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品安全监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4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食品安全监管
分类号: F203.9
页数: 3
摘要: 1991年,在“扫假”活动中查处假酒32861瓶,市工商局直属所查处九江县副食品公司批发部门推销冒牌杜康酒942箱,价值11万余元。1992年,查处制造假“四特酒”窝点,查获冒牌“茅台酒”“五粮液酒”。1996年,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统一部署,开展“公平交易执法年”活动,共查缴假冒伪劣食品2.32千克、酒4.9万瓶、食盐35.5吨、饮料4万瓶。检测出不合格食品2205批次,累计下架1247批次计10663千克,召回56批次计624千克,涉及食品的案件共立案113件,罚没款46.6万元,入库38.79万元。专项整治行动共捣毁食品制假窝点3个,查处食品案件45起,案值25.77万元。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展“食品经营示范店”评选,推动全市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关键词: 市场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

内容

1991年,在“扫假”活动中查处假酒32861瓶,市工商局直属所查处九江县副食品公司批发部门推销冒牌杜康酒942箱,价值11万余元。1992年,查处制造假“四特酒”窝点,查获冒牌“茅台酒”“五粮液酒”。199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把稳住“菜篮子”、管住“米袋子”、管好“肉案子”作为市场管理首要工作,对全市集贸市场和粮油经营网点进行集中整治,坚决打击市场上掺杂使假、短斤少两、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违章行为。1996年,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统一部署,开展“公平交易执法年”活动,共查缴假冒伪劣食品2.32千克、酒4.9万瓶、食盐35.5吨、饮料4万瓶。
  2001年,加强肉食品市场整治,查获病害肉69266公斤、注水肉925公斤、私宰肉9882公斤,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2002年,加强生猪屠宰市场管理,与商业、农业、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进行肉品市场集中整治,端掉黑窝点6个,查获“白条肉”4000多千克,病死猪肉30千克,并将农贸市场长期欺行霸市的5名“肉霸”移交司法机关。2003年,推行协议准入模式,规定在农产品市场建立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机构,实施“无公害”食品工程。2004年,落实食品安全五项制度,把五项制度作为治本之策。即落实食品准入制度:实施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抽查制度;细化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推进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2005年,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围绕对重点食品质量的监控、监测、监管三条主线,以人市、交易、退出3个环节为立足点,以点带面,确定派拉蒙超市和农工商超市为市第一批食品安全准入制示范商场,在食品经营者中进一步落实食品经营责任制度,全市重点市场、超市中重点食品进货验收、索票索证率达90%以上。并建立三方互动检测机制,市场开办者、经营者自检食品7412批次,协议退市不合格食品149批次,共293公斤,提高市场主办者、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有效发挥食品检测车、检测箱作用,快速检测食品3191批次,强制退市不合格食品170批次,共5497公斤。针对食品市场中热点问题,开展节日市场、包装食品、苏丹红一号、有毒金针菇、碘超标雀巢奶粉、儿童食品等9次专项市场整治,查缴各类不合格食品标值110多万元,查办食品违法违章经营案件341起,进一步净化全市食品市场。2006年,市工商部门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开展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立健全自律制度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制定《九江市工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重点食品、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全市工商系统累计检测食品经营户14000户次,共检测食品22062批次,涉及粮食、肉类、蔬菜、水发食品、豆制品、干菜、水果、卤制品、蜜饯等多种食品。检测出不合格食品2205批次,累计下架1247批次计10663千克,召回56批次计624千克,涉及食品的案件共立案113件,罚没款46.6万元,入库38.79万元。得到国家总局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开展“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审查认定“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447户,其中食品安全示范店327户,农资示范店120户。按照“谁登记、谁规范、谁负责”和“谁监管、谁清理、谁负责”原则,坚持先证后照。开展清理无证无照经营,共出动执法人员13501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5807户次,检查各类食品市场998个次,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213户,规范登记935户。通过清理行动,使各类市场主体准入和经营秩序从得到有效规范,城区及主要集镇、明街、明店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被全面取缔,公平竞争、诚信和谐环境得到优化。10月,市工商局再次斥资25万余元,给没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分局配备快速检测箱,并且在原有基础检测项目上增加肉类水分,碘盐含碘、过氧化值、陈化粮、饮料、真假果汁、劣质奶粉、液态奶、苏丹红、重金属和铅11项快速检测内容。举办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操作培训班。全市工商系统拥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1台,农药残留检测仪80余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128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能覆盖全市。全市共检测经营户11317户次,食品送检1142批次(含个案送检),送检合格率为91%;食品快速检测18908批次,快速检测合格率为95%;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710批次计51805千克,没收销毁不合格食品17771千克。重申食品市场巡查必须“六查六看”,并实施“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职责、定责任”,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做到对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早发现、早整改、早查处、早打击、早控制,确保食品安全不出大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共捣毁食品制假窝点3个,查处食品案件45起,案值25.77万元。
  2008年,市内发生问题奶粉事件,第一时间启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对奶制品市场四次拉网式清查,确保整治工作到边到角,确保问题奶制品及时彻底下架。依据旅游食品特色,加大对茶叶、笋干、鱼干等旅游食品和土特产品检测和监管。特别是车站、码头和景区,经常性开展专项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利用食品快速检测箱对此类产品进行快速检测,确保不出大问题,维护九江优秀旅游城市良好形象。利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对食品经营户采取“信用分类等级”管理模式,强化对食品经营者分级分类监管,通过推行重要商品和食品索票索证和建立进销货台账等制度,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市场巡查力度,使全市食品市场健康规范。全市县城以上城市食品市场、超市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都达到1000-/o。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展“食品经营示范店”评选,推动全市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市在12个县(市、区)授予327家食品经营户“食品经营示范店”称号。2009年,宣传食品安全法,重点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实行禽类挂牌经营和集贸市场农民自产自销实名登记制度,加强皮蛋、米粉、豆腐、腐竹等食品质量跟踪监测。至10月,累计受理个体工商户和企业食品流通许可申请1111起,累计准予许可772户,规范食品市场主体经营者经营资格,对涉及注册登记、企业年检等涉及食品流通许可事项处理提供可操作性办法,实现过渡时期食品市场安全监管顺利开展。共出动执法人员24930人次,检查经营户72468户,其中农村市场出动执法人员12228人次,检查经营户41479户:共计查处无照经营401户,查处食品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案件334件,案值78296万,罚没款83.99万元,其中查获问题食品2.6万千克,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441万元。
  2010年,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检查为契机,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运用食品快速检测等各种技术手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保障消费安全,净化食品市场秩序。全市开展元旦、春节、农村食品市场、保健食品、“五一”黄金周节日市场、夏季食品专项整治、国庆中秋两节市场专项整治以及校园周边等7次较大规模专项整治。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严把食品流通市场准人关,审核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5535份;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697个。推广农民自产自销实名登记制。食品快速检测28380批次,食品送检409批次,检查经营户18036户次,其中检测出不合格食品2590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0. 8%,对2590个批次共6497千克不合格食品采取下架、召回、没收销毁等处理方式,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