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预算执行审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390
颗粒名称: 二、预算执行审计
分类号: F239.65
页数: 3
摘要: 算审计56个,实际完成64个,查出违规金额561万元,其中处理处罚16万元,要求纠正54万元。审计查出存在违纪减免税收、隐瞒转移财政收入、虚列支出、挪用财政专项资金、自立预算外资金项目、挪用财政周转金、违规提高费用标准等问题。审计后收缴25万元,其中罚款4万元。根据审计法规定,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接受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经过统计,县级财政赤字计13538万元。全市共投入83名审计人员开展同级审,投入工作日1671天,审计188个单位。
关键词: 财政审计 金融审计

内容

算审计56个,实际完成64个,查出违规金额561万元,其中处理处罚16万元,要求纠正54万元。审计查出存在违纪减免税收、隐瞒转移财政收入、虚列支出、挪用财政专项资金、自立预算外资金项目、挪用财政周转金、违规提高费用标准等问题。2000年,全市各县(市、区)审计机关共完成对乡(镇)政府1999年财政决算审计46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67万元(其中决定处理处罚105万元,要求纠正162万元)违规问题反映在:隐瞒转移财政收入14万元,虚列财政支出30万元,自行设立预算外资金18万元。审计后收缴25万元,其中罚款4万元。
  1994年,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星子县1994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进行审计,帮助分析上半年财政支大于收主要原因,同时对1994年财政收支平衡情况及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进行预测,提出合理化建议。199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第一年。根据审计法规定,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接受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面对新的工作要求,4月,市政府召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会议,为全市开展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试审创造条件。10月,修水、九江、都昌、星子、德安、永修、湖口、彭泽县及瑞昌市、庐山区、浔阳区对1995年1-9月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实施试审。11月,市审计局对全市1995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同级审计。
  1996年,根据省审计厅部署,在上年试审基础上,制订审计方案。3-5月,市审计局对全市1995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各县(市、区)亦对县本级1995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据统计,全市共派出审计工作组51个,实施审计工作日3200天,延伸审计预算执行单位255个,查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资金7480万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64条。1997年3月,市局对市本级财政1996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就地审计,审计表明1996年完成收入任务,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各县(市、区)相继开展“同级审”工作。为做好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各级审计机关从实施方案到提交审计工作报告结束各个阶段,均进行精心组织。彭泽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听取审计局关于同级审工作安排,主持县有关部门参加会议进行部署和协调,顺利完成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19.8万元。修水县成立财政审计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分工,依据县财政状况,分别把税收收入、预算调整、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专项资金、财政周转金、提返代征代扣手续费、财政部门在银行开户情况进行重点审计。通过对县财政及9个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审计,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140万元。都昌县重点对预算内收支账、基金账及财政周转金等内容进行重点审计同时,还延伸对县国库、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土管局、技术监督局、教育局、地税稽查总局、公路管理站、都昌镇财政所12个预算执行单位审计,查出1个违纪违规超过百万元单位。当年7月29日,市审计局受市政府委托,在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作《关于对我市1995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1998年,市审计局制订《关于组织实施199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实施方案》,报请市政府同意后,转发各县(市、区)参照执行。各级审计机关主动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政府支持。全年全市审计机关投入人数97人,完成审计工作日520天,审计单位110个(其中财政部门13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055万元,增加财政收入336万元,应减少财政支出859万元,罚款金额14万元。审计结果表明,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收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市局根据各县审计情况,向省审计局提交199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综合报告。同年,市局根据市政府安排,对市财政局1993-1996年财政收支及其他财政资金进行1次全面审计。1999年,市审计局向市政府报送《关于搞好199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几点意见》,组织审计组对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全面审计,并延伸审计市地税局、市教委、市城建局、市水利局等预算执行单位。同年,全市开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往年不同点是通过对财政预算收支与历年比较审查其是否有重大遗漏或增项;通过方案确定延伸对象及开展项目审计中发现蛛丝马迹,采取回头核实办法。市局审计结果表明,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供电附加入库不及时,且未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地税部门截留预算收入,市财政设置账外账,预算执行部门挤占事业费和专项资金等问题,共计查处违规金额1516万元。为此,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认为市审计局受托所做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真实、客观,对促进政府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秩序发挥积极作用;要求各地逐项检查、依法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
  2000年5-8月,对市本级财政及各县(市、区)财政1999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共审计单位143个。其中财税部门26个,延伸审计预算执行单位117个。各县(市、区)由于连续遭受洪涝灾害,经济上未完全好转,财政收支平衡困难,缺口较大。除湖口、武宁财政结余外,其余县区财政均现赤字。经过统计,县级财政赤字计13538万元。都昌、彭泽县及庐山区,赤字均在2000万元以上。1999年预算执行巾仍存在财政收入不实、虚列支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尤其是县区财政赤字数额大,制约县区经济发展,审计结果引起市、县两级政府重视。2001年,根据审计法规定和省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市审计局制订《对市本级200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方案》,明确审计重点、范围和要求。经审计,全市2000年财政收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增长,财政支出基本保证国家政权建设和各级事业发展的需要,预算执行情况与经济运行基本相适应。2000年滚存结余2502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52520万元,净结余-27130万元,县级财政累计赤字27810万元。受市政府委托,在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市审计局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执行情况的汇报》,与会委员们对审计机关在学习、贯彻执行审计法方面所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02年,市、县(市、区)分别对所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参加审计79人,投入工作日713天,审计单位113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713万元,其中市本级1558万元,12个县(市、区)2155万元,审计处理3439万元。其中,收缴财政70万元,调账增加收入1044万元,减少支出4万元,专项资金到位16万元,要求纠正2305万元。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做到摸清家底,重点突出,实现较高层次经济监督。2003年,市、县(市、区)分别对所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全市共投入83名审计人员开展同级审,投入工作日1671天,审计188个单位。查出有问题金额6616.6万元,其中市本级747.9万元,各县(市、区)5868.7万元;审计处理金额6616.6万元,其中收缴处罚80.4万元,要求纠正6536.2万元。2004年,为树立“大财政审计”意识,探索“大财政审计”思路和方法。在延伸审计单位、投入人力上,在真实性与合法性基础上,市、县(市、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投入更多关注与尝试,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共投入111名审计人员开展“同级审”,投入工作日1053天,审计211个单位,查出有问题金额12849.9万元。其中市本级3529.4万元,各县(市、区)9320.5万元。审计收缴处罚132万元。2005年,根据省审计厅通知,分别对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局)200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查出部分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规范;结转下年支出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指标属历年结转;契税滞留,未及时缴库;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滞后;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存在;私设“小金库”和乱收费。全市共查出私设“小金库”535万元,查出乱收费683万元。 2006年,市、县(市、区)开展“同级审”,投入审计人员105人,工作日1006天,审计单位170个。查出有问题资金59827.97万元,处理金额59827.97万元。其中收缴处罚金额1031.95万元,调账增加财政收入2039.38万元,调账财政支出389万元,促进专项资金到位金额663.3万元,要求纠正55704.34万元。2007年,按照省审计厅要求,市、县(市、区)分别对本级2006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投入审计人员108人次,工作日1576天,审计单位125个。查出有问题资金59819.44万元,处理资金59819.44万元。其中收缴处罚金额58.29万元,调账增加财政收入3247.44万元,调账减少财政支出144.5万元,促进专项资金到位373.39万元,要求纠正金额55995.82万元。2008年3-10月,市、县两级分别对本级2007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共投入审计人员98人次,工作日1038天,审计单位69个。查出有问题资金52915万元,处理资金52915万元。其中:收缴处罚金额230万元,促进专项资金到位1003万元,调整账务2524万元,要求纠正金额26558万元。2009年,市、县两级分别对本级2008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投入审计人员181人次,工作日487天,审计单位62个。查出有问题资金83065.75万元,处理资金83065.75万元。其中收缴处罚金额136万元,促进专项资金到位62770.70万元,调整账务12123.42万元,要求纠正金额8035.63万元。审计发现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约束力: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应缴、应征收入不到位;超范围支出预算内资金;社保资金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2010年,市审计局对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厉行节约“四项费用”部分费用未完成指标;挪用专项经费;会计处理不规范;预算外资金未完全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税收、政府基金征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市审计局受市政府委托,于9月28日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关于200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