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小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97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中小企业管理
分类号: F272.9
页数: 5
摘要: 2002年4月,中共九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民营经济在九江率先崛起挑大梁”发展要求。7月,出台《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实施意见》。2003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三年半壁江山、五年主体财源”奋斗目标。当年市财政注资500万元成立“九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拉开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序幕。2004年,全市将“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作为全局……
关键词: 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组织

内容

2002年4月,中共九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民营经济在九江率先崛起挑大梁”发展要求。7月,出台《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实施意见》。2003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三年半壁江山、五年主体财源”奋斗目标。当年市财政注资500万元成立“九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拉开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序幕。2004年,全市将“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作为全局中心工作加以开展,将年度定为“主攻民营经济年”,4月,出台《中共九江市委关于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的决定》。当年,市政府被省政府评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设区市政府。
  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工业为突破口,带动民营经济全面发展;以园区为依托,加快产业聚集,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催化经济因素裂变,促进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自觉调整,为民营经济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市委、市政府确立“政治平等,政策公开,法律保障,放手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政策支持为关键,以融资担保为重点,以全民创业为基础,以强化服务为抓手,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工作思路。2007年,下发《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公平竞争,破除体制障碍,加大政策支持、改善融资条件、强化服务力度、指导企业发展。就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财税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提高企业素质、科学合理指导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2008年,市政府提出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思路为“促进民营经济跃升发展,大力培育九江的创业文化”。9月,市委常委会决定,市政府以新闻发布会形式正式对外公布《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市若干意见》,共6个方面,28条措施,就继续解放思想、壮大创业队伍、拓宽创业空间、构建服务平台,实施科学指导、如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制定出更为细致、全面和优惠规定。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目标,在“决战工业”发展战略强力推动下,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迎来加快发展新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产生根本性转变。
  2010年,全市主攻工业战略深入推进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呈现大项目多、产业集聚度高、科技含量提升等特点,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基本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格局。至当年底,全市中小(民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金分别为2002年5.3倍、12.2倍;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缴税金为2002年12.5倍,占财政收入比重增加33.6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增加43万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户数、完成增加值和主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30.5、37.2倍;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由“三二一”倒梯形逐步转变为科学合理“二三一”结构。
  第二节中小企业规模一、发展总量 2002年,中小(民营)企业累计登记3438户,安排就业24万人,注册资本32.0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完成增加值30.2亿元。2003年企业累计登证4641户,安排就业27万人,注册资本4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9%、12.5%和40.6%;实现销售收入177.3亿元,增加值3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和30.1%。2004年,企业累计登记5853户,安排就业29万人,注册资本64.7亿元,同比增长26.1%、7.4%和42.9%;实现销售收入223.4亿元,增加值5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28.2%。2005年,企业累计登记6418户,安排就业33万人,注册资本96亿元,同比增长9.70-/0、1 3.8%和48%:实现销售收入263.7亿元,增加值6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29.5%。2006年,全市中小(民营)企业7500户,注册资金119.91亿元,增幅分别为16.8%和24.8%。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完成销售收入372.3亿元,增加值10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69.8%。2007年,全市中小(民营)企业9448户,注册资金26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9%、119.7%。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530.3亿元,完成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6%、33.8%。2008年,中小(民营)企业首次突破1万户,达11652户,注册资金20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23.6%;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723.6亿元,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增幅分别为36.4%、38.7%。2009年,全市中小(民营)企业达14349户,注册资金26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27.8%;全年,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091.4亿元,同比增长51.1%,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同比增长41.2%。2010年,全市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投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当年,中小(民营)企业户数18262户,注册资金389.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3%、46.2%;实现销售收入1493.6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增加值360.7亿元,同比增长25.8%。至当年底,9年来全市中小(民营)企业户数、安排就业、注册资金、销售收入、增加值5项指标年均增幅分别为23.2%、13.7%、36.1%、33.8%、36.4%。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总量指标一览)=] 二、财税贡献 2002年,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缴税金5.3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22%,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23%。2003年,上缴税金7.63亿元,同比增长42.9%,占财政总收入26.7%,提高4.7个百分点,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29%。2004年,上缴税金为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51.8%,占财政总收入33.1%,提高6.4个百分点,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36%。2005年,达到13.65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市财政收入34.3%.提高1.2个百分点,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到44%。2006年,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7.47亿元,同比增长28.03%.占全市财政总收入37.3%.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54.4%,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67.2%。
  2007年,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全年达23.48亿元,同比增长34.4%,占财政总收入40.8%,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51.4%。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冰冻寒冷期,面临需求不足、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运行困难,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增速放缓趋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缴税金30.58亿元,同比增长30.2%;上缴税金占财政总收入46.2%,财政增收8.64亿元中,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占5.22亿元,贡献率达60.4%。
  2009年,企业融资、流动资金、货款拖欠等情况有所改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进入危机后恢复性发展阶段。全年,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共上缴税金43.16亿元(其中国税23.37亿元,地税19.79亿元),同比增长41.1%,高出同期财政增长10.8个百分点,占财政总收入50.1%,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71.2%。2010年,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生产景气指数提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贡献加大。全年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共上缴税金67.28亿元(其中国税38.47忆元,地税28.81亿元),同比增长55.9%,高出同期财政增长20.5个百分点;占全市总税收74.8%,占财政总收入57.6%,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79.1%。至当年底,9年来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年均增幅为37.2%,占财政收入比重年均增长12.6%,对财政增长贡献率年均增长16.7%。
  [=此处为表格(2002~2010年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上缴税金指标一览)=] 三、工业增加值 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民营)企业创造工业增加值8.02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2%,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增幅42%;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9%,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2004年,规模以上中小(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4亿元,增幅为87%,占全市总量36%.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67%,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民营)企业创造工业增加值40.16亿元,增幅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2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61.1%.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2006年,规模以上中小(民营)工业企业达347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七成,完成工业增加值69.1亿元,同比增长4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7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67.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5个百分点。2007年,规模以上中水(民营)工业企业达479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9.1亿元,增幅48.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90.4%.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近26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民营)工业企业59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92%,完成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增幅26.2%,比2006年绝对值总量翻一倍,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5.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2.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8.7个百分点。2009年,“强工兴城”战略深入实施,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0.7亿元,同比增长27.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6.1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9.85个百分点。
  2010年,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中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企业规模以上中小(民营)工业企业达794户,占全市总数87.8%,完成工业增加值244.9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1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72.0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6.1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收入1121.2亿元,增长51.75%。至当年底,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业化率达到50.6%,比2002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凸显。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稳定呈现“二三一”布局,形成工业制造业领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格局。三次产业比重由9.2:57.7:33.1调整为4.9:60.8:35.3,一产比重下降4.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尤其是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对全市工业拉动逐步增强。
  四、创业基地 2002年始,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相关优惠举措落实,形成创业带动就业良好局面。全市建设一批功能较为完善小企业创业基地,有效解决城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全市共有小企业创业基地18个,其中10家被评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共人驻企业562家,销售收入27亿元、上缴税金6200万元、从业人员2.2万人,孵化人园企业120家。至2010年,全市有17.2万人投资创业,占人口总数3.7%;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8.7万个。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