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23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分类号: [X593]
页数: 3
摘要: 2010年,布设400x400米网格测点200个,监测区域环境噪声,测得区域环境等效声级56.3分贝,达到历年较低值。[=此处为表格=] 二、各功能区噪声值 1991年9月,在市区按照功能区划分原则,设置一类混合区、二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区、工业集中区及交通干线测点,24小时连续监测。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三、道路交通噪声值 1991年,在市区13条主要干道进行布点,干线总长40.2千米,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73.6分贝。
关键词: 环境噪声:噪声控制

内容

一、区域环境等效声级 1991年,159个测点测得区域环境等效声级58.5分贝,低于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60分贝)1.5分贝,满足环境要求。1992年,210个测点测得区域环境等效声级62.2分贝,高于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60分贝)2.2分贝,是历年以来较高值。1993年,100个测点测得区域环境等效声级58.6分贝。2002年,区域环境噪声值53.7分贝。2007年,区域环境噪声值53.6分贝,是1991年以来较低值。2008年,区域环境噪声值56.3分贝。2010年,布设400x400米网格测点200个,监测区域环境噪声,测得区域环境等效声级56.3分贝,达到历年较低值。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区域等效声级变化趋势图)=] 二、各功能区噪声值 1991年9月,在市区按照功能区划分原则,设置一类混合区、二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区、工业集中区及交通干线测点,24小时连续监测。1995年9月始,选择功能区特征明显区域进行24小时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测得居民文教区:昼间57.1分贝,夜间49.6分贝,昼夜等效声级58.1分贝;商业中心区:昼间64.6分贝,夜间55.4分贝,昼夜等效声级64.9分贝;一类混合区:昼间60.4分贝,夜间46.7分贝,昼夜等效声级59.5分贝;二类混合区:昼间52.0分贝,夜间46.7分贝,昼夜等效声级54.2分贝;工业集中区:昼间58.3分贝,夜间52.7分贝,昼夜等效声级60.3分贝。2010年,分设4类声环境功能区测点,测得一类区:昼间51.1分贝,夜间44.1分贝,昼夜等效声级55.4分贝;二类区:昼间55.0分贝,夜间47.6分贝,昼夜等效声级59.1分贝;三类区:昼间54.8分贝,夜间46.7分贝,昼夜等效声级58.6分贝;四类区:昼间59.7分贝,夜间51.3分贝,昼夜等效声级63.4分贝。
  [=此处为表格(1995-2010年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一览)=] [=此处为表格=] 说明:LA为昼间等效声级;Ln为夜间等效声级。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三、道路交通噪声值 1991年,在市区13条主要干道进行布点,干线总长40.2千米,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73.6分贝。1992年,在13条主要干道布点26个,测得干线平均等效声级72.1分贝。2000年,在18条总长54.5千米主要干道布设35个监测点位,测得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67.7分贝。2003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71.1分贝,超过国家道路交通噪声限值1.1分贝;18条主要干线中超过道路交通噪声标准13条,其中九威大道监测等效声级73.1分贝,是超标最高值。2010年,在24条总长83.3千米主要干道布设48个监测点位,测得遒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65.9分贝,达到国家交通噪声限值标准,测得南湖路噪声等效声级69.0分贝,测得九湖路噪声等效声级57.1分贝。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一览)=] 说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4类昼间标准:70分贝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