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唯一号: 140435020230000581
作品名称: 柴窑
其他名称: 景德镇窑;镇窑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818.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Q174.6
主题词:

作品简介

柴窑因其形似半个鸭蛋复于地面,故称蛋形窑,又因其为景德镇独创,亦称景德镇窑,简称镇窑;由于所烧燃料为松柴故称柴窑,由于火焰前进方向较平,又称平焰式窑,或横焰窑;又因其酷似半个瓷瓮横卧于地,也称瓮形窑;因其正面外形颇系女人体型,故又称其为女体窑。元代以前,景德镇烧瓷盛兴容量宠大的龙窑,由于元代税制苛刻,窑主只有想法缩小窑炉容量,提高烧成率,才能减少税额。因此,元人蒋祈在《陶记》中称:“兴烧之际,按籍纳金”(“籍”在古代文献中可作容量解),不但如此,而且税制的执行十分严厉,“窑有尺籍,私之者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种新型窑炉很有可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景德镇南河北岸景德镇印刷机械厂院内出土的一座元代陶瓷焙烧卵白釉与青花瓷器的残窑,窑全长19.8米,窑壁残高0.6—1.2米,前室宽4.56米,后室宽2.74米,坡度12。其形制奇特,和中国古代流行的龙窑、阶梯窑都不相同,其平面和景德镇还在使用的清代遗留下来柴窑(即镇窑)有某些相似之处,可见景德镇著名的“镇窑”在元代就已初具雏形,印证了清人唐英在《陶成示谕稿》中的说法。他在序中追述:“窑之高卑、阔狭、大小、浅深经夫火堂、火拭、火眼、火尾之规,种种不一,相继涌现,精其工,而供其役者,为景德镇魏氏专其业,而得其传,元明以来无异也。”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