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古瓷窑遗迹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445
作品名称: 石溪古瓷窑遗迹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142.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窑址(考古)-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石溪古渡位于浮梁县三龙镇芦田村,处昌江支流西河的中游,距景德镇三闾庙约15千米,石溪古渡历来为西河窑柴水道的最后一个码头,也是西河货运量最大的码头。清代,经过这里运到景德镇的窑柴,高峰时占景德镇窑柴的3/4,这里还供应饶州全境及徽州部分地区的青石材,石溪古渡一度成为该地区独一无二的经济重镇,有“庐田小扬州”之称。以石溪古渡为中心的西河经济一枝独秀,衍生出多个光彩夺目的历史古街名镇,如三龙古街、方家古街、红砂古镇、阳湖古渡(南溪)、牡丹台村等。雍正时期,石溪古渡非常繁荣,浮梁五品知县张景苍游石溪古渡时,对石溪古渡的自然风光、临水而居的古村以及川流不息的西河船只大加赞美,写下了《过上庐田》诗二首: 其一 山水清幽景物妍,耳根眼底费周旋。 鸟声断处溪声续,更有松山青到天。 其二 竹扉花径总相连,处处人家近水边。 行过西郊数十里,溪山最胜上庐田。 元代中期,杨、曹氏在此定居,村西靠西河渡口,石头甚多,故名石溪渡。明朝末年,陈氏由安徽建德迁此。清初,祖籍都昌的余氏从景德镇迁、居石溪渡村,余氏家族重“举业”,以“制陶”并经营石溪古渡窑柴数百年,在清朝社会地位显赫。从景德镇迁到石溪渡建村的人,以“镇巴佬”自居,以保持景德镇的乡音为荣,在漫长的岁月中没有被浮梁农村方言同化,一直保持着这种独特的乡音,即明末清初景德镇老城区的地方语音。 据《石溪渡·余氏家谱》记载,明中期至清初,余氏陆陆续续迁到石溪古渡定居。又据余忠琏墓志记载,余忠琏乃“全丰公之嗣也”,由都昌“石竹村”迁“浮西庐田都遂家焉”。余忠琏“专理陶业,家运渐亨”,与景德镇陶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古时陶瓷制作手艺有秘不外传的传统,而余忠琏来石溪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陶瓷制作技术,因此可以认为,余氏是在景德镇业陶之后,再迁居石溪古渡的。石溪渡的徐氏、程氏、洪氏、叶氏还是烧造“白炭”(栲树烧造的优质木炭)的高手,专供御窑厂烘烤釉上彩绘的燃料。 余氏家族雄霸一方,家大业大,富甲西河,村内粉墙矗矗,鸳瓦粼粼,屋宇交错,街贯巷连。余式贞“花屋”冠绝整个西河流域,余春旺古宅庭院深邃。余氏人才辈出,对石溪古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余忠琏,字玉臣,名国元,进士,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余忠瑚,名魁元,国学生,生于乾隆三十四年十月;余和栋,字源水,名锦辉,国学生,生于嘉庆十五年三月;余和梅,字得荣,名廷辅,国学生,生于道光五年九月;余和菊,字德华,名廷元,号殿臣,国学生,增捐贡生,生于道光十二年十月;余和朝,字德爵,名廷选,国学生,增捐贡生,生于嘉庆十二年十二月;余和恺,字德盛,名廷拔,国学生,生于嘉庆十五年十一月;余顺茂,字长发,名贝荣,号竟成,捐授海疆议叙正九品徵,又蒙爵阁督部堂,曾奖请给五品衔,生于道光十四年七月。 西河有着丰富的瓷土资源。上游的大洲瓷土,是清代景德镇瓷土的重要供应地,品质与高岭土相似,在蕉坑坞等地也发现零星瓷土矿。有瓷土、有松柴、有制瓷匠人,“石溪渡民窑”的诞生具备了全部条件。据石溪渡半月山附近的村民周新国讲述,原来“知青点”宿舍前见到过很多制瓷的匣钵、渣饼瓷片,有村民在石溪渡水口山建楼,也开挖出不少废弃的匣钵瓷片黏合物。80多岁的村民余松水老人说,石溪渡瓷窑主要分布在窑火弄、半月山、螃蟹刹等地,但未发现遗址。 碗葬,是明清时期当地的一种特有的墓葬习俗。显赫之家以奢侈厚葬为荣,瓷器就是当时的奢侈品。碗墓位于石溪渡口的“渡船坞”口的山包之上,极目远眺,石溪渡村及码头全貌尽收眼底。墓室内,瓷碗套瓷碗,垒成一个拱形;拱与拱相连,遂成墓室,碗与碗之间,碗拱与碗拱之间以石灰填实黏合。墓室长约2.4米,宽约1.34米,高约1.25米,墓门为石块封垒。石溪渡碗葬墓中瓷碗的青花图案,与当地窑业遗存中的瓷片是同一款产品,说明了墓葬碗为当地生产,证明了石溪渡存在一定规模的窑业。在石溪渡发现的众多瓷器残片中,有一块“婴戏图”青花纹饰瓷碗残件尤为显眼,其采用双勾分水技法,画面简洁灵动,以大写意的手笔,刻画了孩童活泼好动的神态,展示出了明末青花人物的绘画特点。 明末清初,石溪古渡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手工业者、船夫及商人。有安徽的烧炭工人、都昌的船夫、鄱阳的搬运工等,可谓聚百家之能工巧匠于一村。于是,古村也迅速繁荣起来,先后办起酒肆、饭庄、茶亭、银楼、船店、米铺、染房、烟馆、杂货店等。屋宇错落、粉墙黛瓦、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 浮梁乃景德镇的瓷业之源。宋元时期,瑶里、寿安、湘湖等处窑火兴盛,元代以后,随着水运的发展,分散在浮梁县的窑业逐步向景德镇聚集。而石溪古渡的窑业与此相反,是景德镇窑业外溢的结果。石溪渡古窑从发现的窑址遗迹分析,烧造时间在明清时期,规模不算大,产品质量也一般。但石溪渡的窑业与景德镇的窑业关系密切,历史文化脉络清晰,其意义还在于是景德镇窑业原料供应的主要基地和运输枢纽。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古窑址》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景德镇陶瓷窑炉发展史在陶瓷产业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制瓷业的发展都与窑炉的革新进步密不可分,瓷窑的形制结构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唐宋多为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具有容量大、对燃料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中,乐平南窑为唐代中期的土拱龙窑,而浮梁南田窑为唐代中晚期的砖拱龙窑。宋代之后,龙窑呈变短趋势,为了提升窑尾的抽风能力,龙窑选择建造在更陡的山坡上。如进坑的仓坞窑虽然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排烟孔、窑壁,但非常短小。元代,为适应精细瓷器烧造,单窑规模变小、火候更易掌控的马蹄窑和葫芦窑逐渐得到推广。到明代,葫芦窑完全代替了龙窑。清代,景德镇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发明了镇窑,具有容量大、温度控制准确的特点,为景德镇大规模的瓷器烧造奠定了基础。各个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烧造地点的变迁、窑业遗存的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业不同时期的烧造水平、工艺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步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石溪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