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机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70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机具
分类号: S23
页数: 4
摘要: 耕作机具 1991年,全市有大中型拖拉机(含变形运输机)1643台,小型拖拉机(主要为手扶拖拉机)7570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1009部。机耕作业面积58.93千公顷,机耕率22.5%。随后几年,拖拉机拥有量继续减少,2004年,大中型拖拉机为39台,小型拖拉机为4867台。其间,农机市场出现2.2—4.4千瓦以柴油机为动力耕整机。耕整机轻便灵巧,不通机耕道水田、旱地,人抬即可到达,适合分户经……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备

内容

耕作机具 1991年,全市有大中型拖拉机(含变形运输机)1643台,小型拖拉机(主要为手扶拖拉机)7570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1009部。机耕作业面积58.93千公顷,机耕率22.5%。随后几年,拖拉机拥有量继续减少,2004年,大中型拖拉机为39台,小型拖拉机为4867台。其间,农机市场出现2.2—4.4千瓦以柴油机为动力耕整机。耕整机轻便灵巧,不通机耕道水田、旱地,人抬即可到达,适合分户经营及小块田作业,逐渐成为耕作机具主要机型。2005年,全市耕整机达11269台,同期手扶拖拉机为5213台。由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推动,2010年,全市拥有拖拉机2.3558万台/47.5957万千瓦,其中:大中型(14.7千瓦及以上)0.0668万台/2.5844万千瓦;小型(2.2-14.7千瓦,含2.2千瓦)2.2890万台/25.0113万千瓦。拖拉机配套农具2.8375万部。机耕作业面积253.455千公顷,机耕作业率72%。
  二、收获机具水稻脱粒机1991年,机动脱粒机564台/211万瓦。当时,境内多数地方尚习惯水稻场上脱粒和使用人力脱粒机脱粒、木质禾桶人工脱粒。随着小型汽油机作动力人力脱粒机改造技术逐年推广,至2004年,机动力脱粒机增至20306台。市农机管理站在推广人力脱粒机改造同时,为全省普及脱粒机改造技术做出积极贡献。2004年后,随着联合收割机高速发展,在水稻种植优势区域平坦大田块,基本上都使用收割机,不用单独脱粒作业,脱粒机在这些地方逐渐退出市场,在一些丘陵山区,脱粒机仍然是替代人工作业最好工具,到2010年,全市机动脱粒机0.7230万台/2.5303万千瓦。
  联合收割机2000年,市农机管理站从江苏引进1台常柴牌全喂人联合收割机,为普及推广,市农机站4名职工组成水稻示范作业服务队,到瑞昌市免费为农民收割,历时15天。收割机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成本底、损失率小优势,逐渐为农民接受,到2003年底,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476台。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达市补贴资金20万元,补贴收割机、拖拉机和插秧机等机械。当年收割机净增294台,收割机拥有量达770台。永修县三角乡1农民自筹资金21.8万元,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1万元,购一台PR0488型久保田半喂人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此后,收割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成为最受农民欢迎的农业机械,到2010年联合收割机3191台(其中,半喂入收割机165台),机收面积14.7万公顷,机收作业率达到68%。
  油菜收割机市农机部门在全省率先引进油菜收割机,2004年后在湖口、彭泽、九江、瑞昌等县市举行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至2010年,油菜收割机发展达50台。
  二、运输机具 1991年,大中型拖拉机拖车1567辆,机动运输船1590艘。1993年,农用载重汽车1525辆,农用运输车4648辆,大中型拖拉机拖车600辆。此后,大中型拖拉机作为农用运输逐渐萎缩,被农用载重汽车和农用运输车取代。1996年,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农用运输机械——变型拖拉机,机动性好,操作舒适,轻便灵活,价格低廉,具备近似农用车性能,适应农村运输。1997年,市农机部门开始实行对变型拖拉机管理,办理牌证手续。至2005年,全市农用车13007台,变形拖拉机6449台;2010年,农用车达24869辆,变型拖拉机达8092辆。
  四、植保机具 1991年,市农机部门已开展18型机动弥雾机在棉花生产中应用推广项目,引进品牌是当时获国优和银牌产品东方红-18型机动弥雾机。2007年,植保机械首次进入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目录,加快植保机械发展,当年补贴机动喷雾器1800台,拥有量达54488台。2009年,电动喷雾器进入补贴目录,电动喷雾器价格低,操作方便,补贴比例高,补贴150元/台,农民实际只要支付160元便可购,销量大增,挤占部分机动喷雾器市场。2010年,新增4343台喷雾器中,电动喷雾器为3022台。此间,机动喷雾器中大功率担架式、手推式机动喷雾器,以其喷射距离远,水流量大,功效高,对于水稻种植大户防治稻飞虱、林果业防虫效果好,发展逐年上升,2007年开始引进推广,到2010年达300台。植保机械总量逐年稳步递增,至2010年全市机动喷雾器(含电动喷雾器)达61572台,占全省同类机械90%,由此奠定全省植保机械大市地位。
  五、种植机械水稻种植机械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江苏东洋插秧机有限公司生产PF455S步行式插秧机列入省补贴目录,该机械栽插工作装置采用360度回转,秧苗为两叶一芯小苗,浅插,功效高,成本低,秧苗返青期短,产量高,推广后很受农民欢迎。2005年,在中央、省两级财政对购买插秧机实行累加补贴基础上,市财政也安排资金重补贴。使插秧机械发展有重大突破,到2010年水稻插秧机325台,其中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11台,完成机插面积1.6万公顷。与此同时,全市还发展水稻精量直播技术,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所发明精量穴播机,节工省本,但机具造价高,田地平整要求高。
  油菜种植机械2004年,围绕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多种探索,从镇江江苏农机研究所引进两台油菜直播机,分别在都昌和永修2个油菜机械化示范点试验,试验表明,该机虽旋耕、播种、埋肥、覆盖一次完成,省工省时,劳动强度低,功效高,成本低,但该种机械尚在研发阶段,主要问题播种可靠性不高,生产效果不很理想,因而没有被推广。2007年以来,市农机部门推广油菜免耕直播机械化开沟技术,该轻型机械化种植技术机具简单,另操作,获得很好效果。2009年,油菜种植机械进入省补贴目录,市级财政实行累加补贴。在众多机型、品牌中,以现代农装株洲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生产2BYF-6型和武汉黄鹤拖拉机有限公司生产2BFQ-6两种机型较为成熟,彭泽县、湖口县、武宁县、都昌县共引进9台2BYF-6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
  六、其他农业机具农用排灌机具 1991年,全市有排灌动力机械16385台/20301万瓦;其中,排灌机具1886台套,农用水泵15553台。2010年,排灌动力机械增到13.3345万台/107.1782万千瓦,农用水泵10.9306万台,节水灌溉类机械1.9442万套,节水灌溉面积18.525千公顷。
  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 1991年,全市有各种类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728台,其中,饲料粉碎机1380台,碾米机2522台,磨面机3863台,榨油机1735台,轧花机3495台。2008年始,这些机械逐步列入江西省补贴目录。当年,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5.2575万台/55.1240万千瓦,其中柴油机2.6048万台/25.56724万千瓦;电动机2.6521万台/29.55676万千瓦。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5.1606万台,其中,粮食加工机械3.6697万台;油料加工机械0.7257万台;棉花加工机械0.6605万台;茶叶加工机械674台。2010年,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6.3893万台/65.4970万千瓦,其中柴油机3.1056万台/30.9005万千瓦:电动机3.2837万台/34.5965万千瓦。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5.6326万台(套),其中粮食加工机械3.8364万台(套);油料加工机械0.8841万台(套);棉花加工机械0.7248万台(套);茶叶加工机械1284台(套)。
  烘干机、设施农业设备2008年,随着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一些合作社、种植大户和茶场,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下,一次性投入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购买贵重烘干机、设施农业设备。2010年,谷物烘干机0.0585万台/0.5078万千瓦,种子加工机械0.0025万台/0.0044万千瓦,保鲜储藏设备0.0002万台(套),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0.0008万套,温室52.3389万平方米。
  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下,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呈高速发展态势.2008年,畜牧养殖机械0.1533万台/1.6527万千瓦,渔业机械1.6608万台/5.57593万千瓦。2010年,畜牧养殖机械0.2189万台(套)/2.1131万千瓦,渔业机械1.7926万台/5.7752万千瓦。
  七、农机服务与监理基层推广体系 1991年,全市乡镇农机管理站(含农机站)163个,职工人数609人.其中国家职工351人,乡村人员258人。科技人员61人,农民技术员25人,中级以上职称3人。此后,农机基层推广体系随着农机化进入低潮而不断衰落。至2004年,农业机械化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全市却没有一个完整乡镇农机站,瑞昌、修水、都昌虽保留农机站编制,但没有从事农机推广工作。2009年,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机站列入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编制、经费落实到位,全市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中基本设置农机岗位,定员163名。
  服务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2004年,市诞生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修水县镇沙洲农机合作社。到2010年达22个,合作社成员703户,从业人员641人,服务农户41712户,注册资金总额1506.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52.3万元。
  市农业机械工程公司:前身是市农业机械工程公司,为市国有农业机械施工企业,曾拥有东方红推土机8台,东方红铲运机12台,上海50拖拉机5台,自卸汽车8台,装载机2台,挖掘机1台,承担耕、耙、挖、铲运、压平松堆等农田水利工程业务。2000年,企业停业,2009年关闭改制。
  市第二农业机械工程公司:前身为都昌县机耕队,是县级集体企业,拥有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挖掘机30余台,承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土石方施工,2005年企业关闭改制。
  安全监理 1991年,市农机安全监理所为事业编,6人。9月,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委托接管农机安全监理业务。2008年9月23日,列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至2010年,累计有拖拉机9372台(含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652台,手扶拖拉机2839台,驾驶证(G,H,R类)7412个。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市农机部门在鼓励推动联合收割机在全市内开展机收作业同时,还积极组织收割机跨省作业,参加省组织联合收割“赣机西征”,到河南、四川、重庆等地收割小麦、水稻。2005年始,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每年承担全省收割机跨区作业在九江出征仪式组织工作。至2010年,市参加收割机跨区作业300台次,作业收入1000余万元。“双抢”农忙季节,亦“引机入浔”,组织外省收割机到九江收割水稻。
  第二章种植业第一节粮食作物一、水稻面积产量全市为南方稻区,属华中单双季稻作带。水稻生产主要分为双季早籼稻、双季晚籼稻、一季中(包括一晚)籼稻3种类型,另外有少量晚糯和晚粳稻。由于赣北在江西省相对热量条件比赣中、赣南要差,受早春“寒潮”和秋季“寒露风”影响,一季稻种植面积在全省相对较大。1991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21.26万公顷,稻谷总产108.05万吨,平均单产338公斤。其中早稻9.75万公顷,一季稻2.01万公顷,二晚9.5万公顷,早稻、一季稻、二晚产量分别为45.37万吨、12.36万吨、50.32万吨。到2003年,因市场稻谷价过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水稻播种面积下降到15.72公顷,稻谷总产79万吨,单产335.2公斤,与1991年比,面积减少26%,总产降低22.7%,单产基本持平。2004年始,国家执行水稻生产补贴政策,水稻生产快速恢复,2010年,水稻播种面积21.96万公顷,稻谷总产132.94万吨,平均单产403.4公斤。与2003年比,面积增长39.7%,总产增长68.3%,单产提高68.2公斤,早稻、一季稻、二晚单产分别提高70.7公斤、54.1公斤、87公斤。全市水稻种植面积格局是早、中、晚稻各7万公顷左右,中稻略多一点。都昌县是市内主要“双季稻”区,2010年“双季稻”面积占90.9%,其次是湖口县占89.7%,永修县占57.9%.修水县占48%,武宁县仅占25.5%。当年,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80.4%,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90.17%,单产、总产均居粮食生产第一位。水稻生产遍及全市各地,都昌、永修、修水、武宁、湖口、彭泽等县为重点产区。
  规模种植2007年,全市3.3公顷(50亩)以上种粮大户498户,承包租种耕地4120公顷,其中66.7公顷(千亩)以上大户5户,33.3公顷(500亩)以上大户17户。到2010年,全市100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681户,比2009年增加24户,承包租种水田8713公顷,种植水稻11320公顷,户平种植水稻16.6公顷。其中33.3公顷以上大户58户,66.7公顷以上大户18户,133.3公顷(2千亩)以上大户3户。种粮大户数和承包租种耕地面积近年都在以20%-30%速度增长,种粮大户多以种植一季稻为主,实行机耕、机插、机械防病虫、机收等农机化作业,水稻平均单产高出全市平均单产20%—40%,生产稻谷商品率都在90%以上。种粮大户较多县(市)主要是都昌、永修、瑞昌、星子、彭泽、共青等,多集中在沿鄱阳湖和沿长江、沿内湖地区,武宁、修水、九江县等县种粮大户亦加快发展。星子县苏家挡乡邹水林2010年种植水稻244公顷,居全市规模之首。
  栽培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重点抓杂交早稻示范与推广。1993年,开始推广水稻旱床育秧技术,重点在早稻上推广。1995年,在瑞昌市范镇乡进行2.86公顷早稻塑盘育秧抛秧示范,一举获得成功,比手插秧对比田增产5%左右。其特点主要是秧苗素质好,抛后人泥浅,秧苗返青分蘖快,达到既能增产,又减少秧田、提高种植密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目的。1996年,范镇乡示范点早稻抛秧示范面积达40公顷,全市早稻抛秧示范面积扩大到933公顷,普遍获得成功,基层干部和农民一致反映水稻抛秧的推广,是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史上一次大的革新。同午,水稻旱床育秧比例达38%。杂交早稻推广面积占早稻总面积60%以上,平均单产水平高于常规早稻20%-30%。在推广水稻抛秧技术同时,还在水稻旱育稀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