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县(市、区)工业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988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县(市、区)工业园
分类号: TU984.13
页数: 30
摘要: 2002年6月,为发挥石化工业下游产品资源优势,成立市金鸡石化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在浔阳区下设九江金鸡石化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注册成立市金鸡工业园建设有限公司。同年11月,市政府同意在浔阳区建立工业园,并将市金鸡石化工业园更名为九江石化工业园即浔阳区工业园一号园。2007年8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浔阳、庐山2区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办公会议,同意建设浔阳区城东工业基地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为浔阳区工业园……
关键词: 工业区 工业园区

内容

2002年6月,为发挥石化工业下游产品资源优势,成立市金鸡石化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在浔阳区下设九江金鸡石化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注册成立市金鸡工业园建设有限公司。同年11月,市政府同意在浔阳区建立工业园,并将市金鸡石化工业园更名为九江石化工业园即浔阳区工业园一号园。2007年8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浔阳、庐山2区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办公会议,同意建设浔阳区城东工业基地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为浔阳区工业园三号园。2010年12月13日,浔阳区政府召开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正式合并1、3号园,成立浔阳区工业园。
  工业园位于浔阳区东部工业区内,属九江经济发展区沿江6板块的金安组团。由九江规划设计院和南昌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布局设计,先后经过调整,依据地理位置分为1号地和3号地(2号地被炼油厂800万吨石化扩能改造项目用地征用).总占地约2.1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1.2平方千米,商业用地0.3平方千米,仓储、码头、公共设施、道路绿化等用地0.6平方千米。至此,工业园形成“一园两区”发展格局。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园区“七通一平”,除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外,规划建设写字楼、员工公寓、幼儿园、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
  自2010年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企业7家,完成工业生产总值约8.88亿元,实现税收858.8万元,工业增加值3.09亿元。
  [=此处为表格(2010年浔阳区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工业园明确两大产业定位。即依托石化、国电发展石化关联产业,依托石化总厂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精细化工大项目落户;依托沿江、码头,发展现代物流。
  三、入园企业工业园入驻工业企业,发展至2009年,有入园项目12家,2010年增至24家,主要行业为石化关联产业项目、大型物流项目和科技制造项目等。
  [=此处为表格(2008—2010年浔阳区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2010年浔阳区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二节庐山区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庐山区生态工业城区工业园区由“一城二基地”组成:即庐山区生态工业城、城东港区化纤工业基地、城东港区沿江工业基地(含五里循环经济产业园)。
  庐山区生态工业城前身为市汽车工业园,成立于2002年7月,占地面积3.3平方千米,最初按省级工业园区标准设计规划,方案由同济大学完成,计划建成为市首个以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先进工业园区,是庐山区第一个工业发展平台。2004年,市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变更,原属汽车工业园区大部分地域被划归到开发区范围内,园区范围减少为1.7平方千米,庐山区政府对地块进行重新规划调整,成立生态工业城,以机械制造、电子仪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为主要支柱。2007年,全面完成主干道建设和平整项目用地;2008-2010年,陆续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绿化、辅道、路灯等设施建设。
  城东港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2007年底,在姑塘镇项目区开工兴建。拥有8千米鄱湖岸线,水、陆交通便捷。2008年7月,城东港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获省发改委“九江化纤纺织产业基地”批复。基地总规划面积20平方千米,其中工业集中区12.5平方千米,商贸居住区1.5平方千未,生态走廊6平方千米。至2010年,建成道路10条和供水管网,园区日处理8万吨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2万吨)工程和日供天然气60万方天然气站。基地配套建设1.3平方千米集商贸、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滨湖新城和12万平方米公租房、学校、医院、公园等生活配套设施。
  城东港区工业园沿江基地1997年4月设立,名为庐山区油化工产业基地,1998年10月,改为庐山区沿江工业基地,2010年,更名城东港区工业园沿江基地。基地拥有长江深水岸线15千米,鄱阳湖岸线32千米。港区总规划面积125平方千米,规划开发42平方千米。至2010年,基础建设完成投资9.8亿元,园区开发11平方千米,建成10条道路26千米,形成六纵四横整体路网格局;铺设供、排水管道55.1千米,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一期2.5万吨亦投入试运行;3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投入使用。此外,配套2平方千米临港新城区投入资金4亿元,重点推进行政、服务、商业、安置四大中心建设,公租房、便民服务中心、文体中心、学校、医院等15个项目陆续启动或已竣工。
  [=此处为表格(2005-2010年庐山区工业园生态工业城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庐山区生态工业城初步形成机械加工(以财兴五金、新联传动为代表)、电子仪表(以山水光电、精达检测为代表)、纺织服装(以佳号纺织、啄木鸟服装为代表)、食品加工(以金帆食品、金樱食品为代表)四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
  域东港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建设以来,基本形成“三个产业、一主两副”,即以化纤纺织为主导,精细化工和机电电子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城东港区工业园沿江基地经过数次调整,逐步形成4个区域:工业聚集区、码头物流区、临港新城区、生态旅游区。至2010年,有666.7公顷左右待开发工业用地。
  三、入园企业庐山区生态工业城2002年,入驻企业5家。2003年,人驻企业13家,投产6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2008年,入驻企业46家,其中投产企业38家,规模以上企业7家。2009年,入驻企业50家,其中投产企业49家,规模以上企业9家。至2010年年底,共有签约入园企业56家,另有租赁厂房生产企业14家,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家,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2家,园区企业投产率达gg%。
  城东港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至2010年,人驻工业企业18家,其中百亿项目1个,即九江恒生大化纤项目;5亿元以上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7家;已投产企业7家,累计实现税收过1亿。
  城东港区工业园沿江基地至2010年,入园企业15家。
  [=此处为表格(2003-2008年庐山区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2010年庐山区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三节九江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工业园由沙城工业区和赤湖工业区组成,规划总面积50平方千米。其中,沙城工业区于2002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总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赤湖工业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2009年5月赤湖产业区纳入沙城工业园管理,创设“一办两局”模式。至2010年,实际总体开发面积6平方千米。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九江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工业园区围绕轻工制造(重点发展皮制品和纺织服装产业)、高新科技(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电产业)、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绿色食品五大产业,全力以赴抓招商,延伸产业链条。
  三、入园企业 2003年始,先后引进投资2.8亿元江西博莱大药厂、投资1亿元江西创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加大开发赤湖工业园区力度,入园企业增加到50家。2008年,人园企业突破100家。至2010年,人园企业120个,其中已投产79个。
  [=此处为表格(2003—2010年九江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沙城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四节德安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原称德安县宝塔工业园区,位于德安县南部,地处昌九高速公路和105国道交汇处,京九铁路依园区而过。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更名江西德安工业园区。同年被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园,纳入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工业园区以昌九高速公路为轴,分东、西两区,总体规划面积2010年调整为20平方千米,按工业化、城市化要求进行设计。园区自创建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建设园区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产业快速集聚,特色鲜明,形成纺织、服装、电子、食品四大支柱产业。2010年,被列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单位。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德安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园区以纺织服装(医用敷料)、五金建材、机械电器、食品医药“四大产业”定位发展。纺织服装(医用敷料)产业以塑丽龙纺织、新鑫城纺织、立峰纺织、欣宁制衣、美宝利为龙头,纺织规模达100万纱锭,服装年加工能力达3000万(件)套;精密五金产业以庆腾五金、正通铭公司、有德五金为龙头,其中庆腾五金年产1.5万吨园林工具及园林机槭,已被列为省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之一;机械电器产业以妙士酷实业、通达电器、东洋电器为龙头,年产电子温控器2600万余只,是全国温控器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绿色食品产业以上好佳食品、鸿立食品为龙头,其中上好佳食品是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
  三、入园企业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德安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德安县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此处为表格=] 第五节永修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园区前身为江西星火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山经济开发区主要沿福银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之间开发建设,南距南昌40千米、昌北机场18千米,北至九江70千米、九江出口加工区60千米,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316国道绕区而过,修、潦水系直达长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面积46平方千米。2006年5月9日,经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审核批准,与星火高新技术开发区整合,冠名为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加挂江西永修星火经济开发区牌子),享受省级开发区管理权限。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下设星火工业园、云山工业园和城南工业园,形成“一区三园”格局。
  [=此处为表格(2008-2010年永修县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园区初步形成“五大龙头,五大产业”格局,即以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为龙头的非金属新材料(有机硅)产业,以九江金凤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以江西银河表计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电子产业,以江西泽晖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特种纸产业,以江西中科合臣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仿生制药严业。在空间格局上,每个工业园产业定位各有特点:星火工业园以打造氟、硅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目标,立足产业招商,重点发展以有机硅单体及其相关联上下游化工产业;云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有机食品、生物制药、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产业;城南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办公文具、仓储物流等产业。
  2009年,全县新开工亿元项目10个,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新投产3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2010年,全县新开工亿元项目13个,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新投产亿元项目9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
  三、入园企业 2009年,园区人园企业112家,其中投产企业83家,规模以上企业50家,在建企业14家。2010年,园区入园企业增至124家,其中投产企业88家,规模以上企业57家,在建企业27家。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永修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2010年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六节星子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工业园区坐落于星子县白鹿镇,北依庐山,南临鄱阳湖距昌九高速18千米,园区码头连接鄱阳湖,并直通长江黄金水道,有良好陆路和水上交通条件。始建于2003年9月,原称星子县金鹿工业园,2006年3月8日,经省政府《关于设立江西瑞昌工业园等7个省级开发区的批复》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园区更名为江西星子工业园区,核准面积1.3平方千米。
  星子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按照“六通一平”(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天然气、通电视至企业大门外规划地点,项目用地平整)高标准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至2010年,“三纵六横”路网和污水管网全面拉开,园区对接主城区的神灵湖大桥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主干道绿化、亮化和人行道建设逐渐改善,启动110千伏星北输变电站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大幅增强,总建筑面积969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金鹿科技园)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实际开发面积由2006年1.5平方千米发展到2010年2.81平方千米,5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4.3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分别从2006年1.58亿元、0.04亿元、0.14亿元增加到2010年37.45亿元、2.87亿元、0.86亿元,从业人员由2006年1928人增加到2010年的12291人。
  [=此处为表格(2006-2010年星子县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逐步形成以船舶制造、体育用品、清洁能源、新型线缆、汽车配件、纺织等为主要产业的发展格局。
  三、入园企业 2003年始,先后引进投资2.5亿无九江银星造船有限公司、投资1亿美元的九江思麦博运动器材确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江西中盛陶瓷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的香港勤德伞业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的九江伍州线缆有限公司等多个亿元以上项目。至2010年,入园企业79个,其中已投产49个。
  [=此处为表格(2003~2010年星子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星子县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七节修水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 200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修水工业园,并决定在九江市区创办修水工业园区。2005年年底,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修水工业园列为省级工业园;2006年,省政府批准列为全省94家工业园之一。
  工业园由“一园四区”组成:芦塘项目区、吴都项目区、太阳升项目区、修水(九江)工业园(位于九江市区)。2010年开始新建何家店劳动密集型产业园。
  工业园启动建设后,按照“水、电、路、气”先行原则,县政府投资16亿元,全面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工业园区“七通一平”,除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外,规划建设写字楼、员工公寓、幼儿园、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
  工业园规划总面积9平方千米,其中,芦塘项目区1.2平方千米,吴都项目区1.5平方千米,太阳升项目区6.3平方千米。
  [=此处为表格(2006-2010年修水县工业园主要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通过10年项目建设,工业园初步形成矿产、化工、木竹、食品、茧丝绸服装“五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成为修水工业经济主体。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工业企业产业布局经数次调整,按产业类别对各项目区定位:芦塘项目区承接以服装、鞋帽、五金电子、饰品加工一类项目,为劳动密集型主要项目区;吴都项目区主要承接木、竹加工、食品、医药、五金、饰品为主一、二类项目;太阳升项目区承接以矿业、化工等三类项目为主,兼容一、二类项目,成为修水工业发展重心;九江(修水)高新产业园以承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何家店劳动密集型产业园是返乡创业园区。
  三、入园企业 2007年,人驻企业56家,其中投产43家,规模以上企业19家。2008年,入驻企业61家,其中投产48家,规模以上企业29家。2009年,人驻企业70家,其中投产59家,规模以上企业39家。至2010年,人驻企业共107家,其中投产81家,规模以上企业50家。
  [=此处为表格(2004-2010年修水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2010年修水县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八节武宁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工业园区创立于2001年8月,始称武宁县万福工业园。2003年2月获市政府批准。9月,县政府将原南市乡辖区与万福工业园合并,设立武宁县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2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园,2006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为省级开发区,更名江西武宁工业园区。园区位于武宁县城东郊(原南市乡),东界罗坪镇申明司,南至源口坝下、樟古岭一线,西至新宁镇竹湾村,北临庐山西海。园区由上海同济大学和九江城乡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面积为13.3平方千米,分二期规划。首期批准规划面积2.67平方千米,2009年以前基本开发完成。主要落户节能照明、矿产加工、医药胶囊、纺织服装、矿产品加工等项目;二期规划面积10.67平方千米,重点开发桐林、源口、巨通三大新区。园区累计投资13.42亿元,实施征地拆迁、土地平整、道路建设、河道改造、绿化亮化和辅助设施等六大工程,新建3.5万伏万福变电站和11万伏南市变电站,新建日处理万吨污水处理厂,通信基站13处。2009年始,启动园区新市民公寓建谩。到2010年年底,一、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安排人住人员2500余人。
  通过近10年发展,园区基本形成节能电器、矿产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玻璃饰品5大支柱产业,其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85.4%。
  [=此处为表格(2001~2010年武宁县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节能照明产业集群2003年,第一家节能灯企业——江西晨阳灯业有限公司入园。2008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节能灯产业的实施意见》,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企业数量增多,成为园区龙头产业。到2010年末,该产业类企业达107家(其中亿元以上22家),占入园企业总数57.83%,3年净增75家,其中:毛管生产企业41家,整灯生产企业21家,芯柱、灯饰生产和包装生产企业各4家,玻管、塑件、气体生产、电子元件组装企业各3家,钨丝、天然气、设备制造、金属灯头、荧光粉、导丝等配套生产企业19家,产业规模从单一节能灯毛管生产发展到生产玻管、毛管、整灯等,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配套率达85%以上:投产企业66家,占到园区投产企业总数47.14%,产品以紧凑型荧光灯(CFL灯)为主,包括:U型灯、螺旋灯、PL灯等,部分企业已涉足绿色照明最前沿的LED灯,年产整灯5亿只,毛管年生产量达10亿只,其毛管品种规格达130余种。2010年,节能照明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3亿元,实现利税6.12亿元,安排就业10500人。
  矿产加工产业为园区传统产业,以金属加工、机械加工、木艺加工为圭,对武宁县境内特色资源特别是矿产品进行深加工,有投产企业20家。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6亿元,实现利税3.4亿元,安排就业1864人。
  纺织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园区中心区,服装企业26户,其中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16户,主要有江西索芙蓝实业、江西奇烽纺织实业、九江利佳织造、菲宁(江西)轻工、宏展制衣等企业,其生产的纱布、棉纱、针梭织服装、鞋类全部外贸出口,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亿元,创造利税2.1亿元,安排就业4023人。
  医药胶囊产业投产企业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主要有江西生成卫生用品、九江昂泰胶囊、武宁林全胶囊、江西昂泰医药、江西一领药业等企业,主要生产家庭园林、宠物清洁护理、个人护理系列产品、医用胶囊、医药用品,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创造利税1.2亿元,安排就业2068人。
  玻璃饰品产业投产企业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主要有九江赛利得水晶,江西丽钻水晶玻璃制品等企业,生产水钻饰品企业,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8亿元,创造利税1亿元,安排就业2115人。
  三、入园企业 2003年,园区企业24家,其中投产企业16家。到2006午,园区落户企业85家,其中投产企业61家,规模以上企业35家。生成卫生、晨阳灯业、江中饮片、昂泰胶囊、巨通实业、索芙蓝实业、华源锑业、宏丰塑胶、永辉纺织、天元金属、千色颜料11个5000万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2007年,入园企业106家,其中投产企业84家,规模以上企业42家。新增艺邦木业、海燕纺织、康华灯业、江西精钻饰品4家5000万元项目投产:2008年,园区企业115家,其中投产企业92家,规模以上企业44家。洁思博钻业、江西宝迪光电(投资3.5亿元)等5000万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节能电器已成为园区龙头产业,有相关配套企业32家。2009年,园区企业141家,其中投产企业107家,规模以上企业55家。至2010年,园区企业185家,其中投产企业140家,规模以上企业71家,园区净增企业70家,其中江西丽钻水晶、江西名派光电、江西祥达光电(集团公司)、九江赛利得水晶、江西耀宇光电、江西恒光照明、九江世明玻璃(投资10亿元)、江西远球电器、明星光电、铭洲饰品、远洲电器、广隆科技、众和饰品等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基本形成节能电器、矿产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玻璃饰品5个支柱产业,其中节能照明产业类企业达到107家,投产企业达到63家,产业链条日臻完善,配套率稳步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此处为表格(2004~2010年武宁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2010年武宁县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九节瑞昌市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原名瑞昌市黄金工业园,2001年动工建设;2005年基本建成并通过国家开发区专项整顿验收。2006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更名江西瑞昌工业园区。园区分城区板块和沿江板块,沿江板块位于城区板块北去20千米码头镇境内,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配套建设、滚动发展”原则,园区建设逐步发展,其中城区板块建成面积5平方千米,沿江板块一期规划面积12.06平方千米,完成开发面积5.7平方千米。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瑞昌市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园区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建筑材料、纺织服装、船舶机械、化工冶炼、造纸纸品、新能源6个支柱产业,其中城区产业区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产业为主导,沿江产业区以建筑材料、船舶制造和造纸化工产业为主导。建筑材料产业以亚泥为龙头,共18家;纺织服装产业以凤竹棉纺为龙头,共27家;机械加工业以江洲联合造船为龙头,共20家;造纸纸品、化工产业以理文造纸为龙头,共18家。2010年,支柱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89.8%。亚东水泥、江联造船、凤竹纺织、华瑞化纤、汇尔油泵等一批重点企业是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投资过100亿元的理文造纸及投资60亿元的理文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中。
  三、入园企业 2001年前,园区企业有5家。2001年增至9家。2002年增至19家。2003年园区企业61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项目有29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亿元以上项目3个。2004年园区企业73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项目44个,5000万元以土项目4个,1亿元以上项目3个。至2010年,园区企业134家,其中投产企业有98家,在建企业28家。
  [=此处为表格(1997-2010年瑞昌市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瑞昌市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十节湖口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 2001年,湖口县委、县政府确定设立台山工业园区和柘矶工业开发区。8月18日,省政府批准湖口设立台山工业园区。台山工业园区即进行基础建设。2003年3月20日,成立柘矶工业园区。8月,报请省政府批准,改称金砂湾工业园区。园区按照“一园三区”(金砂湾园区、银砂湾园区、轻工业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位于湖口县城东2千米处,规划面积24平方千米,紧靠长江,水运条件得天独厚。九景高速、彭湖高速、铜九铁路和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傍园而过,水陆联运优势突出。2004年,金砂湾园区被省环保局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7年,被列为全省“十百千亿工程”重点园区和市沿江开发重点园区,并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2010年,被省科技厅列为省级民营科技园。当年,11平方千米金砂湾园区开发完毕,8平方千米银砂湾园区和5平方千米轻工业物流园区启动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水、电、路、讯一应俱全,已建成主干道路30余千米(金砂大道、发展大道、工业大道、长江犬道、柘矶大道、通站大道、银砂湾入园道路等),电力、通信、给排水管网各20余千米,天然气、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园区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专用变电站4座,总容量达133万千伏安。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工业园区环境监控中心,对园区企业排污状况进行全天候24小时在线监控,确保企业达标排放;由政府投资1.3亿元污水处理厂一期即建成投入运行。
  [=此处为表格(2003-2010年湖口县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形成钢铁冶金,船舶制造,精细化工、新型能源等主导产业。其中,金砂湾和银砂湾园区突出发展原料产品运量大、高投入高产出、产业链衔接配套重化工业,轻工业物流园区按照“亦园亦城”标准进行建设,突出发展投资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科技含量较高环保型项目。
  三、入园企业金砂湾工业园区2003年实际入园投产企业10个,2004-2005年,实际投产企业18个,2006年,实际投产企业20个,2007年,实际投产企业27个,2008年,实际投产企业29个,2009年,实际投产企业37个,2010年,实际投产企业39个。
  [=此处为表格(1999~2010年湖口县工业园竣工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湖口县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十一节都昌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工业园区由“一园三区”组成,即芙蓉山工业集中区、蔡岭工业集中区、苏山石材加工区。2001年,县委、县政府利用县城万里大道以北、芙蓉山以西万里大道建设征用取土区为基础,启动都昌工业园建设。2002年,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办建议依托蔡岭紧邻高速公路区位优势发展工业园区,县政府决定成立江西省对外经济合作(蔡岭)示范区。2006年,省政府批准都昌县蔡岭示范区为省级开发区,更名江西都昌工业园区。同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速发展工业园区的若干意见》,对工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县城芙蓉山、蔡岭、苏山3个板块进行整合,确立工业园区”一园三区”格局。经过近10年发展,园区总规划面积20.43平方千米,已开发面积4.2平方千米。
  园区着力利用农副水产品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创办本地特色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初步构建服装鞋帽、汽车零部件、珍珠加工、农副产业精深加工工业发展格局。
  [=此处为表格(2005-2010年都昌县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传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有生产汽车钣金为主九江金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汽车轴承轮毂为主江西新裕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刮水器为主九江亚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汽车空调为主嘉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以上企业关联带动作用突出,上下游企业合作互利产业链条可有效延伸。2010年,该产业实现年产值、上缴税金、投资总额、安置就业人数分别占园区总数37%、29%、40%、27%。
  服装鞋帽产业龙头企业有鑫步鞋业、景程实业、富德士服装、豪维顿服饰和九江三兴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等。2010年,该产业实现年产值、上缴税金、投资总额、安置就业人数分别占38%、48%、23%、51%。
  珍珠加工产业是都昌地方特色传统产业,基础较好,龙头企业有江西省鄱湖华艺珍珠有限公司、江西鄱湖珍珠实业有限公司等。2010年,该产业实现年产值、上缴税金、投资总额、安置就业人数分别占6%、5%、4%、4%。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主要开发利用该县丰富农副水产品资源。入驻龙头企业有鄱湖水产、开源食品、春天食品、康嘉冻干等。2010年,该产业实现年产值、上缴税金、投资总额、安置就业人数分别占1 2%、12%、14%、11%。
  三、入园企业 2005年,人园投产企业58家,2006年,人园投产企业68家,2007年,人园投产企业56家,2008年,人园投产企业55家,2009年,人园投产企业56家,2010年,人园投产企业69家。园区重点企业有三兴纺织、景程实业、富德士服饰、金昌汽车零部件、新裕隆汽车零部件、亚达汽车零部件、鄱湖水产食品、润田饮料、鄱湖珍珠等。
  [=此处为表格(2005-2010年都昌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都昌县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十二节彭泽县工业园一、园区设置工业园成立2003年3月,地处县城附近沿江带。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工业园依江而布,按照不同产业布局,形成“一园三区”发展格局,即:城郊综合工业区、矶山生态工业区和彭湖湾工业区。彭泽有46.54千米黄金长江岸线,是全省沿江岸线三分之一,其中一、二级岸线就达33千米。故彭泽成为全省沿江开放开发主战场,被省市定位为“九江沿江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极,江西省新兴的临港产业基地”。至2010年年底,园区内投产企业30家,在建企业38家。
  [=此处为表格(2003~2010年彭泽县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工业园是九江长江开发“一核、两轴、六板块”的六大板块之一,重点发展新能源、船舶制造、棉纺服装、医药制造、钢铁冶金、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经过近10年建设,至2010年,已形成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精细化工和建材矿产四大支柱产业。
  三、入园企业 2003年,以原彭泽棉纺厂、彭泽水泥厂等8家企业为基础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至2006年,先后有19家企业入园。当年,启动矶山生态工业区建设,先后引进之江化工、禾益化工、常宇化工和华孚纤维等多家精细化工企业。2007年,启动钓鱼台工业区建设,先后引进翔升造船、英皇制衣、展达制衣、华天玻璃和三德服饰等,2008年,以定山回乡创业园为基础,启动定山工业区建设,先后引进科为薄膜、六小龙服饰、亚航锻铸、亿来丰复合肥等企业。至2010年,入园企业52家,其中建成投产30家。
  [=此处为表格(2001-2010年彭泽县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彭泽县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第十三节共青城工业园一、园区设置 2007年,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昌九工业走廊”战略,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决定在高速公路以西20平方千米区域内创建工业新区,聘请新西兰(U&R)规划与设计有限公司、武汉钢铁设计院本着环保生态理念对新区进行20平方千米控制性规划,当年正式开工建设。8月,为进一步快速推进共青城发展,将工业新区规划面积拓展为60平方千米。又委托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按照“创新创业、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示范园区要求,依据共青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定位,对60平方千米共青城工业新区进行整体规划提升。
  2008年10月,省发改委与省电力公司共同支持,工业用电价格每度较周边地区低0.1元。2009年4月,覆盖面积达10平方米的3.5万伏变电站启用。至2010年年底,共青工业新区完成征地1333.3公顷,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20平方千米基础设施全部完善到位,道路、电力、管网等基础设施完善:南北有长12千米、宽32米工业大道贯穿基地,南至永修军山、北至德安县工业园;东西有40米宽西大道连接,东至共青城主城区、西至永修燕坊105国道;内有若干支路完成硬化,立体路网框架基本成型。11万伏扩容改建完毕。供水管网,电信、移动、广电等弱电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工业用地价格在中部地区最低,凡进入工业新区省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均可享受优先供地。
  [=此处为表格(2008~2010年共青城工业园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二、产业定位园区以电子电器、新能源、纺织服装三大环境友好型产业聚集成势。
  三、入园企业至2010年底,工业新区有共晶光伏、赛龙通信、金淞电器、挪宝电器、超群电子、华航新能源、盛宏永实业、锦兴纺织、拼牌服饰、鸭鸭产业园等85家企业入驻,其中电子电器48家,新能源5家,纺织服装17家,其他型产业15家。
  [=此处为表格(2008~2010年共青城工业园投产主要工业企业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2010年共青城工业园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一览)=]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