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文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14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文服务
分类号: P331
页数: 2
摘要: 一、水文防汛抗旱服务 1991年始,随着水文信息监测手段不断更新,水文防汛抗旱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1998年,市城区发生洪水决堤,市水文机构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和超常发布的中长预报,使省.市领导调度有据,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05年9月初,受台风泰利影响,全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
关键词: 水文调查 调查

内容

一、水文防汛抗旱服务 1991年始,随着水文信息监测手段不断更新,水文防汛抗旱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1998年,市城区发生洪水决堤,市水文机构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和超常发布的中长预报,使省.市领导调度有据,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05年9月初,受台风泰利影响,全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修河支流潦河流域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最大洪水,造成永修县青湖圩堤决口,农作物绝收,耕地毁坏,城镇受淹。庐山出现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34毫米,导致泥石流和十里片区受淹严重。市水文局迅速启动非报汛站的防汛预警系统,全面收集雨情、水情、灾情信息,根据各地土壤含水量值,向市防指报告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地区,做到信息全面,分析有据,为地方领导在防台风工作中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2009年9月25日,九江水情分中心全面建成,正式通过省水利厅终审验收。
  二、水资源管理与评价服务 2000年始,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先后开展长江干流九江段近岸水域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重点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旬报编制、在全市开展168个排污口调查、参与“取水许可证”年审水质检测、长江九江干流潜在水污染调查。2008年9月25日,湖北阳新驰顺化工有限公司排污管道一处焊接位置出现裂缝,造成有毒废水泄漏,市水文局为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提供可靠依据。2009年8月10日,宜昌市右牌水域发生危化品集装箱落水事件,市水文局立刻启动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对长江九江段水质进行不间断监测,及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市水文局先后编制完成《九江市水功能区划》《九江市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九江市水量分配细化研究报告》,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基础。开展的江河湖库水量水质监测为水功能区目标管理及考核提供依据。编制完成旭阳雷迪、理文造纸、亚东水泥、江西铜业、恒生化纤、彭泽兴达化工等50多个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为招商引资服务。
  三、对外合作服务 1994年,市水文局与河海大学合作完成广东枫树坝水电厂库区地形测量。1998年1 1月至2001年5月,与省水利科研所、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合作,在长江九江段抛石围岸整治工作中,绘制抛石设计线;参加该地段数十千米水下地形测量。1999年11月至2000年5月,先后与长江委丹江口水文局、黄委水文局测绘总队合作,利用GPS技术,对500多平方千米鄱阳湖分蓄洪区进行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第四节水文科研一、人才队伍 1991年始,市水文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2010年12月,全市水文T作者具有专科文化程度的有12人,占全市水文单位职工14%;具有本科文化程度的有30人,占全市水文单位职工36%;在职研究生4人,占全市水文单位职工4.8%。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17人,占全市水文单位职工200-/0,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占全市水文单位职工3.6%。
  二、基础理论研究 2010年,市水文局申报科研项目有4个,获批项目2个,其中“九江市八里湖水生态监测与研究”课题完成:“九江高沙水文站下游电站(抱子石)泄流关系率定”课题组报告编制工作接近尾声。修河流域虬津站和永修站上下游水量不平衡研究、瑞昌铺头水文站径流模数率定研究取得阶段成果。长江九江段、鄱阳湖及修河流域实时洪水预报技术研究取得成果能较好满足市域防洪减灾科技需要。境内主要河流、重点湖泊、大型水库以及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与水质评价研究,重要江河湖库水文情势研究,市城市重点景观湖泊水质研究等方面成果,为市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城区和谐发展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应用技术研究 2000年8月,市水文局自主研发的HCS-2000A型水文缆道测流自动控制系统研制成功,在修水高沙水文站成功应用。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信号稳定,能自动检测适时河道水位,适用于各种河流任何形式的电动测流缆道,由计算机完成测流成果处理、计算、打印、存储。2005年,市水文局结合九江实际情况,对三峡水库正式蓄水后长江九江段实时洪水预报方案进行修改调整,对修水抱子石电站、龙潭峡水电站建成后修河沿线各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为城区及修河沿线防洪、抗旱及调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平台。2007年,市水文局推广应用水文数据库管理系统、水文信息公众服务系统、防汛会商系统等水文业务系统,提高市水文工作整体水平,推动市水文信息化工作。2008年,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全面改造完成,引进应用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等多台高科技分析仪器,该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复查,具备检测包括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污水、大气降水、底泥质与土壤6项共49个参数的能力。水资源评价发展为考虑水量、水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和体系。至2010年,市水文局自主研友的HCS-2000A型水文缆道测流自动控制系统相继在江苏、浙江、福建、云南、海南、湖南、安徽、湖北、江西委及长江委10个省(部门)水文站推广应用。在云南省国际河流建设项目中,14个水文站采用此项技术设备,为国际河流合作项目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至同年12月,市水文局10个水文站全部实现流量测验缆道化,其中7个水文站实现缆道测流控制自动化,并引进一套走航式ADCP测流系统。建成市水情分中心和9个县级单位暴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完成小型卫星接收系统,启动建设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实现雨量站、水位站及部分大中型水库站共316站点的水文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整体提高水文监测和信息传输时效性、准确性,自动化、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四、学术成就 1991年始,市水文局科技工作者每年都有科研论文在国家正式学术期刊刊登发表。至2010年,有10余篇论文入选《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江西水利学会优秀论文集》等论文集;有8篇论文在《水利发展研究》《水政水资源》《水资源研究》《政研通讯》《江西水利科技》《水利水文自动化》等刊物上发表。其中《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高水文服务能力》获《水利发展研究》杂志社有奖征文二等奖;《水文在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在全国城市水利学会年会上交流并获中国水利学会学术优秀论文;《论试江河干旱告警水位制定办法》被省水利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奖,并作为全国开展该项工作典范。由曹正池等参与撰写的《江西河湖大典》被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授予二等奖,2009年,在由水利部水文局委托中国水利杂志编辑部举办的“贯彻落实水文条例加速发展水文事业”征文活动中获组织奖;吕兰军《水文发展与改革的几点思考》获三等奖。在中国水利政研会地域学组第二组2009年理论研讨会中,吕兰军《参公给水文职工思想带来的变化及对策与建议》获二等奖。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