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用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8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公用工程
分类号: TK22
页数: 4
摘要: 1991年6月,2台额定蒸发量35吨/小时链条锅炉一次点火试车成功并投入运行。同时,外送80吨/小时去离子水水处理装置投入正常运行。1992年10月,与2台锅炉配套6000千瓦抽凝汽轮机组开工建设。1993年2月完工,3月一次试车成功并网发电。
关键词: 锅炉房 锅炉系统

内容

1991年6月,2台额定蒸发量35吨/小时链条锅炉一次点火试车成功并投入运行。同时,外送80吨/小时去离子水水处理装置投入正常运行。1992年10月,与2台锅炉配套6000千瓦抽凝汽轮机组开工建设。1993年2月完工,3月一次试车成功并网发电。
  2001年7月,新增开工建设2台额定蒸发量35吨/小时链条锅炉、1台6000千瓦背压汽轮机组。2002年4月,2台锅炉先后一次点火试车成功。2002年5月,背压汽轮机组并网发电。2003年8月,将一号链条锅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炉。2003年12月,一次点火试车成功。2004年4月,将二号链条锅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炉,2004年11月一次点火试车成功。2006年1月-2007年II月,新增2台额定蒸发量7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6000千瓦背压汽轮机组项目开工建设。2007年11月,锅炉项目一次点火试车成功。12月,汽轮机组并网发电,同时外送200吨/小时去离子水装置投入运行。2010年,动力共有4台额定蒸汽量35吨/小时锅炉、2台额定蒸发量75吨/小时锅炉、3台额定发电量6000千瓦/小时汽轮机组。
  二、供电系统 1991年3月,与万吨级有机硅生产装置配套星火35千伏变电站工程竣工投运,按35千伏单母线分段设置,站址选在厂区西北角,配有SJL-3200/35和SJL-3150/35主变压器各1台。双回35千伏输电线路,其中1回LGJ-120、35千伏军杨输电线路,电源取自军山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出线319间隔,线路全长5.3千米;另1回LGJ-70、35千伏杨星输电线路,电源取自柘林电厂35千伏出线312间隔,线路全长39千米。生产初期,2号主变SJL-3150/35启运。同年8月,35千伏整流所2台ZH-1900/35整流变压器启运,同年9月,35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SJL-3150/35启运。至此,供电变压器容量10150千伏安,用电负荷平均5000千瓦。同年,根据赣经能《关于下达1990年第二批节能披术改造专项贷款项目的通知》所建设的1号6000千瓦热电联产抽凝式发电机组投运,发电负荷6000千瓦。1999年7月,有机硅生产装置扩改至2万吨.35千伏整流所第3台ZH-1900/35整流变压器启运。与九江供电公司结算35千伏变压器容量升至12050千伏安,用电平均负荷7500千瓦。
  2002年7月,根据《关于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扩建两台35T/H锅炉和一台6000千瓦发电机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建设的2号背压式发电机组投运,发电负荷4000千瓦。同年11月1日,江西省经贸委就1号6000千瓦热电联产抽凝式发电机组下达“热电联产电厂(机组)认定证书”。2003年1月1日,与5万吨有机硅生产装置配套的星火110千伏变电站工程竣工投运,按IIO千伏单母线分段建设。变电站配有2台主变压器,其中1号主变SS29-M-31500/110,2号主变SS29-M-25000/110,1回LGJ-240、110千伏星青输电线路,电源取自共青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出线间隔,线路全长15.6千米。2号主变投用,1号主变备用。用电负荷19000千瓦。同日,星火35千伏变电站退出运行。
  同年8月,1号主变启用,用电负荷25000千瓦。年用电量18132万千瓦时。2004年用电负荷升至35000千瓦,年用电量21542万千瓦时。2005年年用电量23084万千瓦时。2006年年用电量29439万千瓦时。2007年1月1日,第2回LGJ-240、110千伏星青输电线路投运,星火110千伏变电蛄具备双回路供电。是月,根据《关于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年产10万吨有机硅单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建设的3号6000千瓦背压式发电机组投运,发电负荷6000千瓦。3月3日,取得江西省经贸委“热电联产电厂(机组)认定证书”。当年,用电负荷升至49000千瓦,年用电量37388万千瓦时。2008年用电负荷升至53000千瓦,年用电量41917万千瓦时。2009年用电量38376万千瓦时。
  2010年用电量39393万千瓦时。同年7月23日,与新建2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12万吨/年有机硅下游产品、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产品扩改一体化项目配套的110千伏星火Ⅱ站开工建设。变电站按110千伏单母线分段设置,I期安装1台主变SS29-M-50000/110。双回LGJ-300、110千伏杨星输电线路,电源取自杨家岭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113、114出线间隔,每回线路架空线路长3.1千米,厂区人地电缆YJLW03-500 110千伏,长1.6千米。
  三、供水系统 1991年,杨家岭新区供水系统包括新区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主要任务是保证装置生产水、生活水和循环水平稳供给。拥有马湾永源泵房、441净化水系统、451循环水系统、442二次水系统4套生产装置,1个水车间化验室。441净化水系统为原水预处理系统,有生产和生活2套净水系统。其中生产水系统设计处理能力1450吨/时,生活饮用水系统设计处理能力600吨/时。451循环水系统设计处理能力2400吨/时,442二次水系统计处理能力800吨/时。马湾水源泵房为固定式岸边取水泵房,设计能力为2000吨/时,取修河水源,水质标准按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生活水主要供给杨家岭厂区和生活区生活用水、锅炉用水、化验室用水、生活区消防用水,生活设施学校、食堂等用水。生活水管网末梢水质达到国家生活水饮用标准。生产水主要用于有机硅装置循环水系统补充水、空分空压冷却水、甲胺装置冷却水、氯碱装置冷却水、生产区消防用水等。循环水主要供给有机硅生产装置:合成、分馏、中间体、氯甲烷和223大冷冻站生产装置。循环水系统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不断补充新鲜水,同时加入缓蚀阻垢剂维持水质稳定,防止设备、管道结垢腐蚀。同年7月,631循环水装置建成投用,设计处理规模900吨/时。1992年6月,马湾源水泵房取水头部被泥沙掩埋,固定取永改为浮筒取水。9月,450循环装置建成并投用,设计处理规模2400吨/时,向电站l号发电机组供水。1997年5月,供水系统属动力分厂供水车间管理。
  2001年10月,453循环水装置建成投用,设计处理规模6300吨/时。循环水主要供给5万吨有机硅生产装置:合成、分馏、中间体、氯甲烷生、80单元产装置。同时451循环水装置更新改造,主要供给3万吨有机硅生产装置:合成、分馏,223大冷冻站l号、2号机组。马湾源水泵房取水头部增加一组取水软管。2001年11月,450循环水装置新增向电站2号机组供水。同月,专项建成1套稳高压消防水系统,作为生产装置救火灭火专用水,设计供水压力1.0兆帕,最大供水量1000吨/时。2003年3月,459循环水装置建成投用,设计处理规模2000吨/时,主要供给离子膜生产装置、盐酸合成、冰机压缩、离子膜电解、废氯处理。2006年3月,441二次利用水装置因甲胺装置拆除而拆除。2007年5月,新建1套430生活水系统,采用地表水,建造成l号、2号近井取水,设计处理规模400吨/时。同时对441净化水系统进行改造,新建1座虹吸滤池,设计处理规模1000吨/时。同年9月,300循环水装置建成投用,设计处理规模12000吨/时。循环水主要供给10万吨有机硅生产装置:合成、分馏、中间体、氯甲烷、焚烧生产装置。10月,450循环水装置更新改造新增向电站3号机组供水。451循环水装置更新改造新增向大冷冻站3号机组供水。同期,马湾源水泵房取水头部增加第三组取水软管,并更换马湾2号泵为KQSN30-M9/445;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更换改造,设计供水压力1.2兆帕,最大供水量1400吨/时。2008年3月.300循环水装置向107胶装置供水。2009年3月.300循环水装置改造,不再向10万吨氯甲烷供水,另建成一套800吨/时的循环水装置单独向10万吨氯甲烷供水。
  2010年4月.300循环水装置向氨基硅油装置供水。9月,441净化水系统老虹吸滤池实施更新改造,采用全塑复合气水反冲洗滤砖代替水泥滤板。至年底,供水系统拥有马湾水源泵房、441净化水系统、451循环水系统,631循环水系统、450循环水系统、453循环水系统、459循环水系统、300循环水系统、稳高压消防水系统、430生活水系统9套生产装置。马湾水源泵房设计能力2100吨/时,实际运行处理量为900吨,时-1000吨/时。441净化水系统生产水实际生产量为900吨/时-1300吨/时;451循环水系统实际生产量为2000吨i时-2300吨/时;631循环水系统实际生产量为800吨/H寸-1300吨/日寸;450循环水系统实际生产量为2800吨/时-3200吨/时;453循环水系统实际生产量为5800吨/时-6200吨/时;459循环水系统实际生产量为1900吨/时-2100吨,日寸;300循环水系统实际生产量为9000吨/时-13000吨/时。全厂供水管网有:1号供水管网,主要供生活用水、锅炉用水、化验室用水;2号、3号、6号供水管网,主要供生产一次用水;7号供水管网,主要供低压循环水,使用生产装置有3万吨有机硅合成、分馏、冷冻压缩、电站岗位:8号供水管网,主要供高压循环水,使用生产装置有3万吨有机硅中间体、氯甲烷生、大冷冻站,80单元产岗位:XJD供水管网,主要供离子膜循环水,使用生产装置有:盐酸合成、冰机压缩、离子膜电解、废氯处理、老焚烧、含氢硅油;XI供水管网,主要供低压循环水,使用生产装置有5万吨有机硅合成、分馏、冷冻压缩:X3供水管网,主要供高压循环水,使用生产装置有5万吨有机硅中间体、氯甲烷生、冷冻压缩、80单元产岗位:CWS供水管网,主要供10万吨有机硅循环水,使用生产装置有:合成、分馏、冷冻压缩、中间体、氯甲烷、焚烧、107胶装置、生氨基硅油装置。
  四、空分空压系统 1991年,有空气压缩机3台,每台空气量为1200立方米/小时。1992~1993年上半年,空分装置产氮气量共1200立方米/小时,为有机硅生产做准备;生产空气量共3600立方米/小时,为全厂仪表提供气源。有机硅生产空分装置氮气量不够,1993年下半年,从星火老厂搬迁1套150型空分装置。年底,该装置安装完毕并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氮气。当时氮气产量为600立方米/小时,暂时缓解有机硅用氮气需要。由于各生产装置不断扩大,氮气需求量不断增加,遂对空分本身自用氮气进行改造。改造后,为厂节约300-500氮气立方米/小时。1997下半年.有机硅装置从1万吨扩改为2万吨和5万吨,使用氮气量不断增加:新上1套720型制氮装置。1998年,该装置安装调试一次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氮气。1999年,有机硅装置扩大,生产系统使用氮气量增大,造成氮气供应量紧张。2001年,又因星火片区空分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752”生产,从杨家岭片区搬迁1套150型空分装置至星火片区。
  2004年,新增加1套1000变压吸附制氮装置。2005年下半年,设备就位。同年,10万吨有机硅装置开工建设,并根据10万吨有机硅生产需要大量氮气,为满足10万吨有机硅生产需要,新上2套1500变压吸附制氮机。当年设备安装完毕,下半年试车,生产出合格氮气。同年,1000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安装完毕,生产出合格氮气。
  2010年年底,空分装置生产量5600立方米/小时;生产空气量8600立方米/小时,供全厂系统仪表工艺等需求。同年,扩建20万吨有机硅装置。因新装置扩建。需要用大量氮气作为保障。为保证氮气供应,再次新增制氮设备,新购3套18000立方米/小时制氮设备。
  五、冷冻系统 1991年2月,大冷冻与万吨有机硅配套工程建成。制冷设备有8台国产50万大卡螺杆压缩机,3台箱式蒸发器及3台立式冷凝器和3台盐水输送泵,总制冷量为400万大卡;盐水输送量300立方米/小时,设计盐水温度为-15C。用冷单位有合成、分馏、氯甲烷、水解、含H硅油、烧碱、空分等用户。制冷剂为氨,载冷剂为氯化钙。设计压缩机六开两备。1992年6月,冷冻系统正式开车送冷,有机硅及烧碱全面开车时,4台压缩机运转制冷,至1995年基本上能满足用冷需求。1996年,因国际经济形势制约,有机硅生产不佳,6月,全厂停产。11月,蓝星兼并星火化工厂,大冷冻经过2个月检修,于1997年1月5号开车制冷并输送冷量;9日,烧碱、有机硅合成陆续全面开车,冷冻运转正常,满足全厂用冷需求。1998—1999年,有机硅扩产用冷量剧增,制冷机开至6-7台,还足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用冷较紧张。
  2000年,有机硅5万吨建成,烧碱5万吨开工,大冷冻整体从烧碱区域搬迁至动力分厂。2001年8月,大冷冻新厂房开工。2002年3月,新冷冻正式开车制冷。同年4月1日,老冷冻(烧碱区域)全面停车拆除。2日,新冷冻一次开车成功并向全厂用冷单位送冷。结束手工操作制冷历史,实现制冷全面自动化操作。新冷冻制冷机组为整套全自动化螺杆压缩机组,共2套,由德国进口,每台制冷量为180万大卡,电机功率为1250千瓦/小时,蒸发器为封闭式;3台变频式输送泵,输送功率为700立方/小时.每台。制冷剂为F22。载冷剂为乙二醇。整个操作过程用电脑控制无需手动操作。制冷过程全联锁。安全系数提高,操作人员由原每班4人减至每班1人。2003年,随着有机硅产能不断扩大,用冷量增加;同年9月,第三套制冷机组也开始制冷,增强全厂用冷保障。
  2006年6月,通过改用冷媒作载冷剂,增加1套压滤机对载冷剂进行过滤,去除载冷剂中大量杂质及浮物,严格控制冷媒pH值8-9,经过过滤澄清,提高传热效率和载冷剂输送量,同时节约电费20%以上。2008年8月,7万吨合成用冷改用大冷冻供应,2010年,基本满是生产需要。
  第二章产品产量第一节中间体 1991年,万吨级有机硅装置进入试车阶段。1996年底加盟蓝星。中间体车间投入运行,并将装置扩大到2万吨/年。
  2001年,中间体扩建成5万吨/年装置。新增1套恒沸酸水解及1套5万吨/年裂解装置。2002年,浓酸水解开始引进,并进行小试。2005年,老装置安装1套年产2万吨级浓酸水解生产线,并开始试车。2006年,建成10万吨/年中间体装置。老装置再建1套5万吨/年浓酸水解生产装置。2007年,水解物精制一期改造工程开始,采用滤油机过滤法操作。2008年,水解物精制二期改造取得进展。2009年5月11日,氯化氢精制项目开始安装,8月17日,氯化氢精制试车成功。2009年6月10日,开始水解物精制第三期改造。技改项目采用BSI提供技术,提升水解物品质,可满足107胶生产要求。10月,裂解技改项目在BSI支持下成立。11月,对其中1套裂解系统进行技术改进。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