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名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07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史名镇
分类号: X21
页数: 2
摘要: 姑塘地处鄱阳湖、长江间之要冲,历朝历代为江西物产通江达海集散之地。宋代江州茶叶、大米、鲜鱼等土特产均经姑塘码头出口。清雍正元年设立九江钞关姑塘分关,姑塘进入繁荣之期。姑塘鼎盛时期,长住及流动人口达36000余人,在20世纪初,成为一闹市。该镇1980年5月隶省辖九江市郊区,1984年恢复乡置为周岭乡,1999年撤乡建镇易名姑塘镇。因鄱阳湖汊自东、北、南三面伸人,多为滨湖平原和小丘陵地,以粮食种植、水产养殖为主。2010年,面积357.1平方千米,人口21582人,辖8个村(居)委会。
关键词: 乡镇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

内容

一、姑塘镇庐山区姑塘镇,东濒鄱阳湖与湖口县隔湖相望;南界谷山湖,与海会镇山水相连;西连威家镇,与株桥、新华村毗邻;北接娘池河,与虞家河乡开天村以河为界,是江西名镇之一。姑塘地处鄱阳湖、长江间之要冲,历朝历代为江西物产通江达海集散之地。宋代江州茶叶、大米、鲜鱼等土特产均经姑塘码头出口。清雍正元年(1723)设立九江钞关姑塘分关,姑塘进入繁荣之期。全盛时商号千百家,钟氏肉铺、王氏鱼行、曹氏轿子、杨氏船商,叶氏萝卜粑、黄氏豆腐花、尹式南杂货、涂氏清香茶,特色店铺比比皆是,至今叶氏萝卜粑仍在姑塘流传。姑塘酒坊“蛤蟆尿酒”闻名德化,江西四大名品糕点之一的九江桂花茶饼,即源于宋代江州(今九江)姑塘,后流传到九江一带,尤其是庐山庐饼店刘氏桂花茶饼畅销国内外。姑塘鼎盛时期,长住及流动人口达36000余人,在20世纪初,成为一闹市。该镇1980年5月隶省辖九江市郊区,1984年恢复乡置为周岭乡,1999年撤乡建镇易名姑塘镇。因鄱阳湖汊自东、北、南三面伸人,多为滨湖平原和小丘陵地,以粮食种植、水产养殖为主。2007年年底,庐山区开始筹建城东潜区化纤纺织工业基地,2008年7月被省发改委批准为九江化纤纺织产业基地,根据2010年7月2日工信部文件,该基地将主动承接国家化纤纺织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打造“中部地区差别化纤维基地”,建设“鄱阳湖西岸纺织工业新城”。2010年,面积357.1平方千米,人口21582人,辖8个村(居)委会。
  二吴城镇永修县吴城镇历史上曾与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并列为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也是世界A类候鸟保护区和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所在地。地处永修县东北部,鄱阳湖西岸赣江、修河交汇处,由4个嵌在鄱阳湖中的岛屿及其周边草洲水域构成,属平原为主的滨湖丘陵地区。中南部为湖洲平原,以滩涂、草洲为特征,西部为低山丘。东隔鄱阳湖与都昌县相望;南与南昌市新建县接壤;西与i角、九合、江益等乡镇毗邻;北濒鄱阳湖与星子县交界,距县城涂埠镇33千米。汉高祖六年(前201)置海昏县,治所就在与吴山一河之隔的修河北岸(现芦潭村附近)。吴山因地势较高则成为“汉海昏仓廒所也”,即粮食仓库所在地。南朝宋元嘉二年(425),海昏县城迁往艾城,部分人家就近迁徙,于是吴山居民骤增,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逐步发展成一个货物集散申转及手工业加工的大商埠大集镇,自此吴山易名吴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划南昌城西北14乡设置新建县,吴城划归新建县管辖。清末,南昌府在吴城设二府衙门,管辖吴城镇“六坊”。民国时期在吴城设区公署。1949年10月属新建县第五区。1954年恢复吴城镇并划归永修县。吴城居吴头楚尾,因水而兴,扼江西水路之咽喉,自古就有“洪都门户”之称。赣江主航道穿境而过,修河、饶河分别在集镇东侧和吉山西北与赣江交汇融人鄱阳湖,是江西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和江西最大的水上物流聚散地,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美誉,鼎盛时期集镇规模曾形成“一镇六坊八码头、九垅十八巷”的格局。全镇有布匹、百货、南杂、米行、木行、纸行、药埠、盐埠、烟埠、麻庄、文具、灯笼、银楼、豆麦行栈、酿酒作坊等大小店铺上千家,常住人口达10多万人,供善男信女朝拜的各种庙、寺、庵、阁、宫达40余座。来自全国各地商人为因集会、寄寓、联系业务、解决纠纷和储存货物的需要,纷纷兴建同乡会馆,最盛时达48座之多。近2000年来的商业文明给吴城留下深厚文化底蕴,如会馆文化、庙会文化和特色民俗等,至今仍保存有海昏古仓廪遗址,荷兰天主堂,杨至善堂,麻石街等名胜古迹。吴城镇地处首批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六大湿地之一——鄱阳湖生态湿地核心区,拥有湿地面积近2万公顷。自然风景优美,是永修县旅游金三角之一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拥有湿地面积近2万公顷。保护区9大核心湖有7个在吴城。每年受修河和赣江水系影响,枯水期水落滩出,形成草洲河滩及大小湖泊,河流蜿蜒一线;丰水期水位高涨,河流湖泊融为一体,一片汪洋,是鄱阳湖生态湿地的自然地理特征。鄱阳湖生态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也是白鳍豚、江豚、中华鲟、冬候鸟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据统计,在吴城已发现鸟类310种,高等植物476种,浮游植物50种,爬行类48种,兽类4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二级保护动物46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水鸟)159种。有1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4种,其中I级保护动物10种:白鹤、白头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和遗鸥;II级保护动物44种,如小天鹅、卷羽鹈鹕、白枕鹤、灰鹤、沙丘鹤、白额雁、白琵鹭等。吴城是世界目前最大的越签白鹤和东方白鹳群体所在地,和迄今发现的世界最大鸿雁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最大时达2896只,占全球总数98%以上。2010年,国土面积368平方千米,人口16378人,辖8个村(居)委会。
  三、马当镇彭泽县马当镇位于长江中下游,东与安徽省东至县接壤,东北与安徽省望江华阳隔水相望,西南直达县城约15千米,北濒长江与棉船一脉相连。始于西汉,开发于西晋。唐时初具雏形,宋、元逐渐形成边境贸易集镇,明末清初为鼎盛时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于马当山山端建造横江炮台1处,居高临下,为长江天险。炮台上控渝汉,下扼安庆,1912年10月孙中山亲临马当,写下“中流砥柱”4字刻于矶头岩上。1937年,国民政府为抗日对炮台进行修复和扩建,建造布局为一、二、三级炮台,有隧道、厢房,练兵场等5处。1938年春,国民政府“江防委员会”为阻击日寇进犯在马当炮台山下游进行封江,招聚上海“新生”“江裕”号舰及趸船、铁驳、木船等18艘满载乱石、铁锚抛入江中,阻塞江道,在全国抗日史上造成重大影响。1948年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由棉船、望江华阳组织民工横渡长江,内外接应,解放马当。改革开放以来,马肖先后获批为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省级示范镇和百强镇之一。内陆首座彭泽核电基地,正待兴建。境内有彭湖高速,铜九铁路、301省道3干线交汇,客运、港口、汽渡发班上百次,人口流量达几千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10年,面积144.16平方千米,人口37081人,14个村(居)委会。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