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古代科技成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12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古代科技成就
分类号: K875
页数: 4
摘要: 一、医用温泉 《庐山志》载:“主簿山,在胡郎庙南数里。山下有温泉,穴口围一丈许,沸泉涌出如汤,冬夏常热。”唐朝白居易在《题庐山山下汤泉》一诗中提出温泉功用问题。据南宋周必大《庐山后录》一文可知,其时庐山温泉已建有“黄龙灵汤院”,尽管“败落特甚,而汤泉固自若;”宋代朱熹在(庐山)《温泉》诗中写道:“谁燃丹黄焰,爨此玉泉水?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关键词: 古代生产 工具

内容

一、医用温泉 《庐山志》载:“主簿山,在胡郎庙南数里。山下有温泉,穴口围一丈许,沸泉涌出如汤,冬夏常热。”唐朝白居易在《题庐山山下汤泉》一诗中提出温泉功用问题。据南宋周必大《庐山后录》一文可知,其时庐山温泉已建有“黄龙灵汤院”,尽管“败落特甚,而汤泉固自若;”宋代朱熹在(庐山)《温泉》诗中写道:“谁燃丹黄焰,爨此玉泉水?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用设问的方式提出“硫磺”与“温泉”的关系及庐山温泉价值。明代桑乔在《庐山纪事》中引用《山疏》内容,对庐山温泉之成因作过探讨:“往闻温泉之下多硫,故其臭亦硫。惟下有丹砂则水赤而香。不赤香亦不硫臭者,其下有磐石。”药学家李时珍将庐山温泉医用价值系统总结,在《本草纲目》中引用《食物本草》中的“庐山有温泉,方士往往有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汗乃至,旬日自愈也。”李时珍解释:“下有硫黄,即会不热,犹有硫黄臭。硫黄主诸疮,故水亦宜然。”并指出庐山温泉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入浴。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 1931年、1932年,地质学家李四光详尽考察庐山位置、地形、岩层之类别、构造、造山运动及其时期。在《庐山地质志略》中,对庐山温泉形成进行科学解释:“(庐山)最大之横断层,则见于庐山西南端,由隘口以东向西北直行,经马头山之西南而没于平地。此断层长十四五里有余,破裂亦特猛烈。隘口以东有温泉沸,盖即沿此裂缝而溢出之泉水也。” 庐山温泉温度最低为50CC,高达72CC。含有极为丰富的成分,阳离子以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最高,阴离子以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为主;此外含游离的二氧化碳、少量氟离子及一定量氡气,共含30多种微量元素。庐山温泉微具硫磺气味,属硫化氢泉,与法国凡而德百温泉、英国拜斯温泉、中国西安华清池温泉同属一个类型,被誉为治疗风湿病特效温泉。
  二、壶漏计时东晋,慧远创建庐山东林寺,曾制作“莲花漏”计时。“莲花漏”即在漏壶中使用漫流系统,消除漏壶水位对流量的变化,以保持水位稳定,提高漏壶计量时间准确性。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写道:“又有言远公弟子法要以木刻莲花十二叶植水中,用机关,凡折一莲是一时,与刻漏无异,俾礼念不失时,故有此名(指莲花漏)。
  20世纪30年代,吴宗慈在《庐山志》记载:“释惠安患山中无刻漏,乃于水上立十二芙蓉因波随转,分定昼夜,以为行道之节,谓之‘莲花漏’。” 庐山“莲花漏”,类似古希腊亚历山大城的克达席布斯发明的水钟,是介于日晷与自动机械计时器之间的重要发明。
  三、桥梁建筑庐山古桥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他山所少见。建于宋祥符七年(1014)的观音桥是庐山古代拱形力学应用的典型。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记载,仅1600-1668年的68年间,当地曾发生过6次较大地震,“房屋尽皆摇动”,然而观音桥却岿然不动。
  观音桥的桥梁,需跨近30米的三峡涧,石条的长度与厚度都是有限制的,而三峡涧两岸又为壁立的石崖,于是便用107块花岗岩券石以子母榫互相衔接而成。此种多券石拼成的桥梁,必须向上拱出弯曲,使道尾相衔的每一块石条之间互相挤压、支撑,彼此相依紧固不动;两岸的桥墩又就石崖修建,形成一个整体,增加桥的强度和稳定性。潘耒在《游庐山记》中写道:桥(观音桥)“绝壑为梁,溪水湍悍,就崖石为址,下圆而上方,工巧类神造。” 观音桥之所以修成单孔拱形,亦有如下因素:经济,因涧中不必另建桥墩,节省开支;便于泄洪,若涧中增建桥墩,则影响山洪倾泻,进而危及桥的安全;美观,观音桥在深涧碧水、两岸苍翠树木相衬之下,犹如一道长虹,横枕翠微,平添一道风景。宋代苏轼就曾以留恋心情,写下“我来不忍去,月冉飞桥东”诗句。
  四、正天之器庐山北麓太平宫原存璇玑玉衡,分上、下两截。下截如覆甑的下端,直径61厘米,高46厘米。覆甑上端几近弧形,正中有一直径大于21.5厘米圆孔,下端边沿有二道弦纹,近底边铸有直书横置阳文“岁次癸未七月口日匠人张文造”等字样[有人据此定为明嘉靖二年(1523)所造,待考]。上截以“铁菱角”呼之,十分形象;东南西北上面均有互相垂直相交、直径为21.5厘米的四个圆翅,上下有圆翅贯穿,直径也为21.5厘米,共6个圆翅,每个长25厘米。上截一圆翅插入下截上端之圆孔,“枘凿相含”如磨,推之可运转。
  甘肃省政协委员张巨湘曾破译庐山璇玑玉衡,并绘制出复原图,应为三截,残存实物为中、下两截,上截是由标有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的天盘组成;中截为“铁菱角”,起着枢纽轴承作用;下截为底座,底座上分别标出后天八卦、十二时辰、五行方位等,起地盘作用。
  按复原的复印草图,庐山璇玑玉衡尚缺最上一层,推定为玉制。此层草图绘为84x84厘米之方形物体,厚度应超过25厘米。在方形物体下(即背面)正中处,应有一深25厘米、直径大于21.5厘米的孔,以便“铁菱角”上端之圆翅插入。水平方向的4个圆翅,推之可转动。
  最上层方形物体,上面为一直径为84厘米的圆弧。圆弧等分为四象,中国古代用以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星象,每一象七宿,总计为28宿,又名28舍或28星。即:东方七宿是角、亢、氏、房、心、尾、箕,称青龙;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称朱雀;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称白虎;北方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称玄武。另在青龙与朱雀两象之间绘出北斗七星位置。由此复原草图,可了解璇玑玉衡为“正天之器,可运转”,既可“审定时刻”,又为可“观测星宿”的仪器。
  1998年8月,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在庐山召开,研讨会的纪念章以及其他纪念物上,均有庐山璇玑玉衡的图案。
  五、地理考察中国古代地埋科学考察与研究名著《山海经》中《中经》主要部分《中山经》“中次十二经”中,写到“柴桑之山”:又南九十里,日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兽多麇鹿,多白蛇飞蛇。
  东晋郭璞为“柴桑之山”作注写道:“今在浔阳柴桑县南,共庐山相连也。”汉时以柴桑名县,故有柴桑县。柴桑县即今天九江县,在九江市西南、庐山西北。所谓“浔阳柴桑县南”,正是庐山。
  另,在《山海经》的《海经》中的《海内东经》中有这样记载:“在闽西北,人海,余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人江,一日天子鄣。”这里的“天子都”“天子鄣”均指庐山。清代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云:共有三个天子鄣,庐山是其中之一。
  《山海经》在《山经》与《海经》中有关庐山的文字,尤以《山经》注明了方位、道里,标明了庐山相对的位置并使之与四周山川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地理概念。再者把水文、动植物、矿产逐一列出,可供后人对比、研究。
  《尚书·禹贡》在《导山》之末写道:“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这里的“敷浅原”,便是庐山。《尚书·禹贡》较之《山海经》明确山系概念,所列各条山列,均自西向东延伸。如先岷山、次衡山,最后为敷浅原,三山自西而东组成一列。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徐霞客考察庐山,写出3000余字富有科学价值的“游记”。首次对庐山地貌与水文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定论;对于庐山的高度,向有争论,或以五老峰最高,或云汉阳峰为最,徐霞客一锤定音:“汉阳峰为庐山最高顶”,诸山在汉阳峰前,“无不俯首失恃”。今实测结果,汉阳峰海拔1474米,五老峰海拔1385米。庐山分水岭是以仰天坪为界,北水北流,从九江,人长江;南水南流,经星子,入鄱阳湖。
  六、本草应用庐山植物的应用与研究,在诸多“本草”典籍中均有反映。《名医别录》载有庐山云母及其主治;《别录下品》中列有“马鞭草”;《本草拾遗》载有“温汤”条;《日华诸家本草》载有“菩萨石”一条;《日用本草》载有“石耳”条。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温汤”“云母”“菩萨石”“马鞭草”“石耳”“茗”以及“石炭”“瑞香”“金鱼”等9种。并对“菩萨石”“马鞭草”和“茗”3条在《集解》中补充“产地”庐山。对新增庐山本草“石炭”“瑞香”“金鱼”分别写道:“……江西之庐山、袁州、丰城、赣州皆产石炭,可以炊爨。”“瑞香其始出庐山,宋时人家栽之,始著名。”“金鱼有鲤、鲫、鳅数种…~《述异》记载:‘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即此也。”主治“久痢”。清代吴其溶的《植物名实图考》“癞蛤蟆”条下写道:“庐山灵药,塞壑填溪,记载缺如,服食无方。”书中共收载庐山植物豆叶菜、急急救、土常山、九头狮子草、小二仙草、大二仙草、凤了草、癞虾蟆、百脚蜈蚣、芫花、益智子、南天竹、野凤仙花、半边月、木兰、宝树、望水檀、野红花等20种。《植物名实图考》所写既有药用植物,有观赏植物,也有农用植物;不仅记录了产地,且也记录了植物的形态、习性,甚至繁殖方法。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