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价格指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31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价格指数
分类号: F714.1
页数: 2
摘要: 1991年以来,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除1999年、2001年、2002年、2009年4个年份下降外,其余16个年份年均上升。价格上涨是市价格运行主流。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15%以上的有3年,即1993年上升18.6%,1994年上升30.60-/0,1995年上升17.70-/0;连续3年上升。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在50%~10%之间的有4年,即1991年、1992年、1996年、2008年;其余9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升幅均在5%以内。价格运行有政策推动特点,其影响也延续到这一阶段前后年份。从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分类构成来看,凡指数涨幅过大的年份,均与食品类价格上涨过高有关,分类指数的走势也清晰地反映各时期经济体制和价格改革特点。
关键词: 价格 价格指数

内容

1991年以来,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除1999年、2001年、2002年、2009年4个年份下降外,其余16个年份年均上升。价格上涨是市价格运行主流。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15%以上的有3年,即1993年上升18.6%,1994年上升30.60-/0,1995年上升17.70-/0;连续3年上升。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在50%~10%之间的有4年,即1991年、1992年、1996年、2008年;其余9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升幅均在5%以内。
  1993年开始的连续3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涨,其原因是价格改革进入体制转换和机制转轨的进程,价格改革的方式由“以调为主、调放结合”转变为“以放为主、调放结合”,市场调节价逐步成为价格的主体。这一时期,国家一方面加大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以及基础工业品价格调整的力度,调价频率加快:另一方面积极大范围放开商品价格,从而在基础上推动价格上涨,价格体系不合理现状迅速改善。价格运行有政策推动特点,其影响也延续到这一阶段前后年份。
  1998年开始前后4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下降,则与亚洲金融风暴、国际性通货紧缩,以及国内消费不振,产业结构和供求结构失衡等因素有关。
  进入21世纪,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处于平稳运行时期,说明价格结构性矛盾和不合理价格体系初步解决,显示价格调控能力有所加强。
  从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分类构成来看,凡指数涨幅过大的年份,均与食品类价格上涨过高有关,分类指数的走势也清晰地反映各时期经济体制和价格改革特点。如市1993年的“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诱发医疗保健和居住类价格指数出现阶段性大幅上涨。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三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