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得路”坊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079
作品名称: “青云得路”坊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4/001
起始页: 0180.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879.1
主题词: 古建筑-美术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青云得路”坊,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村内,距市区约80公里。英溪村,为唐代浮梁县县令金安、金叔彦捐庄园建县城之后的隐居地,明嘉靖年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金达的故里,至今仍遗存有大量的明、清两代民间世俗建筑。“青云得路”坊则是其中砖体牌坊的明代典型遗存。坊在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由乡举人徐谨建造,并题写坊额“青云得路”四字,以表达对金氏家族世代仕途亨通的赞颂。“四柱三间三楼”牌科类砖体牌坊,除大部分雕刻饰物残破之外,整个牌坊的建筑主体至今仍保存完好。该牌坊的正面极其朴素。大面积的罩墨灰,使整体外观的色调暗淡闷重,耸立之下有一种压抑逼人的肃穆气氛。背面情势则截然相反,采用了多种手法施以重工精美的装饰。平板枋白粉底面之上,饰有一列“卷云”墨线画图案。明、次两间的上、下额枋,以及上、下额枋之间的短间柱,以采用镂空堆雕手法加工制作的高浮雕饰砖贴面组合构成,枋柱面满饰,起伏跌宕而豪放洒脱,无丝毫的臃肿俗气。“青云得路”坊的色调十分丰富,与景德镇市其它区域的同类建筑不同,以素面对外,显示其庄重,以华丽饰内,表现其显赫。 1983年5月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