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二产业统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3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第二产业统计
分类号: C811
页数: 3
摘要: 计算机汇总报送软盘有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全部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乡及乡以上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其他经济类型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数和总产值6种报表。手工汇总报表有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部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分行业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动力设备,分月工业总产值6种报表。1993年5月14日,首次举行“九江工业企业50强”新闻发布会。
关键词: 统计调查 专门调查

内容

一、工业统计 1991年,执行工业统计年报分计算机汇总和手工汇总两种。计算机汇总报送软盘有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全部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乡及乡以上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其他经济类型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数和总产值6种报表。手工汇总报表有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部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分行业金属切削机床及锻压设备,动力设备,分月工业总产值6种报表。
  1992年,根据企业生产规模或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划分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4个类型报表。1993年5月14日,首次举行“九江工业企业50强”新闻发布会。6月25-26日,按照全市工业生产形势分析会要求,召开乡镇“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培训会议,并从当年起,企业经济类型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9种经济类型。
  1995年11月下旬,开展第三次工业普查宣传周活动,在九江电视台、九江有线电视台播放工业普查宣传口号,组织10个企业轮流出动宣传车。同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对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进行修订,同时为与前年度相衔接,设置工业总产值(原规定)与工业总产值(新规定)2个指标,其中工业总产值(原规定)与前年度计算方法和口径相同,工业总产值(新规定)对原规定在4方面予以改变:凡自备原材料,不论其加工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结算加工计算_工业总产值;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不再区分生产周期是否6个月以上,而随其是否计人产成品成本而定;工业总产值按不含增值税价格计算。
  1997年6月10日,在《九江日报》发布《关于第三次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1998年,工业定期报表统计范围,由按隶属关系划分改为按企业规模划分,工业月度统计口径由原乡及乡以上全部工业企业改为辖区内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填报,并对总量指标分组进行调整。1999年,“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开始实行超级汇总。
  2000年,对“工业产值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月报实行超级汇总,并按季上报辖区内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2001年,工业年报统计口径由原来全部乡(镇)及乡(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改为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填报;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统计口径由全社会统计口径改为由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填报,取消部分产品全社会统计口径。2002年3月,市统计局、计委、经贸委联合发文,从4月起,在全市试行新的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2003年10月,九江开发区区域管辖范围调整后实行“一区多园,一园多制”管理体制,开发区统计数据将按调整后统计范围,直报市统计局。10月17日,市统计局、市民营经济服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九江市工业园区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统计工作,口径一致,做到认真、及时、细致、准确、不虚报、瞒报、迟报、漏报。至年底,已建成工业园为16个。
  2004年,“月报”正式采用价格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省联网直报企业范围扩至辖区内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家联网直报制度增加“工业生产与经营预计完成情况表”月报和“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半年报2种报表。同年,上报工业年报有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企业技术创新情况,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园区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生产、购进、销售与库存,工业企业现金流量主要指标,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10种。定报有工业产销总量及主要产品产量,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汇总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主要工业产品销售与库存量,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工业产、销、存及订货情况,投资、科技开发及劳动情况,工业生产与经营预计完成情况9种。
  2008年7月,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定期报表统计范围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规模以上工业定期报表统计范围。
  2010年,全市实行计算机汇总,报电子表格式:综合年报有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2种,基层年报有法人单位基本情况、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工业企业财务状况、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6种,综合定报有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表4种,基层定报有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工业企业财务状况、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园区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效益情况及月度分析资料5种。
  二、建筑业统计 1991年,年报实行全民、集体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及自营施工单位“建筑业统计年报基层表”,定期报表综合表有建筑业生产完成情况、承包责任制推行情况、工程质量情况、财务成本情况4种。同年,试行建筑业增加值统计,完善企业总产值和财务资金统计,以适应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主要变动有:将“建筑业净产值”表改为“建筑业净产值和增加值”,增加指标有大修理基金等5个。为准确反映建筑业生产活动成果,调整建筑业总产值计算范围,由原包括施工产值、建安附属生产产值、建安运输产值、其他产值4部分,修改为只包括施工产值、建安附属外销构件产值和建安附属勘察设计产值3部分。为完善建筑业财务统计和工程质量统计,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情况》年报表中期末流动资金占用额改为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将大修理基金改为更新改造基金,在“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表中增加“拖欠工程款”指标,在“工程质量及工期情况”表中增加一次交验合格单位工程个数和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个指标。“主要机械设备实有、完好情况”年报改为2年报送1次。
  1992年,报表制度在围绕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满足经济管理需要等方面进行修订:扩大建筑业统计范围,将独立核算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装饰企业纳入建筑业统计范围:完善建筑业计算方法,对净产值中其他项进一步分解,并在支付给个人费用中增加“工地津贴”,作为增加值一部分。1993年,年报制度实施建筑企业一套表。建筑企业一套表能全面反映建筑施工企业基本情况,协调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综合与专业统计及专业统计之间关系,促进统计分类标准化工作开展,推动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计算手段现代化。实施范围包括除乡镇企业管理局以外的各种经济类型建筑业企业,即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他经济建筑企业。建筑企业附营业务活动情况也由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组织附营单位填报。建企企业一套表有5种主营表和4种附营表。主营表有:“建筑业企业基本情况表”,指标有企业名称等10个:“企业生产情况表”,指标有产值等6个;“企业财务状况表”,指标有资本金等7个:“企业劳动情况表”,指标有从业人数等4个;“原材料、能源消耗与库存表”,指标有年初库存等3个。附营表“附营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附营交通运输业运营情况表”“附营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和“其他附营活动主要情况表”。
  2002年,建筑业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双轨过渡,统计范围由原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企业,改为已经取得新建筑业资质等级和新资质申报资料已上报建设主管部门待批建筑企业。2003年,建筑业年报统计范围改为辖区内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2004年,统计范围统一为具有建筑业资质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包括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2010年,建筑业综合定期报表有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4种;建筑业基层年报有法人单位基本情况、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信息化情况7种;建筑业基层定期报表有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状况、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劳务分包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4种。主要变动有“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状况”和“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增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取消“期末从业人数”下的“其中管理人员”和“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等指标。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