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企业审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39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企业审计
分类号: F239.4
页数: 4
摘要: 在对12个粮油企业审计中,发现将结余粮作议价粮销售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偷漏税款等违纪违规金额282.5万元。对市粮油加工厂财务收支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6.40万元。九江县在对县粮油购销公司财务收支审计,发现县粮油公司将上级分配奖励平价化肥630吨转为中价兑换稻谷和高价倒卖,非法牟利9.30万元。审计查出的问题引起瑞昌市委、市政府重视并进行处理。其中加罚利息达40万元。通过审计,市政府掌握粮食企业经营现状和亏损原因。市局对其一边审计,一边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工厂内部情况。
关键词: 审计 类型

内容

一、财务审计 1991年,全市审计重点企业346户,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977万元,审计处理上缴财政275万元并查处违纪案件。在对12个粮油企业审计中,发现将结余粮作议价粮销售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偷漏税款等违纪违规金额282.5万元。对市粮油加工厂财务收支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6.40万元。武宁县审计局查出县粮油贸易公司原经理张某和主办会计杨某乘调动工作之机,将8000元公款借给私人做生意,在财务账上假设“预付江苏绿豆款”,予以核销,而张某保留私人借条,从私人处追回欠款据为已有,此案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九江县在对县粮油购销公司财务收支审计,发现县粮油公司将上级分配奖励平价化肥630吨转为中价兑换稻谷和高价倒卖,非法牟利9.30万元。瑞昌市查出市棉麻公司1990年度挤占成本、多提专用基金,库存棉花升溢挂账,销售收入不入账和多结转销售成本等,违纪违规金额196.88万元,隐瞒利润95.61万元。审计查出的问题引起瑞昌市委、市政府重视并进行处理。1992年,市政府针对全市粮食企业普遍亏损情况,专门研究决定,由市审计局牵头,对粮食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清查,查出亏损原因。全市组织20个审计组对粮食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查出亏损原因主要是粮油销售收入锐减,成本费用增加,费用控制不严等。湖口县粮食企业1992年1-9月销售收入比上年减少212万元,费用比上年增加110.44万元。其中加罚利息达40万元。通过审计,市政府掌握粮食企业经营现状和亏损原因。在对粮食企业审计同时,市审计局还对企业中亏损大户进行重点审计,帮助企业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使企业重现生机。庐山水泥厂是市属建材企业大户,连年亏损,1990年亏损427万元。市局对其一边审计,一边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工厂内部情况。经审计分析,对该厂内控制度、成本管理等方面提出5条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政府落实技改资金90万元,促进新上生产线配套完工,投入生产,仅1季度实现减亏35.4万元。1993年,对粮食企业1991年年底累计财务挂账进行调查和1992年新增财务挂账与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审计8县(区)262户企业,审计211户,其中重点企业93户,占全部户数36.60-/0。审计查出挂账原因主要是经营管理不善,银行乱加罚息,国家提高利率,财政未拨补等原因,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1994-1995年,继续开展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九江县在对县造纸厂审计中,针对连年亏损,企业包袱沉重,资不抵债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县政府予以采纳,决定由县供销社兼并,使造纸厂停产1年多后恢复生产,重现生机。永修县对县水泥厂、五洲电扇厂、虎山造纸厂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帮助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星子县在对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中,由审计覆盖面向重点企业和亏损企业转变;由财务收支审计向资产、负债、损益和经济责任审计转变;由重条文向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转变。1994-1995年,全市共审计企业196家,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69万元。1996~1998年,由企业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企业收益和企业破产前期审计,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减少。1999年,市审计局根据国家审计署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审计要求和省审计厅开展企业财务真实性审计试点部署,对庐山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财务真实性情况进行试点审计。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企业财务审计准则》《企业财务审计操作指南》,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对该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做出认定。审计查明资产总额10839万元,较审计前调整减少911万元,差错率4%;负债总额10981.72万元,较审计前调增671.22万元,差错率6%:权益总额一142.72万元,较审计前调减2580.70万元;资产负债率101%,较审计前增加20%。查出财务真实性问题18个,对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真实性及经营管理中存在6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6点整改意见。
  2000年,对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化纤厂、九江整流器厂、市针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4家重点企业199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就地审计,4家企业均存在资产、负债、损益不真实及不同程度亏损。查明市整流器厂亏损300.2万元,九针集团亏损21.6万元,九江化纤厂亏损7203万元。审计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违反财经纪律,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对上述单位做出处理意见和决定。2001年,市局对九江巨能实业总公司200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该公司将某单位以房屋抵欠电力工程改造款45万元,售房后收入不入账,转入账外,用于发放职工奖金。修水县对县农资公司及其复合化肥厂审计,发现复合化肥厂主要领导、业务人员采取开假发票套取现金40万元,存人账外重大线索。通过内查外调,查清问题,对违纪款进行全额收缴。县纪检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全年全市审计企业81户,查出违纪违规金额5048万元。
  2002年,对中石化股份公司九江石油分公司和中石化集团九江分公司及其所属支公司2001年度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涉及独立核算单位13个,查出违规金额2715.81万元,应上缴财政30.74万元,调账处理2685.07万元。存在问题为漏缴防洪保安资金30.74万元;少转库存商品成本,不按会计制度规定,少反映亏损,存在调节利润行为;应提未提折旧;采取不同的费用挂账,虚增利润;应提未提各项准备基金;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关系未理顺:公款私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对瑞昌石油公司进行审计,对该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情况进行调整。当年,市局还对电信九江分公司进行财务收支审计,责令其补缴各种税费、基金共计89.99万元。2003年,对九江供电公司、柘林水电公司、九江发电厂、九江石化总厂等企业实施财务收支审计。在审计中,坚持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效益为重点,与国企改革现状结合,探索企业审计新路子。审计查出九江化工厂私设小金库2433万元,偷漏税费51万元;查出该厂某财务人员涉嫌贪污公款75万元,移送检察机关处理。全市全年完成企业财务收支审计项目39个,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2004年,对88家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开展财务收支审计,针对部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效益低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够真实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全年查出违纪违规金额7135万元,应上缴财政373万元。2005年,市审计机关参与省审计厅组织全省航务系统财务收支审计,查出九江航务管理局隐瞒2004年度经营收入利润12.07万元,发放奖金108.9万元未缴个人所得税等违纪违规问题。同年,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6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发现新增财务挂账金额5485万元,客观真实地反映粮食购销企业经济状况。
  2006年,全市共审计国有企业41家,查出违规金额39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578万元。发现存在资产疏于管理,财务管理和账务处理不规范,往来款结算、清理不及时,个人所得税、房租收入未按规定缴纳税金等问题。通过审计,引起被审计单位的重视,促进财务管理。
  2008年,市局对市粮食局及其下属企业2006-200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就地审计,查明市粮食局、市粮油总公司、市粮食职业中专等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少缴企业所得税,滞留缓拨专项资金,租金收入未按规定人账,其他收入未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等问题。市局对此做出处理,责令其改正。2008年以后,全市国有企业大多进入企业改制程序,对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减少,转向企业改制终结审计。
  二、破产改制审计 1996年,市审计局按照市政府部署,对市属14户企业破产前期工作进行评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使企业及时进入破产流程。1997年,对全市180多户企业改制工作进行指导、督促、验收;参与改制企业资产评估。1999-2003年,全市审计机关参与企业改制情况调查和资产评估。 2004年,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效益低下,企业改制不规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真实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全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加强行业管理,改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做出贡献。在坚持经常性企业审计同时,市局完成对市水产公司、市食品厂、市汽车贸易公司等7家改制企业和市经贸委企业改制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查出3家企业超范围支付改制资金42万元,部分企业改制办对改制资金账目未及时登记账册、装订凭证等问题。对九江白鹿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情况进行审计,查出该公司债转股相关运作未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用生产性资金对外投资,公司中高层人员在控股的下属公司重复领取工资和白条报账等违规行为。2005年,为加快企业改制,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根据市政府指示,对2004年度企业改制已终结的九江齿圈厂、九江港务管理局下属6家企业、九江纺织工业经销公司、九江江海运输公司等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终结审计。共审计改制资金4500万元。审计表明,改制企业操作程序规范,收入人账及时。但存在账目管理混乱,资金未专户储存等问题,审计提出5条改进建议。2006年完成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的企业改制审计,向政府提交审计报告。
  2007年,全市开展对部分改制企业审计,发现部分改制企业改制资金管理使用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部分改制企业的改制资金未单独设账,未专户存储,专户核算;少数改制企业未严格按照改制方案和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管理和使用企业改制资金。一些用于单位改制和职工分流安置经费被用于非改制方面支出;有些改制企业未按改制方案要求及时缴纳社会保障资金;未改制彻底的企业存在隐患。市政府批准后的九江江海运输总公司改制成本共1950万元,至审计日,已经支出安置费用及改制费用1010万元,仍有940万元改制资金需要新企业承担。给政府和企业留下后遗症,易产生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2008年,对市民政工业公司所属10户改制企业进行审计,查明企业利用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及其他资金于2001年、2004年分两批进行改制,改制资金实际到位2200万元,未到位373万元。发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第一批《职工分流安置实施方案》只审核备案,未正式批复,未列入《职_『=分流安置实施方案》99名挂编人员、7名土地协议工参加改制;评估后的第一批改制企业自行处置存货,机器设备用于日常开支,发放工资的支出未纳入改制成本;截至审计日还有22人未签订身份置换协议,影响改制工作进度;资金管理不规范,有的改制资金在市土地储备中心账上直接偿还债务,未按规定进入企业改制专户。2009年,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审计人员完成68家企业改制“三项经费”审核和23家企业改制资金终结审计。
  2010年,对全市国有企业改制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至2010年6月末,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改制126户,企业职工妥善安置,优质资产顺利重组,市属非工业企业66户基本完成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同年,市局完成42户改制企业改制资金终结审计及经营收支情况审计调查。存在问题:改制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未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户和明细科目,不能准确反映项目支出;出租厂房、门面的改制企业均未建立出租情况台账,不能全面反映出租的真实情况:改制企业留守处人员在2010年都未减少,人数在8-16人不等,实际上部分人员并未上班,且工资有所增加,工资发放标准不统一,从每月800元~2000元不等,个别超出3500元,有的还补发以前年度的工资;部分改制企业的流动资产(机械设备、材料、废品钢材)已清理,并经相关部门评估备案后存放在企业,企业派专人看管,看管成本大于材料价值;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虽对改制企业资产进行清查并将其划人中心管理,制作资产收益清查表,但租金收入仍由企业使用。各改制企业的招待费用开支普遍过高,个别改制企业办公用品、食品、礼品、汽油费、修理费过大;对已完成改制并成立留守处预留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发现,有的单位未能按照预留资金项目使用,特别是办公经费超支,其中存在无项目使用资金,部分用于相关人员的补助,违反改制资金使用规定;部分改制企业和当地社区组建新社区,但部分人员、工资、经费未到位,仍由改制企业负担;社会中介机构对改制企业资产评估,实物资产大部分按15%-20%变现折扣率减值评估,往来款5年以上也均按账面值列为评估价值,有的资产、往来均按账面值列为评估值,评估有失公允。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