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纪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1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化纪事
分类号: K2
页数: 5
摘要: 一、行医办学三国吴黄武元年(222),董奉居庐山,为人治病,治愈者植杏树数株,数年间郁然成林。“杏林春暖”语出于此。
关键词: 历史 纪事

内容

一、行医办学三国吴黄武元年(222),董奉居庐山,为人治病,治愈者植杏树数株,数年间郁然成林。“杏林春暖”语出于此。
  唐长庆元年(821),李渤任江州刺史,重游庐山。次年扩建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937-942)间,白鹿洞“建学置田”,称“庐山国学”。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赐国子监印本九经给白鹿洞,称“白鹿国学”,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熙宁四年(1071)周敦颐知南康军。次年隐居莲花峰下筑濂溪书院讲学其中。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军,复兴白鹿洞书院,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八年(1181),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义利”章。朱熹受到宋孝宗召见,请求赐书、赐额,得到宋孝宗恩准。淳裙六年(1246)诏颁《白鹿洞书院揭示》于各府州县学立召。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7)李时珍到山采药,将庐山瑞香、石耳、金鱼、茗等收入《本草纲目》。万历七年(1579)诏毁天下书院,白鹿洞书院由此被废。
  2009年12月,白鹿洞书院建成“江西历代进士榜”,采用碑廊形式,刻录江西籍历代进士名单1.1万余人。
  二、隐逸修行东晋咸康六年(340)王羲之任江州刺史,于山南麓金轮峰下建别墅,后舍为归宗寺。该寺为庐山第一寺。元兴元年(402)慧远与刘遗民等12人结“莲社”,立誓“同修净土之业”。次年慧远撰《沙门不敬王者论》。义熙元年(405)陶潜辞彭泽令,归隐庐山,赋《归去来兮辞》,撰《桃花源记并序》,开创田园诗风。
  南朝宋大明五年(461)陆修静至庐山,创建太虚观。升明元年(477)陆修静于建康逝世,返葬庐山布袋岩,谥“简寂”,太虚因名简寂观。唐贞元元年至二十年(785-805),李渤与兄弟李涉隐居庐山读书,人称白鹿先生,将其隐居地称白鹿洞;其间,蔡寻真、李腾空到山学道。
  1929年,陈三立息影庐山,建“松门别墅”。
  三、文化游览东晋义熙七至八年(411-412)谢灵运两次登山,题写《登庐山绝顶望诸桥》《人彭蠡湖口》等诗。
  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曾游庐山。上元二年(761)李白作《庐山谣寄卢侍御虚丹》《望庐山瀑布水》《望庐山五老峰》等。太和九年(835)白居易送《白氏长庆集》60卷藏东林寺,会昌(841-846)间,复送后10卷及香山居士像藏寺。
  五代南唐保大十二年(954)春末,南唐中主李璨令铸铁罗汉五百尊送至东林寺,寺僧造阁以供奉之。
  宋景佑五年(1039)范仲淹邀请梅尧臣同游庐山,均有题咏。皇祐五年(1053)欧阳修游庐山,并访弃官隐居庐山好友刘凝之,题写《庐山高歌赠刘凝之》。元丰七年(1084)苏轼游庐山,题咏《题西林壁》《庐山二胜》等诗篇。1080年苏辙、米芾曾游庐山均有题咏。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游历庐山,有题咏。并撰有《开先禅院惨造记》,对开先寺的历史作了考证。乾道三年(1167)周必大游庐山,1 170年、1178年,陆游两次游庐山,均有题咏。嘉庆九年(1804)舒天香游庐山,观云百日,撰《天池赋》。
  四、封敕祭祀及纪念明洪武六年(1373)敕建天池寺。明令九江、南康2府合祀此事,春秋时节,文武百官皆要至此致祭。岁首,全山寺僧须来这里朝拜,朝拜时,皇太子亲自撞钟击鼓。洪武二十六年(1393)敕建御碑亭。辟九十九盘古道,沿途建锦涧、半云、甘露、一息、披霞五亭。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封庐山为岳。自此,庐山与五岳并列。正德十五年(1520)王守仁在秀峰书刻《记功碑》,登庐山,书录欧阳修《庐山高》诗。
  2007年9月28日,“庐山抗战纪念碑”竣工。纪念碑高9.9米,基座高1.938米,占地面积119.38平方米。纪念碑始建于1946年,原名为“陆军第99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五、书画题赠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金世扬聘名画家许从龙绘《五百罗汉图》200幅送栖贤寺。今113幅存庐山博物馆。
  1918年,康有为二上庐山,为普超书的“血经”题跋,并题“黄龙寺”匾额。1930年,徐悲鸿登庐山写生。 2009年3月7日,国学大师季羡林(98岁)题写“庐山——人文圣山”,高度评价庐山。
  六、文化活动 1958年10月,上海新中国京剧团整编制迁往庐山,更名江西省庐山京剧团,演职人员200人。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期间。毛泽东登庐山,题《七律登庐山》诗。1961年9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题《题庐山仙人洞》诗,并派人将庐山图书馆宋、元、明、清时期庐山志书10余种全部借出阅看。9月16日,手书李白《庐山谣》赠庐山党委。
  1981年,邮电部发行《庐山风光》邮票。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庐山举办文博会。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专程到鄱阳湖观赏和考察候鸟,称鄱阳湖“鹤林”为第二座万里长城。1988年,第五届中日电影文学研讨会在山举行。白鹿洞书院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庆祝白鹿洞书院重建大会暨首届顾问教授座谈会召开。
  1992年10月11日,中日友好净土宗协会组织第九十七次日中友好访华团,到东林寺参加日本佛教加赠青莲华大法会,向东林寺回赠莲种,并捐款203万日元,以纪忿东林寺向日本寺院赠送青莲花670年。1993年12月,毛泽东诗碑园建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1994年5月1日,《庐山旅游报》创刊发行。《庐山旅游报》介绍庐山发展及庐山旅游文化知识。5月10日,举行中国首届“五羊杯”自行车赛,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栏目专门报道这次比赛。199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上山视察,并录毛泽东诗《七律·登庐山》赠庐山管理局党委。4月,庐山被评为“国家级安全山”。白鹿洞书院举办“白鹿洞建院1050周年”纪念会,出版《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1997年,为庆祝庐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邮电部批准发行纯金镶嵌封1枚。邮电部发行《庐山风光》电话磁卡一套6枚。庐山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区。7月8日,“1997中国庐山国际旅游节”开幕,有中外来宾、客商、记者600余人,其中有12个国家及台湾、澳门等地区客商200余人参加。1999年,《世界文化景观——中国庐山》多媒体光盘出版发行。9月1日,庐山国际文化旅游节举行,参加中外宾客2万多人。10月,中国与朝鲜联合发行《庐山·金刚山》邮票,并举行首发式。
  2000年,举办2000年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庐由获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庐山通过国家AAAA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5月12日,由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命名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庐山植物园举行挂牌仪式。10月24日,“庐山杯”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总决赛)在山开幕。从全国15个分赛场角逐出来的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赛程3天。2003年1月8日,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国土资源部《今日国土》杂志社联合科技界、学术界、政界、新闻界共同组织全国首次“中华名山推选活动”揭晓,庐山获“中华十大名山”称号。1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授牌仪式。9月2日,由《人民日报》社与国家环保总局、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庐山杯中国环保三十年征文”颁奖仪式在庐山举行。10月8日,“庐山杯”全国健美操形象大使总决赛在庐山举行,来自北京、沈阳、武汉、青岛、昆明、西安、大庆、海口、南昌、九江10个城市200余名选手参加。10月9日,庐山白鹿洞书画大赛暨中国书院论坛研讨会在白鹿洞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0余名书画家参加。12月30日,庐山管理局同省文物局首次对毛泽东在庐山遗存文物进行鉴定,确认41件套实物为国家二级文物,35件套被推荐为国家一级文物。主要是毛泽东阅读过的书籍、指示的文件、照片、住过的房间、所写诗词等。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在法国巴黎召开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会议表决通过中国庐山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5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庐山杯”地学知识竞赛预赛在山举行,来自全国60个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100名选手参赛。9月18日,由江西省政府主办、国务院台办协办的2004年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在庐山开幕。有816名台商在内的2000多名赣台两地优秀企业家和专业人才参加。2005年7月24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会在山召开,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6所大学的16名校长参加。9月11日,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庐山“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2006年,经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定,庐山进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5月1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庐山举行,来自全国31个世界遗产地负责人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管理进行研究和交流。8月31日,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景区“和谐中国(庐山)论坛”在山举行。2007年3月,庐山获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称号。评审委员会通过对庐山民间文化遗产旅游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评审,认为庐山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传说艺术丰厚,尤对民间遗产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有推动和促进。5月15日,庐山获全国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9月17日,第十八届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在山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0名模特参加。1 1月25日,在海南博鳌召开的2007年博鳌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庐山“国家旅游名片”称号,评定“国家旅游名片”尚属首次。12月,庐山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2008年4月,德国黑森州世界地质公园代表团到山考察访问。代表团参观如琴湖、天桥、仙人洞、王家坡U型谷、含鄱口、植物园、庐山地质博物馆等景点。12月20日,海南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组委会综合审核、评定,授予庐山“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和“国际旅游名城”称号。2009年3月31日,庐山入选“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榜”,获得“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称号;三叠泉瀑布获“中国最美十大瀑布”称号。6月12日,经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世界城市合作组织评价中心、世界文化地理研究数据库、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评选,庐山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国庆节期间,庐山抗战博物馆向游客开放。10月12日,首届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在庐山开营。2010年4月18日,经由世界华侨人社团联合总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主办的“2010中国文化旅游主题高峰论坛”组委会专家综合考核,庐山获“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品牌景区”称号。10月23日,中国邮政为纪念朱熹诞生880周年发行的《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在庐山举行首发式。纪念邮票一套,共2枚。图案分别为朱熹像、游学传道。
  七、影视拍摄 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山拍摄电影《庐山》。
  1974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在山拍摄由汪国权编剧的电影《庐山植物园》。1979年5月2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开拍《庐山恋》,1980年6月6日,样片报文化部审看并通过:“影片准备出国,尽快写好完成本送北京,拟打英文字母。” 1982年,江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庐山风光》,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庐山植物园》。1983年,法国电视一台在山拍摄电视纪录片《庐山》。1984年,江西电视台拍摄电视纪录片《庐山植物园》。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系列片5集《庐山》。1986年,南京电视台拍摄电视纪录片《庐山别墅》。1988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由李刚编剧的电影《庐山新貌》。
  1992年6月14日,由庐山管理局、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共同筹划的12集系列电视片《庐山》,在庐山开始实地实景拍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忠祥、黄玲应邀成为该系列片主持人。这部电视系列片制作完成后,在中央电视台各主要频道播出。1994年获得全国优秀电视片一等奖。199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由柳春江编剧的电视片《庐山植物园》。1994年,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拍摄由李近朱、罗时叙编剧的系列纪录片12集《庐山》。1996年4月,由徐效钢主持、撰稿,柳春江拍摄《爱我庐山》电视宣传片摄制完成。1998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完成系列风光片《中国名山纪行》在庐山的拍摄。续拍的庐山专辑,以庐山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语言艺术效果,展示庐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1999年9月3日,应国家旅游局的邀请,日本TBS电视台到庐山拍摄《世界遗产——庐山》节目,庐山相关人员向摄制组介绍庐山深厚的文化积淀。2000年6月5日,由湖南卫视和庐山管理局共同制作的“玫瑰之约.《庐山恋》”电视专题节目在庐山进行实地拍摄。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青年男女相聚庐山,现场演绎一场现实生活版的“庐山恋”。节目还邀请特约嘉宾郭凯敏再叙当年《庐山恋》拍摄和放映情景。2003年10月,庐山管理局制作《庐山老镜头》电影新闻资料片,以纪实的电影镜头,再现20世纪30年代庐山重要的历史。2005年4月2日,《庐山恋》电影院部分职工参加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节目拍摄,通过荧屏向全国观众介绍电影《庐山恋》拍摄经过及长映不衰的原因。2006年5月3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江山如此多娇”之《庐山篇》在央视播出。同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栏到庐山采访庐山创建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的做法和经验。7月26日,距《话说长江》中的庐山专集播出20年后,中央电视台再上庐山,为大型系列片《再说长江》拍摄“庐山专集”。8月29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走遍中国》栏目组抵庐山,拍摄《走遍中国·庐山往事》12集电视纪录片,用跨越时空的方式讲述庐山人文历史、名人掌故、民俗民风,从人文的视角表现庐山的风土人情、自然山水。2009年9月25曰,庐山管理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的28集《庐山诗歌》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大风车》节目播出。《庐山诗歌》节目,是在庐山1.4万余首诗词中挑选独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28首诗词,其中有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和《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以及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等。2010年5月19日,电影《庐山恋2010》在“庐山恋”电影院举行开机仪式。此片是《庐山恋》的延续,依然讲述爱情故事。该片制片人、导演、主演为《庐山恋》女主角张瑜。6月2日,日本广播协会(NHK)电影摄制组到庐山,拍摄介绍庐山山水文化专题纪录片。日本广播协会(NHK)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同时也是日本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台,是经批准在中国合法落地的电视频道。6月28日起,由庐山管理局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的10集高清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地》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首播。该片策划、拍摄1年多,旨在以庐山为载体,对民族文化史上几次出现的高峰期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将庐山还原成中国文化史流变的一个佐证、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地标。国学大师季羡林为纪录片题名。7月16日起,该片又在中央屯视台高清频道《人文地图》栏目播出。8月16-19日,中央电视台少儿科普节目《芝麻开门》栏目赴庐山拍摄“魅力江西——走进庐山”系列节目,介绍庐山植物和地质知识的内容,展示庐山的动植物资源、地质科学知识、庐山丰厚的文化和秀美的风景。
  八、影视放映 1980年7月12日,电影《庐山恋》在庐山电影院举行首映式。《庐山恋》是“文化大革命”后国内第一部集爱情片、风光片、时装片于一身的电影作品,编剧毕必成。11月15-23日,该片作为观摩片,参加第八届迦太基国际电影节。影片获得当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女主角张瑜获得“金鸡”“百花”两大奖。1997年8月1日,《庐山恋》放映18年,共放映6300场,用拷贝10本,观众126万人次。《庐山恋》电影院以放映单一影片最多、观众最多,创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纪录。1999年11月8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给该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场次最多的单片”称号。2002年12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英国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庐山恋电影院——首轮电影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院“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至2010年9月,在庐山连续放映1万余场,观看人次300万人。
  1995年5月1日,庐山会议旧址加映《庐山烟云》历史资料片。该片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庐山召开3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009年3月7-8日,由国家旅游局发起、中央电视台承办拍摄的《畅游中国——庐山篇》在中央电视台4套播出。
  2010年3月2日起,《庐山诗歌》系列片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风车大问号》栏目中连续播出。9月15日,大型高清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获世界山地纪录片评委会人文类节目特别奖。10月5日,《庐山恋2010》在全国上映。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