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口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17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人口变动
分类号: C92
页数: 3
摘要: 1991年,全市总人口409.81万人,当年出生57797人,出生率为14.1 80-/00;死亡21 154人,死亡率为5.19%0;自然增长36643人,自然增长率为8.99%0。此后数年,随着计划生育观念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识,人口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至1999年下降至9.30%0。自然增长率亦下降至5.51%0。进入21世纪后,由于生育高峰期的到来,起韧3年,人口出生猛增,2000年出生率达16.41%0,2001年13.53%0,2002年12.54%0,自然增长率3年分别为11.03%0、8.31‰、8.15%0。经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生育计划后,这一现象得到较好扭转。省外流入九江市半年以上7.35万人。市内跨县区流人浔阳区、庐山区半年以上人口8.13万人。2006-2010年迁移人口中,由部队复员转业军人、工作调动随迁家属占17.6%,务工经商占26.4%,学习培训占21.7%,3项相加超过50%。
关键词: 人口计划 计划统计

内容

1991年,全市总人口409.81万人,当年出生57797人,出生率为14.1 80-/00;死亡21 154人,死亡率为5.19%0;自然增长36643人,自然增长率为8.99%0。此后数年,随着计划生育观念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识,人口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至1999年下降至9.30%0。自然增长率亦下降至5.51%0。
  进入21世纪后,由于生育高峰期的到来,起韧3年,人口出生猛增,2000年出生率达16.41%0,2001年13.53%0,2002年12.54%0,自然增长率3年分别为11.03%0、8.31‰、8.15%0。经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生育计划后,这一现象得到较好扭转。
  1991-2010年,通过实施计划生育,全市出生率由1990年25.1 1%0下降到2010年12.95%0,缓解全市粮食、就业、就医、住房、交通等方面压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此处为表格(1991-2010年全市人口自然变动一览)=] 第二节机械变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口迁移也相应发生变化。
  2010年,全市外出半年以上人口74.29万人,占总人口14.9%,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54.15万人。流向省外33.4万人,遍布全国各地,主要流向沿海省份,其中流向浙江10.77万人、广东10.46万人、福建3.72万人、上海2.35万人、江苏1.49万人。2010年,外来半年以上人口53.7万人。省外流入九江市半年以上7.35万人。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2.49万人。从职业分类看,3.2万人务工经商、1.78万人求学。从居住地看,居住浔阳区、庐山区3.64万人。从户籍所在地看,来自湖北1.62万人、安徽0.95万人、河南0.54万人、浙江0.42万人、福建0.41万人、四川0.33万人。省内市外来九江市半年以上人口38.22万人,居住浔阳区、庐山区半年以上人口10.04万人。市内跨县区流人浔阳区、庐山区半年以上人口8.13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市流动人口呈现特点为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流动变化日趋复杂,流动频率进一步加快,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无论是市内流动还是向市外流动,其规模均在不断变大,流出人口规模大于流入人口。
  2006-2010年迁移人口中,由部队复员转业军人、工作调动随迁家属占17.6%,务工经商占26.4%,学习培训占21.7%,3项相加超过50%。
  [=此处为表格(2000、2010年市内迁移人口迁移原因一览市人口性别情况一览)=]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