。全市县级计量所建立燃油加油机、衡器、天平、压力表、血压计、水表等计量标准共63项,基本能覆盖贸易结算和安全防护计量器具检定工作。
  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不断完善同时,企业计量室建设得到发展。至2010年年底,全市有16家企业建立计量标准共38项。
  [=此处为表格(至2010年市计量所建立计量标准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四、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制度。1994年,全市实际检定强检计量器具37387台(件),其中用于贸易结算32952台(件),用于安全防护2606台(件),用于医疗卫生1534台(件),用于环境监测295台(件)。2007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贸易结算用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普查建档工作,2008年,开展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用强检工作用计量器具普查建档,2009年,开展环境监测用强检工作计量器具普查建档。至2010年底,全市共对54195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为进一步加强强检工作计量器具管理奠定基础。
  第二节执法监管一、计量法制建设 1991年3月13日,市技术监督局下发《关于依法对汽车里程表执行强制检定的通知》,同时,市计量所、市交警支队联合发出《关于依法对汽车里程表实施强制检定的通知》,规定“市区内汽车里程表未经检定的不予年检”,市正式开始依法对汽车里程表实施强制检定。1995年3月,市技术监督局制定发布《九江市液化石油气称重计量监督规定》,着力规范液化石油气充装计量,打击短斤少两损害消费者利益违法行为。4月,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九江市零售商品称重计量器具配备使用规范》,进一步规范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保证计量准确、公平、公开,保护消费者权益。1997年10月,市技术监督局颁布《九江市出租汽车计价器计量监督管理规定》,为加强出租汽车计价器计量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2000年4月,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九江市瓶装液化石油气质量计量监督管理规定》,原《九江市液化石油气称重计量监督规定》同时废止。
  二、计量法制宣传 1991年,市技术监督局联合市普法办、九江电视台、江西轻机厂等单位举办“江西轻机杯”计量知识竞赛活动,各县(市)和市属企业30个代表队150人参加比赛。1999年,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约125周年之际,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决定把每年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从此,每年5月20日.市技术监督局和各县(市、区)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咨询活动。
  2005年5-6月,市组织各县(市、区)工业园区企业,进行计量知识巡回免费培训活动,共举办培训12场次,培训各工业园区企业计量管理人员400余人。
  至2010年20年间,市及各县(市、区)技术监督局组织举办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知识培训学习班超讨300期.培训计量管理及检定人员近1万人次。
  三、企业计量管理 1991年始,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开展计量诚信体系建设。1992年,开展“全国执行物价、计量政策法规最佳单位”评选活动;同年始,对各加油站开展“计量信得过单位”评选活动。当年,全市有4个加油站被评定为“计量信得过单位”,14家企业通过计量定级、16家企业通过计量定级复核。
  1996年始,省计量局对全省计量工作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当年,九江化厂、九江化学纤维厂、九江供电局、九江船用机械厂、江西油嘴油泵厂、九江五棉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制氧厂7家企业受表彰:1997年,九江九棉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啤酒厂、江西共青酒厂、九江仙人面粉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受表彰。 2001年4月6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同日,印发《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范》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图形使用规定》,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定工作正式启动。2003年,《测量管理体系一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发布,国家推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环境监测等方面,是否符合该标准所提出的测量过程及不合格测量过程、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体系监视等条款要求,进行评审和认证。
  2008年,帮助全市耗能5万吨以上10万吨以下企业解决节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中实际问题,帮助企业达到节能降耗指标要求,编制《九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重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举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培训班摸清全市耗能大户能源计量管理、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帮助10家耗能大户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网络,重点指导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改造增配能源计量器具,促使其炼油能源消耗降低6.60-/0.并在该公司召开节能降耗研讨会,推动节能降耗工程在全市耗能大户展开。当年,九江港务管理局等3家企业被授予省计量工作先进企业称号。2009年,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导列入省耗能大户目录14家企业节能降耗,其中九江发电厂、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九江新康达、星火有机硅厂4家企业通过计量改造,年可节煤3万多吨、节油1500多吨、节电7万多度,折合人民币近1亿元,既节能增效,又减少排污。3月23日,江西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通过评价确认,成为市首家通过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取得“C”标志企业。 至2010年年底,全市先后有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中铁四局公司和九江中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计量监督检查 1994年,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部署,开展对医疗卫生单位使用中强检计量器具依法实施监督检查。1995年,开展加油站计量监督检查,查处新港某加油站通过更换计数齿轮多报加油数量谋取非法利益违法行为。1998年3月15日至4月15日,组织对城区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计量专项检查,其中抽查小食品91批次,合格82批次,合格率90.1%。
  2002年,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部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查处利用加油机作弊损害消费者利益违法行为。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组织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监督检查。
  2005年,开展电话计时计费专项计量监督检查,并对电话计时计费装置实施强制检定。同年6月,开展粮食、棉花市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计量器具配备和检定情况,以及有无缺斤少两行为。 2006年5-12月,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市国税局组织对加油站在用加油机税控装置和计量性能进行监督检查。从2007年开始,市及各县(市、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查,查处净含量缺斤少两违法行为。2007-2010年,共查处违法行为12起。
  第三章质量管理与认证认可第一节质量管理一、质量宣传教育教育培训 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存在质量意识淡薄、对质量管理不熟悉,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对全市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知识培训。同年,九江派出10人参加上海高级质量管理培训。2002年,全市50家企业600名质量专业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124人考试合格。2003年后,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由市人事部门组织实施。2008年9月,特邀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司长于献忠,在市图书馆举办“质量·品牌”战略高层知识讲座,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单位主要领导、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及质监系统人员到场听课。2009年,组织全市2600名企业工作人员参加“全国质量知识竞赛”,成绩居全省第一。全市大中型企业代表发出《产品质量安全倡议书》,在《九江日报》刊登。
  2000年后,全市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加工型企业增多,在客户和市场需求下,企业大力推进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质量管理体系IS0 9001标准被企业普遍接受,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培训。至2010年,全市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97张,企业开展内部质量管理培训受到重视,企业建立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月”活动 1997年始,全市开展一年一度质量月活动。1997年主题为“让《质量振兴纲要》深人人心”。同期,举办全市质量管理人员工作培训。1998年,主题为“质量振兴,人人有责”,开展全市建材质量大巡查。1999年,主题为“创造高质量,迎接新世纪”。2000年,主题为“质量——新世纪呼唤”。2001年,主题为“新世纪,新质量,新生活”。同年,开展新一轮质量管理培训,在《浔阳晚报》开辟“质量专版”。2002年,主题为“讲诚信,保质量”。当年,共青鸭鸭取得全市第一个中国名牌,市召开质量工作大会,表彰鸭鸭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全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及19名质量管理先进个人。2003年,主题为“坚持以质取胜,提升竞争实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竞赛,规模以上企业1054名质量管理人员参加答题。2004年,主题为“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同年,在市委党校举办全市130多家企业参加“新一轮全面质量管理辅导员培训班”。2005年,主题为“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当年,市质监局举办130家企业参加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宣传贯彻会议。2006年,主题为“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当年,市质监局举办全市安全监察员、气瓶充装单位负责人130余人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服务指南”暨《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特种设备安全宣贯会。2007年,主题为“质量安全,共同的责任”。同年,成立由市委宣传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委6部门负责人组成市2007年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质监局。2008年,主题为“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举行“质量与我同行”摄影采风活动,全市60名摄影爱好者前往有关企业开展摄影采风活动。2009年,主题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市建设局、市检验检疫局、市总工委、共青团市委等单位领导,九江电视台、九江日报等媒体记者,部分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市质监系统部分干部职工近百人参加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市政府下达质量月活动启动令,向质监局等活动单位授予“质量月”活动旗帜。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代表全市17家大中型企业宣读《产品质量安全倡议书》。2010年,主题为“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经多年不间断开展活动,质量月逐步成为全市具有影响力活动品牌,越来越多企业参与。
  二、质量兴市(县)活动 2002年,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意见》,永修县列为第一批“质量兴县”试点,在全县开展以质量振兴为主要内容“质量兴县”活动。2003年,永修县政府获全国“质量兴县”先进单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市人民政府、永修县政府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同年,在永修县召开首届“九江市质量兴市暨名牌战略研讨会”。永修县被国家质检总局表彰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在全国质量兴市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其做法在全省推广。2004年,在永修县召开全省“质量兴市”工作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同年,武宁、都昌2县质量兴县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2005年,对全市“质量兴县”实施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各单位顺利通过考核。
  2009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实施质量兴县(市、区)战略的决定》,实施以“质量兴园”为重点质量兴县(市、区)工作,并将试点工作中“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三个方面要求,扩展到环境领域等四个方面质量要求。同时,市工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质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质量兴园工作的意见》,在全市建立工业园区工作站,由园区管理部门、质监、环保、建设等职能部门派员参加,此举为全省首创。2010年,庐山区政府在生态工业园设置“质量兴园工作站”,工业园管委会领导兼任站长。
  三、质量诚信建设质量档案2003年,建档工作启动,对全市企业标准、计量和质量体系开展调查,帮企业找出制约产品质量提高关键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市885家企业建立档案。2004年,8月集中开展企业质量建档调查月活动,对涉及强制性管理产品、计量器具和锅容管特生产企业,非强制性企业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建档。2005年,开展室内装饰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建档。2006年,开展农资及建材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建档工作,共建立314家企业质量档案,建档率90%。
  2007年,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10类产品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在全面建档基础上,同年开展全市166家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试点工作,涉及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家、食品制造企业12家、饮料制造企业8家、纺织企业19家、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企业13家、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企业7家、印刷业和记录媒介企业5家、石油加工及焦炼企业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家、医药制造5家、化学纤维制造3家、橡胶制品企业人3家、塑料制品企业5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9家、黑色金属冶炼企业1家、有色金属冶炼3家、金属制品企业7家、通用设备制造业4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家、电子通信业8家、仪器仪表和办公用机械制造4家、造纸及纸制品l家。2008年,开展企业质量档案数据核对工作。同年执行《关于加强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制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分类标准,确定质量、标准、计量、认证等方面指标确定,对连续出现三次检验不合格企业调销生产许可证。瑞昌盛秀水泥厂生产许可证被建议吊销。
  2009年,市质监局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获证企业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对146家企业展开质量竞争力指数调查,对企业执行标准、工业企业质量损失成本统计,包括报废损失费、返修费、质量事故处理费、索赔费用、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消费服务费、诉讼费和召回费等科目开展统计,涉及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家、食品制造企业1 1家、饮料制造企业7家、纺织企业17家、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企业4家、皮革毛皮羽绒制品13家、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企业8家、印刷和记录媒介企业3家、石油加工及焦炼企业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家、医药制造4家、化学纤维制造4家、橡胶制品企业2家、塑料制品企业4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7家、黑色金属冶炼企业1家、有色金属冶炼3家、金属制品企业7家、通用设备制造业2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l家、电子通信业8家、仪器仪表和办公用机械制造2家。
  2010年,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组织技术专家走进生产企业开展法律法规、标准和检验技术等免费培训服务。同时对企业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指导企业改进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标准、计量保障体系,共走访企业367家,获企业诉求87份,并整理办结。
  不经销伪劣商品活动 1992年5月,市质监、商业、供销、粮食等部门共同发起不经销伪劣商品活动,由质监部门牵头,6-7月,举办3期培训班,培训企业骨干80人次,同经销单位签订《不经销伪劣商品责任书》,并在经销单位申请基础上,进行综合考核,为39家商店挂“不经销伪劣商品商店”标牌。2000年,10家商贸企业代表发出创建全国“购物放心一条街”倡议书,制定《关于创建购物一条街实施意见》,浔阳中路266家商店管理人员参加动员大会,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设置投诉电话。2001年3月,通过验收,市浔阳中路东段创建成全省第一条“购物放心一条街”,购物环境大为改观。当年,武宁县城人民路成功创建“购物放心一条街”。2002年,市精益眼镜店、市大明眼镜店获省第一批“光明工程”放心眼镜店。市质监局开展全市“光明工程”合格店活动,湖口县博士眼镜店、彭泽县大光明眼镜店评为市第一批“光明工程”合格店。此后,眼镜配验纳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范围。
  信用等级2008年,启动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试点工作。2009年,江西省绿冬丝科有限责任公司、共青鸭鸭(集团)有限公司、回圆服饰有限公司、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5家企业获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称号。2010年,全市在获证企业中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把产品监督、企业实验室建设、企业自查等30多项指标作为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中石化九江分公司、蓝星化工星火有机硅厂、鸭鸭股份公司、江西绿冬丝科实业公司4家企业获省“AAA”级诚信企业。当年,完成280家重点产品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调查,向各级政府提供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质量调查2005年,调查九江学院学生食堂食用油案,从5.4吨食用油中抽样送检为不合格,因一级油品内故意加入棕榈油和其他杂质油,对不合格油没收,按照相关法律严处。建议学院饮食部严把产品质量关,今后招标过程中由市质监局提供服务。2009年3-8月,市质监局抽调40名干部,分成4组,到全市15个工业园区1008家企业进行质量安全状况调查和帮扶服务,召开座谈会26个,发放调查表格4500份,发放宣传资料3150份,收集意见建议信息350条,发现园区企业质量安全问题758处。把质量安全问题和350条反馈信息分为上级权限解决、本级权限解决和企业自行整改三类,从机关、技术机构、基层局抽调骨干组成5个服务队,到企业帮扶,解决企业行政许可和质量安全问题,有效助企“止滑增效”。同时,撰写《九江市工业园区质量状况调查分析报告》,由市政府批转。
  第二节认证认可一、强制性认证 2002年起,全市实行强制性认证管理,涉及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产品一律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建立质量档案,进行动态监管。当年,市质监局对列入国家目录19类132种产品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未获证生产企业采取强制措施,规范其获证。2004年8月始,全市范围内凡未加贴“3C”认证标识产品,一律停止生产销售,并对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查处,保护获证企业权益。至2010年,全市58家企业获172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二、自愿性认证 1991年以来,在开展强制性认证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认证,至2010年,全市获自愿性认证证书439张。
  三、实验室与检测评审 1992年起,全市提供公证数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必须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检验。2003年始,市质量监督检验所实验室相继通过并取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2004年通过国家认监委监督评审。2005年,投入80万元建设P2微生物安全试验室。2006年,国家提出资质认定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两种形式。2007年,市质监局举办《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学习班,全市各实验室共130人参加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证。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全市凡食品检测机构(主要集中在卫生、农业、质监、粮食系统)、建材检测(主要集中在城建系统)、环境、水质检测机构必须获资质认定部门认可后开展检验活动。
  [=此处为表格(2004年全市通过计量认证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一览)=] [=此处为表格( 续表)=] 四、节能产品认定 2010年,出台《江西省工业节能产品认定目录(第一批)》。江西名派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带卡环节能灯杯和自镇流节能荧光灯通过节能产品认证评审,获“江西省节能产品证书”,全省仅4家通过认证。
  第三节名牌战略一、名牌创建评优创优20世纪90年代初期,市经贸委质量科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每年面向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举办培训班1-2期,企业均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从计量、标准等基础工作做起,开展质量评优创优活动,群众性质量活动普遍开展。1991年,全市获国优产品6项,部优产品17项,省优产品100项。至21世纪初,共创省优质产品298个,部优产品52个,修水宁红功夫茶、九动透明膨胀仪、九玻无捻玻璃纤维布等产品获国家银牌奖。
  产品质量互认 1996年,南京区域技术监督协作网互认办公室对江西民星企业集团九江饲料厂、彭泽县植物油厂、赣北银河化工厂3家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及所生产的产品:宝丰871牌猪用饲料、鸡用饲料,尖牌二级菜油、精炼棉油,凯安牌合成制动液的质量状况进行质量审查,抽样检验合格,通过南京区域技术监督协作网产品质量互认考核评审组的认可,获得南京区域20个地市的质量认可,获认可产品在20个地市范围内经销可享受地、市质量监督抽查免检。1998年6月29日,南京区域技术监督协作网专业会议在市庐山经纬宾馆举行。2001年后,质量技术监督受省垂直管理,市级协作渐失。
  国家免检2000年,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皮鞋、尿素、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水泥8类产品进入首批免检目录。2001年,市政府启动该项工作。至2007年,9个企业33个产品获国家免检。2008年,因“三鹿奶粉”事件,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并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他产品国家免检工作停评。
  [=此处为表格(2001-2007年全市国家免检产品一览)=] 二、产品评审重点保护产品评审 1992年,为向广大消费者介绍和引荐全市及外地“名、优、特、新”产品,市质监局专门成立服务中心。1994年,全市有3个省重点产品。1999年,市确立市啤酒厂、赤湖啤酒有限公司、共青酒厂、德安水泥厂、庐山水泥厂、共青羽绒厂、九江化纤厂7家企业为重点保护企业。当年,九江啤酒厂三叠泉牌庐山啤酒,共青酒厂新纪元牌新纪元啤酒,九江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烟水亭牌九江啤酒、珍珠啤酒等4个产品列入全省技术监督系统“名优烟酒重点保护产品”。2000年,江西赣北化工厂、江西宏达水泥有限公司为全市“打假保名优产品”和重点保护企业。
  2001年后,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有效性,扶优扶强,避免重复检查,对质量好、信誉高、市场覆盖大、效益好产品实行政府部门重点保护制度。省局制定《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管理办法》,由市质监局推荐,省局确认评审,重点保护推荐市“名、优、特”产品,利于市场发展,保持其优势。
  2007年,全市工业格局重新分布,产业初具规模,举荐龙头企业,树立企业典范,制造优质产品,提高优质服务。
  [=此处为表格(2001-2007年全市拥有省重点保护产品一览)=] [=此处为表格=] 中国名牌参评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启用中国名牌标志起,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名牌产品”评选。次年,市质监局组织中国名牌产品申报工作,江西共青鸭鸭(集团)有限公司鸭鸭牌羽绒服获名牌产品,为全市第一个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产品。2005年,通过国家名牌产品复评。
  2006年,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星火有机硅厂生产蓝星牌甲基环体获中国名牌产品。2007年,省绿冬丝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蚕丝被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名牌评选活动。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名牌标志将被陆续禁用。
  江西名牌参评2002年《江西名牌产品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企业自愿申请,市质监局推荐,相关专业评审组综合评价和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2003年,全市第一次组织江西名牌产品申报工作,彭泽县和永修县政府申报鲫鱼、鳜鱼水产品江西名牌,当年全市8家9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2004年2家企业3个产品获省名牌,2005年3家企业3个产品获江西名牌。
  2006年,市成立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主管工业副市长任主任。当年,12个产品获“江西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市政府出台《九江市名牌管理暂行办法》,对获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经济奖励政策。奖励标准:中国名牌产品企业一次奖金30万-50万元,省名牌产品企业一次奖金5万元;中国名牌产品通过复评企业一次奖金8万元,省名牌产品通过复评企业一次奖金2万元。一个企业多个产品同年获评取最高标准按一次奖励。当年,市政府首次拿出71万元资金对2006年度7家获名牌企业进行奖励。省名推委在获省名牌名单中,重点评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生产江海牌车用无铅汽油、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星火有机硅厂生产蓝星有机硅产品为2007年省重点名牌产品。
  2008年,全市3家企业获省名牌产品称号,市政府出资64万元对2007年获称号产品进行奖励。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名牌评定工作暂停。
  2009年,星子金星砚、鸭鸭羽绒服评为“省名牌旅游商品”。
  名牌宣传2006年,市质监局与“中国九江”网(www.ppzjj.gov.cn)联合开设“品牌在九江”栏目,登载全市25家品牌产品及生产企业情况。
  [=此处为表格(2001-2008年全市“江西名牌”产品一览)=] [=此处为表格=] 三、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001年,全市开展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5类产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条件专项调查工作。2002年,全国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人制度,首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有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和食醋。同年,市质监局制定《九江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方案》,受理大米和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申报,有2家食品生产企业获生产许可证。
  2003年,全市29家食品生产企业获生产许可证。开展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茶叶、饮料5类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条件调查。2004年,对挂面、果糖、果脯蜜饯、淀粉、酱腌菜、啤酒、葡萄酒和黄酒8类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进行专项调查。1-7月,全市20家食品生产企业获食品生产许可证。2005年,开展豆制品、水产加工品、蜂产品、糕点制品、鸡精调味品、酱类产品、辣椒制品7类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专项调查。全市124家食品生产企业获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大米98家,食用油6家,酱油1家,饮料2家,饮用水10家,罐头4家,小麦粉1家,乳制品2家。2006年,国家公布第三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全市按照GB7635国家标准界定28类食品符合条件,163家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产品,加贴“QS”标志。2007年,随着食品安全工作重视程度增强,120家企业获食品生产许可证。
  2008年.270家食品生产企业获证,办证率为96.4%;280家两证齐全食品小作坊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有275家,签订率98.2%:10+4类涉及人身安全消费品企业建档82家,建档率100%。2009年,大米、小麦粉、可可制品、焙炒咖啡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发放工作省局委托市局办理。市质监局审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环境条件、生产设备条件、加工工艺及过程、原材料要求、产品标准要求、人员要求、储运要求、检验设备要求、质量管理要求、包装标识要求10个方面必备条件。当年换(发)大米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20张。2010年,换(发)大米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24张。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01年始,全市逐步形成“统一管理、全面覆盖、程序规范”生产许可证管理模式。2002年,组织指导企业申报,全年共受理审查25家化妆品、白酒等企业。2005年,国务院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实施办法》,许可证监管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同年始,对眼镜和建筑外窗等产品进行监管,10家在全省率先取得许可证(眼镜8家,外窗2家)。
  2005年,市质监局为九江钢厂办生产许可证。2006年,根据《关于做好建筑外窗和眼镜产品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受省质监局委托,开始对辖区建筑外窗、验配眼镜生产企业申请受理和现场核查工作,材料完备后上报省质监局发证。2007年,全市52家生产企业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其中建筑外窗、验配眼镜生产许可39家。
  2009年,建筑外窗、验配眼镜的检验和发证权由市质监局实施,便利企业办证。至年底,两类产品共发证97家,其他产品64家,全市获证企业161家。2010年,取消建筑外窗许可管理,当年注销41家建筑外窗生产许可,其他产品新取证13家。
  四、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 2003年8月,启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经调查、收集、整理,将庐山云雾茶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候选,市政府成立庐山云雾茶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申报工作。同年10月,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4年8月获批准,原产地域范围为庐山风景区之庐山区海会镇、威家镇、虞家河乡、莲花镇、五里街道、赛阳镇、姑塘镇、新港镇;星子县东牯山林场、温泉镇、白鹿镇;九江县岷山乡,涉及庐山和环山12个乡(镇、场)。 地理标志产品获批后,市质监局即组织起草、制定、申报庐山云雾茶产品国家标准,历时两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07年6月4日批准发布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庐山垦殖场承担起草《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庐山云雾茶国家标准成为市继彭泽鲫发布实施后第二个农产品国家标准。
  第四章产品质量监督第一节质量检验 1991年,设立建材、轻工产品检验室,1999年,设立化工产品检验室。2003年,从916地质大队收归金银珠宝检验站,成立金银珠宝产品检验室。2005年,成立机电产品检验室,加快食品安全实验室建设,投入80万元建设P2微生物安全试验室。2008年,相继成立瑞昌、修水、武宁、永修、彭泽、都昌食品检验分所。2009年,取得玻璃纤维检验项目资质,产品质量检验覆盖6大类438种,检验产品覆盖程度有提高。
  [=此处为表格(2010年度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承检目录一览)=] [=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质量监督抽查一、国家质量监督抽查 1991年7月,实施碳酸饮料质量全国统一抽检。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和九江县17家生产企业17种产品,合格唯有市封缸酒厂生产雪荔汽水,合格率5.9%,这是在九江首次抽检汽水产品。1992年,全市开展碳酸饮料整顿工作,当年,抽查全市21家生产企业21个产品,9个合格,合格率42.8%,列全省第二。1994年10月,抽检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抽查全市30家30个产品,合格产品23个,合格率76.7%。
  1996年,全国22个城市开展市场商品质量、计量监督大抽查活动,重点检查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味精和食醋5种“米袋”“菜篮子”商品,九江、佛山、合肥、宜宾、泰安、佳木斯、常州、洛阳、贵阳、石家庄10个地市得到表扬,九江桶装食用油质量合格率100%,市十里百货大楼实行定期商品质量、计量自查,在检验中商品抽样合格率达97%。市食海商城、市面粉厂、九江利民酱醋厂、九江新光商城为通报批评经销企业。
  1998年,国家监督抽查中,九江消防装备有限公司4个批次产品,其中庐山牌TE261、TE291型竹质消防二节拉梯产品不合格。1999年抽检江西共青羽绒厂鸭鸭牌165、88B羽绒服产品合格。2000年,抽检全市3家3类3种产品,其中永修金属制品厂、都昌农业畜牧局棉花良种轧花厂2个产品不合格,彭泽县种子公司经销苏棉12好棉花种子抽查合格。当年,在全国眼镜质量抽查中有6家产品不合格。
  2001年,对上年永修金属制品厂生产白莲牌24型防盗保险柜再次抽样检测合格,同时对液化石油气瓶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九江柴油机厂生产庐山牌R22赣03产品顺利过关。当年监督抽查江西共青鸭鸭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回圆服饰有限公司、江西雪世界服饰有限公司羽绒产品,均合格。2002年,市浔阳蔬菜批发市场茄子、菜豆农药残留量国家监督抽样检测均超标。2003年,对九江庐山玻璃纤维厂、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江西盐业总公司湖口县、德安县公司产品抽查均合格。
  2006年,在流通领域检查庐山区凤凰茶场庐山云雾茶不合格,九江正大饲料有限公司金箭牌饲料合格。江西圣士丹啤酒有限公司、九江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喜敦实业有限公司、湖口三和啤酒有限公司生产冰雪啤酒、九江冰啤、庐山啤酒、金苦瓜啤酒均合格。市健安多远纯净水厂、市心泉纯净水有限公司、九江长途汽车运输总公司长运纯净水厂、市乐饮科技有限公司、市庐山三叠泉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九江桃李天然山泉水有限公司、九江庐林山泉水厂、长虹纯净水有限公司生产健安多元纯净水、水佳水饮用纯净水、长运纯净水、华庐饮用水、三叠泉矿泉水、华庐饮用水、天然饮用水、庐林天然饮用水、长虹饮用水均合格,九江汇美科技有限公司、市蓝天纯净水有限公司生产汇美饮用纯净水、蓝天纯净水不合格,修水康顺发展有限公司、市恺尔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康顺、恺尔牌陶瓷烹调器合格。九江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果汁饮料合格,江西回圆服饰有限公司、江西雪世界服饰有限公司、江西深傲服装有限公式、共青城逐豹服饰有限公式生产羽绒服合格,而共青中羽制衣有限公司、江西达晟事业有限公司、江西大嘴鸭服饰有限公司、江西雪斯来服饰有限公司羽绒服产品不合格。2007年,江西长江啤酒有限公司、九江喜敦事业有限公司、九江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九江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江西方圆建材有限公司、九江君安建材、江西同宇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均合格。当年,九江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销售分公司星子县加油站、共青站车用汽油合格,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油料供应站、九江港物资供销公司九江港加油站、九江长途汽车运输总公司物资贸易公司加油站车用汽油不合格。市庐山玻璃纤维厂、市庐山久兴玻璃纤维厂产中碱玻璃无捻粗纱不合格。
  2009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每伴蛋黄双歧因子营养米粉、乳清蛋白营养米粉均合格。江西汇源食品4种饮料合格,江西七娃食品有限公司七娃牌椰果果粒果汁饮料合格,九江匡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市电力电缆厂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合格,九江恒大电线电缆厂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扁形电缆不合格。当年抽检7个批次产品2个批次不合格,一个是在市场抽检,其余在企业抽取样品。
  二、省市级质量监督抽查 1991年,全市抽查7类18个批次商品,经检验合格率为55.60-/0,其中低压电器合格率为零。全市纺织企业15家企业27个产品,其中纱线13个,各类布14个,纱线情况较好,布的物理性能一等率为84.6%,但外观质量差。在国家对全市碳酸饮料抽查之前,全市组织对碳酸饮料产品进行抽查,经对18家企业21批次检查,合格率仅9.5%。在绿茶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抽查武宁、修水、九江县和庐山区12家茶厂12种产品,合格率为41.7%。当年,全市19家企业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合格证书”。1992年,全市碳酸饮料、啤酒、白酒、茶叶、复合肥、机制砖、酱油、羽绒制品和预制块9类116批次产品进行监督抽样,合格75批次,合格率64.7%。1994年,普通烧结砖抽检率100%覆盖,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抽检率覆盖率达70%。1995年,市技术监督局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有关工作进行明确,产品定期监督检验计划由市质检所负责抽样检验。
  1997年,全市59家企业生产13类计67批次产品,合格54批次,合格率80.60-/0,全市完成棉花检验265批次,合格210批次。1998年,全省定期检查抽查市70家企业19类91种产品,其中77批次合格,合格率8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99年,全市定期监督抽样139批次,合格123批次,合格率88.50-/0。 2001年,省定期监督检查175批次产品,合格138批次,合格率78.go-/o。同年,市技术监督局根据定期监督检查产品质量分析,针对水泥产品合格率低问题,开展全市水泥生产企业产品监督比对试验工作,企业每月备一个出厂水泥样品,每份大于Skg,该项工作一直延续。同年全市啤酒抽查,合格率只有500%,主要问题是内含C02不达标。2003年,全市定期监督检验112批次,合格91批次,合格率81.3%。省节能灯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上海农工商超市九江分店经销通用电气照明有限公司爱迪生YP2230/9-2U.RD.D 9W、市诚信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中山市国龙电器照明有限公司生产索日YP2-220/5 -GLDB2USW合格,市双雄五交化批发部销售广东省中山市城镇台升电器灯具厂台升YP2-2U 220V 13W不合格,主要问题在互换性、预防触电.初始光通量、色度容差、显色指数不达标。蜡笔产品、床上用品质量抽查合格率100%,家用燃气用具产品质量抽查市宏达炊具商店销售顺德市容桂区世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半球JSD14-7A2Y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浔阳区甘棠兴达燃具经营部销售中山市金多典卫厨有限公司顺德分公司半球通达JSD16-Y8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均不合格,主要问题在防过热保护装置与排烟温度。
  2004年,市南极冷饮厂生产南极鲜菠萝、市冰洋冷饮厂生产冰洋菠萝王不合格,主要标签、大肠菌群、脂肪、总固形物存在问题或超标。当年,抽检的毛绒布制玩具、蜡笔、电话机等产品均有不合格现象。2005年,市场消防应急灯具、消防水均有多批次不合格。2006年,第四季度九江定期监督检验合格率86.70-/0。2007年,第二季度省定期监督检验全市60家企业84个批次产品合格59家,合格率70.2%。第三季度省定期监督检验全市41家企业42个批次产品合格34家,合格率8l.O%。同年,市级开展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并下发《九江市产品质量定期检验工作的监督检验实施细则》和《关于开展九江市市级及县级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计划的通知》,抽查生产企业386家435批次产品,总合格率78.4%。对罐头产品进行抽查,其中12个产品中有2个产品不合格。对全市化肥专项抽检有26个批次产品,其中有9个产品不合格。九江唯一生产企业九江赣北化工厂生产庐山牌复合肥合格,其余为外地经销产品。
  2008年,元旦春节期间产品质量省级监督专项抽查,九江黄氏市场销售的中山市美源食品有限公司美菊牌酿造酱油不合格。华帝彭泽专卖店销售佛山市顺德区龙江甘竹电器厂甘宝换气扇标志和说明、导线横截面积存在质量问题。对输京等奥运场地城市的江西七娃、石钟山豆制品、华征水产品3家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批批强制检验制度,产品l000-/o合格出厂。饮用水产品质量省级监督专项抽查庐山三叠泉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庐山牌18.9U桶检验合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化》全市加权机选监督检查合格率,监督检查合格率=合格产品销售额之和/总销售额。三季度省级定期监督检验28家企业抽查32批次产品合格29个,合格率90.6%。第4季度省级定期监督检验抽取九江52个企业58个批次,合格批次52个,合格率89.7%。2009年,全市全年定检产品44大类,抽检企业总数577家,抽检样品总数604批次,合格394批次,抽检合格率65.230-/0。对电风扇、水泵、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多批次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均有不合格现象。省第二季度抽取九江19家企业19个批次产品,16个批次产品合格,合格率84.2%。三季度省级定期检验抽取全市36家企业44个产品批次,其中合格39批次,合格率88.6%.全年市省级定期监督抽查99批次产品,合格85批次。
  2010年,市抽检企业总数456家,抽检样品总数533批次,抽检合格率83.5%。5月始,市政府组织开展放心食品统一抽验工作,市质监局承担米粉、腐竹、粉丝、豆腐、食用植物油、豆浆6个品种900个批次抽验工作,抽验中严格执行买样、留样制度、合理选择采样地点,严格执行法定标准和实验方法、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性,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肃处理,完成放心食品工程评价性抽验工作。
  第三节防伪打假一、举报申诉热线 2006年,开通“12365”质量举报申诉热线,设置专人管理,接有关质量举报申诉案件62起,立案62起,处理52起,挽回企业和消费者经济损失10万余元。当年,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943起,结案820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497.17万元,罚没款715.43万元。在查获的案件中,举报122起,监督检查752起,监督抽查97起,质量违法案件756起,计量违法案件58起,标准化等其他违法案件123起。中小企业质量存在问题较多。
  2008年,“12365”举报申诉指挥系统升级。实现电话24小时畅通,共受理各类咨询600余起,举报、申诉案件30起,举报案件完结率达1 00%。当年,查处大案要案35起,涉案产品货值3542万元,捣毁窝点12个,罚款总额1135万元。2009年,全年共接听电话563个,受理有效举报投诉案件71余起,处结率达100%。当年,检查企业1967家(次),查获案件1255起,涉案产品货值3542万元,捣毁窝点11个。
  2010年,接听电话463个,受理有效举报投诉案件20起,处结率100%。当年,检查企业1967家(次),立案查处1387起,涉案产品货值1542万元。
  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991年,全市统一食品标签管理,并印发《九江市食品标签管理试行办法》,进行全市性专项抽查治理。1994年,开展全市商品大检查,检查商店2195家,抽查商品3280批次,其中查处伪劣商品322个批次,取缔窝点3个。1998年,对市京九批发市场进行专项重点治理。全市开展查伪劣毒酒活动中,6月1日接群众举报,查处一制假售假窝点,查获各类冒牌尖庄灌五粮液、剑南春、赣酒灌茅台、二曲与牛头灌头曲、大曲灌沱牌等以假充真产品,标值40万余元,包装物2万元。此案先后有6名涉嫌制假售假人员受到公安部门留置审讯。1999年,开展“查市场、保两节”活动,围绕“米袋子、菜篮子、火炉子、车子、房子”进行全市专项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取得较好效果。彭泽县在春节期间,端掉冒牌新疆“龙须酥”20余箱,商品标值8000余元。2000年,群众反映市场上销售“味族”牌味精存在质量问题,市技术监督部门抽样对标有含谷氨酸钠80%进行检测,实际含量只有59%,查获伪劣产品标值达20万元。
  2001年,开展全市“百日打假联合行动”,重点打击面粉、米粉、粉丝、腐竹及白糖等食品中违禁使用甲醛次硫酸氢钠(雕白块),瑞昌市抽查11家生产企业,经省质监站检验判定掺有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有米粉966公斤、腐竹100公斤,货值金额分别为1520.4元、900元。对全市肉品冷库进行集中检查,查获标识不合格、无合格证、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产品17批次,共5.1825吨,价值3.254万元。“查市场、保两节”专项打假行动中查获假冒临川贡酒系列包装物10000套、商品标值15万元;假冒茅台、五粮液名酒1016瓶,商品标值9.5万元;假全兴酒、剑南春酒系列包装物1750套,商品标值0.63万元;假冒伪劣酱油860箱10320瓶,商品标值3.56万元,查获各类食品标值20万元。2002年,在大米、面粉专项打假活动中,发现47家经销企业存在问题,查获标识不合格大米22.7万公,标值3.28万元,使用过量增白剂面粉0.55万公斤,标值1.09万元。酱油打假专项活动检查生产企业32家,查获标识不合格酱油9284公斤,标值2.678万元,查获质量不合格酱油5337公斤,标值0.8918万元。
  2005年,开展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百千万”行动,明确五里街道与市区、十里街道与市区、莲花镇与庐山区、沙河街道与城区4个重点区域,规划100个重点整治村镇加工点和291个重点整治小作坊。加强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对全市禽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当年国家抽查全省14个批次“大桶水”产品,抽样合格率为14.3%,为此开展全市“大桶水”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销售“大桶水”违法行为,重点检查水桶和桶盖清洗、消毒环节。推进桶装饮用水市场准人工作。对28大类所有种类的食品和相关产品及化妆品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加强监管,增加巡查频次,开展食品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对复配食品添加剂、乳制品、肉制品、辣椒制品、婴幼儿食品、儿童食品、调味品、蜂产品、豆制品、酒类、饮料、糕点、及其他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重点食品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频次。当年,加强全市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监督管理工作,添加剂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进行备案管理,并进行质量承诺。
  2006年,开展全市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重点整治沙河、新港、都昌县城加工区、新宁镇、龙城镇、共青城区、白鹿镇、湖口文桥和付垅9个区域9个产品。对全市156个小作坊开展整治工作。当年,还展开全市蛋制品中苏丹红专项检查。8月26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江西圣士丹啤酒有限公司使用非“B”瓶,充装啤酒,及用捆扎式包装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市质监局对全市啤酒生产企业开展使用非“B”瓶清查工作,对江西圣士丹啤酒有限公司库存非“B”瓶销毁,查处湖口三和啤酒公司30万只和九江啤酒有限公司40万只非“B”瓶,另九江啤酒有限责任公司还存3000扎捆扎啤酒。同年,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建档工作完成,集中整治阶段确定对12个重点地区8个产品小作坊进行整治,其中庐山区炒货、永修果糖生产基地实行挂牌督办。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协会推动、股份合作、集中生产、龙头带动等形式转化为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达到生产标准、生产工艺、产品检验、产品标志统一。
  2007年,创建庐山区炒货基地。对一些传统工艺、其产品又是群众生活所需、且具有地方传统特色食品加工小企业和小作坊,采取边整边建、引导帮扶,扶持小作坊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劣到优、由不规范到规范,实现经营者、消费者、政府三满意效果,促进全民创业和社会和谐,为食品小作坊有效监管闯出一条新路,被省局在全省推广,并得到国家总局专项整治验收组赞誉和充分肯定。当年,市王婆瓜子炒货厂、市莲花沈大姐炒货厂获得市场准入。同年对全市1 0%星级酒店及娱乐场所高档酒类市场进行抽样检查,温泉酒店、远洲酒店、东方银座、金沙贝比菲斯、九江秀玉红茶坊等6家被抽检,查处假酒价值10万元,涉及品种有茅台、杰克丹尼、芝华士、轩尼诗、马爹利、人头马、红牌威士忌等。
  当年,全市实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添加物质使用备案管理》,年底备案工作100%覆盖。出台《九江市质监系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类与巡查实施办法》,按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分为A、B、C、D四类,实行动态监管,对不同类别企业分不同巡查次数,对C类企业每年巡查不少于3次,对B类企业不少于2次,对A类企业不少一次,对D类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并要求整改到位,对巡查内容、存查工序、巡查方法、巡查人员要求、巡查结果后处理等都做出详细规定。按照该办法,全市建立动态监管图表。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意见》,将所有食品生产加工行为(不含现做现卖)都纳入监管范围,统一规范,分类实施,突出重点、重心下移,实行一地一品,扶持龙头,创建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加工园区,制定出规划、普查建档、目录管理、对条件进行改造、从业人员培训、加大抽检力度、公开承诺并上墙,采取限制销售、日常巡查、产品检验、定期公示、区域整治12个方面规定。列出肉制品、乳制品、酒类、冷冻饮品、饮料、食品添加剂、婴幼儿食品7类为高风险产品,调味品、蜂产品、蔬菜制品等25类一般风险产品,将粮食加工品、茶叶及相关产品等8类为较低风险产品。印发《全市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实施细则》,将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个人纳入专项整治对象,当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59%覆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小作坊98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同时出台《九江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限制区域销售制度》,简单包装小作坊必须在产品最小单元标贴限量某乡镇、某街道办或限本店销售字样。出台《九江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原料采购使用台账、产品销售台账制度》及《九江市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进行备案管理办法》,7月26日,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通知》,8月27日,全市举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启动仪式,宣传特别规定。8~12月,全市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源头监管责任,执行以巡查为重点日常监管制度,加强对获证企业后续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原料进厂监督,严防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跟踪监控力度,监督企业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区域整治工作,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通过整治,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都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产品上加贴QS标志;小作坊全部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基本消除使用各种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基本遏制滥用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县城以上城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基本消除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高风险食品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行为。全市出动执法人员3598人次,车辆630车次,检查生产企业1686家,经销企业612家,小作坊1122家,关停47家,查获标识不合格产品121批次和产品不合格143批次,货值分别为153万元和186万元。共查办案件197起,立案查处172起,现场处罚25起,罚没款56.2万元。销毁假冒伪劣产品达17.6万元。全年定检产品质量后处理183件,受理举报申诉27起。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市质监局迅速行动,全力开展乳制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市质监局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九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乳制品生产企业驻厂监管工作方案》,应对三鹿奶粉事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方案,迅速实施驻厂监管,食品科、市质检所、庐山区质监局坚持长时间驻厂把关,通过“五查五核对”和主动协调,帮助“美庐”乳业有效规避三聚氰胺污染,受到企业称赞。对全市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生产原料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生产工艺过程是否规范,辅料和成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共检查获得QS证的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九江市乳品厂2家,未获QS证的江西九江迪尔康乳业有限公司、修水县益生乳业有限公司等6家。制订《九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乳制品驻厂工作组监管工作方案》,派出2名专职食品监管员和2名食品检验员组成4人驻厂工作组,进驻江西美庐乳业有限公司,跟班监督和协助企业抓好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做到“五查五核对”,做好相关记录并在签字确认,督促企业每批成品送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检验,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市质监局对全市所有食品安全监管员及各单位分管领导进行食品安全法宣传教育,与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卫生、农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大型咨询宣传活动,并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人员和企业主进行培训,全面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对全市2家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311家食品生产企业和644家食品小作坊进行产品调查,按照“一企一档”要求,完善监管档案。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查处违法使用细糠为原料进行发酵酿造散装白酒、米粉添加增白剂、面条添加防腐剂、使用硫化钠做加工助剂等案件5起。同年,市政府出台《九江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若干规定(暂行)》。
  2010年,市质监局对全市300余家食品获证企业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培训,根据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获证企业实施常规监督检查、特别监督检查。常规监督检查全年不低于2次,乳制品、含乳食品每月1次,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自律不严中小企业每季度不少于1次。先后开展两次问题乳粉专项清查工作,严格责任落实,对辖区内乳品及含乳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进行集中清查,并签订《乳制品和含乳食品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承诺书》,清查中未发现问题乳粉。自2010年8月开始,每月对乳品和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对所有批次的原料和成品中三聚氰胺指标进行专项监测,防止问题乳粉事件发生。所抽批次的原料和成品均合格。
  三、农资产品专项打假 1995年,在九江原火车站查获劣质化肥480吨,该案影响大。当年,市技术监督局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打假”先进单位。1998年,市技术监督局围绕抓好农资产品打假、棉花质量监督、农业标准化工作出台6条服务农村工作措施。同年,都昌县列为全省春耕期间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打假工作中重点抓10个县(市)之一。1999年,全市统一部署“查农资、保春耕”战役,瑞昌市查获各类劣质农用车18台,九江县查获个别农民用少量钾肥掺人大量矾石、色素假冒加拿大氯化钾,其养份含量仅为标准值25%,事后追回假冒劣质他肥10吨,该案犯罪嫌疑人受到公安部门行政拘留。同年同一战役中,成功处理武宁县村民投诉船滩镇调进21960公斤“嘉育948”早稻种子质量问题,经组织人员调查16个村12公顷稻田,发芽率为30%-70%不等,有些发芽后长至1厘米即自然死亡,该案得到政府重视,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受损农户得到合理赔偿。
  2001年3-5月,组织开展全市农资产品专项打假活动。重点对化肥、农药、农膜、饲料、农机、农用运输车、变性运输机及配件等开展打假。查获假冒伪劣农资产品992.6吨,农机及配件201台,货值总额102.2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件。
  2004年,检查农资类企业21家,不合格产品企业6家,占28%。
  2005年起,每年3月开展“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活动,以打击制假售假、深入农户抽样、免费检测、开展现场咨询为主要内容,把专项执法转变成常态化工作。2006年,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出动执法人员2279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4家,检查经销企业327家,抽查农资产品423批次,立案81起,罚没款78.5万元。
  2009年,农资打假下乡保春耕和“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活动,农资打假进村101个,人户309户、抽取农资样品182个,发放宣传资料3820份。全市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81人次,检查化肥生产企业、销售网点223个(次),查办案件43起。赣北化肥有限公司、江西贵化、江西金绿洲3家化肥生产企业为100多户农民赠送6吨免费化肥。
  2010年,农资打假进村101个,人户309户,抽取农资样品182个,发放宣传资料1820份。出动执法人员781人次,检查化肥生产企业、销售网点223个(次),查办案件33起,查获假冒化肥16吨,货值3万多元。
  四、建材产品专项打假 1991年,抽查17家企业17批次烧结普通砖,合格率70.60-/0,预应力多孑L板抽查10家企业10个批次,合格率70%,并向全市发出质量抽检结果通报。1998年九江发生特大洪灾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批转市技术监督、建设、建材工业局《对生产、流通、工程建设中建筑材料监督管理办法》,加强灾后重建工作建材质量监管。1999年技术监督局在全市开展“查建材、保建设”专项活动,对九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使用无生产许可证“通力牌”水泥进行查处,其安定性和强度均不合格,及时要求使用单位停止使用。在移民建镇工作中,技术监督局严把钢材关,重点对都昌三汊港、西源、大沙移民建镇工地螺纹钢检查,发现大部分为热轧再生钢而且内径偏小,技术监督部门向灾后重建指挥部沟通,市委书记,市长听取市技术监督局“查建材、保建设”汇报后指出,技术监督部门介入移民建镇工程和水毁修复工程,是防止豆腐渣工程组织措施。并在当年市政府53次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中明确要求技术监督部门参与整个工程建设,做好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2000年,全市开展建筑用钢材市场打假治劣活动,查获生产企业、钢材经销商和建筑工地劣质钢材402.9吨,标值171.21万元。2001年,开展全市性螺纹钢等建筑钢材专项打假,检查生产企业27家,经销企业200家,查获无生产许可证螺纹钢材192.1吨,假冒伪劣螺纹钢等建筑钢材标值225.12万元,查获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水泥9000吨,价值200余万元。在查处过程中,出现行政相对人威胁、恐吓执法人员现象,即向市政府建议关停九江开发区明亚冷轧材料加工厂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和建材工业局联合对九江盛秀水泥有限责任公司3个生产批次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情况进行调查,并向市政府汇报。2004年开展打击生产“地条钢”反弹等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建材类生产企业131家,不合格产品企业52家,不合格产品企业占40%,2005年6月7日,地条钢违法生产造成开发区大面积停电,市整规办印发《关于开展整治“地条钢”专项行动会议纪要》,由市质监局牵头,工商、公安、环保、供电等部门配合,集中20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彻底清除“地条钢”。2006年后,九江地条钢生产点全部关停。
  2009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电信、移动、联动等公司使用同心铁塔质量安全及生产资质情况开展检查,对存在质量问题进行立案查处。2010年,市质监局严查建筑工地用材,防堵不符合标准钢材、水泥、装饰材料流人工地,保障房地产行业发展工程建筑用材质量。
  五、汽车配件产品专项打假 2005年始,市质监局加大汽车配件打假力度,并把汽车配件列入重点打假领域,重点监控生产厂家、专项查汽配城汽车配件。重点打击假冒配件强制性认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表识不规范。 2008年4月10日,在武宁县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实业有限公司查处标明“TOYOTA(本田)”和“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滤清器4720只,标明“AHS”字样无任何厂名厂址滤清器69023只,标明制造商荣盛过滤器制造有限公司、产地浙江丽水市水阁工业区,并标注质量认证标志滤清器18231只,经查3种产品有假冒、冒用认证标志行为。市质监局将该公司行为通报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并对该公司处罚款130344元。
  六、中国质量万里行 1992年,参加“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当年对食用油、饮料、乳制品、眼镜、低压电器、钢材等12类100多个品种的商品进行抽查,查出伪劣商品2593件,货值金额38万元。1994年,集中力量对全市30家加油站进行大检查,对在加油机上做手脚、克扣用户不法经营者进行严处重罚。2001年,市技术监督部门在京九批发市场查获1个销售假冒名牌香皂窝点,查封200余箱涉嫌假冒“舒肤佳”“梦幻”“力士”等多种国内外名牌香皂,保洁公司、维达斯集团特发函感谢。
  七、百城万店无假货 2006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委、市发改委等9个部门联合发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庐山牯岭街、浔阳路商业街命名为全省第三批“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庐山牯岭旅游超市为示范店。2008年,市技术监督局、市委宣传部等4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6月,召开全市各大商场质量管理,建立服务质量体系交流会,188个大商场管理人员参加会议。当年和次年评选3家全市无假货商店并挂牌。2009年,开展甲型HIN1流感防治相关的漂白粉、双氧水、消毒剂、洗手液等洗涤用品,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监督检查,抽查产品38批次。
  第四节纤维质量监管一、棉花质量监管 1995年,九江纤检所通过省级计量认证,机构正式运行。9月始,开展对全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监督检查工作。1996年,查处湖口文桥轧花厂棉花非法加工升级案件,涉案金额86万元。1999年,开展包括市国棉一厂、市国棉二厂棉花经营性检验工作。2000年,棉花公证检验240批次,5.6万担。2001年,市政府发出《关于全市棉花质量和市场管理检查情况的通报》,对彭泽、湖口县前期收购质量掌握较好提出表扬,对瑞昌168包有籽成品棉重新拆包分拣,对都昌县北炎轧花厂少部分成包皮棉和星子县久兴轧花厂正待加工库存籽棉水分大大超过标准进行通报。2002年,受理经营性棉花公证检验525个批次,净重7800吨,共计83618件。2002年10月,依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质检总局5部门联合印发《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重点查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异性纤维质量问题。2003年,市纤维检验所建立棉花加工企业档案,开展棉花加工企业质保能力审核工作。共建立96家棉花加工企业档案。2004年公检棉花209批次,合计皮棉8949吨,比上年增加3成。2005年,查处湖口棉麻公司销售掺杂使假棉花案,涉案金额110余万元。2008年,查处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销售以次充好棉花案件,涉案金额65万元。2010年,查处河南某个体户销售掺杂使假棉花给德安达晟纺织有限公司案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0万元。
  二、纺织产品服装质量监管 1999年,市纤维检验所开展纺织品、服装监督管理。2003年,开展学生用校服监督检查,建立起校服企业售前报检制度,校服抽查合格率86%,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纤维含量及标识等不达标。至2010年,抽查纺织品、服装加工企业产品463批次,抽查合格率63.6%。不合格主要为纤维含量及标识等项目不达标。处理消费者纺织品、服装投诉案件98起,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12万余元。查处案件56起,涉案货值48万元。
  三、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管 1999年,对九江各大专院校学生公寓棉被褥进行抽查,发现不少学校购进被褥用纤维性工业下脚料及医用纤维性废弃物等(俗称“黑心棉”原料)制作,严重损害学生健康,合格率仅为10%左右,对涉案企业立案查处。2001年,对全市36家医院用于经营性服务絮棉制品进行检查,抽查被褥76批,合格率为12%;检查宾馆15家,抽查被褥26批,合格率86%。对检查中发现生产、销售“黑心棉”企业进行查处。2002年7月,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执法检查中出动执法人员106人次,铲除“黑心棉”造假窝点7个,立案查处“黑心棉”案件15起,没收销毁制假设备17台(套),没收劣质絮用制品2060件、原料7.5吨,罚没款73万元。2004年3月,市纤维检验所对絮用纤维制品企业展开拉网式检查。重点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被褥、防寒服,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检查场所63家、原料25吨、制品1.7万件,查处案件12起,罚款5.8万元;对民政部门发放救济、救灾用絮棉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对违法销售不合格产品企业立案处理。2005年,对辖区内10家絮用纤维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前置审查,颁发省絮用纤维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审核认定资格证书。
  第五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第一节安全监察管理一、特种设备普查整治 2001年10月,市技术监督局成立全市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普查登记和整顿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特种设备普查登记工作,为接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作准备。2006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全市工业园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转发省质监局《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在瑞昌市进行试点,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2008年开始在瑞昌市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试点,对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全过程以及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操作人员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严格标准规范。2010年,全市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78家次,发现违规项794项,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311份。至2010年年底,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在全市铺开。
  二、特种设备专项整治 2003年1月,开展“土锅炉”专项整治,检查锅炉使用单位225家,责令整改锅炉85台,判废、监督销毁锅炉14台;8-10月,开展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9月,开展工业气瓶普查整治;11月,下发《关于加强九江市电梯安全管理的通知》,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及注册登记、检验等做出具体规定,着力规范电梯安全管理。2004年1月,开展浴室锅炉专项整治,出动监察人员365人次,检查浴室144家,提出整改意见283条,发出安全监察意见书76份,停用查封严重违规使用锅炉26台,拆毁2台。7月,印发《九江市特种设备动态管理规定》,同月,《九江市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布。2006年,全市开展对常压锅炉承压使用、起重机械、废旧特种设备和“土制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全年出动检查人员362人次,下达安全指令书36份,销毁土锅炉2台。
  第二节设备使用监察一、特种设备登记使用 2006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九江市特种设备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在全省率先对全市所辖13个县级质监局进行考核。全市安全监察岗位无证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考试,合格率为96%,市县级质监监察机构监察员持证上岗人数均符合省质监局要求。实现全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发证相分离,建立专门培训机构并获省质监局批准,全年培训发证2048人。完成设备台账普查复核和数据库修订,明确市、县数据库专(兼)管人,提高台账准确性和动态监管及时性。配合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服务指南》宣传贯彻,编写《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要点及救援预案指南》。
  2007年,市质监局将1400台锅炉,5382台压力容器,1066台电梯,1778台起重机械,49台游乐设施,5条索道,468台厂内机动车辆,523千米压力管道,全部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完成特种设备规范化管理省级达标建设,13个县级质监局全部通过验收,形成监察过程有见证、监督检查有依据、隐患整改可追踪、区域管辖有台账、应急救援有预案、协调机制有沟通、安全运行有保障规范化管理体系。为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培训班36期,培训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3042名,保证索道、游乐设施、气瓶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其他设备作业人员持证率达96%。
  2008年,市质监局对全市1246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建立档案,完善安全监管信息资料;全面有序地组织特种设备“百日安全督查”,共督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685家,消除隐患196处,并全部签订安全使用承诺书;排查缺陷气瓶737只,缺陷气罐车50台;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31 17名。
  2009年,市质监局制定《九江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人工作制度》,建立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人档案,7个县(市、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人完成培训上岗,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受到省质监局领导肯定并批转全省借鉴。
  2010年年底,全市在用各类特种设备共13992台(套)。按设备类别分,锅炉1377台,压力容器6736台,电梯2127部,起重机械3007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681台,客运索道5条,大型游乐设施有64台。另有气瓶939042只,压力管道750千米。
  二、特种设备强制检验 2006年,全市各类设备定检率为:锅炉93%、容器91%、电梯93%、起重机械85%、游乐设施100%、压力管道43.8%、客运索道100%,厂内车辆870-/0,设备注册率、人员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均为100%,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2007年,在节假日和中共十七大会议期间,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检查使用单位44家,各种设备330台,销毁土锅炉2台。特种设备定检率分别为锅炉90%,压力容器84.15%,电梯100%,起重机械98.03%,游乐设施100%,索道100%.厂内机动车辆97%,压力管道38.2%,气瓶98.6%,完成省规定指标。特种设备注册率、人员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事故隐患整改率均为100%,确保全市10148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全市共检验各种气(钢)瓶127410只、汽车罐车81台,排除缺陷气(钢)瓶1400余只、缺陷罐车61台,及时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2008年,检验液化丙烯烷气瓶1036只,同比增长1 72%,液化气汽车罐车109台,同比增长60%。市质监局共出动检查人员652人次,检查设备数量1672台,设备使用单位317家,排查安全隐患17处。成功排除2月1日九江县高速公路l台20吨满载液化石油气罐车严重翻车事故险情,受到省安监局到场领导的赞扬。2009年,共出动安全检查1032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单位66家,使用单位744家,检查设备2928台(件),发现隐患331处,当年整改安全隐患120起,实施行政处罚109起。排除各类超标缺陷液化石油气钢瓶3290只,丙烷气瓶6只,罐车140台。解决市肉联厂冻库和庐山区荷花垅冷库多年未解决的严重安全隐患问题,协助排除8月8日晚高速公路荷花垅处1辆满载30吨甲苯槽罐车翻车可能引发的“二次事故”。
  2010年,共检验锅炉760台、固定式压力容器1990台、气瓶142000只、压力管道100.4千米、安全阀2985个、电梯1473台、起重机械1101台、大型游乐设施44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487辆。全市持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总数达1 3984人。
  三、特种设备事故处理 2003年3月5日凌晨3时15分,江西昌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九江化工厂环氧丙烷分厂一环氧乙烷贮罐发生爆炸,造成经济损失2030万元,15人受轻伤。“3-5”事故的直接原因,认定为雷击造成,属自然灾害事故。同时,认定九江化工厂对事故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