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弄民窑遗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413
作品名称: 刘家弄民窑遗址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070.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窑址(考古)-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这是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景德镇自元代设立官窑以后,逐步成为“天下窑器所聚”之地。明清之际的景德镇更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众家技艺之精华”,制瓷业规模空前。景德镇官窑的设立,更带动了民窑的发展。民窑比官窑的生产规模大,从业人员不下数万人,形成“官民竞市”的局面,出现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象。民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瓷器的产量,奠定了“行销九域”的基础。到明代中后期,景德镇的瓷器几乎占据全国的主要市场。刘家弄就是当时规模大,烧造质量好的窑场之一,见证了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辉煌历史。 刘家弄民窑遗址占地1.2万平方米,始烧于宋代,终烧于民国时期,是景德镇老城区发现的时代跨度最长的古代窑业遗存。该遗存主要由刘家弄古作坊群和吊脚楼古窑遗址组成。 刘家弄古作坊群位于昌江东岸,景德镇老城区之南,面积4600平方米,遗址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制瓷作坊、窑砖护墙和窑砖坡道。它地处槎窑集中区,多建在数米高的窑业堆积上,作坊建筑的外墙、挡土墙、坡道均以窑砖、窑渣、麻石等建成,给人以古朴的质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其中尤以刘家下弄63号古作坊保存完好,最具代表性。 吊脚楼古窑遗址南临浙江路,北临玉路弄,西临沿江东路,面积约7600平方米,为宋代至民国时期废弃的窑业堆积,出土瓷片均为粗糙的青花碗(俗称渣胎碗)。该窑址年代跨度长,堆积丰厚,地层堆积清晰,蕴藏着厚重的陶瓷历史文化信息。2006年12月,该窑址被公布为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弄民窑遗址在1949年以后成为居民区,21世纪初被列入老城区改造区域。鉴于该窑址的重大文物和考古价值,2006年年底,景德镇市政府出资向房地产开发商回购土地,并投入巨资对遗址进行原址保护,维修古作坊,建设室内展览馆,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在遗址保护中,市政府充分采用窑业废弃的过火小窑砖以及马头墙、石牌坊、吊脚楼等传统建筑元素,较好地表现景德镇民窑独特的历史风貌。室内展览馆则采用丰富的实物,图文并茂地集中展出近年来景德镇各民窑窑址的考古成果。2010年,刘家弄民窑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向市民和中外游客开放。 历史上,景德镇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市,尽管明清之际已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名镇”之一,但一直是浮梁县所辖的一个市镇。沿江设窑,连窑成市,促进了景德镇城市的发展。坯房、窑房密布,红店(画瓷器的店铺)、瓷行毗邻,成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景德镇加强陶瓷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实施以景德镇明清御窑为主体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刘家弄民窑遗址博物馆就是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中的一颗明珠。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古窑址》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景德镇陶瓷窑炉发展史在陶瓷产业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制瓷业的发展都与窑炉的革新进步密不可分,瓷窑的形制结构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唐宋多为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具有容量大、对燃料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中,乐平南窑为唐代中期的土拱龙窑,而浮梁南田窑为唐代中晚期的砖拱龙窑。宋代之后,龙窑呈变短趋势,为了提升窑尾的抽风能力,龙窑选择建造在更陡的山坡上。如进坑的仓坞窑虽然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排烟孔、窑壁,但非常短小。元代,为适应精细瓷器烧造,单窑规模变小、火候更易掌控的马蹄窑和葫芦窑逐渐得到推广。到明代,葫芦窑完全代替了龙窑。清代,景德镇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发明了镇窑,具有容量大、温度控制准确的特点,为景德镇大规模的瓷器烧造奠定了基础。各个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烧造地点的变迁、窑业遗存的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业不同时期的烧造水平、工艺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步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刘家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