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计划与项目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111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计划与项目管理
分类号: F27
页数: 5
摘要: 1991年以来,全市工业跨越“八五”至“十一五”共20年建设发展期,历经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继而进入经济全球一体化变革。其间,推进和深化企业经营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内生机制逐渐形成,非公有制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比重加速上升。1993午,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现价下同)。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生产计划

内容

1991年以来,全市工业跨越“八五”至“十一五”共20年建设发展期,历经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继而进入经济全球一体化变革。其间,推进和深化企业经营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内生机制逐渐形成,非公有制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比重加速上升。1993午,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现价下同)。
  2004年,根据国务院8部委通知,对开发区(工业园区)进行清理整顿。清理前,全市有4个省级开发区,14个市级开发区(工业园)。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九江出口加工区。2006年,全市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12个省级开发区。当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2009年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强工兴城”战略,工业发展全面提速,产业聚集不断推进,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作用更加凸显,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快速进位,为九江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一批支撑长远发展重大工业项目,如: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4条4200t/d生产线,昌河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整车、15万台发动机项目,蓝星化工集团星火有机硅厂30万吨有机硅单体扩建工程项目,巨石集团17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项目,赛得利化纤12万吨差别化粘胶纤维生产项目,萍钢集团九江分公司年产450万吨钢项目,旭阳雷迪有限公司年产2.4G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江铜集团20万吨铅、20万吨锌(一期)冶炼项目。至2010年,形成年产500万吨原油、10万吨聚丙烯、30万吨有机硅单体、450万吨钢铁、17万吨玻纤、2000万吨水泥、10万辆汽车整车、15万台汽车发动机、100万载重吨造船、30万吨化纤、2亿件服装生产能力;全市各类电力装机能量达到219.8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7万千瓦,水电装机64.4万千瓦。非公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67.9t70,成为九江工业经济主导力量。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工业化率大幅提升,工业比重1991年为30.2%,2010年46.4%,比1990年增加17.1个百分点。当年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11个。基本形成以沿江临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突出九江区域优势的新型工业体系。
  第二节农业计划管理 1991年,已由原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农业生产计划改为农村经济计划,职能主要是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等发展规划,监测和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动态,安排农业项目。1993年始,国家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简称长防林)体系工程建设。1998年洪水过后,国家投资19.5亿元,对长江九江段196千米沿江江堤进行全面整治,成为九江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另有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5个单项工程国家共投资2.852亿元。
  2001年始,国家投资1861万元,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共21.71万人。2003~2010年全市共争取国家投资17544.57万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建设户用沼气147176户,资金13289.68万元:建设大中型沼气21处,资金2377万元;县级服务站1个,资金20万元。
  2007年,中央财政支持3000万元在都昌、湖口、彭泽、九江4县建立优质油菜产业基地,改善4个县油菜生产基础条件。同年,开始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全市共有68家标准化规模猪场被列为项目实施单位,共争取中央资金2960万元,生猪生产呈稳步发展态势。
  至2010年,全市粮食连续7年增产,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新高。当年,永修和都昌县被列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央财政安排项目资金1500万元。油菜生产出现恢复性发展,3年全市单产和总产均超历史。建设养殖小区208处,资金731.19万元。
  同期,全市承担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10个项目县(市、区)及共青城市累计完成长防林工程营造林面积8.67万公顷,其中人工荒山造林2.35万公顷、火烧迹地人工更新造林86.67公顷、低效林改造893.33公顷、封山育林3.36万公顷、中幼林抚育2.86万公顷,国家投资2852.50万元。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8.1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2.77万公顷,配套荒山造林4.82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封山育林面积0.51万公顷。完成中央总投资77310.71万元,其中种苗费(国债资金)7033万元、现金补助6110.83万元、粮食补助64166.88万元。共争取国家投资8201万元用于林业血吸虫防治工程。全市共建有各类水库1239座,山塘44052座。列入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中型水库20座,小(1)型水库118座,小(2)型水库725座。国家还投资1.92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和基本安全人数达189.38万人。
  第三节社会事业管理一、教育事业 1991年,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根据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1994年开始,实行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改革试点。至1997年,所有高校基本完成并轨招生,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标志着高校招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状态转变到市场状态。中小学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管理。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以来,全市相继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2002年,九江师专、医专、财专和教育学院4校合并,组建九江学院,改变九江无本科院校的历史。至2005年,中央扶持4739万元,改造危房面积57.2万平方米。随后,全市相继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一期建设工程。都昌、修水、永修、星子、瑞昌5县(市)55所寄宿制农村中小学得到中央扶持3260万元,新建校舍6.84万平方米。7所县城省级重点中学实际完成投资3亿元。至2009年,4年中央扶持修水、武宁、瑞昌、德安49个乡镇初中建设生活设施项目4870万元。至2010年,上级扶持14个中职学校3535万元。同时九江外国语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九江一中八里湖新校区和九江科技中专新校区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全市普通高校发展到8所。
  二、医药卫生事业 1995年,九江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最早2江(九江、镇江)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为全国医保体系改革做了有益探索。2008年始,相继启动市中医院南院和市一医院八里湖分院的建设。2009年6月,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至2010年年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体制”医改工作要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率分别达95.1%、99.03%,超过当年省下达90%目标任务,新农合参合率97.8%.超过省下达92%目标任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12月1日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医改多渠道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两年财政配套医疗卫生补助资金3.04亿元;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基建安排建设资金3.16亿元,重点扶持2所市级医院、12所县级医院、28所中心乡镇卫生院、33所村卫生室、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得到完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德安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相关工作取得突破。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 1991年以来,随着逐步打破企业“铁饭碗”制度,开始改革用工和就业制度,按市场规律配置劳动力,逐步取消指令性安置计划指标,下达指导性计划,实行控制失业率办法,简化求职登记手续,拓宽就业政策,城镇失业率控制在限度以下。1992年,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通知》,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己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就业新格局。2005年,市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颁布后,按照“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得到健全,政府将非公有制作为扩大就业主渠道。同时,通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完善政策法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2010年年底,社保参保总人数比1990年翻两番,社会保险体系枢架基本形成。
  四、文化、体育、计划生育事业 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2004年,新市图书馆项目投入使用。自2007年开始,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2728万元,对覆盖全市171个乡镇支化站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建设。2010年9月,市体育中心建成。同年,市博物馆新馆开工,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同期开展。至2010年末,所有乡镇文化站均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对人口自然增长率、新增人口等指标除继续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外,还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第四节投资项目与重点工程管理一、投资项目建设管理 “八五”计划时期,全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力度,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亿元,相当于1949年至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近2倍。全市共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32个,总投资85亿元,相当于整个20世纪80年代投资总和的3倍。京九铁路、武九铁路、九江长江大桥、昌九汽车专用公路、五千吨级外贸码头、新客运码头、民航机场等一大批交通骨干工程先后建成,建成二级公路、县乡油路217.5千米,实现县县通油路。九江电厂二期、东津电站、妙智、共青22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电力工程相继完工。星火化工厂万吨有机硅工程、九江啤酒厂3万吨啤酒工程、洋鸡山金矿、香炉峰钨矿等竣工投产。完成电信枢纽大楼、万门程控电话、数字微波和宁汉光缆一缀干线以及到各县(市、区)的程控电话交换工程,邮电通信率先在全省实现“两化”和城乡并网升位。市区内大中大、九九、十里等大型商场项目相继建成,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长虹大道、西二路、环城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扩改任务基本完成,一大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进一步加快,城市骨架正在拉开,综合功能增强。
  “九五”计划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3亿元,较“八五”计划时期增长88.6%。受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水等不利因素影响,1997年、199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放缓,分别出现10.45%和11.72%的负增长。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快速增长。五年间,完成重点建设项目21个,工业技改项目196个。京九铁路九江段、九江新客站、民航机场一期、昌九公路复线、九瑞和大机二级公路、西二路立交桥、电厂二期、第三水厂、赣鄂50万伏输电线路、共青和市中22万伏变电站、共青国家粮食储备库、900兆移动通信、武宁盘溪和修水茶子岗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浔阳蔬菜、粮食、京九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台资亚东水泥一期及香港其士大酒店等外资项目投产运营。九景高速公路、湖口大桥、外贸码头二期、电厂三期、乌石矶粮库开工建设。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改造等外公路482千米,新修油路330千米,实现县县通油路、139个乡镇通油路。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市政道路建设5.94亿元,市区新建、改造道路142万平方米,建成庐山南路和人民路立交桥,完成长虹大道、十里大道、滨江中路、长虹北路、庐山北路、环城北路、甘棠北路、庐峰北路、人民路等于道的拓宽,加快前进东路、西二路等路段的建设,初步形成市区环线道路网络。
  “十五”计划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44.7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2.91亿元,年均递增33.6%,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33亿元。二产投资总量放大,占总投资50.8%,三产比重明显增大,占总投资47.5%,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10.2%上升到50.7%,利用内外资总量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66%,投资多元化趋势明显,标志着全市经济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五年间.10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多亿元,新建高速公路93.3千米,鄱阳湖大桥、九景高速公路开通,环庐山公路、都蔡公路通车,武九复线扩能提速工程竣工,铜九铁路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5837千米。建成电力装机104万千瓦,九电三期建成投产,柘林电厂扩建改造工程完成,抱子石电站并网发电,农村电网改造、县城网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九江国际水运中心通过扩能改造,集装箱通行能力达到10万个标箱。10万吨有机硅、4600吨气相二氧化硅等项目开工建设,绿冬丝科、华林特种钢、昌铃汽车、铃木发动机、仪长原油管道九江段等项目竣工。城市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37.6%。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初步建成共青高校新园区,新建九江学院,完成教育投资56.2亿元,新增校舍80.7万平方米,改造危房61万平方米。
  “十一五”计划时期,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历史机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7亿元,年均增长36.1%,5年增长3.67倍。完成交通设施投资300亿元,综合交通现代化进程加快,铜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和武吉、彭湖、九瑞高速建成通车,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分别增加到350千米和374千米。改造316国道、柯龙线修水段等国(省)道277.5千米。新增3000吨级以上泊位12个,新增吞吐能力1280万吨,城西港区3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建成投运。长江二桥开工建设,九江机场顺利复航。九昌樟成品油管线基本建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九江段建成投运。都昌矶山湖、星子大岭、庐山区长岭等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彭泽核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改造农村公路5400千米,渡改桥73座,完成510座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通宽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重点工程建设管理 1996年,确定19项重点工程,分别是九江大化肥、九江电厂三期、九江安居工程、九江煤气工程、九江第三水厂、乌石矶粮库、龙开河开发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九威大道、九江新火车站广场、外贸码头二期、邮政枢纽工程、九江新火车站站房、九江民航机场候机楼、大机路、城区电网改造、西二路立交桥、省农资化肥仓库、九景公路等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2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7.52亿元。
  1997年,确定25个新建、续建项目为市重点工程,其中,九江安居工程、九江新火车站广场、人民路立交桥、西二路立交桥、邮政枢纽工程、九江民航机场候机楼等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
  2004年,市政府下达22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44.9亿元,其中计划建成项目4个,续建项目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12个,在2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是省重点工程的有6个。22个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抱子石水电站、赛得利金鹰集团、环庐山南山公路、九江学院教学用房、昌河九江微型车厂、昌河k系列发动机、武九铁路复线(江西段)、1998年抗洪广场、湖口金沙湾钢铁、星火有机硅扩建单体生产线、亚东水泥三期、铜九铁路(九江段)等项目。
  2005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100个重大项目实施意见》,通过着力推进100个重大项目会战,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的目标。100个重大项目中续建项目36个,新建项目64个,每个项目投资额均超过5000万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全部超过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数51个,工业项目投资166亿元。
  2006年,市政府下达年度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市区100个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共38个,主要有武宁县下坊水电站、彭泽之江化工和翔升造船、瑞昌凤竹纺织和梅花伞业、都昌老爷庙风电、共青挪宝电器、星子思麦博运动用品、九江出口加工区、永修星火有机硅10万吨有机硅单体生产线和卡博特年产4800吨气相二氧化硅、铜九铁路、九瑞高速、昌九城际铁路、永武高速等项目。
  2007年,继续实施重大项目战略,全年安排48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工业项目28个,基础能源项目9个,其他项目11个;总投资达425.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238.73亿元,基础能源项目投资148.15亿元,其他项目投资38.88亿元;工业项目主要有江洲联合造船有限公司、九江钢厂年产钢400万吨、金鸡窝银铜矿、鑫山水泥二期、立峰纺织十万纱锭、志高空调、红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基础能源项目主要有九瑞高速、中石化九江一南昌一樟树成品油管线工程、九江港阎家渡集装箱码头、铜九铁路、214码头改(扩)建、316国道改造等项目,其他项目主要有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工程、市鹤问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柘林湖国际温泉度假村、市体育中心等项目。
  2009年,有2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其中计划建成投产项目有中电投长岭风电、国电投大岭风电等3个,续建项目有九瑞高速、彭湖高速、昌九城际铁路等18个,新开工项目有永武高速、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等6个,预备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462.62亿元。
  2010年,有2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其中计划建成投产项目有九瑞高速、彭湖高速、昌九城际铁路等8个,续建项目有永武高速、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江铜城门山二期扩建工程、江铜集团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等11个,新开工项目有九江电厂“上大压小”1台60万千瓦机组及外送配套电网工程.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第五、六条生产线等3个,预备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993.94亿元。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