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古瓷窑遗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437
作品名称: 凤凰山古瓷窑遗址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120.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窑址(考古)-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山脚下村隶属浮梁县湘湖镇盈田村委会。明初,宁氏从安徽青阳迁徙至此,建村山脚下而名。村西南侧凤凰山的西北山坡上发现一座古瓷窑址,其西北300米是南河,东北侧1千米是盈田古瓷窑址,西南与窑坞山相连,东南为凤凰山主峰,西北面1千米为塘下古瓷窑址,稍远处是白虎湾窑址,西侧3千米有黄泥头窑址。这一带沿南河两岸窑址众多,水上交通便利,地处丘陵山区,柴草充裕,靠近瓷土产地——进坑瓷土矿,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烧造瓷器的优越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景德镇的文物工作者发现盈田村一带的窑址群,当时在山脚下村附近发现6处窑业遗存,其中村内2处、口坑坞1处、凤凰山3处,是宋代景德镇地区主烧青白瓷的重要窑场。目前,窑址相比较20世纪80年代已经遭到较严重的破坏,村内遗存荡然无存,口坑坞和凤凰山窑址的分布面积大为缩小,凤凰山窑址只存有1处堆积,在5000平方米的山坡上可见散布的残瓷碎片及窑具,窑业堆积依然十分丰富,地表可见执壶、碗等瓷器标本及匣钵、垫饼等窑具标本。 2006年,因景德镇南环高速公路建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民窑博物馆对凤凰山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找到制瓷作坊遗迹一间,出土了一批青釉、酱黑釉、青白釉瓷器和窑具标本,其中青白釉瓷和匣钵窑具占出土物件的绝大部分。作坊采用当时废弃的圆筒状匣钵砌建,遗迹距离窑炉不过10米,可以看出作坊遗迹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布局的,便于窑工生活、工作,方便坯件的搬运,节约生产成本。作坊遗迹显示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布局合理,具有特色,反映了宋代景德镇地区的建筑形式和窑业生产布局。 凤凰山窑室呈长条形,窑炉先沿山体挖出形状,窑炉靠山体一侧空隙处填满碎砖和匣钵残片,窑壁朝室内一面经窑火高温烧烤形成一层厚约0.3厘米的黑绿色烧烤面(窑汗)。窑室底部均倾斜,坡度前后不一致,前段长约3.25米,部分较平,坡度仅为2°;中段长约3米,略陡,坡度为16°;后段长约9.5米,变陡,坡度为230,能提高抽风能力。 凤凰山古瓷窑址宽0.5~0.7米、高0.8米,火膛位于窑室前方,呈半圆形,深1.5米。底部留存三个覆置的圆筒状匣钵。火膛与窑室相交处用砖平铺垒砌一道挡土墙,挡土墙面挂有厚厚的经长期高温烧烤的烧结硬面(窑汗)。火膛底部保留一层厚约5厘米的黑色灰烬,灰烬细腻,不见较大或较完整的木炭,推测可能是用槎柴燃烧后形成的,由此可以证明宋代景德镇地区烧瓷多使用槎柴。 窑室前段底部靠近中段坡度较平缓的地方留存两排内装碗类的漏斗状匣钵,可能是较平坦的地方装烧碗类器,同时在窑炉前段起着障窑火的作用。窑室后段坡度陡峭处留存多排排列整齐的内装执壶类的平底匣钵。龙窑窑炉底部留存内装坯件的匣钵,窑顶不存,推测应是拱形卷顶。凤凰山窑炉的排烟室破坏严重,窑室后壁(或称挡火墙)外有一半圆形坑,可能就是排烟室。窑室后壁仍然采用砖坯和圆筒形匣钵砌筑,因保存情况差而未见排烟孔。在窑尾两侧往南、北方向顺山体用圆筒形匣钵各砌弧形挡土墙,北墙破坏严重,南墙保存稍好,墙体底部的匣钵竖置,其上横放。 凤凰山的窑炉在火膛两侧各用废弃的圆筒状匣钵堆砌,匣钵底朝外,表面用黄泥抹砌,经窑火高温烧烤呈黑色硬面。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使火焰聚拢,促使窑内温度快速升高,景德镇发掘的明代永乐御窑遗址中葫芦窑遗迹和湖田窑葫芦窑遗迹中也有此类结构。景德镇的窑工不论在宋代还是在明代,不论在御窑还是在民窑,不论是龙窑窑炉还是葫芦形窑炉,均使用这项技术,说明景德镇的窑工已充分理解和掌握瓷窑砌筑技术和烧造技术。 凤凰山窑址中出土圆筒形匣钵最多,装烧琢器类,窑壁和作坊墙体也多采用这类废弃圆筒状匣钵,间隔具由粗砂黏土制成,因器物底足大小的不同而制成不同形式。窑柱呈紫褐色粗胎,在匣钵间起支撑作用,有不规则的工字形、圆柱状两种。 凤凰山窑址主要生产执壶,而且数量巨大,占出土器物90%,表明凤凰山窑址是一个专烧执壶类的专业化窑场。壶类造型多种多样,有喇叭口、圆口、盂形口之分,有圆形、瓜棱形腹之别,有平底和圈足之不同,有圆肩和折肩的不同风格,流有长短的区分,表现出轻巧秀丽或庄重挺拔的风格特征,体现不同时代的特征和应对不同阶层的使用群体和爱好者需求。特别是把柄外侧装饰不同纹样,是不同制瓷作坊的标记,为研究当时制瓷手工业的面貌提供了极好的资料。凤凰山窑址是以青白釉瓷为主的综合性瓷窑遗址,兼烧青釉和酱釉瓷。青白釉瓷修胎极为规整、精致,胎质细腻,淘洗精细,胎体中所含颗粒较小,多数呈白或灰白色,这应该是采用较好的瓷土原料制作而成。器物内满外壁至底或外壁不及底施青白釉,釉面光亮,玻璃质强,外底足无釉露胎。青白釉微泛黄、灰或灰黄色,多数偏灰色,釉面开冰裂纹。烧造产品以壶类为主,碗、盘类生活用瓷不到十分之一,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大型窑场。 凤凰山窑址及其出土物件均不见于文献记载,在发掘中没有出土相关的绝对纪年资料,但从出土遗物看,具有北宋的时代特征。凤凰山窑址出土的青白釉执壶圆流的下部贴塑蝴蝶结纹与1972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出土的北宋治平二年(1065)舒氏墓的青白釉蝴蝶结纹执壶相同,其独特的装饰完全一样,胎釉特征也相符。由此推断,凤凰山窑址的年代在北宋中期偏晚,即仁宗天圣元年至神宗元丰八年(1023—1085)。 凤凰山制瓷作坊遗迹和窑址的出土,为了解和研究宋代制瓷手工业的内部分工和制瓷工序,复原和研究宋代制瓷作坊的布局、功用及当时的经济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对研究宋代景德镇地区制瓷业的作坊形态、技术特征和产品种类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古窑址》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景德镇陶瓷窑炉发展史在陶瓷产业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制瓷业的发展都与窑炉的革新进步密不可分,瓷窑的形制结构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唐宋多为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具有容量大、对燃料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中,乐平南窑为唐代中期的土拱龙窑,而浮梁南田窑为唐代中晚期的砖拱龙窑。宋代之后,龙窑呈变短趋势,为了提升窑尾的抽风能力,龙窑选择建造在更陡的山坡上。如进坑的仓坞窑虽然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排烟孔、窑壁,但非常短小。元代,为适应精细瓷器烧造,单窑规模变小、火候更易掌控的马蹄窑和葫芦窑逐渐得到推广。到明代,葫芦窑完全代替了龙窑。清代,景德镇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发明了镇窑,具有容量大、温度控制准确的特点,为景德镇大规模的瓷器烧造奠定了基础。各个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烧造地点的变迁、窑业遗存的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业不同时期的烧造水平、工艺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步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凤凰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