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窑坞瓷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430
作品名称: 万窑坞瓷窑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101.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窑址(考古)-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万窑坞瓷窑为龙窑,平面呈长条形,方向北偏西36°。窑炉总长28.7米,宽(内部最宽处)1.9米,残高0.1~0.7米,由窑门、火膛、窑床、窑前工作面四部分组成。窑门位于火膛的南侧。平面为半圆形,长1.3米,宽1.46米,残存深度0.7米。火膛的前端为窑门,窑门口呈“八”字形,与外面的工作面相连,门宽0.7米。门外为窑前工作面,是一个不规则椭圆形的坑,长2.7米,宽2.6米,深0.6米。窑床位于火膛的北部,平面呈长方形。北侧窑尾破坏少许,南北残长25.75米,宽1.7~1.9米。两侧窑壁残存高度0.1~0.45米。底部北高南低呈斜坡状,窑炉的坡度可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的坡度为23.5。,中段220,后段19°。窑床建造是先在原土上挖槽,然后两壁用平砖顺砌,部分地方直接利用基槽的生土壁。 窑炉前部由于经过高温烧烤,内壁形成了一层厚度为6~12厘米厚的青灰色烧结层,外部为10~20厘米的红烧土层,两壁有用砖砌的修补痕迹,表明此窑使用年限较长。窑床的底部铺放了一层厚度为5~15厘米的粗砂层,使垫柱等窑具得以平放。窑壁的中后部发现两处疑似窑门,宽度约0.6米。在窑床前部完整地保存了支垫器物的窑柱,器物柱分布十分密集,可以推断该窑从停烧到倒坍废弃,相隔时间不长,窑内生产现场没有被破坏,这对了解当时的装窑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兰田窑两个侧窑门之间,侧窑门和正窑门挡火墙后方的窑床上保存了密集的窑柱,而在窑炉后部窑壁残毁部分,也零散地分布着一些窑柱。从保存的情况来看,兰田窑后半部几乎没有被利用,实际利用的空间只有2/5,那么建造这么长窑炉的目的,或许只是为了利用坡度增加抽力,获得更高的窑温。 通过考古发掘,万窑坞瓷窑内出土了一批晚唐、五代时期的遗物。瓷器主要有3类,即青绿釉瓷,青灰釉瓷和白釉、青白釉瓷。出土器物的种类丰富,除了常见的碗、盘、执壶、罐等器物,还发现了一些十分罕见的器物,有些在景德镇古代窑址中首次发现,如腰鼓、茶槽子、茶碾子、瓷权、瓷网坠等。同时,瓷窑中还出土了不同种类的窑具,其中带有“周”“生”“申”“大”“元”“和”“中”等文字款的数百件。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古窑址》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景德镇陶瓷窑炉发展史在陶瓷产业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制瓷业的发展都与窑炉的革新进步密不可分,瓷窑的形制结构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唐宋多为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具有容量大、对燃料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中,乐平南窑为唐代中期的土拱龙窑,而浮梁南田窑为唐代中晚期的砖拱龙窑。宋代之后,龙窑呈变短趋势,为了提升窑尾的抽风能力,龙窑选择建造在更陡的山坡上。如进坑的仓坞窑虽然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排烟孔、窑壁,但非常短小。元代,为适应精细瓷器烧造,单窑规模变小、火候更易掌控的马蹄窑和葫芦窑逐渐得到推广。到明代,葫芦窑完全代替了龙窑。清代,景德镇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发明了镇窑,具有容量大、温度控制准确的特点,为景德镇大规模的瓷器烧造奠定了基础。各个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烧造地点的变迁、窑业遗存的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业不同时期的烧造水平、工艺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步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万窑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